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与安全疏散设计方法探讨论文_皮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与安全疏散设计方法探讨论文_皮靖

华城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然后分析了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接着提出了一些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解决策略和安全疏散设计方法,希望能对我国的高层建筑防火问题和安全疏散工作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安全疏散设计方法

1.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

1.1火势迅速蔓延,并且形成立体的火灾,不易控制火势规模。由于高层建筑的管道数量是相对较多的,因此在火灾出现之后,在极其短的时间内火势就会较快蔓延开来。

1.2人员相对比较密集,因此实际疏散工作比较困难。高层建筑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是写字楼或者是住宅楼等,这些场所的基本特征就是人员比较密集,所以在实际疏散的过程中消耗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一旦出现火灾,也会很容易对于人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人员的疏散工作是比较难的。

1.3装备的局限性,造成实际救火灾的能力非常的有限。我国在建筑物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常用的云梯一般只能达到100米,这样的高度很难满足我国高层建筑的消防需要。而在高层建筑的楼顶,虽然可以使用直升机进行救援工作,但是火灾的迅速蔓延很难使直升机接近建筑物。

2.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

2.1火灾隐患较多

在高层建筑中存在着许多的火灾隐患。这是由于高层建筑中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而且因为其中人数较多,因此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火灾发生的概率。此外,在高层建筑中会用到大量的不同种类的电气设备,这也会增加火灾的发生概率。例如,居民使用的电器设备过热、电线老化以及使用劣质插座等都可能会引发火灾,这也使得火灾的概率大大增加,从而使得火灾隐患增多。

2.2火灾持续时间较长

在高层建筑内部会使用到许多的材料,而且结构也相对比较复杂。于是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以后,就会延长火灾的持续时间,严重者还会发生二次燃烧。不仅如此,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材料多为钢筋混凝土材料,发生火灾以后,在短时间内受到高温灼烧,材料发生变形,于是就会大大削弱其承受能力,进而会发生楼体的坍塌事件。而且楼体中使用到的建筑材料也有不耐火塑料以及板材,这些在发生火灾后会加速火灾的蔓延,加剧燃烧的速度。各种综合因素造成火灾持续时间较长,从而对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威胁到民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就必须要做好高层建筑的防火措施。

2.3救援难度较大

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以后,对火灾进行扑救时所面临的难度要明显地高于普通建筑。这主要是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比较特殊,其往往会在外墙中使用玻璃幕墙。一旦建筑发生火灾,玻璃幕墙很容易发生破碎,不仅会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不仅如此,其还会对地面的消防车辆与供水器材构成威胁。一般状况下,高层建筑的外墙往往都是选择使用的固定窗。如此一来,在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就很难能够顺利地接近起火点,难以从外部进行射水灭火操作,造成灭火救援行动受到阻碍。

3.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解决策略

3.1 对高层建筑进行防火分区的合理设计

在设计防火分区时,要充分考虑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和现实中的不利因素,并严格按照消防设计的标准规范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合理的防火分区,在高层建筑着火后能够对火势进行有效的控制,将着火位置限制在某一处,避免火势向周围蔓延,从而减少着火时产生的烟气量,延长可用的安全疏散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火灾发生时的防火设计

3.2.1整体布局要合理

高层建筑在开始施工前,要根据市政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不但要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还应该选择邻近主干道,一旦发生火灾,有利于人员疏散,而且也方便消防人员进入和设备的运输。

3.2.2建筑间要保持安全距离

高层建筑的火灾会因为高度和距离的原因而进行蔓延,因此,建筑之间要保证足够的距离,使操作空间更大一些。

3.2.3在高层建筑中设置有效的灭火系统

在高层建筑着火的初期,有效的灭火系统能迅速地对火势进行控制,防止火势的进一步扩大,从而降低火灾中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延长可用的安全疏散时间。

3.3增强消防安全设施

重点对高层建筑的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灭火器、消防水枪、消防水带等消防设施进行详细检查,仔细检查各类消防产品的市场准入证明、合格证、铭牌、使用说明书以及消防产品的外观、结构、参数等。除此以外,应添加一些现代化的消防安全设施,引进一些智能化的消防设备,使得在突发情况下居民能利用智能的消防设备进行自救。加大居民消防建设力度,指导、推进高层居住建筑每户配备灭火器,灭火毯,自救呼吸器和家庭用火灾探测报警器等。物业人员还应召开消防联动会议解说相关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同时还需宣传鉴别伪劣消防产品的方法和消防产品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呼吁小区居民群众增强维护公共消防安全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围,做好防火工作。

4.高层建筑的疏散设计方法

4.1科学设置安全出口

所谓的安全出口,即为在火灾事故发生以后,为被困人员的疏散工作提供有力帮助的安全楼梯、走道与门等。针对高层建筑本身及其内部房间而言,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防火设计标准与要求对安全出口的分布状况、数量与距离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对安全出口进行设计时,要在高层建筑内部的任何位置都必须要设置至少两个出口。此外,在设置安全出口时必须要充分遵循均匀性的基本原则,要保证不同疏散方向的两个出口彼此间的疏散距离超过5米。

4.2科学设计疏散楼梯

由于高层建筑的楼层相对很高,对于电梯的利用率也非常高,所以,一些建筑单位往往会缺乏对楼梯设计的充分重视,这也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安全疏散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就必须要充分重视对楼梯的合理设计,进而能够在发生火灾事故以后,有效地发挥楼梯的安全疏散作用。高层建筑的楼梯往往会和电梯比较靠近,通常会设置在比较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与此同时还会设置安全疏散指示牌,这样在火灾事故发生以后,被困人员就可以及时、快速地发现疏散楼梯,较快的撤离火灾现场。不仅如此,高层建筑还要尽可能地区分设计楼梯以及电梯的前室,这样可以有效地防范消防官兵在开展火灾救援工作时会和安全疏散占用相同的通道,从而会降低彼此的工作效率。在开展高层建筑设计工作时要充分重视对前室的科学设计,与此同时还要确保前室空间的尺寸较为合理,禁止将通道设计的太狭窄,因为这样会对安全疏散的速度造成不良影响。

4.3制定健全的防火安全疏散预案

首先,要充分重视安全疏散的管理工作,要重视对相关人员的疏散诱导知识培训与教育,进使其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在发生火灾事故以后,疏散人员充分发挥其诱导作用。要能够为被困人员做好科学的诱导工作,有效确保安全疏散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要结合高层建筑的不同部位、结合火灾发生时候的疏散规则以及开展过程制定科学、完善的安全疏散预案。第三,在安全疏散中一旦发现不良行为,那么必须要进行及时、准确的纠正。假如情况必要,那么就要采取强制性、针对性的措施。第四,要制定完善的疏散诱导计划,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火灾演习。要经常开展消防逃生训练,要结合相应的程序完成训练工作。在指导训练中要充分重视疏散的科学性与有序性,并非只是单纯地重视速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可以使得广大居民能够安全地使用高层建筑,有效防范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那么就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高层建筑防火措施,有效地提高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另外,也要做好对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工作,进而在火灾事故发生以后可以快速、安全地疏散被困人员,有效降低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保护人们的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杜春宇.浅谈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J].中外建筑,2016,11:134-136.

[2]钱明成.高层建筑防火分区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12:16-17.

论文作者:皮靖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与安全疏散设计方法探讨论文_皮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