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深入发展,智能化建筑工程也成为行业的主导工程。而在智能化建筑工程之中,弱电工程使其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弱电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措施是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安全系数和功能性,从而使弱电系统之中多项设备设施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性。本文首先对于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进行了探究,并对于应用到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之中的施工技术加以详尽的分析,并根据当前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从而使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明确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要点所在,促进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一、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分析
(一)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必须对于智能化弱电工程的使用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与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深入的技术交流与探讨,明确工程设计的要求以及标准,了解工程多个系统的功能定位,遵循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多种设计原则,进而使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设计与用户的实际要求相符[1]。
(二)主承包商的选择
在当前我国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运作模式往往是由主承包商或者业主进行总体的协调与管理,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建设企业应该对于主承包商进行可靠的选择。要对于主承包商的资质信息、企业能力以及企业信用进行全面的调研,选择能力相符,称职称责的主承包商进行施工,使其能够对于施工技术、工程质量以及工程组织进行全面的协调。
(三)弱电工程的系统维护管理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在施工完毕后,投入到正常的运行之中是工程顺利完成的标志,而安全性、高效性和舒适性是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想要达成的最终目的,这也就要求了施工企业能够对于建筑的管理人员进行更加专业的操作技能培训,提升系统维护与管理的能力,从而能够对于整个工程进行持续的专业化维护和管理,为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正常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
(一)弱电系统设备设施的施工技术
弱电系统设备设施的施工技术体现在机架设备安装、信息插座盒硬件设备安装以及管道桥架的安装之中。在这这之中,机架设备安装应该以生产厂家的相关标准为基础进行相应的设备安装,对于安装设备的垂直度偏差进行精准的掌控,使机架设备有着更加清晰且完整的标志。同时,设备安装位置不能存在着残留的杂物,安装过程之中,墙体和机架设备支架应该有着超过0.8米以上的间隔;而信息插座盒硬件设备在安装过程之中,应该对于信息插座的规格和类型加以明确,使其能够与接线模板的规格相一致,从而使弱电工程信息传输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在管道和桥架的安装之中,必须遵循施工技术应用的秩序性和步骤性,设备的结构要简单明了,安装之后要坚固且耐用,有着较为良好的灵活性。同时,为了使管道和桥架的后期维护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弱电系统之中应该有着更加全面的安全性功能设施[2]。
(二)布线安装施工技术
布线工艺是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基础所在,是总体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布线安装工程之中,必须根据土建施工的总体设计,做好布线施工的预埋工作。同时,对于管线和线槽的敷设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线和线槽的敷设应该与土建工程施工同步进行,在布置过程之中,应该对于管道和线槽的位置进行合理布局,从全局的角度上对于暗管的沉降进行科学的控制。如果周围环境的重压较大,存在着过多的干扰系数,则需要对于采用接地技术进行处理。如果其位置需要进行特殊保护,那么应该选择穿管敷设的方法加以保护。在安装施工开始之前,应该对于电缆的外观和质量加以仔细的检查,确保线缆的松紧程度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同时,在防火封堵的内部,要采用有机的堵料进行封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布线过程之中,应该将竖井布置在重要的位置,减少因为竖井布线混乱对工程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防雷施工技术
对于智能建筑而言,雷电往往会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感应雷、直击雷都会对于整个智能建筑的体系造成不良影响,这也就需要在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之中应用防雷施工技术。在防雷施工技术的应用时,首先要考虑到智能化建筑的自身防雷性能,采用避雷针和避雷带进行闪接装置的设计,同时,将建筑物内部的钢筋作为导线,将其桩基主筋和承台钢筋作为关键的接地装置,提升焊接工作的开展质量。其次,要考虑到弱电体系的防雷性能,在施工之中,要对于整个系统的电源、信号控制体系进行防雷设计,防止其因为雷击导致弱电体系失效的情况[3]。
三、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质量控制对策
(一)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设计阶段,必须对于每个子系统的进行全面的设计,确保其施工技术、设备性能都能够满足合同与业主的要求;根据需求的工程界面,对于各个专业和子系统之间的技术信息进行资料的校检,包括系统的功能、信号传递的效率,设备的配置以及建筑物的总体逻辑等。对于受控对象,应该对其管线设计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双方信号的接口界面的功能与用户的实际要求一致,对于图纸设计成果应该进行全面的审查,确保施工设备与监控点以及施工设计图纸三者保持一致。
(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设计图纸审核之后,施工人员应该按照相应的技术文件、工程建设的总体需求以及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之中,如果发现施工情况与图纸设计有出入的地方,不允许进行擅自变更,应该将情况进行记录并上报给设计部门进行技术探讨,共同研究解决方案,进而使整个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流程得到标准化与规范化处理,提升质量控制流程的可操作性。对于施工之中的各个子系统的施工质量,应该做好严格的质量把关,提升单体设备安装的质量,对于各个子系统的施工,应该对其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把关,在每个子系统施工完毕后,应该做好设备调试以及记录工作。对于智能建筑弱电工程之中涉及到的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测,如果其中存在着标示模糊,无质量保障的材料,应该进行清查处理,进口的材料应该由海关商提供检测证明和产地证明,并做好相应的申报工作,在得到监理部门的核对后才能将其应用在施工之中[4]。
(三)调试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系统调试时,技术人员应该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验收标准以及相关的技术文件编制调试方案,并由技术审查部门校对后进行全面的实施。对于单体设备、子系统施工以及布线施工,应该按照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和相应的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并对于调试的内容和结果进行全面的记录,同时对于需要返工的地方要做出及时的修改,在修改完成后重新进行调试,直到达到可以正常运行的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调试处理。
四、结束语
对于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而言,对其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加以分析和研究有着一定的必要性。这也就要求了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对于智能建筑的施工技术加以不断的改进,对应用到施工之中的设备设施加以不断的设计,对控制体系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使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得到全面提升,满足当前使用者日益提升的弱电工程质量需求,促进我国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行业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强.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 安徽建筑,2017,24(6):234-235.
[2]洪飞宾. 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的应用与管理探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4):2414.
[3]李海斌. 浅谈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及验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4):360.
[4]丁飞达.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及验收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16,(6):176.
论文作者:黄建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弱电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进行全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