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过长期的发展,人们通过理性思考,得出绿色建筑设计是促进国家长久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符,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值得建筑企业应用与推广。建筑企业要重视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完善建筑手段,提高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双管齐下,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探讨了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建筑耗能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绿色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者应充分利用绿色建筑的优势,创新设计理念,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激发设计灵感,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降低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和依赖,从根本上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推动我国绿色建筑不断向前发展。
1 绿色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1.1 改善建筑工艺设计水平
研究表明,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于建筑设计过程中,能够改善工艺设计方案应用的科学合理性。即不仅能够降低建筑设计与实际施工过程间的差异,还提高了建筑物建设使用的现代化效果。例如,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简化工艺设计,其会在保证建筑设计整体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粗俗的工艺方式,来实现施工建设环境的节能减排效果。与此同时,还能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率,使得各个建筑施工环节能够在短期内完成工程量目标。
1.2 提高建筑原材料性能质量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主体,其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物满足绿色环保的建设要求,还是体现建筑现代化艺术风格与特征的关键。为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在保证材料使用基本性能质量的情况下,使用绿色设计材料,来提高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效果。而且,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是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能与降低工程造价成本的有效方法,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充分重视起来。
1.3 优化建筑的结构设计
在目前的建筑设计工作中,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包含单、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此情况下,对于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不仅改良了建筑设计中的各个环节,还提高各部分结构作用于实践的性能效果。与此同时,还强化了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形式,特别是在居民住宅中。设计者更是需要注重结构空间的设计,合理控制楼层高度,降低居住舒适度、居民视线受影响的可能性。此外,绿色设计理念还能够在规定范围的高度上,合理地设计建筑楼层数量,并控制结构的承载强度,优化结构构件,并强化建筑抗病害能力以及抗震能力。
2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2.1优化建筑整体平面布局
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有必要对建筑的总体布局进行优化。根据建设用地标准,对整个建筑进行合理规划,以确保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废弃地和坡耕地。在设计中,应合理设计场地高程和竖向条件,减少土方平整量,减少环境破坏。通过科学组合建筑的方向、间距、道路设计等因素的设计手法,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风。。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日照特征和太阳入射角计算建筑物的走向。根据优势季风,科学地设计建筑的朝向,实现建筑的整体通风要求。实现绿色建筑,可减少24~50%的能源消耗,减少33~39%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资源的节约。
2.2 环保材料应用
建筑的质量与建筑材料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使用环保材料可以改善建筑物的舒适性。为避免二次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材料损失,未雨绸缪。如果建筑物是在高地震区设计的,可以采用复合压缩板来提高房屋的利用率。即使房屋损坏,建筑材料也可以重复使用。建筑材料的选用应以节能、环保为主,多运用可再利用、可循环的材料,严禁使用污染高、性能差的建筑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建筑设计中要多到如下几点:①建筑造型要素简约,减少对大量装饰性构件的运用;②建筑材料尽可能选择本地生产,且距离施工现场在50km 内,减少建筑运费;③采用高强建筑结构
2.3 建筑设计合理性
建筑设计单位应加强绿色建筑设计的整体合理性,提高环境设计与其他设计的耦合性。例如,建筑能源的选择应该选择属于新清洁能源的太阳能。与电能相比,太阳能具有利用率高、污染少的特点。它既能满足建筑照明的功能,又能保护环境。因此,为了解决绿色建筑设计协调性差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居住条件,积极地调整设计方案。
2.4 有效利用绿色能源
光能和风能在本质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这些资源在建筑的设计和设计中需要尽可能地使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确保建筑节能。传统能源包括煤、电和石油。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由于利用率低,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对于设计而言,增加太阳能的设计不仅能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还能实现建筑物的美观,是绿色建筑环保设计理念的体现。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安装太阳能装置,结合建筑特点设置合理的安装位置,不仅可以减少电能的消耗,还可以合理地结合美观和环保,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
2.5 屋顶、门窗绿色建筑设计
在高层建筑楼顶,楼层越高,室内温度也越高,尤其是在夏季,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考虑屋顶的空气隔热技术。在冬季,利用空气隔热技术可以及时减少室内热,减少热量消耗,从而达到绿色建筑的目的。对于门窗绿色建筑的设计,在满足通风采光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节能以及可见光透射比等要求,采用合理科学的手法立足于实地建筑情况统筹设计。
2.6 优化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
合理选择建筑朝向可实现室内照明优化。在设计时,利用中庭和中庭的采光能力,延长照明时间,减少耗电时间,达到节能的目的。采用普通照明与局部照明相结合的原则,选择具有节能效果的灯具和电器。优化周边结构的热性能,减少室内能量损失,引起温度变化。对于围护结构构件,应尽量选用隔音性强的材料,减少噪声污染的影响,保证建筑物内部的舒适性,并根据相关规范设计室内环境。此外,还应科学设计建筑出口,减少出口热损失,合理设置风口,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保温层中露、霉菌的发生。在室外绿化设计中,通过设置绿化带的方式,防止外界环境的污染,降低噪声的影响。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采用透水铺装技术,提高基层的保水性能,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平衡。
2.7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建筑景观和建筑布局进行有效结合,能够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首先,设计人员以绿化理念为出发点,对建筑群进行协调、自然的景观设计,对于建筑群的休闲区、入口区的景观要设计成递进方式,使建筑和景观能够形成一体。其次,在进行建筑道路设计的时候,可以对道路两侧进行树木种植,通过行列式的灌木、乔木等景观植物促进建筑和自然的结合,在人行道和车道进行树木种植不仅能够有效阻挡灰尘的传播,也能够有效发挥遮阳作用,且树木本身的观赏性也较高,能够有效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绿色设计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对设计结构和管控措施予以全面分析,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运行相关建筑要求,发挥全寿命周期合理性布局的实效性,逐渐提升建筑理论体系,推动生态建筑工程发展水平的同时,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康龙.探析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房屋设计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6(05)
[2] 孙海明.探究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房屋设计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14)
[3] 张晓建.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分析及研究[J].江西建材.2017(05)
[4] 余卉.新时期房屋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渗透[J].建材与装饰.2016(51)
论文作者:樊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设计理念论文; 建筑物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合理性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