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科技创新的现状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创新论文,中日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本1980年提出“科技立国”方针,中国1995年确立“科教兴国”战略。中日两国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技术、经济背景下,殊途同归,提出了同向的兴国大计,这既表达了两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反映了当今世界生存与发展的共同趋势。
中日两国战后科技发展几乎同时起步,然而50年后结果却有很大不同,这不仅仅表现为两国提出科技兴邦战略的15年时差,更明显地表现在科技水平和科技竞争力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技术创新战略是这些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 科技发展战略
日本“科技立国”战略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在技术水平已达国际领先地位之后,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创造新的科技高点并以日本惯有的速度和方式使之产业化;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是依靠科技、教育振兴经济,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提高经济建设的科技含量,发展教育以保证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国民经济实力。
本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确立了面向美、欧的模仿式技术发展战略,大量引进当时的先进技术并进行积极地消化吸收和再度研发,迅速强化了日本科技体系。经过30年的努力,日本技术赶上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处于国际技术前沿。日本从1980年开始,由模仿战略转向独立自主研发新技术战略。进入1990年代以后,受泡沫经济后遗症的影响,日本经济长期在低谷徘徊,为振兴低迷的经济,也为追赶突然发力的以美国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步伐,日本进一步丰富了科技立国战略,提出彻底告别“模仿与改良时代”,全面开启“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新时代。
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产生和成长较日本更为艰难。1950年代,中国与日本同时处于因战而贫的境况之中,为了迅速治愈战争创伤,发展经济,两国同时提出把发展现代技术作为振兴经济的大计。1956年,中国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制定了第一个科技发展远景规划(1950~1967年中国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但随后因众所周知的多年政治波动导致技术发展畸形化,加上冷战阴影笼罩下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经济、技术封锁,使中国的科技在封闭状态下独自探索,蹒跚而行30年。在这30年中,日本跨入世界科技先进行列,而中国尚未摆脱科技发展中国家的局面。1978年,中国首届科技大会召开,昭示着“科学的春天来到了”。1995年,中国把科教兴国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提出,科技发展进入一个初步繁荣期。可以说,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科技是以超日本的速度发展着,像中国经济一样令世人瞩目。中国科技整体水平与世界科技前沿的差距正在缩小。
2 科技创新规模和强度
日本科技创新投入一直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自1980年代以来,多数年份R&D投入以两位数高速增长。1996年,R&D投入115万亿日元, 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位,研发强度(R&D/GDP)2.96%,位居世界第一;中国R&D投入在经费总额上亦是逐年增加的,但由于基础薄弱, 受国家较低经济发展阶段的条件的约束等,科技创新投入水平和研发强度仍处于发展中国家中等水平。1997年,中国R&D经费481亿元人民币, 占GDP比重0.64,低于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水平。
基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积累,日本的科技研发经费持续增长。1965年,日本R&D投入465亿日元,占GDP的0.63%,1980年, 两类数字分别达到46832亿日元和2.25%。1980年以后,日本R&D经费有了更大的增长,1995年,R&D经费114082亿日元,占GDP2.82%。
中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的重压之下,解决人民生活问题是国家财政的第一要务,因此,科技投入,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投入规模偏小,强度偏低。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整体经济从短缺走向总量平衡,结构上有余缺,中国的科技创新经费逐年增加。1992年,中国的科技研发经费16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26.7%,1993年为19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27%,1996年32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14.5%。
尽管中国科技研发经费绝对值呈逐年快速增加态势,但相对于增长更为快速的经济实力而言,研发强度一直在低水平波动甚至下滑。1989年,研发强度为0.7%,1993年0.62%,1996年降至0.5%的历年最低点,1997年回升至0.64%。1988~1997年R&D经费年均增长6.6%,低于同期GDP年均增长9.5%的水平。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经济政策释放效应带来的连续超常规增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较低经济发展阶段,满足人民生活优先的财政安排。1996年, 中国GDP 总量排世界第7位,而科技国际竞争力排28,研发强度排34,技术管理甚至排至45。
表1R&D经费增长的国际比较(1996)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韩国 印度
R&D经费(亿美元)271967
944436187
与国外差距1/72
1/35
1/16
1/7
研发强度(%)
0.5
2.6-17 2.96 2.6-2.7 2.08 >20.9
与国外差距1/5 1/6
1/51/5 1/4 1/2
3 科技创新主体
日本科技创新是民间企业主导型,企业是R&D活动主体、 投资主体和损益承担主体。企业创新的第一目标是市场效益,因而表现出明显的“近市创新”倾向;中国的科技创新在相当长的时期是政府主办型,政府主管部门(科学技术委员会)立项、拨款,国家和地方科研院所和大学实施研究,企业开发应用。政府创新的第一目标是提高科技水平,科研院所和大学偏重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和技术高新度,“经院创新”特点鲜明。但近年来,随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政府创新目标向市场转移,企业研发成长甚快。
日本从5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政府很少涉足竞争性行业,由企业担当市场竞争主要角色。企业为提高自身竞争力,不断研发新技术,特别是应用技术,形成贴近市场的技术创新机制。这是日本模仿式技术发展战略成功的基石。在企业“近市创新”的基础上,日本政府负担基础研究、公共技术创新的责任。日本的R&D经费70 %来源于企业,70%用于企业,70%的R&D活动在企业进行。在日本企业中, 集聚了大量科技研发的财力和人力资源。企业不仅具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而且通过委托项目和购买研究成果等方式,推动研究机构、大学的研究,主导整个科技研发体系的运行。据调查,即使像筑波这样科技名城中的机构,也有60%~70%的课题是由企业支持的。
中国改革开放前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是计划体系下的一个生产单元,除了承担一些技术革新任务外,并未被赋予技术研发职能。1980年前,国企中很少设有科技研发机构,科技创新任务由政府出资指派政府所办的专门科研机构和大学承担,研究成果由政府无偿普惠给所有国营企业。在这一体系中,政府所关心的是提高整个社会产业的科技水平,以尽可能多地增加产品产量,研究者所关心的是成果学术水平,以作为晋升职称和取得学术地位的条件,而企业因缺少利益关联并不热心应用已有研究成果,因此,形成“浮萍科技”现象,研究和应用脱节,大批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有15%,专利转化率只有25%,专利推广率在10%~15%上下浮动。而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70%~80%。
表2 中、日、美R&D经费来源与分配比较表
R&D经费来源(%)
R&D经费分配(%)
企业政府其他企业政府其他
中国(1990) 23.454.921.7 中国
30.055.015.0
日本(1994) 68.221.710.1 日本
67.9 8.823.3
美国(1995) 59.435.5 5.1 美国
70.711.118.2
如表所示,日本和美国把R&D活动和投资主体的责任交给企业, 而中国则由政府来担当。这种政府主办单一主体型科技创新体系,在计划经济时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短缺经济和市场发育不良的条件下,对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主体目标所需的科技也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日臻成熟,特别是面对世界范围的新技术挑战和技术竞争加剧,诱至中国科技创新主体结构由政府主办型向政、企双主型转变。企业R&D的动因一方面来自政府放权让利创造的宽松环境, 另一方面来自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走出了短缺桎梏的中国市场对企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强大的要求,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需。在企业R&D投入增加的同时, 中国正在大规模推进国有科研机构企业化、民营化进程,提高科技创新与产品创新、产业创利的切合度。
4 科技创新效率
日本企业主导型科技创新方式使其R&D活动的目的性极强, 管理活动严谨而有效,从而保证了技术创新投入的高效率和对经济增长的高贡献率;中国的官、研(学)、企科技创新体系由于缺少利益贯穿导致效益不佳,紧缺的科技研发资源被低效率利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日本在实施科技创新中十分重视研发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充分开发,科技创新投入的产出效率居世界领先水平。专利生产是日本高效率利用研发资源很有说服力的例证。日本每年专利申报总量达到15万项以上,到1995年底,日本专利申请总量已达200多万项。1996年专利申请18.7万项,排在美国(38.4万项)之后列世界第二位。
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在随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大量引进美、欧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再度研发,使之日本化和产业化,形成一种垂范于世的技术发展模式。在这一框架下,日本利用有限的研发资源,以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技术水平为起跑线,迅速赶至世界技术前沿。1950~1976年,日本支付66亿美元引进208 万件专利,而依靠日本自己力量研发则需2000亿美元,日本由此节省了95%的研发经费和2/3以上研发时间。这无疑是高效率利用研发资源的杰作。引进加再度研发,是日本模仿式技术发展战略的精髓。有研究表明,日本引进技术和费用仅为再度研发费用的1/2~1/7。如60年代中期,日本机械行业的研发费用中只有16.9%用于技术引进,68.1%则被用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从50~70年代,日本技术引进费用增加了14倍,而主要用于消化、吸收、创新的研发费用则增长了73倍。
中国1985年始建立专利制度,专利申请高开高冲,发展迅速。1985年为1.4万项。1994年达6.8万项,1996年达10.3万项。尽管中国专利申请总量和年产出量仍然大大落后于日本,但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然而,由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层次和较狭窄的市场涵容度,中国专利的水平偏低,产出效益差。这种情况在表3 中可以直观地考察到。
表3 一些国家的专利和出口情况(%)
(在美国受理外国专利与世界出口的份额,1990~1993年平均值)
高技术 中高技术中低、低技术
国家 专利 出口 专利出口专利出口
日本 32.2 17.1 23.814.715.4 7.1
德国
4.9
9.6
8.717.5 8.412.1*
法国
3.1
6.8
3.1 7.1 3.0 6.6
韩国
1.2
3.8
0.3 1.2 0.3 2.6
印度 0.03 0.12 0.040.190.010.75
中国 0.03
2.3 0.06 1.50.05 5.1
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技术引进以比日本更大的规模迅速展开,1994年,技术引进用汇额40亿美元,1996年达143亿美元。 但从总体上看,中国的技术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对于处于差距之间的技术,采取模仿战略是一条捷径,利用这种“后发优势”是明智之举。但是,目前中国的技术引进存在不经济的问题。其一是惰性引进。只有引进,缺少消化、吸收和再度研发。日本引进与再度研发经费之比通常为1∶3,中国同类数字则为3∶1,陷入引进—淘汰—再引进的不良循环中。其二是设备引进多,软技术引进少。1979~1996年间,中国技术引进用汇总额中,设备引进占84%。而日本同类指标一般只占15%左右。
5 对中国科技创新的思考
以科技制度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加速科技创新由政府主办型向政、企双主型转化,由“经院创新”向“近市创新”转化,由“惰性引进”向“引进加再度创新”转化。
1 )中日两国科技发展过程和所面临的问题有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这使得日本的经验可以直接成为中国的后发优势。从科技发展水平上静态衡量,中国与日本尚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科技创新方面差距更为明显。但若从科技进步动态分析,中国科技增长潜力很大。日本目前已经达到国际技术前沿,开始进入相对艰难和高成本、高风险的自主研发期,而中国则可以效法日本的模仿战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力引进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更为经济有效地提高科技水平,但目前中国大量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过于薄弱的问题亟待解决。
2)模仿战略可以作为中国现阶段科技发展的一个主要选择, 但决不能因此放松自主研发创新。技术道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技术本身,还要考虑技术发展的环境和背景。尽管中国目前的科技水平与日本模仿战略时期相接近,但中国今天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知识经济的灵魂是科技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爬行。
3)日本企业主体型创新在科技创新实践中显示了优越性。 企业在优化科技创新资源、提高效率,密切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关系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技体制主要沿袭计划经济的框架,国有官营比重过大,形成政府独立出资不堪重负,科研机构、大学研究与产业发展不对接,企业研发缺乏动力等体制性障碍。因此,中国科技创新有赖于科技制度创新。要不断调整科技创新产业的所有制结构,鼓励科技研发主体多元化,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赋科技创新以经济活力。
标签:科技论文; 日本科技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专利管理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