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层住宅的房建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_贾远航

基于高层住宅的房建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_贾远航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住房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危机。随着土地资源的短缺,高层住宅作为现代建筑的标志性结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我国高层住宅建设较晚,建筑技术和施工水平还不够完善。

关键词:高层房屋;施工技术;质量保证;对策研究

引言

近几年,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飞速地发展,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也在逐渐地走向成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高层建筑的应运而生是解决居民住房紧张的有效措施,也是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志。由于高层房屋对施工质量要求更高,其在发展中则存在一些施工技术、施工要点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受到了国家和政府部门的关注,为此国家和政府部门加大了对房屋施工质量和技术的关注,旨在促进房屋建筑的良性发展,更好地为居民提高安全的住宅。

1高层建筑施工的基本含义社会经济与城市的飞速发展促使更多的外来人员进城务工、本地居住人员大幅度增多,人口的逐步增多给城市的居住范围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同时,城市的工业发展也对城市的用地施加了较大的压力,城市范围的扩大甚至干扰了农业生产土地的面积。所以,为了避免城市内用地范围的缺少,我国的城市建设规划者结合了国外针对人均居住面积缺少所实施的应对方法,即开始在城市内对高层建筑展开建设。高层建筑施工的主要困难是建筑楼层的层数多而楼高,其施工工序繁杂,给建筑的构造与建设之前的设计任务也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此外,因为高层建筑的层高较高而层数多,对建设工作施加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城市建设单位通常会在项目的建设阶段,需要多家建设单位一起开展工程的建设工作,这便对建筑的施工增加了难度。施工工艺的难易程度再加之施工队伍的协调不一致,往往会在建筑的施工阶段引起安全威胁。此外,因为高层建筑的重量问题,项目中的结构加固工艺变成了施工规划的关键。

2高层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

2.1控制垂直度的施工技术高层住宅建筑的垂直度问题与建筑使用期限和安全质量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在实际施工建设期间,施工人员需要借助于加重锤,经纬仪和激光器对施工技术进行双向控制,这样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施工建设期间存在的各项误差,并且需要全面加强建筑垂直方向的精确度。其次,建筑企业在施工建设期间需要采用先进的设备以及科学技术,有效控制建筑的垂直度。

2.2控制标高技术

在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建设期间,标高技术的优劣性将会直接影响建筑的施工质量。在对建筑进行标高时,施工人员需要借助于水准仪进行,并且需要引测红桩点。在对基础工程标高时,需要借助轴线当中的四个洞进行标高和引测。在复核标高期间,需要将楼层标高点控制的同一平面内。

2.3后浇带施工技术

高层住宅房建施工中很容易受温度、湿度、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后浇带施工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后浇带施工技术可有效降低地基沉降对整体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对混凝土裂缝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后浇带施工步骤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1)严格按高层住宅设计标准对后浇带部位的要求预留;浇筑前对现场环境中的裂缝或积水问题进行处理;确保施工部位表面湿润。(2)根据图纸中的尺寸要求对后浇带模板做好预设工作,充分发挥后浇带应有的强度和稳定性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后浇带完成后,须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和施工缝清理工作,在两侧设置挡水墙或涂刷防水砂浆,避免出现积水现象。

2.4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在对混凝土浇筑部分设置模板时,应注意材质的使用,对于柱体,通常采用钢质材料;对于构造柱则采用竹木模板;对于梁体和屋面等应采用竹胶板。模板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模板的支设和拆除上。其中,模板的支设或搭建的过程中,要使低端平齐,防止混凝土出现流失(跑浆)现象,而且,要在模板的搭建时将装修的厚度做固定的参考数据进行预设。此外,模板的拆除工序要与混凝土浇筑工序一致,即先浇筑位置优先拆除,后浇筑位置延后拆除。

2.5高层住宅沉降观测信息化工艺

沉降观测信息化施工可以充分的确保工程的品质,是现今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各类先进设施与测量元件的协调,取得施工现场的具体沉降数据,再对数据展开研究,按照结果展开完善,最大程度的加强高层住宅的安全性。其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利用下列方法实现控制:①确定水准测量控制网,同时在建筑地面沉降处及基坑开挖处设置3个以上的水准点,注意确保有2个后视水准点;②在观测点和水准控制点之间设置一条固定的观测路线,在转角与站点处设置仪器,确保检测线路的一致性;③需要重视的是,在进行沉降观测任务的时候,有关联系地质勘测数据与有关的规范,以此落实对变形与工程架构内力等数据的检测。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加强施工的安全性。

3优化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措施

3.1提高建筑施工人员施工技术

影响高层住宅房建施工技术的主要因素就是施工人员,丰富的施工经验和良好的技术水平是建筑施工的基础保障。施工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职业素养,还要有安全意识与警惕意识。进行高层住宅施工的人员在进场前应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明确施工中的责任划分和关键施工技术,严格按施工技术方案中的内容进行操作,确保施工技术人员符合现代化高层住宅建设发展需求。另外,作为高层住宅项目的管理人员,应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为施工人员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作业环境。

3.2施工后养护工作

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要求以及施工中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养护措施,由于施工季节的不同所需要采取的混凝土浇筑养护方案也会不同,所以需要施工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合理。如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将大体积混凝土内外的温差控制在25℃左右,避免温差过大引发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与此同时,在养护期间还需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养护工作方案严格执行,对于养护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及时进行补救。合理有效的养护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还可以确保建筑施工如期完成,实现建筑施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住宅工程在现代化城市发展得到广泛应用,其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缓解城市紧张的住房压力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施工技术是确保高层住宅项目顺利施工的基础保障,科学地应用房建施工技术,做好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还能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施工企业应完善施工技术,多引进先进设备仪器,提高住宅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加强对高层住宅标高技术、垂直度技术的应用,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确保施工人员能按照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施工,进一步促进我国高层住宅工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明.对高层住宅的房建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8:86~87.

[2]苏声玲.高层住宅的房建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8:48.

[3]牛博.高层住宅房建施工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15(32):139–140.

论文作者:贾远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基于高层住宅的房建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_贾远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