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技术的进步,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公路工程建设必须通过合理的试验检测技术进行分析,以发现公路工程中的缺陷和不足,然后采取技术手段进行弥补。如今我国出行人次数量提升迅速,交通建设方面正在持续革新,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也要继续保持优化、革新,并对技术体系做出持续改进。另一方面,针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的相关研究,也必须深入开展,以进一步提升技术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本论述针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测试;质量控制;应用
1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概述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地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从目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公路建设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无论是创造的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与此同时,施工测试技术也必须按照更高的标准同步发展,如果在工程测试方面出现漏洞和不足,就会对公路建设造成隐患。因此,只有准确检测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才能在未来的施工过程中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从技术角度分析,先进的检测手段能够更好地提升工程质量,并且对于施工技术的体系的完善也能够产生积极作用。
2 公路试验检测的过程
2.1 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
无论怎样性质的工程项目,其建设时必须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包含工程项目建设的开始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束阶段,对于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而言,也需要经历一个这样的过程。在整个公路工程项目开始建设之前,首先需要检测用于工程项目建设的相关组件,确保其安全性以及质量达标。通常情况下,该项工作的开展需要检测人员填写委托单,并且将其送至实验室来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检,在完成抽检工作之后,如果抽检结果无法满足国家标准,则该材料不可用于公路工程的建设。
2.2 工程建设期间的检测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则进入工程建设阶段,在此阶段,项目施工人员需要对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建设进度进行自检,并且要配合检测人员完成一系列的抽检工作,从而保障工程项目的开展满足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同时满足施工进度计划。公路工程检测工作的开展必须按照相应的制度执行,以此来给后续工程的建设提供良好的质量保障。
2.3 工程完工后的验收
项目建设的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竣工验收阶段,在该阶段,同样需要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进行自检以及抽检工作,以此来保障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满足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同时,在完成验收工作之后,还需要将检验报告提交至国家相关部门,从而便于后续工作过程中使用。
3 试验检测的内容与应用
3.1 材料检测
公路建设离不开筑路材料,且筑路材料在工程中占有的比重较大,所以怎样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原材料的选配并进行合理的应用对于公路工程的质量以及工程造价的影响较为明显,进场的筑路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工作,另外还需要对进场后的原材料进行抽检,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必须舍弃。砂子、土、石灰、水泥、钢材以及沥青等材料是主要的筑路材料。选择土场时,土质能否满足工程的要求是首要前提,有机质土与高液性粘土是绝对不能够采用的。含泥量与颗粒级配是工程用砂较为重要的技术指标,只有砂子的级配良好,砂子总空隙率才能满足工程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含水率、实密度、针片状、压碎值、坚固性、磨耗损失以及级配是对人工压制碎石的硬性指标,氧化镁与氧化钙含量在Ⅲ级以上的气密性无机胶结材料石灰才能够投入使用,并且施工过程中应该控制该材料的用量问题与消解问题。
3.2 标准试验
工程对跟踪检测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是标准试验的结果,工程开工前的配合比与材料是道路工程重要的前提,基本的性能试验是工程中拟采用材料必须经过的试验,不满足部颁规范以及设计标准的材料不能够投入使用。路基土最佳水含量与最大干密度的测量,粒径在38mm以下的可以借助重型压实来确定。另外重型压实法应用在石灰土、半刚性基层材料、水泥稳定粒料以及石灰粉煤灰等材料时,材料一定要做到准确的含水量、配合比。强度要求的判断可以借助无侧线抗压强度校核配合比,试验的要点包括养生室温度、重量配合比、标准曲线、结合料计量标准。另外,在设计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时,混凝土中水、外掺剂、粗集料、细集料以及水泥等基本组成材料的相对含量需要严格把控。同时,水泥标号进行选择时应该结合施工现场的施工要求与施工环境进而选择其耐久性、保水性、含气量、和易性、强度、抗渗、抗冻等参数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与施工标准的水泥,骨料级配进行调整时应该满足强度超过设计标号强度的10~15%,配合比还需要做到经济合理。
高温环境下,沥青路面的各项参数如强度、塑性状态等都会下降,低温作用下,沥青路面会出现脆性加大的问题,所以冬季的路面出现裂缝较为常见。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密实型的矿质混合料骨架,主要由矿粉、细集料、粗集料构成,在热力作用下可以借助沥青的粘聚力将材料粘结,松散的矿料颗粒经过压实粘结后会形成强度更高的的整体。混合料的配合比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粗骨料在混合料中起到了骨架作用,细料可以填满粗料的空隙,形成更高的密度,理想的结构类型就是骨架密实度。
3.3 施工质量跟踪监测
工程项目以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中,对分项工程检测频率、方法以及实测项目进行及时记录,其数据将作为跟踪监测施工质量的参考。中线偏位问题是指桥涵等构造物的轴线和道路中心线的实际位置会与设计位置出现会有所不同,测量时需要对这种中线偏位进行准确测量。另外还应该重视水准点在纵断面高程检测桥涵时的使用,横断面检测中横断面方向上的检测要作为重中之重。检测工作中,对压实度的检测的工作量比较大,一般可以采用核子密度湿度仪法、灌砂法以及环刀法,另外,与常规方法不同的是,核子密度湿度仪检测时应该验证其可靠性,对现场密度进行检测时应该结合检测方法的不同使用范围进行选择。
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通常采用回弹弯沉值来表示,回弹弯沉值越小则承载力越大。检测还应该与路面弯沉仪配合使用,避免出现各项参数不满足施工要求的问题。对于低填方路段、路基边部与挖方的检测应该定期进行,对薄弱点的检测需要更加频繁。水泥混凝土参数检测试验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如对其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进行检测时应该对其试验测定值进行及时处理,同时荷载速度的控制也要满足施工要求。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油石比与沥青含量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同时要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矿料级配检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路面路用性出现问题。沥青混合料的配比与试验结构对于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的各项参数有着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试验检测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能够有效提升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同时还可以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在开展公路工程建设工作过程中,应该确保试验检测技术的有效运用,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来不断提升试验检测工作的效率,从而促进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昆华,罗绍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高校科技,2017(S1):51-52.
[2] 陈杨.浅析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及其应用[J].四川水泥,2017(04):283.
论文作者:徐闪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公路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沥青论文; 工程论文; 检测技术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