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_精神文明论文

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_精神文明论文

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建设论文,中国社会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来,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人们普遍的重视,本文试图结合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的学习,探讨邓小平在这个方面的重大理论贡献,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对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一、精神文明建设:对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持续发展”(sustainabl development),首先是由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R·布朗在他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社会》(1981年)一书中提出来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其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才将持续发展作为关键概念采用。1990年,莱斯特·R·布朗等在《全球预警:1990年世界形势评述》中,又从生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出发,提出要保护我们生存所赖以维持的自然基础,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个在满足自身当前需求时不牺牲后代利益的社会”。

从国际社会关于“发展”思想的演进来看,大致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转变,形成了四种主要的发展观。首先是战前形成的“经济增长论”。这是一种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经验为依据的传统发展观。但是,片面的经济增长带来产业结构失衡和消费品的短缺。于是,一种主张以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的普遍满足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受到了重视,这就是对立于“经济增长论”的“需求满足论”。这是人类发展观经历的第一次重大转变。不过,面对80年代高科技的发展与信息社会的来临,需求满足也无法很好地解决人们对人类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能源匮乏等一系列生存要素的担忧,于是各国学者又就发展观进行了跨地域、跨学科研究。法国学者在《新发展观》(1983年)中,提出了一种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整体的、综合发展的“综合发展观”。这是人类发展观经历的第二次重大转变。因为在这种发展观中已包含着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意蕴。1995年3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发展首脑会议,真正把“以人为中心”提高到发展观高度,提出了社会发展要“以人为中心”,“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人民是从事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课题”,这就把人类的发展观又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虽然没有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作直接阐述,但从他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论述来看,它本身所内含的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可从三个方面来认识:(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能建成社会主义?”这表明,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基本特征便是“高度的精神文明”。(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使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半途而废,实现稳定、持续的发展?除了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外,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在革命战争年代靠这一优势,使我们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只有靠这一优势,才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为四化献身的精神,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社会环境,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稳定、持续的发展。(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新人。“四有”新人不仅与“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一致,而且更具有“中国特色”。

二、“两个文明”: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邓小平立足于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和中国现代化总体布局,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时并举,促进社会整体文明发展,为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

在理解邓小平关于“两个文明”的论述上我们要注意把握这样三个重要思想:(1)根据邓小平关于两个文明的辩证关系的思想,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进一步表述为: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这两种文明的建设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2)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原因在于两个文明之间有社会制度这个中间环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往往要通过这个中间环节来表现。如果忽视这个中间环节,就会把两者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了。当然,这种不平衡也不是绝对的,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造成的,因而它也将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这种不平衡会逐渐发生变化,有可能在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发展当中逐渐趋于一致,实现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平衡。(3)认清两个文明的关系,就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要以物质文明作为精神文明的基础,用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强调既要精神鼓励,又要物质鼓励;强调既要有崇高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追求,又要突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强调既要有高尚的情操,又要有真才实学。“两手抓”的科学性就在于:突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性、全面性特点,防止单打一,防止发展中的片面性。这体现了邓小平的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思路:经济增长、物质文明并不等同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只有做到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为中国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与思想基础。

邓小平还有一个重要思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从总体上适应改革开放,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这也是一种协调发展,是一种致力于促进、规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协调发展”。关于从总体上适应改革开放,邓小平强调:(1)“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当把帮助人们在变化中树立起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观念作为自己的重任。(2)“开放、搞活,必然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不对付它,开放、搞活就会走到邪路上去。”这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过,对这种“适应”的思想要坚持辩证的观点。精神文明建设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可以说是适应与超越的关系。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适应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加分析地把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推广到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切领域中。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服务并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方面,邓小平的一系列论述主要强调了这样几个方面的思路:(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影响,带来了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致使社会思潮复杂多变。精神文明必须在正确把握和积极引导新的社会心理、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上发挥作用。(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然引起人们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精神文明建设要引导人们放弃那种不能使生产和消费持续发展的挥霍、浪费型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督促文艺工作者“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使人民获得高尚情感的熏陶;引导人们处理好工作与生活、劳动与享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社会上出现的“一切向钱看”倾向,给人们的精神支柱带来强大冲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要进一步在价值导向上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支柱。(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会引起社会约束方式的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在大力加强道德观念、法的观念、科学观念以及民主与法制建设上发挥作用。

三、“四有”新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目标

当今国际社会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实际上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中早就作了全面的论述。邓小平关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但把它放到更广阔的社会进步、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来看,实际上它提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或者说核心的问题。因为社会是人的社会,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人,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邓小平的“四有”新人,把“有理想”作为“第一个有”,并一再强调这一理想“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

从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层面分析“四有”新人,应当说是深化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学习的一个新的思路,也有助于我们把握邓小平关于培养“四有”新人的理论真谛。

早在1982年7月,邓小平就已提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理、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这样,邓小平就把培养“四有”新人看作了一个战略性问题。作为一种战略性考虑,邓小平已把培养一代一代新人的问题,提到中国社会、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规划了。正因为邓小平具有这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他反复强调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意义。1985年3月7日,他又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这样,邓小平关于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思想,已被明确而系统地提出来了。

邓小平关于“四有”新人的内容,四个方面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补充,互相联系,不仅共同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对人的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又蕴含着要实现共产主义所应具有的人的素质规定。因为邓小平所说的“有理想”,是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既包括共产主义道德,也包括社会主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是社会主义新人,也是共产主义新人的素质要求。当然,这“四有”新人的水平、程度,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个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正因为如此,培育“四有”新人可成为中国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邓小平关于“四有”新人的论述还有这样三个特点:(1)把理想和纪律作为“四有”的重点相提并论。他指出:“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为什么要强调理想和纪律的重要性呢?因为共产主义理想既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是团结鼓舞亿万人民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进的动力;纪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2)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新人时,不是空泛谈理想、道德、情操,而是处处和中国的前途、中国的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的。他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社会主义新人当然要努力去实现人民的利益,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荣誉,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前途而英勇献身。”(3)对社会主义新人所应具有的道德和文化素质,邓小平注重从人的发展,人的素质提高的实际出发,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对象所应达到的不同要求。他认为,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要力行社会主义道德;对共产党员来说,要力行共产主义道德。他指出:“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关于文化素质,邓小平不仅提出要“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还提出要对“大批干部、工人进行正规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文化水平、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

邓小平关于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突出重点,通贯全局,深刻体现了他对当代中国社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真谛的深入揭示和谙熟把握,对于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拓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

标签:;  ;  ;  ;  ;  ;  ;  ;  

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