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还是在课堂的展示与探索过程中,语言都是沟通的媒介和桥梁,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语言这种工具来沟通。可见,语言起到了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并且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小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在乡下职教五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农村小学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强人意,影响了日常沟通及教学活动。因此,提高农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提上日程。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在职教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总结两点:一、学生基本日常用语表达不明确。二、对课堂教师用语理解吃力、阅读能力差。
根据上述问题,其总结原因为:
(一)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不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交流,生活中缺少说普通话的环境,因此孩子的听力、记忆力和词汇表达上都存在着很多欠缺,导致与在学校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依旧不强,例如我曾经教过的五年级学生,问他们中午食堂吃了什么的时候,他们往往说不上来,只会说吃了饭、肉,你具体问是吃了米饭还是馒头,吃了什么菜,极少能有学生明确说清楚的,长此以往,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都出现了问题,进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和日常生活。
(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词汇量少,除了与父母和原生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外,与教师和学校教育同样也是密不可分。农村学校部分教师的观念还未更新,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学习成绩和教学进度,往往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很多课堂还在延用填鸭式教学,没有真正做到“听、说、读、写”全面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根据以上农村学生在学校中语言表达能力所出现的问题来看,应做到以下几点来改善目前的问题。
1、 教师应勤与家长沟通,通过开班会和单独联系等方式告诉家长,日常生活中应勤与孩子沟通,多交流,多与孩子聊天,了解他们在的学习和在校生活,多陪伴勤沟通。
2、 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不文明语言现象随处可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搜集身边的语言现象,及时记录,并且定期进行交流,汇报你帮助几个人纠正了方言,帮助几个人纠正了病句,看到了哪些不良的语言环境等,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课堂上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来影响学生,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无形教材,同时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语言。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冰心说:“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阅读可以理解有关术语和符号,提高学生语言的准确性;阅读可以拓宽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枯燥的学习中,教师应多鼓励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读书笔记,将书中读到的好词好句记下来,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 农村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语言魅力,在教学中,教师把平等、关爱这些人文因素注入课堂,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宽松感。让学生敢说,正确地说、完整地说、通顺地说, 农村老师只有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成自己责无旁贷的任务,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相信我们农村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会越来越好。
论文作者:苗雅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语言表达论文; 农村论文; 地说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