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快速成长的实证研究--以深圳创业板公司为例_创业板论文

中国民营企业快速成长的经验研究——以深圳创业板公司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深圳论文,创业板论文,快速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中国的经济改革可以分为前转轨和后转轨两个阶段。1978-2008年的30年属于前转轨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对公有企业的改革举措主要有三项:一是通过体制外企业的先改先试,培育和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为传统公有企业的改革确定目标范式。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异军突起,在形成竞争格局、增加社会财富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使成千上万的传统公有制企业因市场萎缩、负担沉重和体制落伍不得不选择市场化改革。二是通过“局部休克①”,整体推进了中小国有企业的转制。由于渐进改革模式的选择,社会具备了以一家多制和一家多地为代表的弹性,混合多元的所有制政策也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所有这些使时间换资源和时间换空间成为可能。数以万计的国有中小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在世纪之交完成了以产权转让和身份转换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仅武汉市2000-2005年间就有2065家地方国有企业完成转制,33.9万职工实现了身份转换,共支付各类改制成本71.3亿元(杨卫东,汪海粟,2007)。三是选择大型国有企业上市,提高该类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在经过剥离负担、注入资金和调整结构之后,以中石油、中国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先后重组上市,进而跻身世界500强。

以上举措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具有质变和突变性质的转变。尽管学术界对民营企业的定义还未达成共识(刘儒,周丽涛,2004;崔明华,2006),但民营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民营企业不论就企业数量而言还是对GDP的贡献而言,抑或就提供就业机会而言,都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②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进入了后WTO、后危机和后转轨共同作用的时期。中国的民营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①大量出口导向的中小民营企业因国际市场萎缩、人民币升值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影响,陷入生产经营的困局。②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和生态环境恶化,使得国有企业重组民营企业进入多发期③,民营企业的生存价值受到置疑。③2008年底启动的四万亿元刺激经济发展的计划具有很强的国有经济偏好,使得民营企业在新一轮结构调整中机会减少的同时,融资环境也趋于恶化。中国的民营企业不得不以寻求发展机会和实现自我调整为主要内容的再次转型。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与转型问题进行了关注,并从不同角度总结民营企业的成长经验,但这些研究大多关注民营企业的功能和地位(刘刚,2003;刘儒,周丽涛,2004),强调民营企业家能力和特质(张小蒂,李晓钟,2008;许庆高,周鸿勇,2009)、市场需求驱动和民营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选择(曹建海,黄群慧,2004;罗锋,2008;黄速建等;2008;王俊豪,李云雁,2009),以及产业集群的作用(程学童等,2005)。但这些研究忽略了中国民营企业的起源与经济转轨特性对民营企业成长的影响,尤其是对快速成长的民营企业群体缺少实证研究。

2009年10月,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了旨在促进自主创新和完善资本市场结构的创业板。截至2010年5月底,创业板上市公司已达87家。这些企业在2007-2009年的3年间,每股收益增长率的平均值达34.83%,其中有18家企业3年平均的每股收益增长率超过50%,有7家企业3年平均每股收益增长率超过100%,其中,万邦达(300055)更是达到了339.62%,显示出很强的成长性。此外,这些企业中,国有股比例超过50%的只有2家,同时各地创业板的培育企业也以民营企业居多。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正试图利用直接融资的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本文以创业板公司作为研究对象④,探讨中国民营企业快速成长的基本经验,即公有存量无形资产的价值集成、政府政策优惠的充分挖掘、内在优势的聚焦释放。上述经验对中国后转轨时期的民营企业健康转型与发展仍有借鉴意义。

二、民营企业对公有存量无形资产的价值集成

1.公有企事业单位改制与民营企业的起源

经过30年的改革,作为我国民营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的私营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657.42万户,个体工商户达2917.3万户。2002-2006年私营企业的数量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除了其间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的刺激和带动作用外,还与其组成部分有密切的关系。总的看来,我国的民营企业有三个重要来源,即国有企业、城乡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998-2003年,由于各地加速推进中小公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我国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大幅减少,其中地方国有企业的数量减少了近50%,这表明公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同时期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态势。

与公有企事业单位改制高度相关的民营企业是我国民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板提供的样本可以佐证这一判断。公有企事业单位改制催生民营企业的路径在创业板公司中主要表现为三种:一是通过公有企业整体转制,代表性的企业有钢研高钠。二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和管理骨干离开原企业在相同或类似领域重新创业,上海佳豪和大禹治水等属于此类。三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改制而形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回天胶业为代表,该公司由全民所有制的襄樊市胶粘技术研究所改制而来,大鹏创投的引入,加快了其上市的进程。

上述企业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并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在创业板上市的要求,与企业起源或关键成员的工作经历具有明显的关系,即由国家投资和历史沉淀形成的存量无形资产,通过迂回释放对新企业的成长产生了重大贡献。无形资产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经济范畴,同时也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现代企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由历史原因和多要素贡献共同作用形成的公有无形资产因特殊的时空约束和渐进改革的制度安排,对与公有企事业单位有直接和间接关联的民营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2.民营企业对公有存量无形资产的价值集成模式

(1)民营企业对经典公有存量无形资产的价值集成。经典无形资产主要是指受专门法律调整,并依现行会计准则可计量和披露的无形资产。这类资产部分主要有商标、专利和版权等。我国许多中小民营企业是通过产权转让和身份补偿的改革转型而成,由于市场转轨制约和制度设计的缺陷,改制前企业的经典无形资产一般均无偿或低价转让给改制后企业的股东,这类资产的渐进资本化促进了改制后企业的快速成长。以安科生物为例。上市前的2008年,重组人干扰素和重组人生长激素两个产品已在国内市场份额排名均居全国前列,“余良卿号”注册商标为中华老字号、活血止痛膏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

(2)民营企业对公有单位关键人才和劳动力组合的价值集成。部分民营企业由国有和集体企业出走的能人创立,或通过吸引具备公有企事业单位长期工作经历的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解决了企业快速成长中的人才瓶颈问题,并通过他们分享了需要历史沉淀的隐形知识和协同能力。该集成活动得以发生的前提是原有企业长期形成的无形资产已经完成了无实质约束的私有化。创业板提供的数据表明具有国企背景的高管人员⑤的数量与企业净利润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见图1),这一现象除了表明民营企业为这些高管人员提供了更好的待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具有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之外,也表明他们因历史累积的人力资本在民营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1 创业板公司高管背景与净利润的关系

注:图中的净利润是按年份取的平均值。

资料来源:根据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整理而得。

(3)民营企业对国有客户关系类存量无形资产的价值集成。企业无形资产可以分为技术类无形资产和关系类无形资产,它们的运行规律存在很大差异,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价值一般随时间递减,而关系类无形资产的价值一般则随时间递增。遗憾的是现代会计制度对这部分随时间递增的无形资产存在界定和计量的障碍,包括客户关系在内的该项资产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而民营企业将客户关系视为核心资产,改组和收购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基本动因之一,就是取得生产经营资质和客户关系,而取得资质的主要目的也是要有效锁定客户。创业板公司的招股说明书通常都列示了前五大客户的名单,为我们分析不同所有制客户对创业板公司的贡献提供了方便。我们选择所有样本公司、信息技术板块和北京板块的客户类型与净利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有客户多比少好,而且其对净利润的贡献有逐年增长的态势(见图2)。当然,这并不意味传统公有企业的非公有客户不重要,也不意味所有行业和所有地区的快速成长民营企业的关键客户一定是国有客户。但我们必须了解,集成和优化公有企业的关键客户关系,是创业板公司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图2 创业板公司客户背景与净利润的关系

注:图中的财务指标都是按年份取的平均值。

资料来源:根据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整理而得。

3.民营企业对公有存量无形资产的价值释放

公有存量无形资产的价值之所以能在改制后的民营企业有效释放,一是现代企业具有消耗有形资产,借以形成无形资产的基本属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与生产经营历史高度相关的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形成的费用化和界定的复杂化,使得其在改制前通常未界定产权,并折价入股,但实质性的留存于改制后的企业,成为释放的基础。二是企业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迁,逐渐成为企业间的人际关系,不论是否有非竞争性条款合约的限定,企业无形资产都会或强或弱、或明或暗的被无形私有化,进而成为释放的动因。三是市场经济的深化衍生出发现、判断和增值企业无形资产的功能,尤其是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并购实践中有偿取得中方无形资产的案例表明,历史沉淀的无形资产具有价值释放的可能(汪海粟,文豪,2006)。

创业板与中小板相比,其同期市盈率明显偏高(见表1),即使剥离可能的投机成分,其市盈率仍然较高,这至少表明资本市场有发现快速成长民营企业存量无形资产价值的功能。

三、民营企业对政府优惠政策的充分挖掘

1.通过成立中外合资企业争取政策倾斜

20世纪80年代中国颁布和实施的《中外合资企业法》旨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改善管理,因而对该类企业给予了所得税和进口设备关税减免的优惠政策。一些私营企业主动寻求外资合作,成立合资企业,通过优惠政策取得竞争优势,并完成原始积累。例如,特锐德作为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曾享受了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见表2),尽管该类政策将有序退出,在私营企业中的外资也出现了撤离的迹象,但政策的历史贡献已使该类企业形成了先发优势。

表1 创业板和中小板部分公司发行市盈率对比

中小板

发行价(元)

发行市盈率 创业板

发行价(元) 发行市盈率

新和成 13.4116.35特锐德 23.8052.76

金利科技15.5037.80神州泰岳58.0068.80

伟星股份17.9735.34乐普医疗29.0059.56

华邦制药9.60 16.00南风股份22.8946.24

德豪润达18.2020.00探路者 19.8053.10

精功科技7.72 17.16莱美药业16.5047.83

华兰生物15.7419.95汉威电子27.0060.54

大族激光9.20 20.00佳豪船舶27.8040.12

天奇股份6.89 10.44安科生物17.0046.83

传化股份9.91 15.11立思辰 18.0051.49

平均12.4120.82平均25.9852.73

资料来源:根据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统计整理。

2.通过扩大出口业务争取政策倾斜

过去30年,我国的出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其中民营企业功不可没。该类企业之所以能在出口产业中脱颖而出,一是与出口的产业结构有关,部分民营企业在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制造业中有比较优势;二是相对内销产品,可以争取到政府补贴和出口退税的支持(见表3)。

3.通过进入新兴产业争取政策倾斜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政策已由所有制导向逐渐向产业引导转换。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过严格的审核,其归属的行业都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所有样本公司2007-2009年享受的所得税率的平均值为15.53%的事实可以证明该判断,其中许多企业都因具有高新科技企业资格和进驻高新区而享受了系列优惠政策。但由于所属行业的多样性和企业注册地的差异性,我们发现企业享受的政策也具有复杂性特征。所以,有必要就这些企业招股说明书关于增值税和政府补助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

就增值税调整而言,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多达数十项,以致有企业披露享受20余项优惠政策的待遇也就不足为奇。表4给出了部分创业板公司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情况。增值税已成为产业调整的重要工具,并受到民营企业的高度重视。例如,世纪鼎利近3年一期收到的增值税退还金额分别为227.85万元、423.48万元、595.61万元和1496.18万元,占公司当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2.88%、16.02%、15.28%和19.01%。创业板公司通过政府税收支持得以上市,也能体现税收工具对产业调整的乘数效应。

在87家创业板公司中,披露政府补助具体数额的有85家,该类补助呈现出较明显的产业差异(见表5)、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其中获得政府专项上市补助的企业有4家:神州泰岳、乐普医疗、碧水源和三聚环保,全部为北京市的企业;获得政府补助数额最大的企业是神州泰岳,3年平均值为约6592万元,同时,它也是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值最大的企业,在2007-2009年的3年中,其政府补助额占净利润比值的平均值为61%;85家企业中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值的平均数为7.64%,获得政府补助的平均数约为413万元。48家企业披露了政府补助的具体项目,平均补助数为7.2项,其中,受到政府补助项目最多的是金利华电,共22项。

4.利用政策缝隙发现成长机会

创业板的民营企业只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它们的成长模式未必能全面反映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潮流的大型民营企业的成长路径。所以,我们也必须看到部分大型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和转轨经济中尚存的政策缝隙有关。一是部分房地产企业利用国有企业改制法规缝隙,低价取得了包括土地使用权在内的国有资产,完成了原始积累。二是部分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钢铁和冶金行业中快速成长的民营企业通常利用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在利用农村集体土地和进入国家限制方面突破政策底线,造就了大规模和高强度发展的既成事实。

当然,我们也观察到民营企业利用政府政策也存在较明显的不稳定性特征,尤其是部分公司中2007-2009年政府补助金额呈明显的倒V形状(见图3)。这些应引起各方的关注,政府资金进入和退出创业板公司,以及政府资金以有偿和无偿的方式进入该类公司都需要受到相关规制的约束。

同时我们也发现创业板公司享受优惠政策的广度和强度值得关注。我们按所有样本、信息技术板块企业和制造业板块企业分类,选取3年间披露享受优惠政策⑥小于等于1和大于等于10的两组企业进行了财务数据的比较(见表6),结果显示享受扶持鼓励政策多的企业在财务上不一定比扶持鼓励政策少的企业具有更好的表现。这一方面表明企业在挖掘政策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存在战略差异,另一方面也表明政府有必要反思政策系统的有效性,如果以较少的政策能够达到较好的结果,就不必要将政策无序复杂化。

四、民营企业内在优势的聚焦释放

通过对创业板公司的研究,我们总结了快速成长的民营企业发挥内在体制和机制的比较优势,聚焦关键领域实施有效释放的三种途径。

1.聚焦可持续发展的稀有空间

创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一般都能在混沌的市场中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稀有空间。一是在细分市场中取得支配地位,使之能将规模经济发挥到极高水平。在87家企业中,详细披露其所处行业市场排名的企业共有63家。在这63家企业之中,69.84%的企业在其业务所处的细分市场上排名第一,11.11%的企业排名第二,14.29%的企业排名第三。在业务细分市场上排名前三的企业占了总共63家企业的95.24。二是选择的目标客户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并已形成相互锁定的关系,同时,国有企事业单位背景的客户也保证了企业稳定的市场需求。三是其选择的行业通常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能得到政府的长期支持。四是上述三个条件创造较高且持续的投资回报,吸引广大投资者的关注。

图3 2007-2009年典型创业板公司获取政府补助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整理而得。

2.聚焦自主创新能力的获取

对创业板民营企业的分析发现,这些企业具有创新技术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国经济转型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是当代市场经济中从事创新活动的主体。究其原因,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改善了小企业获取信息和实施创新的条件。二是企业的规模特征,使小企业具备了快速反应的机制和能力。三是民营企业的机制,使其敢于承担创新的风险,并能够获取创新成功的收益。创业板公司给出的数据支持了以上判断。①该类企业集中在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科技行业,并能实现IPO,是因为它们在特定的领域已掌握了关键技术。②其开发的技术能够实现产业化,并得到用户的认可。③该类企业已形成持续研发的组织和机制,能够实现技术的升级换代。87家创业板公司一共拥有专利1064项,平均每家企业拥有专利12.23项;正在申请专利1012项,每家企业申请11.63项。以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42)为例,其在闪存应用和移动存储技术方面拥有了关键技术和完善的研发组织和结构,形成的“专利池”,使企业具有持续的创新和更新能力⑦。然而,创业板公司拥有的专利多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主,这两项分别占所有已拥有专利的53.10%和21.24%,真正体现企业研发水平的发明专利仅占25.66%。此外,49.43%的企业的发明专利数量为0。因此,若要真正实现“以科技实力制胜”,创业板的企业依然任重而道远。

3.聚焦管理和技术团队的优化

创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通常都有相对稳定和结构合理的管理团队,这有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除了前面提到的高管人员拥有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背景,获取了稀缺的管理经验和社会资源的特点外,创业板公司管理团队还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科研队伍实现了多元混合,既有国内科研院所的专家,也有留学归国的精英,还有国内高校培养的专才。二是管理团队曾长期共事,并形成了积极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许多样本公司的创业者吸收了部分传统公有企业淘汰精英和沉淀弱者的体制弊端和机制缺陷,充分意识到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是企业得以实现创业板上市的关键因素,通常都能按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企业关键人才一般都持有公司的股权,通过创业板上市有利于其个人价值的实现,正是这种分享未来利益的机制,使老板的梦想变成了关键员工的梦想,进而使企业有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五、结论与启示

第一,考虑到无形资产因时间导致的无形私有化的现象,对公有企事业改革中的MBO需要再认识。如果选择该模式的企业满足三个假设,即:规模假设,该类企业一般应是中小型经济组织;盈利假设,该类企业的选择受盈利历史,盈利结构和盈利预期的共同作用;经历假设,该类企业的管理层在企业长期工作,并对企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认为选择MBO将利大于弊,其主要理由是,非MBO的改制模式通常会导致企业关键人员的流失,他们带走的因历史决定的关键无形资产,将使该企业陷入困境,同时还会因重复投资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第二,考虑到创业板的容量难以满足众多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要求,需将存量无形资产与银行贷款关联研究,创新融资模式。我国民营企业因历史沉淀的无形资产,除专利和商标外,大多是包括资质、客户关系和劳动力集合在内的非常规无形资产。创业板具有的企业存量无形资产释放功能,不仅因会计制度缺陷而存在资产识别障碍,而且也因容量有限难以满足数以百万计的大量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要求。所以应实行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的尝试,理由之一是拥有核心无形资产的民营企业寻求银行贷款,通常是基于对市场有效需求的自觉响应,所以表现出对核心资产赎回的自激励机制,以及捆绑其他资产参与借贷的自约束机制;理由之二是银行也有拓展该类业务的要求,一是可以锁定优秀客户,二是有利于创新金融产品,三是相对一般信用贷款,也具备了风险管理的功能。

第三,中国快速成长的民营企业通常都有较强的政策挖掘能力,对此应作出理性分析,在通过政策引导该类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要防止其利用优惠政策,规避限制政策导致的外部不经济。①政府引导经济发展的政策是公共资源的重新配置,企业的积极响应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寻求政策支持,不仅表明政府正在克服具有所有制歧视的体制惯性,而且民营企业与生俱来的快速反应机制能够提高政策的实施效能。最近中国政府出台了对非公企业放松投资领域的政策,相信有眼光的民营企业有可能再次觅得机会。②政策会随时间、地点和条件发生变化,民营企业在政策响应机制上也应与时俱进。以往利用政策缝隙,规避政策监管、牺牲环境质量的超常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研究表明,民营企业因所有制、产业差异、地区布局、规模特征对转轨经济中的政府政策呈现出不同的响应方式和响应强度,并且形成不同的响应后果。所以,应构建基于理性参与的“政府—企业—市场”互动体系,提高民营企业在该过程中的自组织、自激励、自适应和自约束能力。

第四,成功的民营企业往往具备整合外部资源和优化内在机制的功能。对民营企业在中国发展的作用需要再认识。①民营企业伴随经济转型,经历过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发展过程,在大量民营企业面临长不大、活不长的困境时,也有一批善于整合内外资源的民营企业实现了快速成长,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企业与市场相适应的内在机制。②民营企业已成长为中国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尽管其还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但该类企业在社会经济各领域中已找到了成长和壮大的空间,社会和公众对此应积极回应。③民营企业也应看到基业长青需要持续的改革体制和机制完善。

注释:

①指世纪之交由中国地方政府主导的,以“局部休克”为特征的中小国有企业整体改革的尝试。局部是指改革往往局限于这些城市中尚未完成现代企业改造的中小国有企业,休克则是指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两年)完成以企业产权转让和职工身份转换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②本文所称的民营企业,是指生产资料非公有的,以中国公民投资为主的企业。

③影响较大的有山东钢铁集团收购日照钢铁公司,山西省政府鼓励国有煤矿收购民营煤矿等。

④之所以选择这些公司,一是它们属于快速成长的企业,具有投资价值,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二是它们在区域布局和产业选择上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具有可归纳的发展动因;三是它们通过招股说明书披露了可比较和可推敲的信息,使研究具有了资料的可得性。

⑤指具有国企背景的高管是指拥有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并有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的背景,现在担任创业板企业董事或监事职务的高级管理人员。

⑥这里的优惠政策是指除了税收优惠政策之外的其他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

⑦朗科科技(300042)已取得授权专利116件,其中发明专利79件(中国大陆55件),实用新型8件(中国大陆6件),外观设计29件(中国大陆29件);正在申请专利221件,其中发明专利220件,外观设计1件。

标签:;  ;  ;  ;  ;  ;  

我国民营企业快速成长的实证研究--以深圳创业板公司为例_创业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