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很多新机遇。作为现代城市的一项重要标志,建筑工程不单单是施工人员劳动结晶,供人们生活办公、娱乐消遣,还是决定一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脚步不断推进,各个地区建筑工程不断趋向于规模超长、超大化,俨然转变成各座城市必不可少的风景线。然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诸多施工环节,要求施工人员不断去探索、发掘有效的适用的施工技术手段。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便是建筑工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基础部分。开展好后浇带施工,强化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是保证全面建筑工程整体结构质量及施工进度的一大前提。
关键词: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引言
现代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而建筑行业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不仅影响着整个建筑的工程质量,还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建筑结构是工程稳定的核心,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就需要不断提高后浇带的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1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主要作用及功能
就现阶段发展的情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现代的建筑工程,由于施工材料是钢筋及混凝土组成的,所以由于钢筋混凝土的自重出现了不匀称的沉降问题,所以导致建筑工程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裂缝。通常情况下,如果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我们可以通过施工缝的方式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弥补,但是这毕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如果长久的施工缝会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以及后期的建设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后浇带技术来进行施工的话,就能够很好的避免对于建筑工程外部带来的影响,而且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温度裂缝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影响。所谓的温度裂缝指的就是混凝土受到了水泥自身的放热以及阳光的直射等各方面的因素带来的影响,因为温度的过高或过低所以导致混凝土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膨胀或者收缩,久而久之,建筑的结构上就会出现裂缝。而且,在受到水热化的影响后,混凝土的内部与表面的温差会特别的大,所以导致混凝土的内部压力迅速增长,而混凝土的表面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那么当混凝土的表面压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的时候,就会出现因为温度而导致的温差裂缝。同样,在混凝土当中,还有就是温度的应力可能会超出相应的荷载应力,如果我们将温度裂缝与其他裂缝进行比较的话,其主要的特点就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出现伸张或者收缩的问题。
2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占地面积为63671m2,215m为东西向长度,210m为南北向长度,389535m2为其总建筑面积。该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12m为常见跨度。550mm为筏板基础板厚,2.1m为基础主梁高度,选用素土回填房心。为满足施工要求,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本工程后浇带量多,可从底板、剪力墙及各层楼板穿越,11868m为其整体长度,因此具有较大工作量。图1为后浇带留设划分图,其中,中庭为中间椭圆部位,斜线部位可回填素土。
图1?后浇带划分示意图
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实践
3.1有效控制混凝土材料
后浇带技术的施工都是在混凝土施工的基础上,因此,在工程结构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准确选择混凝土材料。在混凝土选择过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应用具有应力收缩性能的混凝土,这样才能在后浇带施工中更好的进行控制和把握,混凝土在施工的时候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严格按照施工的标准进行施工。除此之外,混凝土在进行建筑材料配置的时候,也要对其进行严格控制,让它符合后浇带的施工根本要求,在施工方面,也要进行控制,让混凝土模块的侧向压力能够符合要求。同时,对混凝土模板的钢丝网结构要进行有效保护,时刻监控整个振捣环节,保证混凝土不会出现外溢现象,给后期的后浇带技术提供有效的保障。
3.2底板后浇带施工
为将积水及时、快速排出,可每隔20m将一个集水坑设置到底板垫层,300mm为坑深。为便于铺贴防水卷材,可将侧壁进行45°斜坡设置。留置集水坑时,需错开地梁部位,防止对梁底主筋造成严重损害。浇筑过程中,可同时浇筑集水坑与后浇带。因本工程具有较深基坑,为避免地下水压力对后浇带位置垫层造成损害,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选用补强措施进行后浇带下部垫层混凝土处理,并进行临时防水板设置。在后浇带两侧模板支护中,如选取木夹板支模,则操作难度较大,且清理施工缝位置混凝土较为困难,为此,模板可选取快易收口网替代,这样不仅便于安装,还不需要拆除。
3.3顶板后浇带支模施工
(1)支撑。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构件浇筑成型之后,不能作为悬挑构件对自身荷载、上部施工荷载进行独自承担。在拆除顶板模板过程中,应将一定量支撑留设到后浇带两侧,也就是说在顶板支撑时,后浇带两侧可单独支撑。按照受力计算分析,后浇带两侧梁板悬挑跨度在4m以内,立杆支撑选用2排即可;如悬挑跨度在4~8m之间,则立杆支撑应选用3排。
(2)铺设模板。顶板支模过程中,不可以断开后浇带位置的顶板模板,应与其余顶板模板一起完成铺设施工。要求整块模板与后浇带垂直铺设,以此构成一条顺直拼缝。如顶板混凝土强度与拆模强度相符,则可拆除其余顶板模板,且不会对后浇带底模造成任何影响。在后浇带部位梁模板可断开,此时需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再次支模封闭,其主要是为了便于清理后浇带内杂物。
(3)卸荷及回顶。选取可上下调节的顶托用于支撑立杆顶部,当顶板混凝土强度与拆模强度相符,则应一根一根地对顶托卸荷,并拆除后浇带两侧模板、龙骨,随后再将顶板紧固,防止原支撑层满负荷向下传力。
3.4地下室外墙沉降后浇带支模施工
(1)制作预制板。为便于施工、节省场地,可按批次制作预制板。一般底模可选用木夹板,需固定四周。同时可选用50×100mm木方作为侧模,进行500×1500mm木框制作,100mm为框高,并与底模固定。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将木框短边设置为8:5坡角,且做好固定施工。完成上述施工后,即可进行钢筋网片绑扎,并将6根拉结钢筋埋设到指定位置,其直径为12mm。待洒水保湿之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当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应及时拆除模板。
(2)安装预制板。安装预制板时应严格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并选取M5防水砂浆对上下预制板间的缝隙进行充分填充。选取点焊、铁丝绑扎等方法固定预制板拉结筋与墙体水平筋。在施工后期阶段,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拉结筋可当做对拉螺栓使用,以此对外墙内侧木模板进行充分固定。安装完地下室外墙预制板之后,应及时回填地下室基槽。
结语
根据以上的阐述和分析,后浇带技术在建筑结构中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进行后浇带浇筑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流程的严谨性,规范它的施工技术,做好各方面的控制工作,让建筑结构的受力更加的均匀,不断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齐亮.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功能作用及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
[2]王海旭.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功能作用及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5):252.
[3]范志恒.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15).
[4]尤美霞.浅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6): 92.
[5]侯宝东.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运用[J].智能城市,2017(02):183.
论文作者:蒋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顶板论文; 预制板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