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论文_韦宵媛,赵茜,杨磊

(广西南宁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三医院 骨科 530021)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的患者12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前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8.1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83.02%,将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通过实施不同的 护理方案,舒适护理的效果显著,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大大加快患者的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舒适干预护理;效果

股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病人群主要以老年人为主,这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骨质发生退化,受到外伤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其骨折,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积极治疗的同时,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等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2016年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的患者12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的患者12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均为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患者经诊断均为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排除标准:患者伴有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家属没有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25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前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观察组患者64例,年龄61岁到84岁,平均年龄(76.89±2.31)岁;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0例。

对照组患者61例,年龄61岁到83岁,平均年龄(75.79±2.74)岁;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9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收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全面的检查与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我科室组成调研小组,针对以往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对我科室护理人员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服务标准、工作流程做出优化与完善,保证工作、人员分配的有效性、合理性。重视科室内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与考核,优化护理环境。

患者入院后即由专职护理人员负责接待,介绍院区环境、各区域功能及科室医生与护理人员配备,协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进行入院检查。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掌握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术后将患肢适当抬高,促进静脉回流;观察患肢局部皮肤的温度、颜色与肿胀情况,麻醉效果消退后问询患者主观感觉,查看活动情况,根据上述结果掌握患肢神经、血运与恢复情况。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帮助合理应用止痛药物,并告知合理的使用不药物并不会产生依赖性,消除其用药顾虑;对于疼痛症状不是很明显的患者,可采用物理方法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患者发生骨折后由于一般属于突发事件,加之病情的疼痛较严重,造成患者心理情绪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况,对临床的治疗以及护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情绪及时进行疏导,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不断给予患者鼓励,疏导不良情绪,与患者建立信任的和谐关系,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以及功能恢复锻炼,包括骨折的影响,预后功能恢复的重要性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同时告知锻炼的重要性,对关节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将患者的联系方式预留,定期回访,与患者进行沟通。叮嘱患者定期复查,有任何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评分为0分到100分,80分以上判定被告为满意,60分到80分为一般,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8.1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83.02%,将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近几年临床骨折病人的发生率逐年增长,临床护理模式的提升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骨折患者一般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而造成骨折,骨折伴有极大的疼痛,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临床的治疗以及护理不配合,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特别针对老年患者,由于机体能力下降,收到疾病的影响,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其中舒适护理的开展,从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疏导,全面安抚患者,给予不断的鼓励,使患者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同时与患者的家属积极沟通,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并给予患者康复锻炼,帮助患者积极恢复关节功能情况,提高预后水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8.1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83.02%,将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通过实施不同的 护理方案,舒适护理的效果显著,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大大加快患者的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艺敏,陈晴妮,范秋娟等.舒适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

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03):530-532.

[2]刘水丽,饶春芳,张燕平. 系统护理干预对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5,7(1):142-144.

[3]石芃,黄兴勇,杨艳敏,等. 双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J] .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 (8):730 - 731.

[4]毕金秀,于美娜,王淑丽,等. 护理干预在闭合复位带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J] . 中外健康文摘,2013,10 (24):98.

[5]李美容,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13,17(33):120-121.

论文作者:韦宵媛,赵茜,杨磊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  ;  ;  ;  ;  ;  ;  ;  

两种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论文_韦宵媛,赵茜,杨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