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保护及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融合论文_高林杰

古村落保护及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融合论文_高林杰

桂林市致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广西桂林 541002

摘要:古村落是我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园林也是我国建筑和文化领域的重要瑰宝,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传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分别就古村落保护及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融合进行分析,给出古村落保护现状、方式以及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融合相关具体内容。希望通过分析完善对应理论,指导于后续具体工作的开展以及优化。我国古村落众多,相当一部分古村落、古代园林是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结晶。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元素融入现实生活中,古村落、古代园林成为了时代发展的见证,也是现代社会中的艺术品,我国各地的古村落、古代园林因此得到保护,一些存在破坏、破损的古村落、古代园林则在当地政府部门、文化部门的要求下进行了修补,渐渐恢复原貌,包括北京的陶然亭、平遥古城等。这些修复与保护和创造新的园林景观,都需要设计师灵活的掌握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并且结合现代人性化的园林设计来完成。而把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融合的过程是需要不断学习与摸索的,它是一个有趣并带着汗水的过程,是我们这些设计师需要去追求的一种“工匠精神”。

关键词:古村落;中国传统园林;现代园林;文物式保护

前言:古村落保护自20中后期以来就得到我国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与我国传统园林共同被以文物保护、景点开发等方式保护起来,包括乌镇、颐和园等。此外,为求进一步使传统园林的价值得到体现,部分现代园林也在建设中引入传统园林的一些特征,使其与现代园林实现融合,提升整体观感,本文就古村落保护及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融合等内容进行分析。

一、古村落保护

(一)古村落保护的现状

我国古村落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建国之初,为求快速发展经济,古村落保护等工作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到20世纪中后期,随着民众和职能部门意识的扭转,古村落保护渐渐得到重视。目前,我国有2000 多个古村落,大部分都有两三千年的历史。这些古村落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保存了大量的名胜古迹和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展现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然而,承载着如此众多自然、文化价值于一身的古村落,其开发保护的现实却是让人喜忧参半。部分古村落由于相对闭塞,商业前景较差,未能得到保护,也有部分古村落由于开发过度,存在一定的破坏问题。在相关调查中,人员发现我国2400多个古村落中,得到有效保护的只有300多个,其中进行景区式保护的约有270个,文物式保护的大约60个,这意味着超过80%的古村落保护现状并不理想,需要在后续工作中投入更大的资金和精力设法解决。

(二)古村落保护的方式

我国古村落保护的方式目前主要分为景区式保护和文物式保护俩种。景区式保护是指将古村落保护和景区开发融为一体,利用古村落的文化特色进行景区建设,并利用所获资金进行相关保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喜爱,一些具有独特历史文化气息的古村落吸引力较强,各地区政府以及企业、个人因地制宜地将古村落当做景点开发了起来,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逐渐形成了一股古村落保护的重要力量。文物式保护方面,由于部分古村落交通环境差,或者商业价值不足,地方政府将其作为文物进行保护,以江西省为例,2015-2016年,江西省各级财政部门累积拨付超过9000万元资金用于全省各地的古村落保护工作,并组织了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命名,先后公布了 超过6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覆盖了除九江市外的 10 个设区市和 36 个

县、市、区。景区式保护和文物式保护均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一方面,这体现了江西省对文化保护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对国家号召的响应,江西省政府、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具体负责修缮工作的工人,均是时代发展造就的“工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谓工匠精神,是指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相关人员以“工匠精神”为指导,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使相当数目的古村落、古代园林得到保护,值得各地推广和学习。

二、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融合

(一)人文景观移植

我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融合目前来看非常常见,一方面传统园林的人文景观具有相当的文化特色和吸引力,另一方面现代园林如果一味采用现代艺术特色和景观,也会显得单调,因此往往会在建设中对传统园林景观进行移植。如位于北京市南二环陶然桥西北侧的陶然亭,全园总面积59公顷,其中水面17公顷。其引入了古代园林的基本建筑特色以及几乎全部的建设理论,是建国后北京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园林,素有“都门胜地”之誉,年代久远,史迹斑驳。名闻遐迩的陶然亭、慈悲庵就座落在这里,园中大量引入了清代的人文景观元素,包括云绘楼、慈悲庵等,艺术水平高超[1]。

(二)自然景观移植

对自然景观的移植和模拟,是现代园林和传统园林惯用的共同方式,也在现代园林的建设中逐渐得到更大程度的应用和融合。比如著名的上海大观园,属于大型园林,是运用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手法建成的大型的仿古建筑群体。东部景区面积9公顷,古典建筑近8000平米,有大观楼、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等20多个建筑群。其中的春波华舫、紫菱洲是对自然景观的移植,也是与传统园林融合最为巧妙的几处景观之一,在完成对自然景观仿制后,通过石桥、小楼等少量防护人文景观加以点缀,提升整座园林的艺术水平。

(三)加大商业开发力度

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融合通过上海大观园以及陶然亭等得到了彰显,也体现了其融合的可行性和对整体景观观赏性的提升作用。后续工作中,为求加强这一作用,可行的方式是加大商业开发力度。一方面,商业活动能够使现代园林和古代园林丰富民众的精神世界,提升其实际价值;另一方面,商业活动筹集的资金也能够更好的用于园林保护、后续开发,并为其他地区的园林融合等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具体而言,各地政府和企业可以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利用地方人文特色、自然特色建立现代园林,如江西地区可以利用庐山文化、景德镇文化、井冈山文化等建立园林,广西地区可以将桂林文化打造成核心,以极致工匠精神对园林进行雕琢,吸引游人,推动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融合等。

(四)重视特色保护

特色是园林能够保持吸引力的根本,正如北方园林气势恢宏、南方园林精致巧妙一样,其特色能够保证园林本身具有足够的、长期的吸引力,在后续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融合工作中,也应注意这一问题,避免出现严重重复、千篇一律的建设。如河北地区现代园林建设可以利用承德避暑山庄和颐和园文化,但类似园林不能在当地重复建设,新园林可以参考故宫以及长城等,从而保证园林具有基本的自身特色,保持吸引力[2]。此外,在商业化建设过程中,也应注意对当地环境的保护,不能因此大兴土木、进行旅游开发而破坏当地生态和自然环境,这是园林建设以及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融合的基本要求,应予以重视。

总结

通过分析古村落保护及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融合,了解了相关基本内容。目前来看,我国古村落保护的方式则包括景区式保护和文物式保护两类。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融合包括人文景观移植、自然景观移植等,通过加大古村保护力度、重视特色保护可以使二者融合更为有效。后续工作中应用相关理论有助于古村落保护并推动中国式园林景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滢,尹珺. 基于现代景观发展的江南古典园林亲自然设计研究[J/OL]. 艺术科技,:1-3(2017-07-03).

[2]王路. 关于现代城市景观中融合中国古典园林元素的探讨[J/OL]. 建筑知识,:1(2016-06-17).

论文作者:高林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  ;  ;  ;  ;  ;  ;  ;  

古村落保护及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融合论文_高林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