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和核心,也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层次突破。
长期以来,国内外流行着一种对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这种认识貌似正统,其实是一种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僵化的、扭曲的错误认识。这种认识的特点是离开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等客观经济标准,着重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把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当作判断是否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传统社会主义认识导致了人们长期忽视生产力的发展,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都与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影响有直接关系。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一科学界定及其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实践,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着重从生产关系和苏联模式方面谈论社会主义制度的思维定势,形成了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一系列深层突破。现择其要者而论之。
一、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建立后,传统社会主义认识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不顾历史的发展,企图采取改革生产关系的简单办法来求得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出发,坚持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则,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并将这一思想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突破之一。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由于历史的原因,几十年来,国内外普遍流行着一种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在这种认识看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标志着解放生产力任务的结束,只有革命才是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不再存在解放生产力的任务。认为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是先进的,依靠它就能提高生产力。如果生产力不能发展,就必须把公有制搞得更“先进”。持这种认识的人还认为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准模式,一个国家搞的是不是社会主义,都要用这种模式来判断和裁决。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我国50年代末曾经出现过一系列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随意改变生产关系的错误。“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利用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错误,公然把贫穷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起来,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肆意践踏。在同“四人帮”的尖锐对立和斗争中,邓小平一开始就把着眼点放在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四人帮’叫嚷要搞‘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胡说共产主义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简直是荒谬之极!我们说,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②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回顾总结建国以来我们忽视发展生产力的错误,特别是“四人帮”搞“穷社会主义”带来的切肤之痛,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要求到底是什么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思考,这种研究思考预示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诞生。他说:“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③“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蓬勃发展,邓小平同志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⑤
社会主义本质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在这一科学体系中最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是发展生产力。因为: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力。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更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物质基础。第三,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第四,建设比资本主义更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要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第五,调动人民积极性的中心环节还是发展生产力。以上可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抓住了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任务其他问题即可以迎刃而解。
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于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就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决不能随心所欲地拔高生产关系,这是生产力发展的自身规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是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而给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在生产力发展上,邓小平特别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对于什么是最终决定社会历史发展力量的问题给了一个更为明确的答复。这一论断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符合逻辑的继续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我国当今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
马克思主义主张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统一,再者统一的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社会主义认识忽视生产力的发展,认为社会主义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历史时期,很快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根据邓小平一贯重视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和指示,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长达百年以上。这是适用社会主义本质论给我国当今社会发展找到的准确的历史定位,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初级阶段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突破之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曾作过原则性的论述,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要经历一个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至于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还要经过哪些发展阶段,由于历史的局限,未能作出具体分析。他们要求未来的共产党人根据各自未来的情况对自己所处的社会阶段作出符合实际的认识。
十月革命后,列宁曾经根据俄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不够发达、不够完善的特点,把俄国的社会主义称为“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⑥,并根据这一认识,实行过一段短暂的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的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列宁逝世后,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很快发展起来。1936年斯大林就宣布苏联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由于斯大林的影响和我国内部急于求成心理的滋长,5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猛烈地发展起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实行了一系列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使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提出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使我们从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正如邓小平所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国吃了苦头。中国吃苦头不只这十年,这以前,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⑦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邓小平亲自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党的文件上第一次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初级阶段的论断。之后,党的十二大报告、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都提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不仅明确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以此为立论依据,全面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针对曾经盛行一时的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传统认识,报告特别指出:“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十三大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理论,是根据之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决定的,是用社会主义本质论观察我国当今社会历史发展所处阶段得出的准确定位。这一准确定位反映了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
三、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用一种僵化的模式来剪裁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它使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事业失去活力,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针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错误和危害,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出发,提出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的新观念和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突破之三。
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这种体制为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加快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体制基本上是照抄照搬苏联模式,是在我国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国家财政经济急需高度集中统一的特殊历史条件下表现其积极作用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这一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概括起来说,这些弊端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内的国家权力过分集中,不能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对外搞封闭政策,不能从资本主义国家吸取对建设社会主义有用的一切文明成果。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加之“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错误和挫折促使人们认识旧体制的弊端,唤起人们的改革意识。邓小平概括说:“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基于这样的认识,邓小平提出了通过改革发展生产力的主张。他说:“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⑧。南巡谈话中,他对这一观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⑨邓小平的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明确指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必须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对于只讲革命是解放生产力,不讲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传统社会主义认识说来是明显的突破。对于改革的性质及其必将产生的影响,邓小平也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子。”⑩
对外开放实际上也是改革,同对内搞活一样,其目的都是为了发展我国的生产力。1984年邓小平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时说:“三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11)“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困和落后,就必须开放。”(12)必须“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1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国家统计公报的资料,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38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三倍,平均每年增长9%。粮食、棉花、煤炭、水泥总产量居世界第一,钢产量居世界第四,电视机按人口计算的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经济的繁荣,与世界经济停滞萧条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了带动国际经济增长的新的热点,真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种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经济手段
对于传统社会主义认识来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根本对立的。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命题,使我们的认识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换了一个新思路。这一命题果断地把那些非本质的东西如计划经济等排除在社会主义本质之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解除了思想理论禁锢,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突破之四。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经设想未来社会将把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组织起来,将消灭商品和货币,价值规律也不再发生作用。1906年列宁曾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对立的两种社会制度来看待。列宁逝世后,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并为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接受。于是逐渐形成一种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搞社会主义只能实行指令性的高度集权管理的计划经济。这种观念为几代马克思主义者所维护,而且为西方的资本阶级舆论界、学术界所接受。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排除商品、排除市场经济,实行在国家计划支配下的产品经济,被认为是抵制资本主义影响必须采取的方法。这种认识弊端甚多,危害极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体制。循着这一思想轨迹,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十二大、十二届三中全会、十三大,到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回顾这一新体制的探索和建立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最终突破传统观念、传统理论误区的思想理论武器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邓小平首先对计划经济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弊端进行了研究。1982年他就说过:“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就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14)这段话在指出计划经济优点的同时,从根本上指出了它的缺点是经济搞得不活。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在一切地方、一切社会集体、一切企业、乃至一切参与经济生产活动的个人,都被要求严格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计划而行动的情况下,就只有国家中央的一个积极性,其它一切积极性都被扼杀了。很明显,这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相违背的。
邓小平对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进行了层层剖析,着重考察了两个问题:一是社会主义是不是商品经济,二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传统社会主义认识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在这个问题上真正的突破是根据邓小平同志指示,我党在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存在不是暂时的和一定范围的。邓小平认为,明确这一点,是一次真正的理论上的突破,因而也是真正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此,他对此决定评价极高,他说:“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我是这么个评价。”(15)他还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16)
商品和市场在人类历史上有悠久的历史,并不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才产生的。但是,使商品覆盖市场到全社会,形成市场经济,确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那么市场经济是不是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社会主义是否只能搞计划经济不能搞市场经济呢?还是邓小平同志点破了题。他首先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方法和手段,而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作了深刻的说明。1987年2月,他在一次谈话中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好像一谈计划就是社会主义,这也是不对的,日本就有一个企政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17)1992年初在南方视察时,他进一步指出: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18)
为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从姓“资”姓“社”的争论中解脱出来,以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克服计划经济的弊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还正确分析了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判断姓“社”姓“资”和一切是非得失的标准。他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精辟论述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打破了对计划经济的迷信,打破了对市场经济的禁忌,不但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而且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积累起来的有利于社会化大生产、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一切市场经济的经验,利用过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正是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十四大明确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进入了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
社会主义本质论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对于一切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普遍意义。
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到现在已经70多年了。70多年来社会主义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出现过一系列严重失误,有过不少沉痛教训。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时期。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怎样?这些问题成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特别是当代思想界的重大热点问题。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以社会主义本质论为基石和核心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代表着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先进水平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这一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实践,科学地回答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它告诉人们:判断是否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准是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而不是某个国家的固定模式。社会主义在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科技竞争中的严重落伍,以及由此而来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严重挫折,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恰恰是由于传统社会主义认识影响,长期忽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教育人们: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论,抛弃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影响,社会主义就能走出低谷,再铸辉煌。这方面中国已做出了榜样,社会主义本质论已经把我国历史导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对社会主义运动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此我们充满着信心和希望。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20)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⑦⑧⑨⑩(11)(12)(13)(14)(15)(16)(17)(18)(19)(2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10月第1版,第373、10、327、116、373、269、136、370、142、64、266、149、17、83、91、203、373、372、383页。
⑥《列宁选集》第4卷,第142页。
标签:计划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邓小平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