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于电能的需求量在持续增长,电网建的规模和技术升级的速度也在加快,因此对于各类电力物资的需求量也处于持续增长状态。电力物资的连续供应需要借助可靠的供应链得以实现,但是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物资供应链中存在多种风险因素,会影响到物资供应的可靠性。所以电力企业要全面分析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地防范措施,降低供应链中风险的发生机率,为保证电力供应创造条件。
关键词:电力物资;供应风险评价;防控措施
1电力物资供应的现状分析
电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难以实现大量的储存,所以电力行业具有即产、即供的特点。因此在电力行业中电力生产具有连续性的特点。这也导致了电网物资供应链不同于其它行业,电网物资供应链要保证可靠性,这是保证电力物资的及时供应的基础,也是保证电网稳定的需要。在电网的建设和维护中,需要有多种物资,数量多,规格多。如果物资供应发生问题,可能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比如物资不能保证及时供应,电网的及时检修维护将会到影响,电网的建设工期将会受到影响;各类物资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将会影响到电网的稳定运行,严重时会导致供电发生中断。另外,电力物资供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涉及到多个领域,物资的成本高、物资供应链长。电力企业需要的物资存在数量大和品种多的特点,需要满足不同部位、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物资采购要面对不同的市场,物资供应涉及到采购、配送、仓储等多个环节,所以电网行业的物资供应部门在电力供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物资供应部门要加强物资供应链的管理,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2电力物资供应风险防控措施研究
2.1研究目标
本研究以供应链管理、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电网公司物力集约化风险防控体系和指导手册为基础,全面分析物资供应的风险点,评估风险等级,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完善和优化相关业务风险防控的工作机制和管控措施,细化相关业务操作流程,推进由物资传统管理模式向风险管理模式转变,实现事后控制、事中控制向事前控制转变,为建立物资供应管理长效机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2研究范围
合同签订后的物资供应与配送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涉及物资供应流程范围为:合同签订与变更、配送管理(包括省公司、地市县公司配送业务流程)以及应急物资响应。
2.3研究思路
针对物资供应业务,根据电网公司物资管理的特点,重点考虑例如特高压和配农网物资的特点,从电力物资管理的签约履约、仓储与配送等供应流程的各个环节入手,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对物资供应保障措施展开研究,全面分析研究各环节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运用合理的定性与预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估,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供应保障策略和措施。
3风险评价及防控措施研究理论与方法
3.1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
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供应链进行研究。国内外对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从概念模型研究、管理过程、定性描述、定量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等角度出发,其中,国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一般步骤来看,主要包括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应对管理三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方法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简记为FMEA)是在产品、过程、服务等策划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各子系统、零部件,对构成过程、服务的各个程序进行逐一分析,把潜在的各种模式找出来,分析这些故障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进而可以在故障还没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或削弱其产生后果,从而有效地提高质量与可靠性,保障顾客满意度的设计分析方法。
4研究成果
4.1风险评价结果
根据风险评价的FMEA实施问卷表,可以得到每个风险的评分,依据定量分值可以对所有风险点的重要性进行评估,为了便于实际业务的开展,还需要将定量的评分转化为定性的描述。通过风险值评估结果,物资供应业务共有风险点26个,其中重大风险5个,分别为供应商产能不足风险、物资配送统筹安排风险、排产计划跟踪不到位风险、到货验收执行不规范风险及资金支付风险。
4.2防控措施分析
4.2.1风险事前防范措施
风险事前控制即事前预防,在风险发生前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主动性避规,主要以教育培训和业务研讨的方式展开,促进全员契约精神的培养与建立,同时,加大供应商关系管理相关规定的宣传,完善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机制,以期建立良好的供应链伙伴关系。
4.2.2风险事中防控措施
风险事中控制措施是预防风险的核心环节,主要是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和垂直抽查等三种方式,对业务人员的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提示和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一般风险意味着该风险发生造成的后果不严重,或发生次数不频繁,即此类风险大体上可控,所占比例也比较低。因此,对于此类风险,只需要提高业务人员工作的专注度,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化解。当然,也可以采用风险提示卡等形式对人员进行提醒。中等风险意味着公司已经制订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办法,但是在具体执行业务过程中,由于人员的工作疏忽或者人员业务能力不足,造成业务执行不合规。对于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完善业务各个环节的反馈来避免此类风险的发生,形式上可以采用《风险防范卡》《岗位风险提示卡》方法,用于在工作中给予工作人员合理的提示。重大风险意味着一旦风险发生则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或风险点造成的后果虽然不严重,但经常发生,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的障碍。因此,企业应该针对风险形成的原因,科学、合理地制订相关制度和规范,使得业务部门和从业人员能够在平常的工作活动中有章可依、有法可依,从客观上保证企业运转在合理的框架范围内,相当于给业务人员的工作画出了一条红线,通过制订《重大风险岗位防范卡》《重大风险点防控手册》将重大风险在短期内降低为中等风险,甚至是一般风险,真正确保重大风险的可防、可控。
4.2.3风险事后处置措施
风险事后处置是指风险发生后的处置办法。一旦风险发生后,必然会给公司的正常运营和物资的及时供应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事故发生,物资管理业务应逐渐建立健全风险事件的处理流程,建立风险事件预警、风险事件上报与审核、风险应急措施、风险责任人或单位的处置、风险事故档案整理等工作流程,保证风险事故尽快得到解决,防止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化的问题的发生,尽量减少风险损失。
结论
电力物资供应管理业务复杂,关联性高,特别需要建立与供应链上下游各单位和部门的协同,这是物资供应管理顺利开展的基础。针对此类涉及供应链协调的风险因素,本研究制订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涵盖了物资需求单位、项目管理部门、物资部门、供应商,既有横向沟通和协调,也有纵向管理和控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防控网络,为物资供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凡非.电网应急物资保障的供应链管理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2):19.
[2]秦晓明.电力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7(20):203-204.
[3]赵朋,马珂,臧梦璐.基于电力物资需求计划与物资供应协同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7,36(09):27-31.
[4]李勇宝.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电力物资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7(03):146-147.
论文作者:褚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风险论文; 物资论文; 物资供应论文; 供应链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业务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