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设备、新技术都在广泛的领域中得到了应用。机械加工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动力来源。然而,机械加工设备在发展过程之中暴露出许多的问题,特别是在管理以及维修方面。为此,企业要重视强化对机修加工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从而推进工业企业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就常见的机械加工技术展开分析,并对机械加工技术在机械设备维修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机械加工;机械设备维修;技术应用
机械制造工业的主要任务是把一些工业原材料通过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加工制造成机械成品。机械制造的主要设备包括车床与铣床等。然而,由于机械加工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为了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企业要落实设备维修与管理方面工作,从而保证设备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从而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重要保障。
一、常见的机械加工技术
切削、夹具、机床属于较为常见的机械加工技术,文章对三种技术进行了概括,具体内容如下。
(1)切削。切削属于较为常见的机械加工技术,该技术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在切削技术的应用中,切削工具的构成材料、组成结构直接影响其应用领域,硬质合金、陶瓷、碳素工具钢、高速钢、碳化钦均属于较为常见的切削工具刀具的构成材料。随着切削技术的不断发展,切削工具刀具的精度不断提升,一些刀具甚至能够实现尺寸上的完全互换,由此可见切削技术发展之快。
(2)夹具。夹具同样属于机械加工技术的重要组成,该技术主要负责固定需要加工的零件,较高的定位精度是夹具的立身之本。为不断提升夹具定位精度,国内外学界开展了大量研究,使用精度补偿技术提升夹具定位精度便属于其中代表,这一技术能够将夹具定位精度公差缩小到极度接近于 0,机械加工的质量自然能够由此得到较好保障。
(3)机床。作为机械加工技术的核心组成,机床直接关系着现代机械加工的流水线生产,而数控、数显装置则直接关系着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和加工精度。近年来我国机床领域进步迅速,这种进步在刚度、自动化程度、加工质量方面均有着较为不俗表现,但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机床存在着缺乏改造、缺少灵活性等不足,这种不足必须得到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二、机械设备维修方法
在维修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种因素,例如检修员维修水平不同,设备工作环境不同,设备运行情况不同等。所以,要根据设备本身磨损规律制定计划,运用合理的修理计划再结合设备实际和生产实际进行维修,这就是周期性维修。周期性维修是一种较为被动、计划的修理方式。原位维修是一种非计划性的维修,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及时地恢复机械设备自身功能,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设备使用率。例如,当设备出现细孔或者裂缝情况时,应先让设备内部固化,从而避免泄露发生。当设备出现磨损情况时,应运用耐磨修复技术进行处理,让设备尽快投入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大多数原位修复技术运用于发生故障的部位,而不是整体进行检修。这也是一种被动维修技术,适用于能够及时提供备件,对于正常生产影响小的情况。对于那些修理技术复杂,利用率高的设备,这种方法不适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一种维修主要依靠各种维修手段以及检修员的维修经验,根据设备自身磨损规律,设备运行状态和设备诊断报告,及时发现异常状况解决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这种维修手段被称为预防维修。跟前两种不同在于,它能够预知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提前准备好备件和有关工作。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率,保证设备能有按照计划进行工作,从而避免因事故产生后果。预防维修较为主动,能够有针对性的、灵活地解决发生的设备故障。
三、机械加工技术在机械设备维修中的应用
(1)维修要点。应用机械加工技术开展的机械设备维修具备经济可靠、方便快捷等优势,这一维修需要高度关注定位基准等要点,具体维修要点如下所示:①确定定位基准。机械设备的很多故障源于零件的变形、扭曲、磨损,零件工作位置发生变化同样可能导致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因此应用机械加工技术的维修必须结合零件故障选择定位基准,这一过程需要结合细致的检查和修整,由此方可保证机床与相关故障部位之间的位置正确;②保证维修表面、不维修表面位置精度。为了降低应用机械加工技术维修过程中修复件表面粗糙度,必须设法控制维修与不维修表面位置精度,这是由于机械设备零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和性能。很多机械设备零件长期处于高速、重载、受冲击工作环境中,表面质量的不达标很容易导致零件磨损速度的提升,因此机械加工技术应用必须尽量降低修复件表面粗糙度。
(2)维修方法。在应用机械加工技术开展的机械设备维修中,这一维修存在附加零件维修法、维修尺寸法、零件局部更换维修法三种维修方法,具体维修方法如下所示:①附加零件维修法。应用机械加工技术切除机械设备故障零件损坏部分,即可恢复损坏部分原有几何形态,同时加工一个套采用过盈配合方法将其镶在零件被切割部位即可完成机械设备维修,故障零件也将由此恢复到基本尺寸。例如,汽车维修中附加零件维修法能够较好解决气门导管、变速器轴承孔、气门座圈、轮毅壳体滚动轴承配合孔、飞轮齿圈等零件存在的故障;②维修尺寸法。作为常见的机械加工技术维修方法,维修尺寸法能够较好解决机械设备零件磨损故障,具体维修中可通过机械加工技术将零件恢复到正确几何形状并赋予其修理尺寸,同时选用相同尺寸配合件恢复配合性质即可解决机械设备故障;③零件局部更换维修法。除上述两种机械加工技术维修方法外,零件局部更换维修法同样能够较好解决机械设备存在的故障。机械设备故障零件多具备多个工作面,但其中故障零件一般存在各工作面磨损不一致特点,这就使得故障零件的并非完全无法使用,其部分部位还存在一定使用价值,因此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切除故障零件磨损、损坏部位,同时使用焊接或螺纹连接方法将零件基体连接在一起,由此即可解决机械设备出现的故障问题,零件也将由此恢复原有性能。
综上所述,机械加工技术能够较好服务于机械设备故障维修,而在此基础上,文章涉及的确定定位基准、附加零件维修法、维修尺寸法、零件局部更换维修法等内容,则证明了研究的实践价值。因此,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文章内容能够发挥一定程度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树成,刘岩.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及控制的探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10)
[2]李龙.以数控技术为基础的机械加工机床探究[J].河北农机,2018(09)
[3]赵建林.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及维修[J].山东工业技术,2017(15)
[4]韦力.浅谈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和维修[J].科技与创新,2016(20)
论文作者:金志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零件论文; 机械加工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机械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