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讨论发热患者急救护理。对急诊发热病人,根据发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发热时对机体的危害,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有利于对病人的诊断和康复。
【关键词】发热;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259-02
1.概念
当体温调节中枢受热原作用或本身功能紊乱时,使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高限时,称为发热。当腋下温度超过38.5℃、口腔温度超过39.5℃时为高热。
2.病因与发病机制
引起高热的原因很多,通常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2.1 感染性发热
以细菌和病毒感染较常见。占发热的大多数,包括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局部或全身感染。
2.2 非感染性发热
2.2.1中枢性发热 见于脑创伤、脑出血、脑肿瘤等。由于体温诟节中枢直接受到损害而发生高热。
2.2.2变态反应性发热 如药物热、静脉输液中含有致热原、误输异型血等所致,主要是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白细胞释放内生致热原所引起。
2.2.3内分泌疾病 见于甲亢、嗜咯细胞瘤高血压发作。
2.2.4物理因素 如夏季中暑,可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而引起高热,同时伴有温度高、通风不良或在强体力劳动时尤为多见。
3.临床特点
3.1 热度
(1)低热:38℃以下;(2)中度热:38~39℃;(3)高热:39.1~40℃;(4)超高热>40℃。
3.2 热型
3.2.1稽留热 多见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败血症、伤寒、大叶性肺炎。
3.2.2弛张热 多见于脓毒血症、肝脓肿、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粟粒型结核、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3.2.3间歇热 多见于疟疾、胆管感染、回归热、Still病等。
3.2.4回归热 体温急骤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日,即规律性地互相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
3.2.5波状热 体温逐渐升高至39℃或以上,数日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日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菌病、恶性淋巴瘤等。
3.2.6不规则热 发热持续时间、体温波动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流感、普通感冒、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3.3 伴随症状
3.3.1寒战 先寒战后高热见于大叶性肺炎以及输血、输液反应;反复寒战高热见于败血症、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2淋巴结肿大 全身淋巴结肿大有压痛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见于炎症,无压痛见于转移瘤。
3.3.3伴昏迷 先发热后昏迷见于乙型脑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先昏迷后发热多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3.3.4伴黄疸 急性病毒性肝炎、肝脓肿、化脓性胆管炎、胆管癌、胰头癌、急性溶血、疟疾、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3.3.5伴心脏增大、心脏杂音 风湿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等。
3.3.6伴有皮疹 发热后出疹时间大致为猩红热第2日,麻疹第3~5日,风疹第1~2日,斑疹伤寒第4~6日,水痘第1日,天花第3日,登革热第4~6日,伤寒第7日后,幼儿麻疹第3~4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第4~10日。
3.3.7伴特殊面容 伤寒病患者常表情淡漠;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有醉酒样面容;猩红热见口周苍白圈及草莓舌;麻疹常见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眼分泌物增多。
4.护理问题
4.1 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4.2 潜在并发症
休克。
4.3 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
4.4 体液不足
与高热出汗有关。
4.5 焦虑、烦躁。
5.护理目标
5.1 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5.2 控制体温在正常范围,补充丢失体液。
5.3 预防感染,无其他并发症出现。
6.急救护理措施
6.1 物理降温
6.1.1 30%~50%乙醇擦拭颈部、四肢处。
6.1.2用一次性冰袋置于额、枕后、颈、腋或腹股沟等处。
6.1.3对过高热患者尚可置于空调病房中。
6.2 药物降温
6.2.1选用水杨酸制剂。
6.2.2糖皮质激素。
6.2.3对过高热或伴惊厥者尚可应用冬眠疗法。
6.2.4高热引起脑水肿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可用20%甘露醇加地塞米松静滴。
6.3一般护理
6.3.1将患者置于安静、舒适、通风的环境,如空调室、室内放置冰块、电扇通风等。
6.3.2口腔护理 高热患者易发生舌炎、齿龈炎等,应注意口腔清洁,防止感染和黏膜溃烂等。
6.3.3皮肤护理 高热患者在降温过程中伴有大汗,应及时更换衣裤和被褥,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和床单干燥、舒适。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防止皮肤受压与破损。
6.3.4饮食 以清淡为宜,给细软、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6.4 临床观察内容
6.4.1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变化 了解病情及观察治疗反应。在降温过程中,应持续测量体温或每5分钟测量1次,注意防止体温突然下降而造成虚脱或休克。
6.4.2观察末梢循环情况 高热而四肢末梢厥冷、发绀者,往往提示病隋更为严重,经治疗后体温下降和四肢末梢转暖,发绀减轻或消失,则提示治疗有效。
6.4.3高热惊厥的护理 注意保护,防止坠床和碰伤,床边备开口器与拉舌钳,防舌咬破,及时吸除鼻咽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6.5 药物观察内容
6.5.1在应用激素时,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6.5.2应用消炎痛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变态反应等。
6.5.3在应用由哌替啶、氯丙嗪、异丙嗪组成的冬眠合剂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
6.预见性观察
观察有无伴随症状,如寒战、大汗、咳嗽、呕吐、腹泻、出疹或出血等,有无颅内压增高、惊厥等,以协助诊断,防止并发症。
【参考文献】
[1]盛淑荣,时亚范.过高热病人的临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4年01期.
[2]孙凤菊,王秀娟,张庆梅.中西医结合急救小儿高热惊厥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2期.
[3]余少芬.婴幼儿高热抽搐的急救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年10期.
论文作者:陈小红,余惠,李琴,朱丹,罗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高热论文; 体温论文; 感染性论文; 伤寒论文; 患者论文; 回归热论文; 寒战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