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_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论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_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试述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十一五”发展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

一: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握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涵

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又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历史阶段,各种社会矛盾都可能凸显。必须充分认识国情、立足国情、面对绪多而复杂的问题,针对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地做好促进和谐的各项工作,要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全团结。

二:必须抓住工作的重点,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大力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泛普及二十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和载体,引导人们从身边的事情何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从一点一滴改起,增强道德意识,提高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切实做好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调节三大基本任务。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在充分发挥市场引导就业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的职能。

3、国运兴衰,百姓福祉,根本在于教育。要继续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优化调整教育结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建设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全面普及义务教育,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4、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日常生活中难点、热点问题,为民多办好事、实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路不平、灯不亮、下水不畅、卫生死角、油烟噪声扰民,以及社会治安状况等,都事关群众的生活质量,要进一步完善群众信访受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为人民群众羽毗解难。

三: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农村文明建设

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是组织引导农民群众广泛参与,不断扩大文明村镇的覆盖面。二是继续推进城乡结对共建文明小康村镇活动,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动员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大力支持和帮助。三是要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以评促赛,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现代文明意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四是要积极推进农村“四改”工作。改水、改厕、改灶(沼气),改道(路)工作,解决农民用水难、上厕难以及交通行路难等问题。五是要高度重视村镇规划和基础设施特别是环卫设施建设,建立有效筹资机制,努力使村镇做到规划合理、设施配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和保证。

四:必须建立健全构建和谐社会管理协调服务支持体系

建设和谐社会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1、推进管理体制的创新。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优化行政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健全基本养老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扩宽生活保障资金来源渠道。扩大生活保险覆盖面。扩大生活福利资金来源,推进福利社会化。

3、加强和完善“综治”工作机制。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加大打击力度,增强打击实效。

标签:;  ;  

论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_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