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人口与水资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水资源论文,人口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国际上最关注的重大问题。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然而,由于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巨大需求远远超过了其它任何资源的需求量。水的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为此,有必要了解和认识当今社会人口与水资源问题,以便采取相应解决措施,使有限水资源更有效地为人类服务。
二、人口与水资源情况概述
地球堪称为水的行星,地球表面70%以上均为水所覆盖,但其中绝大部分为海洋咸水,约占地球表面水的97%。对于人们来说赖以生存的淡水仅占3%,并且它的分布与人口分布极不相适应, 其中大部分(约90%)分布在不易为人们所全部利用的极地、冰川以及深埋在地下,而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淡水却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我国的水资源从总量上讲是较丰沛的(我国水资源量统计不包括地下水,用多年平均径流量估算),列于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却相当低,约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6%,排在世界第88位,详见表1 。所以,从人均占有量来看,我国水资源并不富裕,属于贫水国,且水资源与人口在全国空间分布不均匀(详见表2)。
表1 部分国家人均占有水量表〔1〕
国 名河川径流量人口 人均水量
(亿立方米)(亿) (立方米/人)
巴 西 51912
1.23 42200
(前) 苏 联 47140
2.64 17860
加 拿 大 31220
0.24130080
美 国 29702
2.20 13500
印度尼西亚 28113
1.48 19000
中 国 27115 10.96 2474
印 度 17800
6.78 2625
日 本
5470
1.16 4716
全 世 界 468000 50.00 9360
注:我国人口按1988年国家统计数,各国人口按1979年联合国统计数,
全世界人口按1987年世界人口日统计数。
表2 我国南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量比较表
由表2可见,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人口数差不多, 各占全国的43.5%及54.4%,但北方地区年水资源总量为4054.2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14.4%,而南方地区占了81%,以致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北方地区仅为938立方米/人,而南方地区为4180立方米/人,为北方地区的4.5倍。 人口与水资源分布极不相适应的状况造成了北方地区缺水更为严重的局面。
三、人口与水资源关系
水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从多年平均角度看是个常量,而全球人口却在不断膨胀,这就造成了供需之间的矛盾,而且随着人口增加,矛盾越来越突出。
1994年8月世界银行在华盛顿公布了一份全球人口预测报告, 预计从1995年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增加50%,达到85亿,中国的人口也将从12亿增加到15亿,仍为世界第一。 由于人口的增加造成了人均水资 源拥有量的减少。国际水稻研究所在1994—1995年的报告中说,亚洲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从1955—1994年减少了40—50%。据分析我国每二十年增加的人口数量相当于一个美国或一个(前)苏联的人口数,这就使我国本来就很低的人均拥水量,又降到更低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已成为用水的压力。1990年我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6%,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城市人口将达4.6亿,约占那时人口的35%。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和工业化, 特别是化工、造纸、皮革、医药等对水资源污染严重的工业迅速发展,给城市的水资源和环境保护带来很大压力。目前,我国有300 多个城市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由于全国80%左右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城市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市水源地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如上海的苏州河、南京的秦淮河、苏锡常各市的环城河等都不同程度地变质,水又臭又黑,不仅如此,有的沿海城市的水域明显减小,如烟台的威海,水域缩小了三分之一,已“沙漠化”了。在农业方面,每年缺水达300亿立方米, 在广大的农村,六十年代还清沏见底、长满荷花、河蚌、鱼虾的河湖现在已有相当一部分变成了臭水沟、死泡子,当地居民虽然有的改用井水,但这种浅层地下水源离污水源近在咫尺。面临着水质日趋恶化的环境,直接、间接地威胁着占全国总人口76%的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及身体健康。
四、科学地利用水资源
对于水资源缺乏情况,早在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和1971年召开的“水”的大会就向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次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如美国,虽然国土面积与我国差不多,人口却只有我国人口的五分之一,美国的水资源比我国丰富得多,而美国政府在70年代,就开始舆论水资源紧缺,要买净水喝等。我国在80年代才认识到这个问题,许多水利、环境专家开始关注水量不足、水质恶化等问题。
笔者根据国内外经验简要提出一些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措施如下:
1、控制人口增长,保持人均拥水量。
2、严格控制工业生产用水及排污量,挖掘污水再生利用潜力, 加强工业废水的回收利用。如引用电厂发电废水稀释城市环城水,提高水质,不仅节水,而且对沿河的农林用水也有益处。
3、减轻农业化肥污染量,控制使用化肥。如靠近城市、 村镇的农田可种植“绿色”植物,即不受污染的植物,远郊可种植需化肥培植的植物,且以控制其对水、土的污染最小为原则。
4、建造城市生活用水污水处理工程, 变污水为净水或可重复利用的水,变废水为能源。如有的城市已将污水发酵加工成沼气为人们生活服务等〔2〕。
5、采取节水措施,加强计划用水力度,减少用水量及污水量, 严格控制漏水、常流水现象。如可以设计和实施企业与家庭的系列用水方案,提高水价,对各种超计划用水采取经济措施等手段。
6、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建库、拦坝工作,有计划调节、 存储河道水量,加强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水的污染或稀释水中污染物浓度等。
7、全方位的挖掘水资源。如开发利用积雪水、海水、微咸水、 收集储存雨水、发展浅水井等。
五、科学地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保持和提高人均拥水量
如果说以上2—7条措施是短期、中期控制水污染、节约水资源量的措施,那末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提高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我国水资源量为27115亿立方米,人均水量2474立方米, 若按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则可减缓人均水资源量减少的速度。 由表3可以看出,每个国家人口到2025年都明显增长,其增长百分比最低为(前)苏联,最高为印度。我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由于我国计划生育做得好,人均拥水量从1989年2.58×10[3]立方米到2025年1.89×10[3]立方米,减少了0.69×10[3]次方立方米/人,而印度在同期中却减少了0.85×10[3]立方米/人。可见,计划生育确实减缓了我国人均拥水量的减少程度。由表4可见,在六十年代, 无论与美国还是(前)苏联相比,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拥水量差别无几,而到1989年,则印度比中国的人均拥水量下降了1.5—2.3个百分点,到2025年则下降了3.2—5.0个百分点,可见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经仔细分析,笔者认为,如果我国每对夫妇严格按当前生育标准只生一个孩子的话,那末再过一、二个世纪, 我国的人口就可以从减缓增长速度到稳定于某一理想值。 即预估到2030年的15亿人口将是我国人口的顶峰,以后将逐代下降(详见表5)。表5中假设每一代是以晚婚最高标准30年为一代统计, 其中女子数占当代所生育数的48%估算;2000年以后的出生率是根据现有计划生育标准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反算而得;又假定婴幼儿、30岁以下人的死亡率忽略不计,人类平均寿命以90岁时为自然死亡;自然死亡率在2060年以前沿用2000年前统计数0.006(即6‰),2060年以后根据生死平衡数反推而得。
表3 不同年代有关国家人口与水资源比较〔3〕
表4 中国和印度人均水量比较
表5 我国过去及未来人口增减表
注:表中1990年以前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三项摘自“中国统计年鉴(1991年)”。表中出生率以后各项值是代表该时段内的情况。
从长远而计,控制人口关键是使每个妇女平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得到切实执行。根据目前情况分析,我国妇女综合生育率为2.4,年青妇女平均生育率为1.64,如果能继续严格控制出生率,我们的子子孙孙又能自觉地接受生一个孩子,甚至能有一部分夫妇认为可以不要孩子的话,那末,我国人口到2030年后,必然会逐步下降, 如果按6亿计,则人均拥水量将比现在提高一倍,再加上科学用水的其它措施,到那时我国人民用水量和水的质量都将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六、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见,当今人口发展与有限的水资源量是一对尖锐的矛盾。从长远来分析,只要科学地利用水,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这个矛盾是可以妥善地得到解决的。再过一、二个世纪,我国人均水资源可望相对地富裕起来,其它物质生活也可大大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