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运用,电力体系自动化技术产生并获得推广,它在保证电力体系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提升供电质量与效益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现在电力体系自动化技术已经深入到电力系统的每一个方面,并获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实施了介绍,并对其发展趋势实施了展望。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
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是中国电力体系发展的关键方向,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的完成是电力体系完整控制的关键标志。电力系统的发展壮大跟自动化技术的支持分不开,在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中电力体系自动化技术发挥着无法取代的作用。电子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已经为社会带来很多实惠与利益,我们有理由对其持续地加大资源的投入从而完成更大更长远的发展目标。事物总是在运动改变发展的,电气自动化一样也不例外,其一定要把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解决好,才可以为社会大生产供应更为优质的物质保证。所以,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具备特别长远而又深刻的意义
1、电力系统自动化涉及的内容
电力项目关键牵涉电能的生产、运输和调度,而电力系统化的工作内容关键牵涉电能生产、配电网规划、电能调度设备和电力监控体系安装、施工人员管理4大方面。(1)电能生产:电能供应的保障是电能生产,现在中国电发电量达到了14.37亿kW・h,能够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要求。(2)配电网规划:施工的重点是配电网规划,其施工周期占据总项目的70%,优化配电网规划不但能够使施工进展加快,还能够完成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安装电网调度和电力监控体系:为了使电能运输的消耗减少,一般状况下都会使用高压运输,变电站具备调节电压的作用,不但提升电工运输效率,还能够把高额原始电压调节成220 V的民用电压和380 V的工业生产电压,同时,为了提升电力检修工作,在电力体系中会安装智能监控体系。施工人员管理:电力安装工程的工作主体是施工人员,施工人员自身素养影响了施工质量,施工人员管理关键包含确立工作制度、施工技能和施工知识的培训、施工安全教育等很多方面。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普及,电力体系已经改变之前简单的控制与管理形式,而是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把电力体系中的各类技术方法实施优化整合。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对电力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水平,还可以促进电力体系自动化与智能化进程,对整个电力体系运营与发展产生关键的影响。
2.1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现代化电网调度自动化一般是计算机技术为重点的控制体系。在电网调度的体系当中,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效完成了对实时信息的收集、计算、分析与系统的操作。当前电网自动化的调度通常是运用对相关电网运行状态的有效监控来完成的,通过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对相关的电网实施实时的监控,这样能够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保证居民对用电质量与数量的要求;另外,对电网进行基于电网安全运转的监控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动化的方法实施节能减耗,提升供电效率。
2.2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络中的运用
在配电网络的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电网技术的持续发展,配电体系的现代化与网络化程度愈来愈高,完成了配电网主站、子站与光线终端组成的三层结构,配电体系网络化的发展,让通信传输的速度获得保证,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获得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系统的继电保护控制获得增强,减少大面积停电情况,电力供应获得保证,电力体系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获得提高,电网事故迅速排除机制获得优化,科学的事故紧急应对机制获得建立,明显缩短故障停电时间;电力企业增强电力体系的掌控能力,对电力体系运行状态的认识更加便利;常规的值班形式被打破,无人职守电站得以产生,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
2.3变电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
变电体系的自动化技术关键包含:从现在的供电线路中采集电流、电压等系数并把这些参数实时传送到变电系统主控端。依据上述从供电线路中遥测获得的电流、电压等参数实时对供电设备实施调整以使用电潮流得到满足,确保居民用电质量。在上述的遥测、遥控、遥调的基础上,变电体系还要具有趋势分析、潮流预测等作用,便于更好的满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用电要求。
2.4 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整个电力体系之中,连接发电厂与电力用户的关键程序是变电站与输配电线路。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变电站自动化趋势愈来愈显著。而且在变电站运行中,自动化技术能够渐渐替代人工操作,促进变电站运行效率提高。同时还能够完成对变电站运行的全过程监控,有效提高监控能力,掌握变电站运行的基本状况,及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推动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水平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的关键表现为:重视计算机的运用,改进站内装置,取代电磁式设备,全方位监测与控制站内的电气设备。同时运用计算机的电缆或光纤取代电力信号电缆,注重现代监控仪器与设备的应用,渐渐完成监控设备的屏幕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使站内运行管理与数据记录完成自动化,对电网调度自动化也形成积极影响,也为变电站有效运行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3、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
第一,需要对技术管理人员实施合理的培养,人才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最基本的发展力,所以需要对技术管理人员实施培养,确保完成技术的持续开发,把之前的开环监控技术发展为闭环监测技术,有效的确保参数调整。第二,在对自动化技术实施运用的过程中,使工作人员的参与量减少,自动化技术对电力体系实施控制的过程中有效的改善了无人值班综合监控的模式,有效的对电力体系实施实时监控与实时分析,对数据实施有效的处理提升了工作效率。将来的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渐渐改善电力体系的自动化与数字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潮流,智能化与数字化处理技术已经变成了发展的关键趋势,这种方式将有效的提升对数据实施实时获取与监控的能力。便于对电力系统实施全面的及时的管理与运行。电力体系模块化,因为自动化设计的关键思想在于模块化的发展与应用,这关键是因为自动化的模块化可以有效的帮助电力体系进行分布式结构管理工作,解决数据交换过程存在的异构问题,是中国电力体系发展的关键趋势。当然电力体系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还需要对技术与设备实施持续的研发工作,确保系统的协调性持续的获得提高,保证多个系统与设备之间的协调发展,有效的进行分段控制等工作,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更适合正式的投运工作。当然,在电力体系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对相关的人才实施培养,其中包含对高校人才实施培养,增强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确保设计人员的基本技能的同时改良体系,确保更好的发展.
结语
电力系统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相关的供电企业一定要持续更新技术与设备,一方面能够确保满足人们对于用电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提升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提升供电质量,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发展与运用自动化技术的同时,也不可以疏忽对电力设施的升级和改造。同时还要善于总结经验,促进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发展,并保证自动化技术的安全。从而全面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早日完成,有效满足人们的用电需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改善。
参考文献:
[1]马向军.浅议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J].电子世界,2013,(10).
[2]邵敏艳.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论述[J].能源与节能,2013(3):117-119.
[3]杨劲男.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7(1):69.
论文作者:胡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体系论文; 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变电站论文; 关键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