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把握县域人才工作定位论文

精准把握县域人才工作定位论文

精准把握县域人才工作定位

□赵晓梅

目前,县域人才工作普遍存在引进渠道单一、人才结构失衡、培养定位模糊、引才对象流失等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没有更好地激发出来。破解县域人才工作瓶颈,让高素质人才引得进、育得出、留得住,需要精准定位、精准施策。

人才引进立足“实”。引才规划要“接地气”,确立“按需引进”的工作理念,围绕转型升级、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以及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全面深入地开展“地毯式”摸底调查,掌握各行各业人才实际需求,让人才引进工作更具针对性、目的更明确。引才渠道要“多元化”,实施“人才+”引进模式,以组织或参与各种人才活动为抓手,招引急需人才;紧盯重点项目建设,引进实用性人才,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依托企业研发机构、博士工作站、创新产业园等平台,吸引科研人才,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采取“校城融合”“校企融合”等发展模式,组织人才需求单位走进职业学校,“订单式”引进人才智力,特别是发挥高校人才聚集优势,推动产研一体化,实现双赢。引才工作要“全覆盖”,构建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共建的人才工作机制,党委发挥主体作用,搞好人才政策设计;乡镇、职能部门厘清责任,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工作,特别是发挥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全社会高度关注、合力共建的良好局面。

人才培育立足“精”。实施“人才升级”工程。坚持“走出去”,组织各行各业领军人才、技能精英,赴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等考察学习,培养一批中坚人才队伍;坚持“苦练内功”,结合自身短板,邀请专家学者或组织县域专家人才举办各类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培养机关和企业人才,整体提升人才队伍水平。创新人才培训载体。采取“以赛促训”方式,举办专业技术比武、技能大赛等活动,检验提升各类人才的实战能力;组织专家学者到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等基层一线结成帮扶对子,积极培育本土人才。搭建人才培训阵地。加大人才资金扶持,建立富有特色、效果突出的“企业大学”“企业人才培训中心”“创业孵化基地”;鼓励企业依托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建立科研平台,形成“平台+人才”“人才+平台”互促模式。

人才服务立足“亲”。建立人才服务“政策包”。有针对性地制定创业、医疗、居住、就学、户口、保险等方面的引才优惠政策,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建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开展专业服务,完善人才服务组织,及时解决人才的工作生活问题,打造人才之家。开展“网络+”服务活动,提供网上人事档案转递、社保关系结转、档案工资调整等服务。建立联系专家人才制度。推行“1+N”服务制度,每名领导干部联系1名以上专家人才,经常走访慰问、谈心谈话,主动帮助人才实现自我价值。(摘自2019年5月24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标签:;  ;  ;  ;  ;  ;  ;  

精准把握县域人才工作定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