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综合医院护士职业倦怠感调查分析及研究新进展论文_袁玉1,雷延兰*2,陈莉3

袁玉1 雷延兰*2 陈莉3

(1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门诊部 重庆 400700)

(2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肾内科 重庆 400700)

(3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护理部 重庆 400700)

【摘 要】目的:分析影响三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主要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性措施。方法: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用一般情况问卷和Maslach的MBI-GS量表问卷,对200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分析影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干预性措施。结果:工作压力、职业道德、自我调节能力、职业环境和社会支持系统五个方面是目前影响职业倦怠感的主要因素。结论:医院管理者合理进行岗位管理,加强医护人员心理干预、营造良好职业环境和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等干预措施对减少护士职业倦怠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职业倦怠感;护士;三级综合医院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285-02

The survey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nurses’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the third grade general hospital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which affecting the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nurses from the third grade general hospital, in order to propose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Methods: We chose 200 nurses with the overall sampling method, gave them the general questionnaire, Maslach's MBI-GS scale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their occupational burnout, analysis the main factors from three dimensions (emotional exhaustion, depersonalization, an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and finally gave intervention advices. Results: The working pressure, professional ethics, self-regulation,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support systems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nse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Conclusion: Hospital administrators conduct appropriate post management, strengthen mental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s, create a good occupational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s would help to reduce nurses’ occupational burnout .

【Key words】occupational burnout; nurses; the third grade general hospital

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据专家表示,教师、医护工作者等相关从业人员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这类助人的职业当助人者将个体的内部资源耗尽而无补充时,就会引发倦怠。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0%,不同医院类型、年龄、工龄、学历、职称、聘用制形式等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各维度均有影响且在职业倦怠得分方面有差异[1]。因此分析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措施对维持医院护理队伍稳定,提升医院治疗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三级综合医院200名护理人员问卷调查,其中高级职称20名,中级职称74名,初级职称106名。参加测试护士均为女性, 平均年龄35.5±6.43 岁; 平均工作年限9.26±9.24岁, 其中来自内科系统100名; 外科系统77名; 急门诊部12名; 其他特殊科室11名。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和Maslach的MBI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5份,有效回收率97.5%。

1.2.2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1.5统计软件和exec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表1显示,去人格化维度为3.36±0.28,个人成就感维度为3.68±0.13,各条目上的评分在3分以上,在情感衰竭维度为2.56±0.22,各条目上平均低于3分,由此可见,引起临床护士职业倦怠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

表1:护士职业倦怠感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对上表结果的主要影响维度的各条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影响护士职业倦怠感的主要因素包括工作压力、职业道德、自我调节能力、职业环境和社会支持系统。针对以上因素,结合三级综合医院特点,提出以下干预措施。

3.1科学有效管理,保障护理队伍稳定

3.1.1 护士的职业倦怠感直接影响护理服务质量和队伍建设,针对护理管理者,重视护理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是科学管理的重要路径。管理者要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加强护理学科建设可减轻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2]。在人员培训方面,整体把握护理人力资源结构和现状,制定符合医院院情的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达到各层所需,各级所用的目的。发挥科室护士专科优势,重视专科发展,帮助护士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运用行政手段,提供护士学习,职称晋级、晋升平台和机会,增强护士归属感。

3.1.2 合理运用“双因素理论”,以“保健因素”消除护士的不满意和不平衡,以“激励因素”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以进一步提高护理的科学管理水平[3]。管理者要消除护理人员消极性,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更重要的是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励”被称为是最伟大的管理原理,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才能培养护理人员自我超越的能力,提高工作热情。

3.2积极应对压力源,加强护理人员心理干预

3.2.1 护士工作满意度的高低不仅影响护理质量,也与护士的流失、护士的短缺、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的身心健康有关。护士每天面对的是患者,在照护过程中总是感受着患者的痛苦和无奈。身体上的疲惫,心理焦虑和烦躁的情绪均会影响护士的满意度的高低[4]。根据叶祯、徐瑞琴[5-6]调查研究,工作负荷与护士职业倦怠及其所造成的结局呈明显相关,积极的心态是缓解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儿科护士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所以有效释放工作压力,应对应急源,是临床护理人员营造健康心理素质的必要措施。

3.2.2 运用心理日志法[7] 能有效提升护士主观幸福感,以积极心理学的正向价值,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人人都是教育者和自我心理的调适者,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发挥人自身具有的正向品质,引导自己以积极心态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学会心理失衡的自我疏导,寻求正确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3.2.3 针对不同职称、年龄结构的护理人员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据张兵等[8]等研究,80后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离职意向情况严重,护理管理者应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措施,降低80后的职业倦怠感,稳定护理队伍。护理管理者根据护士职称、年龄结构,运用心理疏导方法,积极收集护士反馈的各项意见和问题,帮助新护士树立克服工作困难的信心,培养中级职称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调动自我认知和自我矫正的能力,发掘高级职称人员表率带头作用,营造科室积极向上,乐观好学的工作氛围。

3.2.4 护理职业道德是护理社会价值和护士理想价值的具体体现,是护士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也是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和护士的语言修养和培养沟通能力,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医者仁心,牢记南丁格尔誓言,积极学习《护士条例》内容,是每位护士应履行的义务。现在患者的法制观念、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防范和安全管理已成为当前护理管理的重点。临床护士要时刻谨记责任,维护患者健康,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3.3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营造良好职业环境

3.3.1 发挥社会支持系统对医院护理人员的积极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护理人员身心健康,而不良社会关系的存在则损害护士的身心发展。社会支持包括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婚姻(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等)或不稳定的社会联系如非正式团体、暂时性的社会交际,也可以是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护理人员得到社会的认可,患者的肯定,家庭的支持,能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矛盾,护士自身得到尊重和理解,以良好的社会支持为基础,才能让护士全身心投入工作,完成护理任务。

3.3.2 近年来,医疗环境严峻,“医闹”和暴力伤医事件时有发生,护士工作压力大,护患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士的幸福指数、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护理职业环境有密切关系。改善护理职业环境是护理人员的期盼,也是满足患者康复的需要[8]。秦建芬[9]研究指出,支持性护理职业环境是指护士在为患者及其家属或其他人群提供健康服务时所处的空间、时间、位置和所接触到的人物、事物、物体等信息构成的环境。良好的支持性职业环境能对员工职业行为和身心健康起到积极良好的促进作用[10]。医院需要政府支持,同时自身应加强管理,落实人员配置,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流程,完善和落实护理质量管理制度。重视医院人文环境,提升护理人员仪表形象,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促进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促进护患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加强法制宣传和公民的健康教育,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医院正常诊疗秩序,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正面宣传。社会应体恤医护人员的甘苦,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尊重医学、尊重医护人员的良好风气,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从而体现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杨霉梅,盖琼艳,李彦俊,等.某省部分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况调查与分析[J].中 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5):47-50

[2]於军兰,王静.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职业倦怠调查分析和干预性研究[J].全科护理,2013.11(11):1036-1037

[3]韩蓄,章凤.双因素理论在缓解护士职业倦怠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11(2):13-16

[4]徐向迎,赵华,刘晓霞.品管圈在减轻护士职业倦怠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 志,2013,3(3):37-38

[5]叶祯.不同年资护士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0):53-55

[6]徐瑞琴,吕慧,吴建华.儿科护理队伍不稳定原因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391-392

[7]方彩萍.叶志弘.秦建芬,“心理日志法”在提升护士主观幸福感方面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7):615-617

[8]张兵,张磊,张娜.80后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离职意向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4):16-18

[9]秦建芬,叶志弘,汤磊雯.支持性护理职业环境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3,12(5):427-429

[10]王桂菊.黄池桃,对影响护理职业环境的因素分析及建议[J].中医学报,2013,28(B12):328-328

作者简介:

袁玉,女,本科,门诊部,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教学.

论文作者:袁玉1,雷延兰*2,陈莉3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  ;  ;  ;  ;  ;  ;  ;  

三级综合医院护士职业倦怠感调查分析及研究新进展论文_袁玉1,雷延兰*2,陈莉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