张小平
(江苏如东文慈医院眼科 江苏 如东 226400)
【摘要】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对106例(126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实验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而且并发症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119-02
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对106例(126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对106例(126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诊断符合闭角型青光眼。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通过我院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53例(63眼),男性患者32例(37眼),女性患者21例(26眼),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5.6±6.7岁;病程1-19个月,平均3.4±2.1个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0例3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3例29眼。对照组患者53例(63眼),男性患者31例(36眼),女性患者22例(27眼),年龄53~77岁,平均年龄65.8±6.2岁;病程2~19个月,平均3.8±2.2个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1例35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2例28眼。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静脉点滴甘露醇缓解眼部压力,对患者眼部进行炎症的控制,使患者的眼部条件达到手术治疗的标准。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1]。在患者眼球上方结膜下进行麻醉,然后进行高位结膜切口,以角膜缘为基底做巩膜瓣,进而切除小梁及相应的周边虹膜,最后将巩膜瓣两侧复位,缝合瓣的两角与巩膜,注入平衡液,缝合完毕。
实验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2]。患者进行常规吸氧后,麻醉后开脸,在右侧作3.2 mm透明角膜切口,并在其左侧作辅助切口,连续环形撕囊后采用超声乳化设备乳化劈裂法进行碎核乳化吸除,植入折叠人工晶体于囊袋将多余的粘弹剂吸干净,结膜囊内涂布典必殊眼膏,手术结束。
1.3 观察指标[3]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最佳矫正视力分为小于0.2,0.2-0.3,3-0.4,大于0.5等级别进行统计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改善情况
具体见表,由表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改善情况(n%)
实验组(63眼)对照组(63眼)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小于0.236(57.1) 1( 1.6)*&35(55.6) 3( 4.8)*
0.2-0.315(23.8) 6( 9.5)*&16(25.4) 8(12.7)*
0.3-0.410(15.9)16(25.4)*&11(17.4)22(34.9)*
大于0.5 2( 3.2)40(63.5)*& 2( 3.2)30(47.6)*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存在的并发症主要是视网膜脱离、角膜水肿、瞳孔散大、虹膜萎缩,其中实验组63眼,发生3眼并发症,其中1眼角膜水肿,1眼瞳孔散大,1眼虹膜萎缩,并发症发生率为4.8%,对照组63眼,发生10眼并发症,其中2眼视网膜脱离,3眼角膜水肿,3眼瞳孔散大,2眼虹膜萎缩,并发症发生率为15.9%,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青光眼,其发病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前房角关闭,眼内房水排除受阻而引起患者表现为眼红、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4]。除了药物治疗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并发症比较多,因此随着超乳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青光眼的治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传统手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通过研究发现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可以将患者的视力达到最佳的矫正视力,患者从小于0.2到大于0.5的患者通过治疗63.5%患者达到大于0.5的矫正视力。传统方法达到大于0.5的矫正视力为47.6%。进一步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发现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并发症少,而且没有出现视网膜脱离,而且传统手术会造成视网膜脱离,发生并发症也比较多。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因摘除了混浊和膨胀的晶体,眼内容减小,房角增宽和重新开放,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而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宫俊芳,李玉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 25(21):4842-4844.
[2] 廖莹琳,刘春兰,夏侯梨等.探讨闭角型青光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疗效[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3,34(6):s5-s6.
[3] 王宜花,王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127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47-248.
[4] 崔艳红.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2):151-152.
[5] 高宏杰,李朋英.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2):113-114,115.
[6] 王泽飞,何锐,方爱武等.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前节变化的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1):33-37.
[7] 苗玲.单切口与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3):3696-3698.
[8] 谢丽莲,朱俊东,陈文芳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06(2):168-171.
论文作者:张小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青光眼论文; 患者论文; 白内障论文; 超声论文; 并发症论文; 实验组论文; 视力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