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化:九十年代美学和理论热点的一个动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动因论文,美学论文,理论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寻求90年代热点动因的入口
20世纪90年代是1840年以来中国文化转型的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时期。美学,按照现在的通行理论,是一种关于审美文化的理论。审美文化,作为接连现实与理论的广阔场地,与中国的文化转型紧紧相连,从90年代伊始,就热点不断。本文不想对以往的热点作现象的回溯和分类的总结,也不想以此为基础对未来的热点作一预测和展望,而想以远离热点的方式来接近热点。已经和还将继续决定90年代的美学热点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构成本文的言说基调。
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题目。可以从多种角度,多个方面去探讨。这里我选择读解中国式的都市文化,作为进入这一题目的一个入口。
这里不用通常的“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或popular culture)而用“都市文化”(urban culture), 一是昭示在全球后现代大众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大众文化的特色:在以农村人口为大多数的中国,它的与国际现代技术和操作方式接轨的大众文化,以大都市为中心生发点,以大众传媒为方式,向中小城市和广大的乡村幅射。二是点明中国当代大众文化在90年代一跃成为文化巨流时,与具有行政权的主流文化、拥有话语/思想权的精英文化、复兴势头强劲的传统文化、 以广大乡村为依托的民间文化构成了一种多重紧张关系。90年代的理论热点已经,还将继续从这种多重紧张关系中生发出来。三是为了提醒一种中国90年代大众文化的难言讳说的历史渊源。中国1840年以来的现代转型的特殊历程,逼使本来代表中国现代化重要走向之一的都市文化处于一种尴尬地位。这种历史的承袭加重了前面提到的多重紧张关系。
从理论/概念的“正名”上说, 国际性的大众文化在中国表现为一种都市文化。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从人口数量上,它都谈不上“大众”文化,而无宁说它是凭借大众传媒手段,以投合大众的生活需求口味,去“化大众”的文化。(当然,这是一种与精英文化完全不同的“化大众”方式)就一般的谈论来讲,都市文化和大众文化这两个词汇又是可以通用的。特别是从国际语境立论时,用大众文化一词更为方便。
中国都市文化这个文化的“暴发户”代表了经济和技术上的历史潮流,却满带着“暴发户”具有的所有特点,90年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硝烟弥漫的战场地图,已经在这里悄悄地浮出?
二 都市文化的复杂性
当中国都市文化以明信片味的汪国真诗歌,市井气的王朔小说影视,包装歌星的制度化,展示形体风姿的健美裤的流行,夸耀豪华气派的高档购物中心争相出现……而意气风发地粉墨登场,成为90年代中国的一支最重要文化/风俗力量时,本身就招摇着一种理论的“争吵性”。 中国都市文化的崛起,来源于多种历史趋势的支持,而这些历史趋势本身又内在地包含着历史的矛盾。
1978年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确立,标志了从革命到建设,从战斗到生活的社会/文化的风格转变。对中国文化1840 年开始的现代转型来说,这一转变不是来得太早,而是太迟,对中国这样有着历史的辉煌和近代的落伍,至今仍外在于先进国家之列的现状来说,发展是硬道理,已勿须赘述。朝向与国际标准的现代经济看齐的方向行进,必然要产生与之相一致的都市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以现代经济/ 技术为动力而又服务于现代经济/技术的。然而,人的存在需要现代经济/技术,但又不能仅限于现代经济/技术。 如果说大众文化带有很大的技术“物性”,那么人不是物,如果说大众文化诱惑、满足、填塞着人的日常感性欲望,那么人不仅仅是日常感性的存在,如果说大众文化造就着一个市场秩序似的标准化感受,那么人是不能完全被标准化的。世界的先进国家当其经济高速发展而产生大众文化之时,思想界就有一股对大众文化的负面效果展开猛烈的批判的理论势力。在日常感性得到较好满足的先进国家,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显得很理直气壮。然而在日常感性相对匮乏的中国,大众文化的具体效益很为复杂。例如对于广大的农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来说,以前少文化,甚至无文化,现在因大众传媒和城乡交流而有了大众文化。举例说,以前一月,甚至半年才看一次电影,现在从电视中天天看电影。这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温饱”论与“历史潮流”论相合流与批判大众文化的人文精神论构成了一个潜在的理论战场。虽然中国人文精神的背景大不同于国际的大众文化批判势力。
三 都市文化:历史与现在
不但国际潮流支持着文化精英对都市大众文化的批判,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史决定了90年代都市文化的“暴发户”现象。中国近代史的现代都市化初潮是随着以北京为代表的古代城市体系和以上海为首的条约口岸城市体系的对峙中而从后者产生出来的:一个殖民/现代的二重背景。作为标志当时大众传媒的最高形式的印刷时代很快生出了以报纸、杂志、画刊、广告为基础的现代都市文化。而在推翻帝制的斗争中,都市文化与改良派、革命家一道,完成了中国文化以诗文为核心的古典范型向以小说为核心的现代范型的转变。然而,辛亥革命作出的“夹生饭”造成了中国现代转型中两个最重要方面军——革命与都市化——的分离。都市文化的主要代表——小说,脱离革命,成为以鸳鸯蝴蝶为主要风格的小说,并且在纷乱而苦难的社会/ 历史氛围中把自己定位为都市娱乐。在一个文化的转型中,革命越艰苦,都市娱乐越显出非革命的性质,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越残酷、越剧烈,都市文化越被衬出“客观上帮助”反革命的性质。因此当先进的知识分子群体为推进文化的现代转型而发动彻底否定传统的新文化运动时,鸳鸯蝴蝶派也遭到了严厉批判。拥有思想话语权的学院知识分子对都市文化人和都市文化的定位从此成了经典定义,都市文化自身也接受了这一定义,它确实无意于革命,只关心市场销售量和能够保证市场效益的娱乐性。在一个只以革命来标识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中,都市化的现代意义一直难以浮出。革命意义和市场效益的二元对立在动荡的年代里以变化着的形式保持着并存局面。当革命在政治上一统天下,而仍然以革命为主要手段推动现代化,不革命、甚至被认为是反革命的都市文化遭到了革命文化的彻底批判而归于泯灭。
当中国重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推动现代化的时候,同时也就形成了革命化与都市化重新合作的基础,为都市文化的复兴创造了政治条件。从80年代始中国的大众传媒由以印刷为主时代跨进到以音像为主的时代,为都市文化的勃兴带来了技术基础。10余年来的改革成果为都市文化的振兴奠定了经济/社会基础。然而, 革命化与都市化长久的历史的对立既造成了革命文化的抽象化和苦行化,又造成了都市文化的低味化和狭隘化。当都市文化在90年代突然“暴发”起来的时候,它带着自己的历史弱点,它的批判者好象也是这样。高尚的革命文化与市俗的不革命的都市文化的对立的历史场景转成了追求市场原则的市俗的都市文化与坚持人文精神的高尚的精英文化的争吵的现在场景。
四 制作与心灵的矛盾
90年代的都市文化与中国以往任何时候的都市文化都有质的不同,它是音像时代的都市文化,是以信息时代的高技术为基础的。因此都市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技术文化。在人类历史上,西方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技术文化,一旦倚重技术,心灵就失去了主动性,举例说吧,当技术处于古代水平时,西方人是一个太阳围绕地球转的托勒密式宇宙,近代的技术进步使它们相信一个哥白尼—牛顿的宇宙,进入现代,又变成爱因斯坦的宇宙。这里人的聪明才智,暗转为一种必须依靠技术的以技术作为评判标准的科学逻辑。当代都市文化技术越高超,就越是依靠技术规则和组织规则,当代的艺术王子电影和电视就是以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和高技术的结合创造出来的。企业组织排挤着个人的独创,技术硬性压抑了心灵的自由,这两点都是西方思想家批判大众文化的武器。这两点的结合构成了大众文化的“制作”性质。技术制作与艺术创造,划出了大众文化的实际和精英分子的理想之间的巨大鸿沟。时髦的服装样式和建筑形式被“制作”出来,电影明星,流行歌星,著名模特被“制作”出来。制作是技术的本性,都市文化就是一种“制作”文化。只有制作才符合大众文化的诸性质,才适应大众文化环境中的市场需要。
制作与心灵的矛盾,是美学理论进入现实和更新自己都要面临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一种重心灵的文化,“重道轻艺”,“由道进乎技”是其普遍信仰,因此,而今的人文精神呼唤,不但有西方思想界的国际盟友,更有中国传统的坚强后盾。中国古代传统和现代传统(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精英传统和五四后的革命传统)的叠加厚势着人文精神的呼唤。它会形成一种与制作文化相对抗的心灵文化?另一方面,大众文化是为全球性的经济和科技进步所推动,是与市场经济和工具理性相伴随的解神解圣化(demythification)和解魅化(disenchantment )相同步的。制作与心灵的争吵不可避免,但争吵的结果是一方压倒、打倒、吞掉一方?还是一种妥协、互渗、沟通?还是在不断的花样翻新的争吵中一道跃进一个更“高”的文化阶段而结束这一争吵?
五 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的对立
以电子音像传媒为主潮的90年代都市文化与从口岸城市体系生长起来的以印刷传媒为主潮的都市文化的区别,相似于西方的后现代大众文化和现代大众文化的区别。前者表征了视觉文化的主导地位。后者维持着几千年来的语言霸权。在语言主导时期,一直在语言中如鱼得水的思想仍然而可以稳坐王位,明清小说从来不敢与诗文抢高位,民国时期的通俗小说也从不奢存要与精英文学和革命文学争高下的妄想。在视觉主导时期,思想的危机已存事实。从这一角度看,人文精神的“失落”,失落于视觉对语言的胜利。西方思想家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一个火力重点,就是对电影电视的视觉特性带来的巨大弊端的批判。语言主导时期,文化倾向于一种语言/文学崇拜,又因文如其人, 字如其人而导向一种思想/品格崇拜,一种内在性的崇拜。视觉主导时代, 文化倾向于一种感性/表演崇拜,就拿电影来说吧, 得到千千万万喜爱和入迷的不是在银幕后掌握电影“思想”权的导演,而是胶片上演技娴熟的演员,电影剧本作者和导演一般只有圈内的知名度,获得专家内行们的敬意;而电影明星却可以引出全国,乃至世界的崇拜浪潮。剧作、导演和演员的二分和演员在打动、影响、迷醉观众上的绝对优势透出的正是视觉文化对语言文化的胜利。视觉感性在生活中、感受里,心理上,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最大最多地吸引、占有了大众的注意,从而雄据了文化的核心。随之而来,视觉文化最基本的美学原则:表演性,也进军和渗透到社会/文化的一切方面,成为文化的主导美学原则。思想/语言要想最大地面向公众,必须通过电视传媒,政治家、思想家、宣传家们一旦走上屏幕,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视觉表演性,公众用视觉观看思想/语言的诉说,屏幕上的视觉形象可以极大地增强, 也可以极大地损害思想/语言的纯度和威力。 “形象设计”成了视觉主导时代最重要的美学范畴,它流通畅行于社会/文化/生活的一切方面。形象设计就是视觉文化表演性的具体落实和实施。走上花花绿绿的街道,跨进五彩缤纷的商场,去歌厅、舞厅、酒吧、KTV包房,看电视、赏录相、 听报告……无处不可以感受到有心设计或无意流出的表演性。
西方文化的“风格就是人”,中国文化的“文如其人”,都表达了语言主导时代的根本信仰:对真诚和本色的追求。本色与表演,既是文化主潮的历时性盛衰更替,又是文化与人性在任何时代都要面对的共时性二无对立。中国都市文化的勃兴及其独特的历时的国内演化背景和共时的全球互动语境,将会使本色与表演的争吵更加突出和激烈?
六 不是结尾的结尾
中国都市文化在90年代崛起成势之后,一切理论再也不可能象以前那样存在下去了。它们不得不面对它、说明它,不管是用支持、反对、守望、沟通、欢呼、还是批判的方式。从这一意义上说, 都市文化是90年代理论战争的“策源地”。 由多重历史趋势带动起来的中国都市/大众文化在未来的数十年中将以什么形式定型,对中国文化未来的样态具有重要的作用,而90年代的理论争鸣对中国未来的文化精神的生长,将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