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80例正常体检血流变检测结果的分析,观察血流变检测对正常人群健康状况的意义。方法采集5ml肝素抗凝空腹静脉血,2ml枸盐酸抗凝血,EDTA二钾抗凝血、采血后4小时内全自动血流变仪测定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自动血沉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结果:男性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比女性高,正常30-50岁的男性的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比正常50-70岁的男性高,女性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定期检测30-50岁群人尤其是男性血液流变学对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血流变 全血高切 、中切、 低切粘度 血浆粘度 红细胞聚集性 红细胞变形性
【中图分类号】R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05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休息时间少,大多数年轻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定期检测30-50岁群人尤其是男性血液流变学对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体检中心送检的健康体检的人群80名,年龄分布30-70岁,平均年龄50岁,其中30-50岁男性20人,50-70岁男性20人,30-50岁女性20人,50-70岁女性20人。
1.2试验方法 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ml枸盐酸抗凝血测血沉、EDTA二钾抗凝检测红细胞压积(HCT)、5ml肝素抗凝检测全血粘度(低切6.80-9.50 mPa.s、中切4.51-5.57 mPa.s、高切3.73-4.60mPa.s)、血浆粘度1.05-1.51mPa.s)、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
1.3仪器及方法 利用普利生LBY-N6COMPACT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深圳越华XC-A30全自动血沉仪测红细胞沉降率、希森美康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测红细胞压积。
2.结果
2.1 80例30-70岁正常人群血液流变学的检测,经过统计学t-检验分析发现男性血流变指标中除刚性指数外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等指标水平和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男性有吸烟、喝酒、生活压力大有关。本年龄组血流变各项指标水平)如表一。
表一
2.2正常30-50岁的男性的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等血流变指标和正常50-70岁的男性血流变指标经统计学t-检验分析发现P值均大于0.05,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本资料中30-50岁男性血流变结果有7例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都高出正常参考范围,有5例全血粘度中切、高切两项高出正常参考范围,有3例全血粘度高切一项高出参考范围,2例还原粘度高出参考范围,2例血浆粘度高出参考范围,2例红细胞压积高出参考范围。50-70岁男性血流变结果有3例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都高出正常参考范围,有1例全血粘度中切、高切两项高出正常参考范围,有6例全血粘度高切一项高出参考范围,2例还原粘度高出参考范围,1例血浆粘度高出参考范围,1例红细胞压积高出参考范围。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升高主要由于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引起。本研究50-70岁男性单项全血粘度高切增高比30-50岁例数多,可能由于年龄增大,老年人的红细胞代谢减慢,红细胞膜的粘弹性降低,随着切变率增加细胞表观粘度加大,使得老年人的红细胞变形能力比中、青年人差,由此30-50岁男性血粘度值高者多于50-70岁男性。
表二
3.讨论
血液流变学检测在疾病的预防、诊断、预后判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人体几乎每个器官、每个系统的疾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1】,特别是人类死亡率及致残率最高的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临床上血液粘度的测定,特别是血液黏度增高对于一些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预防作用【2】,有利于对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高脂血症、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进行预测、早期诊断,病情监测、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但以往对血液流变学的研究,都只注重在已出现临床症状的人,对一般无症状人群的监测,也只注意中、老年人,对青年人中血液流变学的监测较少,本文对30-50岁 与50-70岁正常人群血液流变学检测进行观察,发现30-50岁人在血液流变学方面,年轻男性的红细胞压积、血粘度低切、中切、超出参考范围均高于50-70人群,女性则相差不大。这可能和年轻人红细胞压积的生理性增高比老年人旺盛有关,也可能和中、青年人社会交往广泛,工作压力大、心理失衡、营养过剩或不良、生活不规律有关, 老年人社会活动减少,生活规律,注意饮食和锻炼,所以粘度较青年人低。各年龄组正常女性血流变正常或偏低,可能由于女性生理性和无过多的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有关。因此对30-50岁男性进行血流变检测对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亚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俞纯山.血液流变学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实用医学杂志,2002,18(5):449-451.
[2]谭齐贤.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8-312.
论文作者:郭亚娜,蒋翠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5
标签:红细胞论文; 粘度论文; 高出论文; 男性论文; 血液论文; 血浆论文; 血粘度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