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试验环节;水泥检测;质量影响;设备控制
引言
在现代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是最基本的结构形式。作为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水泥在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然而,在当前的市场中,有些商家为了获取短期利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向市场推出了具有严重质量问题的水泥。这些水泥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使工程在质量及安全性方面埋下隐患。长久以往,将会在社会市场中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加强试验各环节对水泥检测质量的影响分析,保证市场水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水泥试验检测的主要内容
水泥试验检测主要是对水泥的流动度、强度、细度及水泥体积的安定性进行检测。水泥标准粘稠性用水量测量,为消除不必要的因素干扰试验的结果,需采用标准的水泥净浆,才能测量出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与凝结的时间。水泥的强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工程的建设中,对于水泥强度的要求很高,国家也颁布了关于水泥强度标准的相关要求。对于不同的水泥型号需进行不同的实验测量,不符合标准的水泥坚决不能用到施工建设中。水泥的细度对于水泥体积安定性、能耗、价值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检验水泥细度需注意水泥样品的选取及环境的控制。水泥硬化的过程中体积的变化可以有效地检验出水泥体积的安定性,现在的煮沸法是检验水泥体积安定性的主要方法。
2 试验各环节对水泥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
水泥的检测试验环节有很多,而且,各个试验环节都对环境和仪器具有不同的要求。在此条件下,任何检测试验环节都可能成为水泥质量检测中的影响因素。首先,是取样环节的影响。在水泥检测中,该环节为首要环节。许多厂商为保证水泥质检过关,一般选取其中最优质的部分进行质检。而样本与实际水泥并不一致,导致质检过程无实际意义,无法保证水泥品质。其次,是试验环节的影响。该环节主要包括水泥的筛选、安全性测定、结果分析等。整个过程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就是误操作。比如,操作步骤混乱、忽略水泥反应情况、发生漏检等,都会影响水泥质检的最终结果。另外,是检测设备的影响。该影响因素的产生在于,检测设备中含有其他物质、检测设备出现故障、仪器参数不准确等,会直接影响水泥指标评判。最后,是检测环境的影响。当水泥质量检测环境温湿度过高,或者环境过于干燥,都会引起样本发生物理变化,进而影响质量测量值。作为检测人员,必须能够明确这些分析,为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3 提升水泥检测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3.1 提高水泥试验检测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首先就要对水泥试验检测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控制,其相关的操作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水泥试验检测的结果。提高整体的试验操作团队的素质,并对队伍中素质不够或者专业知识技能不过关的人进行培训,严格按照相关的水泥试验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操作人员要掌握好相关的检测技术,通过规范检测工序来保证水泥的检测质量。改变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建立一个正确的工作方式,让试验人员对水泥进行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水泥进行检测时,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正所谓慢工出细活,所以操作人员在试验工作时万不可以急躁,要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试验结果发生不良变化的现象。在实际的水泥试验检测过程中,其最终的检测结果允许在规定的范围内出现一个的误差,但是若因为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在试验操作过程出现差错,产生的误差就会比较大,从而超过相关规定的误差范围,进而导致数据信息的出现不稳定的现象。比如:在水泥进行抽样检测时,对水泥进行质量的验收,通常在用的验收方式为对实际水泥进行抽样式检测和检测数据报告。
3.2 确保试验环境
一是应利用水泥试件的专用塑料养护箱专业养护水泥胶砂试件,确保试件养护环境的稳定性。二是应充分重视水泥样品的取样及验收工作,实际工作期间,业主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在现场做为见证。三是应严格控制试验现场的湿温度因素,不能以控制器的显示值作为基本的控制依据,而应遵照标准的湿温度计。除此之外,还应在养护箱、养护水池以及成型室等位置设置标准的温湿度计,且保证数量的准确性,从而可以真实记录湿温度的变化情况。四是养护箱内的隔板或者架子应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保障未硬化水泥砂胶试件的水平性,以防出现变形或者流浆问题,由根本上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五是在进行抗折抗压强度破型试验时,应客观评价检测结果,并进行误差分析,详细记录所有的检测结果,为此后的检测工作提供依据。
3.3 强化水泥试验检测技术
水泥试验检测中用到的砂是否标准,会直接影响检测的结果。不同批次的砂对于水泥强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水泥检测应用到的砂一定要是符合标准的,以此达到科学检测水泥强度的目的。对于水泥检测中遇到的水泥凝结问题,需注意的是试针垂直度的问题以及试模取出的时间。由于水泥凝结时间较长,这一过程中要多次拿出试验样品测试,这就使得样品暴露在了试验标准温度、湿度之外,易给样品检测带来影响,因此工作人员从养护箱中取出样品时操作要快,且频率不能过高,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多累计经验,以减少试验次数。
3.4 胶砂强度的检测
对于水泥胶砂强度的检测,具体流程如下:1)成型。在成型环节,要做好仪器设备的养护,保证搅拌锅间隙处于3±1mm内,保证搅拌的均匀性。按照相关规定,将填料分成2层,保证填料振实。在操作期间,要做到细致和细心,保证2层装胶砂量相同,保证水泥强度以及振实效果。完成振实处理后,刮平试体。在刮平时,要使得试验件高度超过试模0.2mm左右,保证试体和试模的高度相同。2)脱模。水泥胶砂成型后,要做好养护,经过20-24h养护后再脱模。使用胶皮锤,在隔板侧端,轻轻敲击,避免造成试体损坏。3)养护。4)抗折抗压试验。开展强度试验前,使用湿毛巾,将试体盖住。按照规定要求,开展水泥强度试验。在试块破型时,要将加荷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加荷速度过快或者过慢,影响水泥强度检测结果。对于试验使用的工器具,要定期做好检查,若发现存在磨损问题,要及时更换,避免影响试体的受压面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水泥进行实验检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所以水泥要检测的内容比较冗杂,为了保证水泥在使用时的质量,必须要认真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施工检测办法对其进行检测,重视好工程项目建设中日常对水泥检测的工作,优化相关检测的管理工作以及内容。依上所述,对水泥检测操作的过程进行规范化、科学化,及时发现水泥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反馈,解决。把握好水泥的使用质量,以此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以及公路施工项目等的建设质量,提高水泥的使用技术,让水泥可以在工程项目中完整的进行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永强,巴明芳,柳俊哲,等. 干湿循环作用下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及其微观结构变化[J/OL]. 复合材料学报,2017,04(07):1-10.
[2] 王晖.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检测控制要点[J]. 科技展望,2016(22):11.
论文作者:张祥荣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水泥论文; 质量论文; 环节论文; 强度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操作论文; 标准论文; 《科技中国》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