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湾“新产业空洞化”的质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新产业论文,空洞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052(2003)02-0069-04
一、台湾“新产业空洞化”问题及其由来
产业空洞化,主要是指一国和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工业部门大量向国外转移并在国外完成生产过程,而留在国内工业部门不断减少,形成“外实内虚”的局面,也有人称之为经济结构的脱工业化、服务化或空心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只要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在新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而旧的产业已失去存在基础时,通常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产业空洞化现象,并由此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在台湾,岛内学术界对有关产业空洞化问题的研究是由传统产业的外移而逐渐引起的。早在1987年,姚明嘉发表了“台湾产业空洞化”。他根据台湾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外汇的开放、进口管制的放宽,以及环保和劳工意识的高涨等经济环境的变动,使得岛内某些制造业(主要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关门、转行或避祸岛外而担心岛内出现竞争力空洞化。随着台湾岛内生产经营成本的逐年上涨和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化,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外移,产业空洞化问题引起了台湾学术界的关注。1988年蔡宗羲发表“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阻止产业空洞化——由先进国家经验谈起”,把产业空洞化定性为制造业就业绝对量与相对量均呈减少的状态。苏显扬和陈添枝(1988)将产业空洞化定义为反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并认为产业空洞化必须具备下列两个条件:第一,制造业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必须下降。第二,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必须相对下降,国际竞争力有所减弱。该产业空洞化的定义和发生要件,成了岛内学者检验台湾产业空洞化的重要指标。谢宽裕(1999)从对外投资净额、失业率、制造业产值在GDP的比重这三个指标进行研究后,根据台湾从1996年起这三项指标出现负值而认为台湾产生了产业空洞化。也有学者认为,台湾在向“后工业化社会过度的结构性变化”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的“萧条与空心(洞)化是由经济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引起的”(驮田井,1996)。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台湾高科技产业资本外移数量越来越多,外移速度越来越快,尤其在2000年5月陈水扁上台后,在亚洲地区经济不断复苏的同时,台湾岛内投资环境却急剧恶化,产业资本西移逐渐从传统产业转变成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产业大量“西移”不断引起了岛内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议论,而产业空洞化问题又成了争论议题。由于这次产业外移不同于早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称之为“新产业空洞化”。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一轮的产业外移将比早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所带来的影响更严重。并把21世纪台湾制造业面临技术密集产业大量出走的“新产业空洞化”。
二、高科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及产业资本外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结果
产业外移并不是只会产生负面影响。1997年,英国剑桥大桥经济学教授Robert Rowthom和国际货币基金研究部的Ramana Ramasmamy对有关产业外移所产生负面影响这个观点提出了异议。在发表的“脱离工业化原因与内涵”(Deindustrialization Causes and Implication)一文中,将脱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定义为:先进国家制造业占总就业人数比率长期下降(the secular decline in the share of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in the advanced countries),并分析脱离工业化并非负面的经济现象,而是先进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自然结果(Deindustrialization is not a negative phenomenon but is the natural consequence of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日本学者刘庆瑞著(1999)通过对台湾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制造业生产率进行研究后发现,台湾在20世纪9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以来并没有出现所谓的产业空洞化问题。美日等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经验也表明,向海外转移劣势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为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必经之途。一国通过淘汰或转移劣势产业并不一定会造成产业空洞化。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传统产业外移及岛外流入的高科技产业资本的推动下,台湾以资讯产业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逐步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市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台湾岛内外生产环境的变化。高科技产业向具有优势地区转移是由产业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质决定的,是经济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从台湾高科技产业“西移”影响因素来看,主要有:
首先,祖国大陆以其优越的投资环境和廉价的生产要素对台湾高科技企业具有重要吸引力。任何产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都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祖国大陆优越的区位条件、人文优势及具有发展高科技产业所必必需的人才、劳工、市场等资源优势无疑构成了台湾高科技产业西移重要牵引力。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实践说明祖国大陆是台湾高科技企业实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生产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最佳场所。同时,早期西移产业在祖国大陆的发展壮大以及台商多年经营形成的“产业集群”,供应链体系基本成型。例如东莞、深圳和昆山、上海这两大资讯电子业中心,区内配套设施和生产协作体系已形成了明显的集聚效应。凡此种种,都为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配套技术和产业支撑。
其次,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祖国大陆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台湾高科技产业西移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欧美日、韩等国的大型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基于长远利益和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发展战略而纷纷加大对中国大陆的投资。他们不仅把代工的订单交给中国大陆企业,有的还把研发基地和高科技产业转移到中国大陆,从而推动了大陆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在这背景下,如欧美跨国公司如IBM、康柏、戴尔、富士通、索尼等国际知名厂商明确要求代工伙伴以内地的生产成本为标准来报价。祖国大陆个人组装电脑及电脑生产厂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展,也在大量使用台商企业生产的电脑零部件,同时,迅速成长的祖国大陆知名品牌电脑厂商也开始委托台商代工(如联想、浪潮等委托台湾厂商为其代工生产笔记本电脑)。祖国大陆日益增长的市场,特别是包括电脑市场、通讯市场、家电及电子元器件等高科技产品消费市场日益扩展。
再次,祖国大陆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遍布全国的高技术园区和日益改善的投资软硬环境,以及制定的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的奖励投资和租税减免政策,尤其是2000中国国务院出台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对集成电路及软件产业进行了大力扶持,对台湾高科技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相形之下,台湾投资环境在持续恶化。仅IT领域而言,台湾正在取消诸多过去对于半导体产业的优惠政策。2001年初,台湾“经济部”决定不再给予半导体产业投资租税抵减优惠,互联网、软件和半导体业将从其给予扶持的新兴产业名单中剔除,包括不再享受当局的税收激励政策。这项政策的出台,对台湾IT业及相关产业有所打击。而投资环境的急剧恶化更加速推进了台湾高科技企业外移。
这里必须得指出的是,民进党上台后,采取种种借口阻碍“两岸三通”;岛内政党纷争,政局不稳;财经政策摇摆不定,岛内投资环境日益恶化,不仅本岛厂家深有体会,而且在台湾投资的外资企业也普遍受到投资环境恶化的影响而减弱投资意愿。台湾《天下》杂志2000年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外商认为台湾投资环境恶化的比例已从最初的25%逐步攀升,到1998年达53.55%,而到2000年,有76.55%的外商认为台湾投资环境持续恶化,比1998年上升了23个百分点;在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商投资吸引力排行榜中,台湾也从1988年的第三位大幅滑落至倒数第二。
三、高科技产业向外转移有利地推进了台湾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传统产业外移并没有出现人们所担心的产业空洞化问题,反而推动了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高科技产业向外转移也是产业资本运动规律决定的,资本向具有低成本生产优势和有利的投资环境地区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来自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统计数据表明,岛内产业资本净流出的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台湾电子、化学、机械、金属等技术密度高的产业仍然是岛外资本流入的重点。尽管电子工业等科技含量较镐的产业也有所外移,但多为中下游及在岛内失去优势的企业。岛外资本流和岛内流出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层次并不相同。从整体上看,根据“浴缸原理”,台湾的产业结构正是在产业资本有进有出、流入和流出中不断升级和实现技术进步的。
其次,外移厂商与岛内厂商之间的关系多是基于产业链的垂直分工。目前,台湾产业外移大陆的模式主要是台湾接单-大陆出货、台湾管理-大陆生产、台湾研发-大陆生产等两岸优势互补的模式。2002年5月台湾“经济部”访查了2100家已到海外投资的制造业厂商对外投资情况,结果显示有七成企业在祖国大陆设有生产据点,其中高达58.9%的业者在过去一年中曾通过祖国大陆工厂出货。台湾接单-大陆出货分工日趋普遍。这种以台湾母厂为中心、以中国大陆为生产据点、生产基地、组装加工基地的模式有利于祖国大陆厂商与台湾厂商的优势互补。其中,祖国大陆廉价劳工成本仍然是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的重要导向性因素。以目前已跃升为两岸第一大类贸易商品的机电产品为例,2001年两岸机电产品贸易总额达到159.9亿美元,占两岸贸易总额的49.4%,其中祖国大陆从台湾进口134亿美元,对台出口25.9亿美元。台湾对祖国大陆的机电产品贸易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出口总额已与台湾最大出口地区的美国基本持平,但两岸机电商品贸易结构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祖国大陆的计算机零部件、电工设备、家电产品和金属加工件是台湾的主要进口商品,而台湾的集成电路、微电子元件、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一直是大陆进口的大宗商品。在台湾进口大陆的机电产品中,有很大部分是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办厂并返销台湾的产品。与此同时,尽管台湾也有不少研发基地转移到了海外,但这些研发基地的目标是充分利用当地的优秀研究人才以开发新品抢占当地市场。因此,基于产业分工合作基础上的产业外移,不仅没有给台湾带来不利影响,产业外移反而给台湾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祖国大陆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大促进了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壮大和自有品牌的创建。尽管台湾资讯硬体业产值自1995年以来一直名列世界第三,但是台湾生产的电脑绝大多数是为美、日等国代工,没有自己的品牌。自投资祖国大陆以来,这种状况大有改观。台湾西移厂家中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高科技产业,在祖国大陆的创业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不仅实现了生产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产品竞争力大幅增强,赢利水平不断提高,而且不少企业借助祖国大陆市场,自创品牌知名度大大提高,实现了跨国经营的目标,并跻身全球同业前列。台湾股市上的“中国概念股”就是该类企业的代表。在祖国大陆投资台湾厂家,不仅有康师傅、统一、捷安特、旺旺等传统产业的商标被编入了“全国重点商标保护名录”,而且高科技产业在祖国大陆市场的品牌知名度也大幅提高。华硕电脑在祖国大陆主要是以主板闻名于业界和电脑DIY族群,目前在内地相继推出自己的品牌,从事生产制造电脑业务。祖国大陆电脑市场上日益出现了台湾电脑品牌的广告和专卖店。台湾唯一的著名自有品牌电脑厂商宏基集团早在1993年就开始在祖国大陆投资设厂,2000年宏基笔记本电脑已挤入祖国大陆前五强,已经成为界内公认知名品牌。相信不仅会有越来越多的台湾高科技企业闻名祖国大陆市场,而且很多高科技企业将会借助祖国大陆资源优势,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最终走向世界。
第四,高技产业外移带动了岛内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大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台湾把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外移祖国大陆可以获得双重行销效果,即原本消失的制成品外销与新增的原物料、零配件外销。具体而言,一方面,由于目前海峡两岸产业基本上还处于垂直与水平分工交叉状态,岛外企业投资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带动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配件的大量出口,从而抵消在欧美市场的衰退,继续保持整体外销的成长和出口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由于多数台湾高科技产业在祖国大陆及东南亚投资的目标市场不是台湾,而是投资国市场及延伸出去的美、欧等发达国家,尤其是传统产业中的高科技产业,通过向外转移生产基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国际市场竞争力,不仅投资地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而且大大促进了对第三国的出口。事实显示,不仅早期传统产业对外投资带来了大量采购使岛内零部件和原材料出口获得了成长动力,而且高科技产业对外投资还带动了台湾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近年来,台湾外贸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非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呈此消彼长变化,高科技产品逐渐成为外贸出口的成长动力。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已经当前成为两岸贸易的主要商品类别,两者之和占祖国大陆对台出口总额和自台进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1.5%和51.3%。台湾有关方面的统计显示,祖国大陆不仅从1992年起就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而且今年上半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就超过148亿美元,台湾对祖国大陆的贸易顺差达到112.91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而且,来自我国外经贸部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祖国大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
可见,不论是台湾传统产业还是高科技产业资本外移都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中的伴生现象。世界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经验表明,处于产品生命衰退阶段或失去竞争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以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给新的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只要有新的产业在成长,旧产业的外移不会导致产业空心化。这种否认高科技产业转移,或者把失业问题归因于产业外移而阻止企业向外发展的错误政策将会扼杀企业发展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