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维论文_刘忠瑞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维论文_刘忠瑞

(天津中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天津 300170)

摘要:当代风景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创新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不仅要善于借鉴世界优秀园林艺术,还应把握中国传统系统,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才能做到有特色。还应注意到现在的科学世界是相容相通的,也就是风景园林设计并不是一门孤立的科学。行为学、心理学、美学等有关科学都应结合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继续更快更好的发展中国风景园林艺术。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创新

Absrtact:The planning and design innovation of contempor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work. We should not only learn from the world's excellent landscape art, but also grasp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ystem. Only on this basis, can the innovation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t should also be noted that the current scientific world is compatible, that i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is not an isolated science. Behavior, psychology, aesthetics and other related sciences should be combined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continue to develop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rt faster and better.

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Innovation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不仅能够反映不同地域的地理、地貌等自然环境特征,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的不同,导致当地具有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文化传统特点,使当地的风景园林出现风格迥异的面貌。风景园林设计总是敏感的反映着这种当地文化思潮、思想体系、社会生活需求以及经济技术条件,这样风景园林设计就会具有某种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往往就引导着当地风景园林出现其独特风格而又包含其内在的逻辑发展轨迹,也就形成了当今世界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风景园林。

1当前阻碍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创新的因素

1.1缺乏对地域性与地方文化的尊重

国际化设计风格与工业化设计语言脱离了与地域自然和文化的联系,使现代风景园林景观缺乏地域的变化。从深圳到长春,再从昆明到石家庄,千篇一律的风景园林景观不能不说是现代主义景观实践最大的硬伤。

1.2过分强调景观设计的科学性与理性主义的设计感

目前,很多的园林景观在设计时仅仅一味的考虑对于视觉上的冲击,追求给观赏者更多的新鲜感,在设计中更多的追求视觉效果而不是韵味。这样的园林景观或许在前期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但是其并不具有持久性,在人们的新鲜感过去以后很快便会被人们遗忘。因而我们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视觉的冲突,而是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涵,也就是对于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只有有了内涵,有了情感表达的作品才能更加长久。此外,园林艺术由于其特殊性,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季节给景观带来的影响。

2中国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可借鉴的创新因素

中国文化趋向于感性的“浪漫主义”的思维与表达。因而,中国园林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有着一套独立的“浪漫主义”创作语言与营造方法。并且,这些思维与方法的精华对今天的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2.1自然诗意

自然诗意的居住一直是中国人的居住理想。无论是老庄自然之道的产生,还是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发展,都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这个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传统造园的自然精神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这种尊重自然的观念在高度城市化与环境人工化的当今景观设计中极其可贵,在今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理应保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民族文化

中国的文化包括哲学、文学与艺术,都具有鲜明的自然性。中华民族是对自然理解得最透彻的民族之一。中国的先民在与大自然的长期相处中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山水观,他们为自然界的物化山水赋予灵魂。山水与神明、与祖先、与人的精神和意志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人们游目骋怀的空间,更成为人们抒发情感的对象。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传统园林的掇山理水不仅是构建园林空间骨架,更是在为整个园林的氛围定下基调。

2.3 功能要求

同时满足苛刻的功能要求与丰富的情感需要是中国传统造园的另一个特点。中国私家园林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具有系统的意境与情感策划的园林,在一个不大的江南园林里,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做什么、想给人以怎样的意境与联想都经过精心的策划,这就是为什么江南私家园林可以这样无与伦比精彩的一个原因。创新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满足人们生活工作需求的基础上。

2.4 空间序列

空间与空间的序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体。在江南明清私家园林中有效的空间组织是景观整体性的唯一保证。其中,空间序列动观比空间重要,空间比景观重要,虽然景观静观也很重要。中国传统园林具有极其鲜明的空间特征,综合运用借景、对景、框景等设计手法创造出回环曲折、“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空间序列。在重点部位则精心安排视点,组织视线,无论动观静赏都有别样风景。

2.5生命材料

在园林中只用自然元素与有生命的材料,只有有生命材料可以与生命共鸣,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其中,四季植物代表着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周期,花鸟虫鱼代表天真与生命,水代表了是生命之源、永恒的迷与园林的灵魂,山石代表着大自然的机理,是无声的歌,是园林中唯一一个与建筑相协调的元素,是花园的笔触。当然,山水是园林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自然元素。有机地运用山石与水体不仅是美学的需要,也是生态的需要。山水不仅是园林与自然联系的纽带,也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

3对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创新的几点建议

3.1群众参与设计方式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是为人民服务,群众是使用者,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群众生活质量。当前设计者、决策者、受益者三者之间存在一条狭隙,园林设计应该摆脱这条狭隙,前两者都应倾听公众的期许,满足群众需要。群众会有效地对两大主体进行制约,形成较为合理的大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决策的方式。三者相互影响、制约,平衡使用者的各种需求,能够尽量克服片面性。并且促进人民对城市景观的理解和人民素质的提高;能促进监督,减少暗箱操作一系列违规事件的发生,推动风景园林设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3.2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结合

传统园林的长期演变与其之后的不断发展,已被社会认可,而园林的发展方向则由现代园林代表,现代园林是时代的产物。现代生活与传统生活的各方面都相距较远,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选择中,只是单方面的选择任意一方都是不正确的,所以我们在选择设计方式时应该灵活运用两种设计方式,促进现代园林和传统园林的有效融合。正如前文所述,对中国传统园林的规划设计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利用,借鉴西方优秀园林作品。

4结束语

由于人们对美的追求,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也会是永恒的话题。风景园林设计又称为景观建筑学,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通过周围环境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将自然环境和建筑融合起来,达到整体的和谐和贯通。需要从人们精神上、物质需求上、园林设计和服务意识的互动上,通过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创造,提高园林设计的艺术美感和创造源泉。现代风景园林设计需要从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去关注自然,建设属于人类的美好环境。保护物种的生存环境,有节制的开采和影响大自然,实现和谐环境。还要应用生态学原理,创造稳定的生态系统,应用生态位原则,将生态位特征考虑到位,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互惠共生的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刘家麒.中国风景园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 广东园林. 2005(02)

[2]郭美锋.一种有效推动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公众参与[J].中国园林.2004(01)

[3]尹璐.风景园林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措施[J]. 低温建筑技术. 2010(01)

论文作者:刘忠瑞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  ;  ;  ;  ;  ;  ;  ;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维论文_刘忠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