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世界政治形势的特点_军事论文

1997年世界政治形势的特点_军事论文

1997年世界政治形势的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形势论文,政治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的世界政治形势,牵动并影响世界全局的,仍然是美欧日中俄等世界主要国家或国家联合体之间的斗争与角逐。而它们之间的斗争与角逐仍然围绕着继续构筑世界政治新格局的问题。概括而言,1997年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与发展,相对于1996年,具有如下四大特点:

第一大特点是,美欧日中俄等,为了进一步确立各自在世界新格局中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拓宽各自在外交上进行纵横捭阖的活动空间,在1997年,均展开了空前频繁的高层外交活动。

其主要表现是:第一,在1996年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活动,进一步巩固和确立了它们在冷战后彼此之间新的战略关系。在1997年里,北约通过其启动针对俄罗斯的东扩,美日通过针对中国的新防卫指针的确立而开始南下,美欧及美日这两个新的军事政治同盟便以此开始进入了落实阶段。对于美国,这意味着重新确立了其冷战后在两大政治军事同盟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一年里,中俄两国则在反对美国构筑单极世界的问题上进一步达成新的共识,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两大国在上一年已经建立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二,1997年,五大力量相互之间展开频繁而纵横交错的高层外交,从而既为化解旧恨新怨,又为建立相互制衡的新关系,打下了一定基础。1996年,针对美国,欧亚多国首脑聚会曼谷,建立了欧亚首脑合作机制。除美俄外,欧中日首脑均出席这次超越了军事政治同盟的会议。1997年,美俄、欧俄、日俄以及中欧、中美、中日之间的高层会晤比1996年远为频繁。其中,江泽民主席对美进行的国事访问及其同克林顿的会晤,对于结束1989年以来中美两国非正常的关系;叶利钦与桥本的会晤,对于开辟俄日关系的新前景;俄—法—德会晤机制的建立,对于制约美国企图主导欧洲安全事务等,均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三,在五大力量中,其中主要是美欧日俄,出于各自长远的战略利益,已开始为争取第三世界选势、布局,一场新的角逐将不可避免。1997年,欧日已开始进一步向拉美和东南亚进行渗透和扩张,以挑战美国;美国在中亚和高加索蚕食前苏联领地,同时加大了向法国前势力范围—黑非洲扩张的步伐;俄罗斯则重返中东,力图更深更广地介入该地区的政治安全事务,等等。所有这些,均可以看作是美欧日俄正准备下一步在第三世界进行大规模角逐的先兆,因而很值得予以重视与关注。

第二大特点是,从大国关系结构讲,在世界政治多极化进一步推动下,1997年,一个由美欧日中俄等共同构筑的世界政治新格局,其基本框架,已进一步臻于完善。

笔者认为,世界政治新格局的框架结构,已于1996年基本形成。其表现是,在这一年里,在美欧日中俄之间先后确立了若干个相互制衡的战略三角关系。一方面,由这些战略三角关系交叉形成的框架结构,将美欧日中俄网络于一体,结成战略上新的相互利害关系;另一方面,纳入这一关系网络中的美欧日中俄五大力量,随之分别成为独立的支柱即所谓的“极”,共同支撑着这一新的关系框架结构。在1996年所确立的这一网络基础上,世界政治新格局的框架结构在1997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第一,在五大力量相互间的战略关系方面,通过中美关系的调整、俄法德三国会晤机制的建立、日俄关系出现改善前景等,它们之间相互制衡的网络变得更加分明,更加巩固。第二,随着它们相互间战略依存关系的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五大力量各自作为支撑新格局框架的“极”,通过自身发展或通过与外部力量结合,均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它们进行国际竞争的力量及相应的影响力。欧盟于今年实现了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向阿姆斯特丹条约的跨越,从而使这一国家联合体的地位更趋巩固和增强。中国则随着香港的回归及一系列外交上的成功,其大国地位越来越受到世界的肯定与重视。俄罗斯通过参加丹佛会议及被接纳为APEC成员,进一步增强了它对国际和亚太事务的发言权。美国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了其在欧洲和东亚的地位与影响。日本则借助美日同盟的确立,以及试图通过改善日俄、日中,首先是日俄关系,进一步提高了其作为世界一级的大国地位。

1997年,世界政治新格局框架结构进一步臻于完善:第一,在这一年里,一个由美欧日中俄构成的五极格局,将填补因美苏两极格局终结而导致世界政治出现的格局空白。随着新格局的形成,五大力量间的竞争与角逐,其影响将波及世界政治全局。第二,在两极对抗时期,美苏之争的战略领域在军事方面,主要表现形式是军备竞赛,其中主要是核军备竞赛。而在新格局基本形成及进一步完善的条件下,五大力量的竞争与较量将进一步在以下三大领域同时展开。一是政治军事安全领域,二是政治经济安全领域,三是政治以及社会文化安全领域。第三,五极之间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是一种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在冷战后,美国企图构筑单极世界,同其他大国力主构筑多极世界之争,必然会转换为新格局形成条件下,美国企图建立其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同其他大国反对美国建立这种地位之争。欧俄中日,其中主要是欧俄中三方,在这一点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且已采取了相应的合作行为。

第三大特点是,从大国战略关系现状看,1997年美欧日中俄等彼此之间,友我关系已进一步分明,跨世纪相互亲疏关系已进一步确立,且已开始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新的历史时期。

1997年里,美欧日中俄之间的关系在亲疏上已大致形成了三个明显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美欧与美日之间。它们在政治军事安全上是盟邦,在政治经济安全方面是竞争对手。第二个层次是中俄之间。两国在政治军事安全上是战略协作伙伴,而在政治及社会文化安全上则存在着深层分歧。第三层次主要体现在中美以及中日关系上。它们之间,在政治军事安全领域和在政治以及社会文化安全领域是潜在的对手,但在政治经济安全领域则互有所求。它们之间虽相互在策略上甚至在战略上竭力避免成为公开的敌人,但肯定不是也不会成为战略上的朋友。美俄以及欧俄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亦可列入这一层次中。自世界近代史以来,在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相互之间既非公开的,又竭力避免成为公开的敌人,这种政治历史现象极为少见。

美欧日中俄五大力量基本形成的这种友我关系及亲疏关系,已开始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主要受下列诸因素制约。第一个因素是,在政治军事安全上,美欧同俄罗斯,美日同中国,在双方力量对比上,俄中较其对手均处于劣势,且这种力量对比态势无望在20~30年内改变,因而,真正受到威胁的恰恰是俄中,而不是欧洲、日本,更不是美国。第二个因素是,在政治以及社会文化安全领域,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中国不仅构不成对美欧日俄的挑战,反而正在经受着来自外部的巨大威胁。第三个因素是,美国继续坚持其称霸世界的战略企图。1997年5月, 克林顿总统在美国国会所做的有关美国国家21世纪的安全战略发言中,又进一步重申了美国的这一战略主张。他说:“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从来没有这样重要过,只要我们履行世界领袖使命,就可以保证美国的安全与繁荣”。“我们能够并且应当利用美国的领袖地位”来“改变现行的安全机制、经济和政治结构,建立新的体系,为实现我们的利益和价值创造必要的国际条件”。美国的这一战略图谋,恰恰同中俄以及欧日所追求的战略目标是严重对立的。

在上述诸因素的相互作用下,1997年在美欧日中俄的相互关系中,出现了这样一些值得重视的现象:第一,在美欧之间,一方面,它们把俄罗斯看作共同潜在敌手,在北约东扩问题上达成一致;另一方面,在美国把俄罗斯拉入丹佛会议之后不久,法、德与俄建立了以制约美国为目的的三方会晤机制。更有甚者,欧盟各国不仅相互结为一体,为维护欧盟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反对美搞治外法权,在涉及达马托问题上,公开与美抗争,而且还针对美国同亚洲建立了欧亚合作机制。从一定程度上讲,正是着眼于同亚洲的关系,在今年召开的世界人权大会上,法、德等主要欧盟成员国,在人权问题的对华立场上,开始同美国拉开了一定距离。第二,在美日针对中国的同盟中,无论美国还是日本,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亦试图寻求与中国妥善处理好双边关系。第三,在中俄关系上,俄罗斯迄今已是中国的战略协作伙伴,但与此同时,它与日本修好也包含着牵制中国的目的。

第四大特点是,在政治军事安全上,潜在军事对抗的轮廓已经出现。以北约为一方同以俄罗斯为一方,在中东欧可能发生军事对抗;以美日为一方同时中国为另一方,可能在东亚发生军事对抗。

从阶段划分来分析,在两极格局存在时期,从理论上讲,由于美苏两大对抗集团严峻的军事对峙,双方都拥有可摧毁地球的核手段,一旦双方发生军事冲突,必然引发世界大战。因此,在那个时期,防止美苏发生军事冲突与对抗,便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首要任务。而在两极格局终结之后,尤其是苏联解体的背景下,美苏双方政治对抗不复存在,俄罗斯力量又受到空前削弱,因而,在冷战后开始的过渡时期中,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军事对抗,从理论到现实均是不可想象的。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一起联手干预“热点”地区的安全事务,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新现象。但是,在新的多极格局基本形成的历史条件下,由于美欧结盟针对俄罗斯和美日结盟针对中国,潜在军事对抗的轮廓已经出现。因此,如何防止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问题,便又一次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今后国际安全可能面临着三种规模战争形式的威胁和困扰。一种为大国间进行的战争形式;一种为大国介入的“热点”地区的战争形式,如北约介入巴尔干战事;还有一种则为大国背后支持或纵容的国内战争,如1997年发生在两个刚果的战争。对此,我们应有充分认识。

本文于1997年12月12日完稿

标签:;  ;  ;  ;  ;  ;  

1997年世界政治形势的特点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