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微课;应用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正实现与学科教学的深度整合。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抓住教育改革的契机,将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灵活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形象、直观的展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文本理解,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一般情况下,我这样应用微课组织阅读教学活动。
一、课前准备应用微课
作为新时期有效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一种新方法,微课的设计和应用影响着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因此,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之前,我先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设计、应用微课的切入点,并从互联网上找到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制作出微视频,鼓励学生课前观看,建立对文本内容的感性认知。
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我先通过网络渠道了搜集与圆明园的建造与毁灭有关的视频资源,并在相关技术软件的应用下,将所搜集到的视频剪切到一起,为学生营造一个从辉煌到衰败的场景。在设计了微视频之后,我通过班级微信群,将微视频发送给学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下载观看。因为我所剪切的微视频,画面较为震撼,学生会在视觉冲击下,产生心灵上的碰撞。所以,学生会自主地将主注意力集中在视频上,并随着画面的播放,对视频资源展开思考。在学生微视频结束的时候,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从这一视频中你看到昔日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在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呢?在这样的问题驱使下,学生可以自主地走进文本,结合视频资源展开自主学习,打好课堂学习基础。
二、课中讲解应用微视频
在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采用机械解读课文的方法,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解释词汇知识,揭示句子的意义等,想要利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事与愿违,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很难建立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尝试发挥微课的作用,一方面优化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体验视频内容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内涵。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旨在引导学生体验昔日富丽堂皇的圆明园的过程中,回归当下,对八国联军的无耻行径进行批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文本内容首位呼应的写法感召下,产生愤懑之情。基于此,我对《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呢?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基于此,我在讲解文本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了《曾经的圆明园》和《今日的圆明园》这两个微视频。这两个视频内容较为短小,时长为3分钟。在第一个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学生们在直观的场景驱使下,仿佛穿越时空一般,回到了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中,随着观察视角的变化,浏览到多姿多彩的圆明园景象,看到自古以来的奇珍异宝。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们无一不发出赞叹,且将视频资源与文本描述的内容结合起来,对圆明园产生向往之情。在学生们建立积极情感之后,我播放第二个视频。在这个视频中,学生们看到八国联军的铁骑涌进圆明园,烧杀掠夺,圆明园在一把大火中毁灭了。此时此刻,学生们的心灵、情感受到猛烈的冲击,他们义愤填膺,纷纷指责八国联军的暴行。在这样的微视频辅助下,学生不仅可以高度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还可以自主地透过文字语言和视频内容,感知作者蕴含其中的深刻情感,从而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
三、课后巩固应用微视频
课后巩固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在结束之后,教师经常采用习题练习的方式指导学生巩固所学。在机械的知识应用过程中,一些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枯燥乏味,慢慢地失去参与兴趣,致使课后复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组织了《圆明园的毁灭》该内容之后,我再次将录制的微视频发送到微信群,引导学生在观看中,回忆课堂所学,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在学生此次观看的过程中,我要求他们结合自身的感知,写出一篇读后感,实现读写结合,升华文本主题。
总之,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灵活地运用微课引导学生在课前独立观看微视频,建立度文本的感性认知;协助课堂教学,实现重难点的突破,帮助学生扎实理解所学;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信息,读写结合,从而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悦.“微”阅读 “微”教学——谈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8(24):27-28.
[2]张文军.合理利用 提高效率——基于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探究[J].名师在线,2018(13):70-71.
论文作者:李忠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圆明园论文; 视频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文本论文; 教学活动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