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纪学”的文化选择——评《别了,20世纪》(论文文献综述)
秦媛[1](2021)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知识人的血缘、地缘与学缘 ——以瑞安林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林损为例,探讨在近代社会转型时代,知识分子从地方小镇走向都市的过程中,血缘、地缘、学缘作用的变化。在传统乡村社会更多的依赖血缘、地缘关系结成的社会网络,林损早年在地方借助舅父陈黻宸的关系,接受了儒家传统的教育,又进入新式学堂,实现了科举制度废除之后由传统士绅向新式学堂学生的转变。成年之后林损借助陈黻宸的人际网络,以地方士绅的身份参与温州地方事务,也逐渐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在辛亥鼎革之际,林损所属的立宪派不敌革命派,在地方政治斗争失利后,林损走出小镇,前往上海、北京等都市寻求发展,先成为报刊编辑,后进入北大等高校任教,在从地方小镇进入都市的过程中,林损原有的血缘、地缘网络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都市生活中,围绕着大学这一公共空间,林损逐渐形成了以教授群体为中心的新的社会网络,林损与其一起应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辞职北大后,林损辗转就职他校也得益于这一社会网络。此外,在进入都市后,林损面临着对都市生活的诸般不适应,内心也在不断调适。在都市的经历也扩大了林损在地方的影响力,最终林损在心理上依然倾向于回归地方小镇。
任慈[2](2020)在《“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文中提出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政策是对华整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国民党败退台湾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传统的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冲击和挑战。早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一方面给予中国留学生等精英上层人物入境权和迁移权,使之免受1882年《排华法案》的影响,将中国留学生打造成美国移民政策和对华外交政策失衡的“调节剂”——既可安抚中国不断攀升的民族主义情感,又能为中美关系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减免部分庚子赔款并设立奖学金,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试图教育中国学生使之“西方化”“基督教化”,继而让中国实现“美国化”。中国留学生遂成为美国收获对华贸易利益、扩大对华影响的一项重要工具。以上内容,也构成了美国长久以来具有理想色彩的国际主义对中国留学生政策基调。1949年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经历巨变,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震荡、迎来重要转型,从国际主义逐步蜕变成冷战主义和实用主义。美国政府解决中国“滞留”学生政策的变化,恰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参照。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立,让美国无法迈出承认新中国的关键一步。不仅如此,对共产主义思想在留美中国学生间蔓延的担忧,也促成了美国对“滞留”的中国学生进行大规模援助、实施文化外交,进而渗透美国价值观和优越论。旅美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归留问题也成为冷战初期中美斗争的焦点之一。在此过程中,美国通过调整移民政策,赋予旅美中国留学生居住权、工作权、免驱逐等一系列实质性特权,方便亲美及中间派中国留学生完成从留学生到难民再到永久居民的身份转换,让人才为美国政府和社会所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不断强化离境管控,严防理工科领域的中国学生回国,继而从科学技术方面遏制新中国。中断与中国大陆的留学教育交流后,美国在50年代转向吸收港台地区中国学生赴美。至此,遏制共产主义和吸引人才,成为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了战后美国总体留学生政策的双重轨道。在中美交往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留学生曾长期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人”“粘合剂”的重要角色,连接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理念、语言迥异的两国。然而在冷战初期,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角色和影响更加复杂、多面。他们因所持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中美斗争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因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而开展的外交对话,由于不会引发国际争议、低政治风险和低投入,而被美国政府接受,因此也直接促成了中美官方对话,为两国关于其他问题的沟通提供了契机。更为重要且少为学者探索的是,中国留学生对于美国战后整体留学生战略构建亦有重要作用。首先,历史上对华留学生教育的成功性,是支持和激励美国政府在二战后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中国留学生作为当时旅美第二大留学生群体,也因持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第一批敲开美国移民大门的“有色族裔”留学生。其三,中国滞留学生和来自中国港台地区的学生,或以“战争流亡者”“难民”身份合法留美,或凭借其技术专长成为首选类移民优先入籍,对保守的、歧视性的美国移民政策传统造成了实质性冲击,让移民接收问题更看重移民的政治、经济价值。中国留学生帮助弥合了美国种族化移民限额制度和冷战外交战略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让美国的留学生政策兼具实用主义的人才吸引目标,以及建构美国形象的冷战宣传目标。其四,中国留学生入籍美国,从地缘范围上讲,让美国留学生人才吸引的范围从欧洲拓展到亚洲。美国解决中国留学生身份困境的种种法律政策实践,也惠及了其他在美留学生群体,诸如韩国、印度学生纷纷效仿,带动了战后亚洲国家留学生和技术交流人员曲线移民美国的浪潮,成为60年代国际社会“人才流失”争议爆发的曲序和前奏。
王瑞[3](2020)在《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共90篇,其中与《汉书·艺文志》相关的论文有57篇,与《晋书》五家《补志》相关的论文有7篇,与南北朝诸史《补志》及《隋书·经籍志》相关的论文有9篇,与《清史稿·艺文志》相关的论文有9篇,它们是民国期刊中史志目录论文的主体,占到总数的91.11%。根据着作类型的不同,可将这些论文大体分为两类:一是考证补撰类,二是论说类。二者数量之比约为3:7,即考证补撰类文章的数量较少,论说类文章的数量较多,这是由于论说文章更适宜在期刊上发表,而考证补撰成果更适宜以专着形式呈现。放眼民国时期史志目录研究成果的整体情况,期刊上的史志目录文章只占少数,史志目录研究成果仍多以专着形式呈现。不论是考证补撰类还是论说类,这些论文蕴含着新的学术萌芽,尤其是《汉书·艺文志》相关的论说文章,表现出了富有民国学术特点的中西创新融合的方法和内容。民国期刊中,与《汉书·艺文志》相关的考补类文章有14篇,它们继承了传统的考据学遗风,考据的重点内容在《汉书·艺文志》总序部分,重点关注总序中所涉及的学术史问题;与《汉书·艺文志》相关的论说文章有43篇,它们形式各异,内容上特别关注小说家、诸子略、诗赋略的相关问题,以及《汉书·艺文志》的成书、体例、分类与归类等目录学原则和方法上的问题。当然,考补类文章与论说类文章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存在部分文章兼涉二者。民国期刊所载《补晋书·艺文志》相关论文中,4篇为文廷式遗着《补晋书·艺文志》之节选,其余3篇为讨论《晋书》五家《补志》优劣问题的文章,其中王重民之作涉及到了一些目录学理论的重要基本问题。民国期刊所载南北朝补志及《隋书·经籍志》相关论文全为补撰之作及其序言,推动了清代以来的补志工作向更加严谨、完备的方向发展,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民国期刊所载《清史稿·艺文志》相关论文,包括纂修《清史》前后的讨论、补正、评价之作以及关于“清代着述志”的讨论。另外,王蘧常《商代艺文志初稿》为总结商代典籍之作,虽非严格意义上的补史艺文志,但自有特点和价值。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的突出成就在于南北朝补志编纂成果丰硕、进一步总结了目录学理论两个方面,表现出在研究领域和目录学理论与方法上对清人的超越。
汤莹[4](2020)在《破坏与建设 ——顾颉刚古史学的双重面相》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中国古史学发生了一次结构性转型。这次结构性转型是从打破传统传统古史学的主体结构开始的,此后则逐渐由破坏转向重建。而在这一结构性转型的历程中,顾颉刚主要致力于古史传说的探索、古书真伪的考辨以及古代民族与古代疆域的探讨,不仅率先打破了传统古史学的主体结构,还在此基础上初步重建了近代古史学体系。但长期以来,学术界一般认为顾颉刚的古史学偏重于破坏,而建设不足;而且对其是如何破坏的,所知不详。正是有本于这一认识,本文首先从古史传说研究、古书考辨、古代民族研究以及古代疆域研究等四个方面建构了一个“四位一体”的顾颉刚古史学体系,然后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史研究方法,对其古史学的这一双重面相进行了实证性的专题分析与考察,进而以这一具体而微的研究对象,窥视中国古史学向近代转型的复杂面相。古史传说研究是顾颉刚古史学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古史层累说”是其最主要的古史研究成果。探本追源,顾颉刚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革命性学说,不仅在于继承了欧阳修、刘恕、崔述、梁玉绳等本土学者的“疑古”研究成果,还在于其汲取了沙畹、夏德等域外汉学家的“疑古”资源。因此,这一集“疑古”之大成的学说问世之后,便彻底颠覆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传统上古史系统。不过,这里必须强调的是,顾颉刚在打破这一传统上古史体系之后,并未停滞不前,而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逐渐转向真实上古史的重建。尤其到了抗战全面爆发之后的1938年,顾颉刚讲学云南大学,在之前讲义的基础上编纂了一部《中国上古史讲义》。而该书则以民俗学的眼光,运用“以周秦归周秦”的科学方法,初步重建了真实的中国上古史。此外,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顾颉刚在重建真实上古史之时,并非如部分学者认为的,其已经放弃之前的“疑古”立场,而是依旧不承认“夏王朝的存在”,而且还继续以“古史层累说”对传统上古史进行了考察。由此而言,在中国古史研究上,顾颉刚不仅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上古史体系,还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真实的上古史体系。古书考辨是顾颉刚从事古史研究的基础,也是其古史学体系的另一核心组成部分。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顾颉刚正是因认识到《尧典》晚出以及该文中的古史事实与《诗经》中的古史观念相冲突,才初步建构了“古史层累说”。此后,为了进一步弄清楚古史真相,其继续对《尧典》的成文年代进行考辨,进而提出了“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而顾颉刚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疑古”学说,不仅在于其受到了晁说之、王柏、康有为、梁启超、胡适、钱玄同等人关于《尧典》看法的启发,更在于其以“史料审定之法”对《尧典》进行了详细的考辨。当然,直到当下,此说尚不能盖棺定论,甚至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此法无疑为后之学者继续考辨具体的《尧典》乃至其他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开了无数法门。问题尚不止如此。顾颉刚在考辨“伪书”之后,并非如一般人认为的,主张将之弃而不用,甚至将之销毁,而是建设性地提出了“伪书移置说”,即将“伪书”置于“作伪的时代”,使之成为了解“作伪的时代”的“真书”,从而实现了“伪书”价值的重新估定。而顾颉刚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建设性的学说,除了自觉接受了欧阳修、胡应麟、梁启超、杨鸿烈、钱玄同等人的“移置”观点外,更在于其具备了“历史的眼光”和“平等的眼光”。因此,此说提出之后,深化了人们对“伪书”的认识,进而推动了古书考辨工作的发展。此外,有必要澄清的是,顾颉刚在对“伪书”进行重新估定之时,虽然将一些“伪书”“移前”,将其认定为先秦旧书,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放弃了此前的“疑古”立场。准此而言,在中国古书考辨领域,顾颉刚不仅完全突破了传统考辨的范畴,还进一步开创了近代考辨的新范式。在顾颉刚古史学体系中,与古史研究密不可分的还有古代民族研究。早在顾颉刚在建构“古史层累说”不久之后,其为了完善这一学说,又提出了推翻“非信史”的四个标准,其中第一个标准即是要“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这一标准又可以称之为“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当然,最迟自北宋起,欧阳修、洪迈、崔述、刘师培、梁启超、李泰棻等人即相继对传统的“中华民族出于一元论”进行了破坏,但问题在于,这些学者的“疑古”并不彻底,故这一传统之论始终安然无恙。直到顾颉刚以“古史层累说”对这一传统之论及其由来进行了环环相扣的深入分析与考察,才彻底推翻了这一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出于一元论”,并为后之学者建立“民族多源论”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不过,打破传统的“民族出于一元论”仅是顾颉刚从事古代民族研究的起点,此后其逐渐由破坏转向建设。尤其到了抗战全面爆发之后的1939年,“出于时代的压迫和环境的引导”,顾颉刚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而其之所以能够建立这一学说,不仅在于其自觉地从梁启超、孙中山等本土学人的论述中汲取了相应的学术资源,还在于其借用了当时西方的最新民族理论。因此,这一理论提出之后,有效地扞卫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性,从而增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情绪”。此外,这里还有必要指出的是,顾颉刚在建设“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前后,并非如部分学者认为的,其已经放弃了“民族并非是一元”的“疑古”立场,而是坚持认为“商和周决不是一个民族”,然后以此为前提建设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由此而论,在中国古代民族研究上,顾颉刚不仅推翻了传统民族理论,还以此为前提初步建设了近代民族理论。除古代民族研究外,在顾颉刚古史学体系中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古代疆域研究。早在顾颉刚为了论证“古史层累说”,不仅提出了“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还提出了“打破地域向来一元的观念”。这一标准又可称为“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当然,最迟自南宋以来,洪迈、梁启超、王国维、胡适等人即相继对传统的“中国地域向来一统论”提出了尖锐的质疑,但由于这些学者的质疑并不彻底,故这一传统之论依旧安然如故。直到顾颉刚以“古史层累说”对这一传统之论及其由来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细致考察与分析,才彻底地推翻了这一根深蒂固的“中国地域向来一统论”,并为后之学者建立“古史地域扩张论”提供了基础性条件。问题尚不止如此。顾颉刚此后继续致力于古代疆域研究,并逐渐由积极的破坏转向正面的建设。尤其到了抗战全面爆发之后的1938年,因受这场民族危机的影响,顾颉刚与史念海共同撰写了《中国疆域沿革史》。该书以科学的考证方法对“历代疆域盈亏”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检讨”,从而扞卫了中国大一统疆域的合法性,有效地增强了国人守土有责的疆域意识。此外,这里有必要澄清的是,抗战时期的顾颉刚,并非如部分学者推论的,其已经放弃了“疆域不应是一元”的“疑古”观点,而是依旧认为“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而是由扩张而来,然后以此为前提如实地建设了中国疆域的变迁情况。准此而言,在中国古代疆域研究上,顾颉刚不仅彻底破坏了传统疆域观念,还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了近代疆域观念,甚至还建立中国疆域史研究范式。综上所述,在中国古史学的近代转型历程中,顾颉刚无疑扮演了一个中心枢纽的角色,起到了“破坏”与“建设”的双重作用。进而言之,在中国古史学上,顾颉刚不仅是传统古史学的主要终结者,还是近代古史学的初步建立者。
梅琳[5](2020)在《有选择地读经 ——20世纪上半叶“中小学读经问题”中的折衷思潮及其演进》文中研究指明自清末以来,科举废止和儒学的国家意识形态地位衰微后,“读经”一事便开始成为“问题”,尤其是“中小学生应否读经”以及“怎样读经”倍受人们的关注与热议。综观学界已有研究,多着墨于对该问题之中赞成读经与反对读经派孰是孰非的讨论,而对在“读经”与“反读经”碰撞、交锋过程中出现的折衷派却鲜有涉及。作为确实存在于历史场域中的折衷派,对其所持立场及思想的阐发,有助于更好的看待这场逾越百年的思想交锋,也成为吾辈重返历史现场的重要凭借。在“中小学读经问题”论争中,折衷派所持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在不同时段,随着时代语境的不同而呈现出独特的面相。清末以来,“读经论争”的锋芒首先指向“复古”与“反复古”的思想交锋。自1912年宣布“一律废止小学校读经”后,知识分子与政客便首先在其所占有的知识、权力及精神信仰层面的高地对该议题进行论争,且兼论及如何对待“孔子儒学”及“传统文化”等问题。此时,持有折衷观点的个体还不能自成一派,各类观点散见于相关报刊;20世纪20年代,尤以1925年章士钊提倡“中小学读经”为重要节点,论争再次走向高潮。该时段的论争在“西方文明破产论”的冲击下发生新的变化。折衷派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读经课程设置及如何对待中西文明的张力问题,其认为读经课程的设置无所依据,且反对当权者对以孔子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工具性利用,主张根据中小学生程度选择合适内容,施以相当之教育;及至20世纪30年代,论争渐趋系统化与理性平和,以《教育杂志》等刊物为媒介,折衷派学人在读经对象程度、读经内容取舍、读经之方式与方法以及读经价值重估等层面,均体现了“有选择地读经”主张,折衷派学人由边缘走向话语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全面抗战爆发后,“读经”议题渐被搁置。但折衷派学人面对文化选择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双重考量,亦保持了理性精神,且此前有持反对“中小学读经”意见的学者,在这一时期也走向了折衷的文化选择。20世纪上半叶,折衷派从边缘逐渐走向中心的事实表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存在的“中小学读经问题”,更需因循符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教育及文化发展逻辑来解决。任何极端肯定或否定的态度都不利于个体认知的判断与深化,不利于时代的进步与反思,更无益与问题的解决。折衷派的文化选择在“启蒙”与“救亡”的进程中寻求新与旧、中与西文化演进的必要平衡,在这一层面上,其所体现出的“有选择地读经”具有重要意义。
杨文[6](2020)在《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生活是着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学术考察的基本领域,尤其是其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这一关注对象的选择体现了其特定时代背景、问题意识、学科特征和个人学术特点,对此进行历史探讨,有助于认识费孝通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亦可为社会史研究提供跨学科借鉴。费孝通成长于江南绅士家庭,新旧兼及的家庭教育开启了他的知识视野,而人类学的熏陶促使他更关注普通民众生活,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获取了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洞见,显示了其传统文化根基和对世界文化态势的总体把握。费孝通直面近代中国剧烈的社会变局和现实生活问题,立志探求社会发展路向,溯源社会问题的历史症结,揭示社会生活变迁的规律,体现了人类学的学术使命。在他看来,构成中国历史症结的贪污无能、技术落后和高文盲率等,是社会结构、匮乏经济和儒家思想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问题的解决非一般社会改良所能济事,社会发展论应运而生。根据这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的重要出路在于以技术和组织变革为特征的工业化,落后族群只有在不同文化之间互动和学习中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按照上述既定学术目标,费孝通在实证考察和理论省思层面,都作出了独特建树。费孝通的民众生活研究开始于对中国小农社区的观察,表明了社会人类学学者清晰的生活空间意识,他积数十年之功最终找到一条对庞大中国进行日常生活观察的“现实的方法”。以花蓝瑶、江村和禄村等不同类型的小农社区生活为个案进行考察,费孝通充满自信地认为,积以时日,必将增进对整体中国社会的认识。在众多的日常生活空间里,费孝通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所获得的社会仪式、口传和物质文化资料等,与历史通识的系统化资料以及经书、正史、地方志和官方统计等文献的使用,共同揭示了近代中国民众生活的细节。这些田野调查资料、历史通识和历史文献的结合,展示了以人类学为主、史学为辅的素材应用技艺。费孝通的近代中国生活审思聚焦于文化特质的变化、社会关系的产生和社会生活的变异。近代交通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特质的变化,或者是近代以降的自我生成,或者是文化播迁的结果,其间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制约。随着近代中国城乡的人口流动,社会逐渐由血缘结合转变为地缘结合,家庭亲属关系以新的形式进行组合和调整,青年人普遍追求以感情为基础的婚姻结合,传统农业社会悄然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替易,与此,在这同时,手工业的衰落和劳工的社会地位成为重要中国社会问题。费孝通认为,外部助力和当地自立相结合的计划变迁构成社会生活近代变迁的基本路径。上述关注焦点的聚成,源自于费孝通敏锐的问题意识。作为功能派人类学家,费孝通反对以西方为中心的“台阶式”历史观,以“志在富民”为职志,特别关注处于文明世界边缘的中国乡村社会,从而提出了乡村工业化等一系列现实而可行方案。由此可见,时代关切、学科关怀和个人学术志趣等共同催生了费孝通的历史问题意识。就理论工具而论,功能派人类学以社会生活结构的考察见长,而费孝通特别强调文化历史性与社会性的深度关联,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探究不能离开其长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这体现了一种日常生活史观。这样的生活探究既充满具象的社会描述,更重视一般原则的抽象;既注意仍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活着的历史”元素,更注目于动态生活脉络的勾勒;既有研究者的理性判断,更重视当时、当地、当事人的日常思维逻辑。功能主义的文化观、生活史观和主位—客位认识论成为费孝通认识近代中国生活的独特理论工具。基于近代中国社会史的研究方向,选择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进行考察,我们不但认识了费孝通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也可见其对于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指导价值,而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功能派人类学对于中国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借鉴意义。
章彤晖[7](2020)在《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的边疆(1922-1950) ——以中国籍学者群体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成立于1922年,是由传教士为主的西方学者发起组建的,以华西边疆研究为宗旨的国际学术机构。学会早期主要由西方学者主导,对华西边疆地区展开一系列人类学、自然科学、宗教学以及考古学等方面的考察研究,创办学术期刊——《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是民国时期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学会为适应政局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革,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籍学者开始入会并在抗战爆发后,中国籍学者入会人数逐年增长,入会的中国籍学者以学会为依托,积极开展边疆研究,日渐成为学会边疆研究的主力军,为近代中国的边疆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战时中国籍学者在学会体量上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学会的发展,也形成了中国籍学者边疆研究团体,形成了中国籍学者齐聚华西,集体作战的边疆研究繁荣局面。笔者将目光聚焦入会的中国籍学者团体,通过整体把握和个例分析的方式,理清中国籍学者在华西边疆研究会中对本土边疆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他们的研究成果大致展现当时国人视野下的边疆研究风貌。
龚旭凌[8](2020)在《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是大学的心脏和灵魂,也是负责滋养和激励大学的最宝贵资源。民国时期,我国大学在人才培养和学术上取得的成就,与当时所实行的教师管理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府、学校和教师的多方共同作用下,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经历了从移植到模仿,再到本土化创生的过程。梳理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演进历程,探究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全貌,总结其成功经验与不足,对健全和完善我国当前教师管理制度颇具现实意义。论文以历史的视角,对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进行考察,从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总体和三大基本构件着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窥探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建设的内在逻辑,总结历史经验,为当今双一流建设中建设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提供借鉴。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演进历程进行回顾,将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演进历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形成期(1911-1926)、成熟期(1927-1937)和完善期(1938-1949),以政府的政策法令为制度主线,以各个大学的内部章程为细则,力求展现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体系全貌和演进轨迹。其次,对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三大基本构件,即教师聘任制度、学术休假制度、教师薪俸制度进行制度变迁梳理,并对教师聘任制度、学术休假制度、教师薪俸制度的内容进行详细剖析,概括总结三大教师管理制度的特点,实现对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深度把握。最后,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设,遵循了坚持政府主导与大学自主的博弈、坚持校长统率与教师参与的统一、坚持移植他国与本土化创新的结合的内在逻辑。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追求学术独立,自主管理;在教师聘任上坚持学诣为主,广纳贤才;在学术休假制度落实上以学术为尊,实现双重保障;在教师薪俸制度上注重激励,提供优渥待遇。不仅形成了完备的制度法规体系,而且带动了大学教师队伍的整体崛起,为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孟茹[9](2019)在《王毓铨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毓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为数不多的“脚踩东西文化”的知名历史学者,在我国古货币史、秦汉史、明史等领域深耕多年,为学界留下了丰硕的史学遗产。本文主要通过梳理王毓铨的治学历程、史学成就、史学方法,探讨其学术成就及其对中国史学的贡献。第一章主要阐述王毓铨的个人生平及史学成就,讲述了其自出生、进私塾、上大学、负芨美国、归国、工作直至去世的不平凡的一生。在献身史学界的六十多个春秋里,王毓铨笔耕不辍,在古货币史、秦汉史以及明史领域均取得了出色的学术成果,为中国史学研究留下了浓妆重彩的一笔。第二章以《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一书为例,根据本书对各种古钱币的剖析为叙述顺序,阐明了王毓铨在先秦货币史领域的研究概况及研究成果。王着精准定位古钱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其“论断谨慎,考证严密;正色直言,敢于批判;内容详尽,史料丰富”的研究特色一扫以往古钱研究的弊端,在国内外学术界均获得较高评价。第三章综合《莱芜集》中的五篇相关文章,以其在秦汉法制、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及晋国土地制度研究成果,说明王毓铨在秦汉制度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王毓铨对汉代户口政策、制度的具体研究,以开创性强、研究视野广泛及注重考辩等研究特色在汉代户口研究领域产生显着影响。第四章主要论述王毓铨在明代经济生产关系和军屯领域的成果。以对明代徭役、庄田的探讨为突破口,王毓铨对明代经济生产关系展开了具体论述。《明代的军屯》是王毓铨对明代军屯研究代表作。该书引证全面、阐述详尽、自成体系,多用统计和图表,这些研究特色赢得了学界的广泛赞誉。第五章是全文的总结及升华,着重探讨王毓铨的史学思想与史学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史学原则、强调矛盾分析的辩证思维、注重研究中国历史的“不进化”等等,均体现王毓铨辩证唯物的史学思想。而注重宏观与细节间的联系、强调“纵通”与“横通”结合的史学方法,则予以后学深刻的学术启示。
陈先桦[10](2019)在《1947年知识界关于胡适“学术独立计划”的论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独立——中国的学术能够自立于世界——是清末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不懈追求的目标。“原子能时代”的来临使这个目标越发遥远,也促使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学术独立的急迫性,“学术救国”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战后的中国依然动荡不安,教育经费得不到保障,学校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胡适的一个“小炮”——“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在知识界掀起了巨大波澜。1947年8月底,胡适在南京参会时,向蒋介石与行政院长张群提出了一个旨在争取中国学术独立的“十年教育计划”,大意是节省留学经费并分两个五年计划全力培植十个世界一流大学。9月初胡适将此意透露给报界,引发知识界关于大学教育、留学政策、学术与政治等问题的热烈讨论。其中邹鲁、陈序经等人的质疑与批评影响重大,迫使胡适写出《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一文进行回应,此文的发表推动了论争的持续与发展。到1948年1月论争结束,超过160人参与了论争,他们主要来自教育界、学术界和新闻界。论争涉及报刊60余份,报纸是最主要的平台,但1947年11月以后杂志的重要性超过了报纸。高等教育是重点扶持还是平均发展是争论中最受关注的问题。胡适基于学术救国的公心与救济北京大学的私念而提出的五个重点大学名单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各大学校长、教务长、学人站在各自的立场予以支持或反对。少部分人认为普遍救济为当务之急,更有人呼吁先把基础教育办好。虽然评论者大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但确实反映出学校与院(科)系、国立与私立、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地理分布失衡等问题。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到,作为实现学术独立的重要手段,留学不应废止但当前的留学政策应当加以改进。不过部分人误以为胡适提倡废止留学而对其展开批评,也有人认为胡适不该使用“学术独立”一词,这反映出知识界对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在10月中旬的中研院评议会上,胡适与李石曾因留学问题爆发冲突,他们的矛盾由来已久,这只是两人争夺学界霸权斗争的缩影。政治与学术的关系也是论争中比较受重视的问题。自由主义者比较关注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呼吁政治不应干涉学术。而左翼知识人及共产党员大多认为根本的政治经济变革才是学术独立的基础,不过他们只是评论者中的极少数,观点也并非铁板一块。虽然胡适与冯玉祥之间的误会揭示出中国社会越来越明显的政治分野,但关于“学术独立计划”的论争本身所提示的,毋宁说是思想文化界还远没有达到非此即彼的程度。1947年知识界围绕胡适“学术独立计划”的论争是一场异彩纷呈的盛事。校长、教授、学生、报刊编辑频频发声,在学术救国的旗帜下,既有教育资源的争夺,也有教育理念的差异,更有学界派系的斗争,并夹杂着些许意识形态的分歧。这场论争不仅揭示出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与矛盾,更彰显了战后中国社会的纷繁复杂。
二、“20世纪学”的文化选择——评《别了,20世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学”的文化选择——评《别了,20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转型过程中知识人的血缘、地缘与学缘 ——以瑞安林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林损简介 |
(二)研究现状 |
(三)主要材料及研究思路 |
一、地缘与血缘:早年思想与人际网络 |
(一)近代温州的知识转型 |
(二)家庭环境与教育 |
(三)小结 |
二、权势转移:温州权力斗争中的林损 |
(一)议员选举声援陈家 |
(二)禁烟风波打击知县 |
(三)小结 |
三、笔底波澜:民国政治观感 |
(一)江湖之远:报刊编辑以言论政 |
(二)创办《林损》杂志 |
(三)局内人自省:反思报界 |
(四)小结 |
四、风会变迁:五四新文化时期的视角转向 |
(一)参与北大两次新旧之争 |
(二)干预地方五四运动 |
(三)去职北大 |
(四)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旨 |
二、中美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意义与不足 |
五、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
第一章 中美关系视域下的赴美留学潮 |
第一节 “不匹配的齿轮”:中美友好的悖论 |
一、“华人问题” |
二、中国学生与美国对华政策 |
第二节 中国学生:让中国更加美国化的实验 |
一、“试验田”与前后相接的留学潮 |
二、中国教育自主与美国对华留学政策的博弈(1927—1943) |
三、中美战时同盟与美国援助中国学生 |
第三节 中美“蜜月期”与赴美留学的高峰(1943—1948) |
一、维护同盟与《排华法案》的废除 |
二、赴美留学与培训的新浪潮 |
三、中国与富布莱特项目 |
小结 |
第二章 争取人心:美国对中国“滞留”学生的政治化援助 |
第一节 中国学生“滞留”问题 |
一、“中美关系神话”的破碎 |
二、中国学生“滞留”与“中国人难题” |
三、“救中国留学生,救中美关系” |
第二节 美国政府政治化的“人道主义”援助 |
一、政府资助:中国留学生的“专属特权” |
二、“中国留学生紧急援助项目”的出台 |
三、“反共第一”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大规模援助 |
第三节 “争取人心”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 |
一、从“幕后”到“台前”:美国政府角色的转变 |
二、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的主要内容 |
小结 |
第三章 从外交到移民: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的争夺 |
第一节 冷战与中国留学生特权 |
一、朝鲜战争前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的策略 |
二、争夺人才 |
三、中国留学生身份的变化 |
第二节 美国的离境控制与中国留学生的回国权利斗争 |
一、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离境控制政策 |
二、“移民扣押”与中国留学生争取回国权利的抗争 |
三、美国离境限制政策的松动 |
第三节 移民外交:中美两国关于“滞留学生”问题的谈判 |
一、中美关于“滞留”人员回国的谈判 |
二、远非圆满的中美《1955年平民归国协议》 |
小结 |
第四章 带动留学生移民——中国学生对战后美国留学生政策的影响 |
第一节 留学生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
一、从中国留学生到所有留学生 |
二、选择留学生 |
三、教育交流还是价值观输出? |
第二节 “吸引人才”:美国留学生政策的移民效用 |
一、冷战与大国的移民选择 |
二、可利用的难民学生 |
三、“两年规则”的嬗变 |
第三节 中国留学生对战后留学生移民的影响 |
一、中国“滞留”学生与美国吸引留学生移民的制度化 |
二、战后东亚学生移民美国路径的异同比较 |
三、“学成不归”与“人才流失” |
小结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方法 |
(三) 论文创新之处 |
一、从数量上看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的概貌 |
(一) 各代史志目录研究论文的数量 |
(二) 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数量与民国史志目录专着数量的对比 |
(三) 不同类型史志目录研究论文的数量 |
1. 考证补撰类论文的数量 |
2. 研究性议论文的数量 |
3. 研究性议论文数量较多的原因 |
(四) 小结 |
二、民国期刊所载《汉书·艺文志》相关论文研究 |
(一) 考证补撰类 |
1. 考补类论文的基本特点 |
2. 考补类论文的重要内容 |
3. 考补类论文的不足 |
(二) 论说类 |
1. 论说类文章的热点内容 |
2. 论说类文章的热点问题 |
(三) 考证补撰类与议论类的相似之处 |
1. 学术渊源相似 |
2. 研究对象相似 |
(四) 小结 |
三、民国期刊所载《补晋书·艺文志》相关论文研究 |
(一) 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遗稿)(节选)研究 |
(二) 五家补志优劣问题 |
(三) 王重民所论“梁有”问题 |
(四) 王重民所论“从书目到书目”问题 |
(五) 小结 |
四、民国期刊所载南北朝史志及《隋书·经籍志》相关论文研究 |
(一) 陈述及其《补南齐书艺文志(卷一)》、《序》 |
(二) 徐仁甫及其四《补志》 |
1. 徐仁甫生平 |
2. 徐仁甫四《补志》研究 |
3. 徐仁甫的目录学思想 |
(三) 小结 |
五、民国期刊所载《清史稿·艺文志》相关论文研究 |
(一) 对《艺文志》修纂的讨论 |
(二) 对《清史稿·艺文志》的纠补、评价 |
(三) 关于“清代着述志”的讨论 |
(四) 小结 |
六、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的成就 |
(一) 承载了部分南北朝补志编纂的成果 |
1. 填补空白 |
2. 学术史贡献 |
3. 文献学贡献 |
(二) 反映了当时的目录学思想和理论 |
1. 史志目录的旨趣 |
2. 史志目录的着录思想 |
3. 史志目录分类思想 |
(三) 小结 |
结语 |
附录: 王蘧常《商代艺文志初稿》研究 |
(一) 王蘧常生平及目录学着作 |
(二) “艺文志”的成书与体例 |
1. 《商代艺文志初稿》运用材料的原则 |
2. 《商代艺文志初稿》的体例与内容 |
(三) 小结 |
附目: 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破坏与建设 ——顾颉刚古史学的双重面相(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本文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由疑而建: 顾颉刚的古史传说探索 |
第一节 集疑古之大成:“古史层累说”的建立及其影响 |
一、“辨伪事”与“古史层累说”的形成 |
二、本土学者的“疑古”论与“古史层累说”的建立 |
三、西方汉学家的“疑古”论与“古史层累说”的建立 |
四、“古史层累说”与传统上古史系统的颠覆 |
第二节 走向重建之路: 《中国上古史讲义》的编纂与意义 |
一、由破坏而建设:《中国上古史讲义》的编纂过程 |
二、“以周秦归周秦”: 《中国上古史讲义》的基本特征 |
三、《中国上古史讲义》与真实上古史的重建 |
小结 在疑古中重建: 真实上古史建设的新路向 |
第二章 辨伪求真: 顾颉刚的古书真伪考辨 |
第一节 辨去其伪: 古书年代考辨及其影响 |
一、“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的形成 |
二、“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的学术渊源 |
三、“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的建立 |
四、“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的影响与意义 |
第二节 化伪为真: “伪书移置说”的建立与意义 |
一、回应批评: “伪书移置说”的提出缘起 |
二、本土学者的“伪书”估定与“伪书移置说”的形成 |
三、历史的眼光、平等的眼光与“伪书移置说”的建立 |
四、“伪书移置说”与“伪书”价值的再估定 |
小结 在辨伪中求真: “伪书”移前特例的处理旨趣 |
第三章 正源清流: 顾颉刚的古代民族探讨 |
第一节 打破一元: “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及其影响 |
一、“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的提出 |
二、“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的学术渊源 |
三、“古史层累说”视域下的“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 |
四、“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的学术影响 |
第二节 重塑中华: “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的建立及其意义 |
一、从破坏到建设: “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的形成 |
二、本土学者的民族论述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建立 |
三、西方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建立 |
四、学用兼顾: “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的双重意义 |
小结 在打破中重塑: 中华民族一统性的论证方式 |
第四章 由分到合: 顾颉刚的古代疆域考察 |
第一节 四海不一: “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及其影响 |
一、“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的提出 |
二、“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的学术渊源 |
三、“古史层累说”视域下的“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 |
四、“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的学术影响 |
第二节 重构禹域: 《中国疆域沿革史》的撰写与影响 |
一、《中国疆域沿革史》的撰写过程 |
二、《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基本特征 |
三、《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学术影响 |
小结 在破坏中重构: 大一统疆域合法性的论证方式 |
结语 |
附录: 重排中国历史: 顾颉刚《本国史》的编纂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有选择地读经 ——20世纪上半叶“中小学读经问题”中的折衷思潮及其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
一、清末民初“中小学读经问题”缘起及折衷派的思想表达 |
(一)被“问题化”的“中小学读经”何以成为可能 |
1.清末民初中小学“读经”课程的演变 |
2.20 世纪初期“中小学读经”兴废的迂回反复 |
(二)激烈“反传统”语境下折衷派的思想表达 |
小结 |
二、中西文化反思下“读经”论争的短暂回潮及折衷派的思想取向 |
(一)西方文明“破产”的冲击及新教育宗旨的孕育 |
(二)“中小学读经”论争的短暂回潮及迅速“流产”的读经倡议 |
(三)中西文化反思下折衷派的思想表达 |
小结 |
三、渐趋理性的思想交锋及民族危机下折衷派的再选择 |
(一)“内忧外患”语境下的“尊孔读经”及其地方实践 |
(二)“中小学读经问题”论争的发动与《读经问题专号》的出版 |
(三)“有选择地读经”共识下折衷派文化选择的理性讨论* |
1.读经对象有选择 |
2.读经内容有选择 |
3.读经之方式与方法有选择 |
4.读经之价值定位有选择 |
(四)全面抗战初期折衷派的文化选择 |
小结 |
四、折衷派的群体构成及其价值边界 |
(一)折衷派群体构成及其特点* |
(二)“中小学读经问题”中折衷派的价值边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费孝通学术生涯与社会生活考察轨迹 |
第一节 作为人类学家的费孝通 |
一、费孝通的成长环境 |
二、来往于故土与他乡 |
三、近代变动潮流中的费孝通 |
第二节 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考察的历程 |
一、田野调查方法的确立(1930年代初—1936年初) |
二、对小农社区的调查与研究(1936年夏—1946年底) |
三、对乡土中国的理论分析(1947年初—1949年5月) |
四、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回溯(1978年—2003年底) |
小结:人类学家的生活眼光 |
第二章 费孝通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学术目标 |
第一节 现实问题的历史溯源 |
一、中国问题的社会历史症结 |
二、域外华人问题的由来 |
第二节 社会发展路向的探索 |
一、从“社会目的论”到“社会发展论” |
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缓解 |
三、“中国问题”及其药方 |
第三节 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 |
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 |
二、对近代社会演变规律的省思 |
三、发展中民族的出路 |
小结: 学术使命的学科体现 |
第三章 费孝通观察近代中国的空间单元 |
第一节 对小农社区的解剖 |
一、走向小农社区 |
二、小农社区个案 |
第二节 类型比较法:从局部到整体 |
一、对微型社区研究的辩护 |
二、近代社区类型及其成因 |
三、类型比较法的意义 |
小结: 历史研究的空间意识 |
第四章 费孝通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素材 |
第一节 田野考察 |
一、田野调查 |
二、社会仪式 |
三、物质文化资料 |
第二节 历史文献 |
一、经典载录 |
二、地方文献 |
三、官方统计 |
第三节 历史通识 |
一、日常旧事系统化 |
二、历史常识系统化 |
小结: 历史素材的学科特色 |
第五章 费孝通关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焦点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文化特质的变化 |
一、近代文化要素的生成 |
二、文化特质的近代播迁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关系的产生 |
一、近代以降的中国社会流动 |
二、社会纽带的递嬗 |
三、社会变迁与社会关系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异 |
一、近代江南乡村生活的剧变 |
二、近代计划变迁 |
小结: 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近代脉络 |
第六章 费孝通的历史问题意识 |
第一节 费孝通的时代关切:变与常 |
一、对于近代变革时势的认识 |
二、近代社会变迁中的中国文化利病 |
第二节 社会人类学的关怀 |
一、人类学对进化的关注 |
二、人类学的平民性格 |
第三节 费孝通的学术志趣 |
一、钟情“乡巴佬” |
二、关注“小城镇” |
三、改造“乡土工业” |
小结: 问题意识的产生途径 |
第七章 费孝通探究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功能主义文化观 |
一、文化:生活的手段 |
二、文化迫力及其社会变迁 |
三、费孝通的晚年反思:文化的历史性 |
第二节 功能主义生活史观 |
一、理论抽象与具象史 |
二、“活着的历史”与“死的历史” |
三、“协调论”与“动态论” |
第三节 主位—客位认识论 |
一、社会生活考察的价值问题 |
二、地方性知识 |
三、理解“他者” |
小结: 理论与生活 |
余论: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研究的跨学科借鉴 |
一、费孝通对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 |
二、费孝通对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
参考文献(按作者拼音为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的边疆(1922-1950) ——以中国籍学者群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 文章的框架结构 |
2 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本土化转型 |
2.1 学会本土化的动因 |
2.2 学会本土化进程及影响 |
3 华西边疆研究学会中国籍学者群体的形成 |
3.1 学会中国学者群体体量的变化 |
3.2 在学会中的学术活动 |
4 华西边疆研究学会中国籍学者的边疆研究 |
4.1 成立边疆研究机构 |
4.2 开展边疆考察活动 |
4.3 边疆自然科学研究 |
4.4 边疆人文社科研究 |
5 华西边疆研究学会中国籍学者的边疆思想 |
5.1 对边疆问题的认识 |
5.2 对边政改良的主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8)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推进“双一流”建设对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现实挑战 |
2.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对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的迫切需求 |
3.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富有特色 |
(二)概念界定 |
1.制度 |
2.大学制度 |
3.教师管理制度 |
4.大学教师管理制度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研究 |
2.关于民国时期大学制度的研究 |
3.关于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研究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研究法 |
3.比较研究法 |
一、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演进历程 |
(一)形成期(1911-1926) |
1.民国初创,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初步发展 |
2.时势迅变,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时有进退 |
3.全面突破,大学教师制度走向系统化 |
(二)成熟期(1927-1937) |
1.从严治教,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加快立法进程 |
2.政校合作,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从理想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 |
3.三方合力,大学教师管理制度重在造就“学界领袖” |
(三)完善期(1938-1949) |
1.战时迁移,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加强统制性 |
2.学术救国,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发展为综合人事制度 |
3.争创一流,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推动师资国际化 |
二、民国时期大学教师聘任制度 |
(一)大学教师职务规定 |
1.初分等级,徘徊前行 |
2.四等分级,国际接轨 |
(二)大学教师资格要求 |
1.政府松控,大学自治 |
2.政府控制,大学遵循 |
(三)大学教师聘任程序 |
1.校长集权,聘任自由 |
2.政府介入,逐渐规范 |
(四)大学教师考核晋升 |
(五)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特点 |
1.推崇学术为本的理念 |
2.贯彻自主开放的原则 |
3.实行规范严格的程序 |
三、民国时期大学教师学术休假制度 |
(一)学术休假制度始末 |
1.经费掣肘,摸索前行 |
2.自下而上,赓续绵延 |
3.知难而进,浴火重生 |
(二)学术休假制度主要环节 |
1.学术休假目标 |
2.学术休假资格 |
3.学术休假待遇 |
4.学术休假程序 |
(三)学术休假制度特点 |
1.学术休假目的明确 |
2.学术休假要求严格 |
3.学术休假待遇优厚 |
四、民国时期大学教师薪俸制度 |
(一)大学教师薪俸制度始末 |
1.草创框架,落实不佳 |
2.基本成型,稳定保障 |
3.详尽完备,生活艰苦 |
(二)大学教师薪俸结构 |
1.不同职务等级教师薪俸比较 |
2.专任教师与兼任教师薪俸比较 |
3.中外教师薪俸比较 |
(三)大学教师薪俸制度特点 |
1.待遇普遍丰厚 |
2.等级差异显着 |
3.深受政局影响 |
五、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内在逻辑 |
(一)坚持政府主导与大学自主的博弈 |
(二)坚持校长统率与教师参与的统一 |
(三)坚持移植他国与本土化创新的结合 |
六、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评析 |
(一)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经验 |
1.学术独立,自主管理 |
2.学诣为主,广纳贤才 |
3.学术为尊,双重保障 |
4.注重激励,待遇优渥 |
(二)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不足 |
1.政权更迭,摇摆不定 |
2.战乱不休,落实艰难 |
3.派系之争,效能降低 |
(三)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当代启示 |
1.回归大学学术本真 |
2.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
3.推动学术休假制度落地 |
4.促进师资队伍有序流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王毓铨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学界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王毓铨生平及治学成就 |
第一节 生平简介 |
第二节 治学成就 |
第二章 王毓铨的先秦货币史研究 |
第一节 基本内容 |
第二节 研究特色 |
一、论断谨慎,考证严密 |
二、正色直言,敢于批判 |
三、内容详尽,史料丰富 |
第三节 学术地位和评价 |
第三章 王毓铨的秦汉制度史研究 |
第一节 对秦汉制度的研究 |
一、关于秦汉法制的研究 |
二、对汉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研究 |
附录:对晋国土地制度的研究 |
第二节 对汉代户口的研究 |
一、内容概述 |
二、研究特色和意义 |
第四章 王毓铨的明代经济史研究 |
第一节 对明代经济生产关系的研究 |
一、对明代徭役、庄田的研究 |
二、对明代徭役、庄田所反映的生产关系的研究 |
第二节 对明代军屯的研究 |
一、基本内容 |
二、研究特色 |
三、学术地位和评价 |
第五章 王毓铨的史学思想与史学方法 |
第一节 史学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历史研究 |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史学原则 |
二、强调矛盾分析的辩证思维 |
三、注重研究中国历史的“不进化” |
第二节 史学方法:宏观与细节、“纵通”与“横通” |
一、宏观把握与细节处理相结合 |
二、“纵通”与“横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10)1947年知识界关于胡适“学术独立计划”的论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关于胡适“学术独立计划”及其论争的研究 |
(二) 关于抗战胜利后高等教育的研究 |
三、概念、材料与方法 |
四、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学术独立”的理想与挫折 |
第一节 中国知识分子学术独立的理想 |
第二节 抗战胜利后中国高等教育的困境 |
第二章 论争过程概述 |
第一节 起因:“学术独立计划”的提出与公开 |
一、胡适南京茶会首提建言 |
二、胡适的沪、平谈话及其最初反响 |
第二节 发展:外界的质疑与胡适的回应 |
一、质疑与批评:陈序经与邹鲁 |
二、胡适的总回应:《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 |
第三节 论争的延续与结束 |
第三章 大学教育:重点扶植还是普遍救济? |
第一节 重点发展:五校名额之争 |
一、争作一流大学 |
二、计划中的“公”与“私”——兼论胡适提出计划的时间选择 |
第二节 普遍救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 |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几个矛盾 |
一、高校的地域与院(科)系 |
二、国立与私立 |
第四章 留学政策:停废还是改进? |
第一节 关于留学政策的论争 |
一、抗战后期及战后对留学政策的批评 |
二、胡适谈话引起的争论 |
三、“学术独立”名词之争 |
第二节 留学问题背后的派系纷争 |
一、中研院评议会上的交锋 |
二、胡(适)、李(石曾)矛盾渊源 |
第五章 学术独立:学术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
第一节 学术的“国际独立”与“国内独立” |
第二节 论争中的意识形态分歧 |
一、胡适与冯玉祥的误会 |
二、左翼知识人的批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学术独立计划”论争日程表 |
后记 |
四、“20世纪学”的文化选择——评《别了,20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转型过程中知识人的血缘、地缘与学缘 ——以瑞安林损为例[D]. 秦媛.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D]. 任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研究[D]. 王瑞. 山东大学, 2020(09)
- [4]破坏与建设 ——顾颉刚古史学的双重面相[D]. 汤莹. 山东大学, 2020(09)
- [5]有选择地读经 ——20世纪上半叶“中小学读经问题”中的折衷思潮及其演进[D]. 梅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6]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D]. 杨文. 苏州大学, 2020(06)
- [7]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的边疆(1922-1950) ——以中国籍学者群体为中心[D]. 章彤晖.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研究[D]. 龚旭凌.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王毓铨史学研究[D]. 孟茹. 扬州大学, 2019(02)
- [10]1947年知识界关于胡适“学术独立计划”的论争[D]. 陈先桦.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