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摘要:针对着城市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和地下水位下降并存,环境污染,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破坏等生态问题,结合着中国的国情以及国际生态发展的大背景下,俞孔坚教授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不仅是一种雨洪管理和生态治水的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也是对城市形象的生动描述。为何近几年一场大雨过后,许多城市会发生洪涝的灾害,城市的排水管线为何解决不了雨水的问题。文章从从水问题出发,建设多尺度跨多领域的“海绵城市”, 解决城市的生态问题。
关键词:生态治水;海绵城市;生态防洪
1 我国洪涝灾害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近几年,随着雨季的到来,一场暴雨过后,我们会发现很多城市开启了“城市看海”的模式。城市的地铁变成了水帘洞、出行的工具从车变成了船,会有洪涝造成伤亡的种种报道。随着洪涝现象的出现,干旱是城市另一个尴尬,与洪涝几乎是同时存在的问题。这些水为何来的这么急,而又走的那么快,是否需要人为因素对其进行控制?为何不能与水为友,建立富有弹性的城市,运用自然的生态系统服务于我们的城市。
目前对于常规的水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单一的,修筑防洪墙来洪、抗涝管道来进行排水和污水处理厂来处理污水,这些灰色的单一建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水的问题,或者说只是片面的解决某一部分问题,没有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全局性出发,没有真正的满足自然的稳定性。现在的城市绿地,绿地建设是完全的出于美的角度去考虑而建设成符合人们审美的土地,绿地的设计高差高于道路,当雨水来时,绿地的水通过高差流入道路,排向河流。原本是水的生产者和滋养着,却变成了水的消费者,将雨水都给排掉,而到了干旱的时候,却大量的利用地下水和城市管网中的水。城市绿地并不等于城市海绵体,没有为水资源的节约发挥积极作用,相反却是在浪费我们的水资源。有数据表明北京地区过去30年,地下水位下降了将近25米,而每年经过雨水管线排走的雨水就达到10亿立方米,现在轰轰烈烈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最多给北京带来10亿立方米的水。这些排走的水资源,是不是值得我们思考?
2 俞孔坚—“海绵城市”的提出
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是跨尺度、跨地域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互为关联的综合性问题。很多水问题的产生,追求本质,并不是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问题,不能只是解决某一问题。从为建设生态系统整体出发,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种生态系统的技术措施进行建设,这就是“海绵城市”的核心。
“海绵城市”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它与传统的灰色工程思维下的“人定胜天”治理水的问题的观念是截然不同的。城市应该是一种“人适应水”的景观,即“相互适应性景观”。“适应性”借用了生物学的术语,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生物的结构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二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在该生态系统能够适应并生存。
“海绵城市”不仅仅是一种解决城市雨水利用、雨水管理,关注雨水处理和场地措施的范畴。城市水问题的解决必须注重城市水循环各个方面,这就注定了真正的解决方案必定是跨尺度的,即“海绵城市”的构建需要全面的、多层次的配合。“海绵城市”的构建在这一尺度上重点是研究水系统在区域或流域中的空间格局。意义在于:第一,明确现有的水系统中的最重要元素,通过设置禁区,保护水资源;第二,将水生态格局作为一种不开开发的用地进行保护,可避免未来对于城市的开发所造成的水资源的问题;第三,水系统可以发挥雨洪调蓄、水质净化、栖息地保护和文化休憩功能,即作为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为下一步实体”海绵系统”的建设奠定空间基础。
“海绵城市”最后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海绵体”建设的单元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海绵体单元包括公园、小区等区域和局域集水单元,在这一尺度对应的则是一系列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的集成,包括:保护自然的最小干预技术、与洪水为友的生态防洪技术、加强型人工湿地净化技术、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生态系统服务仿生修复技术等,这些技术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具体的景观设计方法,让水系统的生态功能发挥出来。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古代前人对于治理洪水有着丰富的经验。最早就有大禹治水的传说,有着都江堰、桑基鱼塘的智慧。古人不断的摸索,摸索出一套的治水建城的理念,中国历史上好多的城市都是采用依水而建,而又巧妙的处理与水的关系。那时的人们因为生产力低下的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更多的是一种顺从自然的地位,对自然更多的存在一种敬畏之心,认为水是有灵性的,在居住环境的选址中会选择蜿蜒多情的河流段进行建设村庄,而且很少会对自然资源进行改造。
中国拥有世界最早的一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这就充分体现着生态的理念,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很多地区,人们充分尊重原有的水系统来建设这个城市,人们会把水利放在首先考虑的地位,人们选择择高而据的方式造出良田来。在低洼的地方挖出来变成鱼塘,挖出来的土填在高的地方变成基,在基处可以种植桑树、种芭蕉、种甘蔗。人在高处,让水流经低处。
4 对城市治水模式的探讨
如何再造秀美山川,如何让江河回归美丽,我们应当反思。俞孔坚教授提出了生态治水的理念,他提出“雨水是落在整个国土上的,当雨水流到河里时,河流因达到最大限度的水位,而造成了洪涝。”他认为应当把雨水留在土地上,土地就像是变成了海绵的系统,可以吸收大量的雨水,充分浸润土地,降低水流的流速,起到缓冲的作用。
“人定胜天”的时代,人们可以肆意的改变自然,围湖造田。人们将属于洪水的那片区域进行造田,将整个湖面填平,所以就会造成了武汉整个城市被淹,整个城市面对“看海”的尴尬。而据科学的统计,洪水侵占的土地,最多也占国土面积的6.2%,这一部分为何不还给自然,至少这部分的土地是可以规划成绿地,即使洪水来了,淹没了也会产生很小的影响。对于水的治理,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片面的灰色工程,将生态的理念融入到治水的理念当中,运用对环境干预小的方式,更好的生态化。一个海绵的城市的排涝,主要是依靠地表的排水系统,排水沟、排水的河道。
如果雨水多,不能充分渗透、解决雨水和河道问题,就要让他慢下来,通过微地形调节,让雨水慢慢地汇集到一个地方,用时间换空间。通过“滞”,可以延缓径流高峰的形成,效能减速而不是快排。通过恢复自然河道的方法,增加支流的方式,让雨水在河道里慢下来,在汇集的场地进行减速。
5 结语与展望
我们现在面临着严重水资源的问题,不仅面临洪涝严重,还面临着干旱的矛盾。人们已经对以往的灰色工程产生了依赖,如何逐步摆脱这种依赖有效地促进绿色基础设施优先的城市雨洪调蓄系统、如何在实际管理和操作层面实现这种衔接使我们所要面临的难题。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收集雨水,节约雨水资源,打造海绵的国土。我们要让江河修养生息,建设自然沉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系统。我们要望得见山,看的见水,记得住乡愁,打造生态的海绵国土。
参考文献
[1]俞孔坚,王思思,乔青.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J].北京规划建设,2010(5):54-58.
[2]俞孔坚,李迪华.城市蓄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49--155.
[3]俞孔坚,王思思,李迪华,等.北京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安全格[J].城市规划,2010,54(2) :19-24.
论文作者:于文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1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雨水论文; 生态论文; 自然论文; 洪涝论文; 绿地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