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 四川省德阳市第九中学校 618000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仅是认知的过程,还是体验的过程,认知与体验就如同两道主线贯穿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始终。有些时候出现的社会现象,我们的学生比我们老师知道得多。他们提出的有些问题相当敏锐,凭我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很难令学生满意的接受;因此,只有当我们把自己看作是与学生共同受教育的学习者,想学生所想,感学生所感,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教育也才能真正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
【关键词】认知目标 内化德育 营造氛围 提升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2-127-01
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号自身的需要,满足自身的要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始终伴随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强调体验,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发挥道德与法治课潜在的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好地促进认知目标的实现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认知的目标,有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德育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发挥情感体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以看出,关注体验的教学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富有活力,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日本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也强调“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能够融入愉快的情感体验,以情动人,以情化人,认知目标就能在“感动”、“感化”中得以顺利实现;反知,缺乏情感体验会消退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认知目标的实现变得困难。
二、可以增强学生内化德育要求的自觉性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德育的重要途径,是育人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认知水平的提高,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道德准则、道德规范,但缺乏主动性、自觉性,要将这些准则和规范内化是不可能的。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有了情境体验的成分,多了亲近感,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就明显增强,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师生之间的认同感,从而使知识的传递更为容易,学生的接受更为主动。例如,讲到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人生价值这一内容时,教师单纯地从理论向学生讲授人生价值,学生也可能理解和认识,但很难内化为自身的追求。教师在课堂内如果组织学生对大学生张华在粪池救老农是否值得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心理碰撞,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这样做更容易为学生所接纳并主动内化。
三、可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教学过程的价值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成为知识的权威,只注重灌输、传递,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则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创新思维被压抑,阐明自己态度和观点的机会被剥夺。这种单向传递和接受的过程由于缺乏情感参与,缺乏交流和沟通,课堂气氛凝重,从而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关注情感体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带着积极的情感去教,可以使其心情舒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学,可使其精神振奋,充满学习的热忱和探索的欲望,注意力集中,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达到获取知识快,保持记忆久的良好效果。由此可见,充满情感体验的课堂是教学双方互动最好的催化剂,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有了态度方面的体验;不仅学会了接受,而且还学会了合作、沟通、表达,把知识学习和情境体验统一起来。
情境体验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重要的作用,给学生以切身感受,并促使学生情感升华,认识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加以渗透。那么,如何使学生更好的获得情感体验呢?
1.要在教师主导下,创设情境。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应主动地创设一定的情境,优化教学环境,以适应教学过程中认知的需要和情感体验的要求。如在教学中,学生对某一观点分歧较大时,教师可组织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使多种观点思想发生碰撞,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之功效;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内容教育时,教师可选播优秀电影的片段,以直观的画面感染学生,烘托气氛,以实现知情统一;在进行哲学原理讲解时,教师可以厚积薄发,深入浅出,以故事导入,使学生在诙谐幽默的故事中领悟出哲学原理的内涵,从而把趣味性和哲理性有机结合起来。
2.教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发展、生活境遇、人生体验的实际,帮助他们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这样才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课本上的理论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创设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饶有兴趣、相互促进的活动性课程,而不能就事论事,以理说理。这种回归生活的教育,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如在道德与法治讲授银行储蓄利息时,不妨模拟一次存取款活动,由学生根据利率去计算应得利息,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意识到学有所用;在公民守法内容时,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入典型案例、特别是学生熟悉或身边发生的案例,使学生在案例分析中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掌握相关的法律要求;在谈到国际关系问题时,把富有典型意义的热点问题作为教学背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能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培养起到重要作用,贴近生活的教学,让学生获得了如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对教师讲述的内容,有所感悟、有所内化,并主动转化为实际行动。
3.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师德修养。
在强调情境体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良好的行为和美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创造一个美的情感交流空间,使学生受到熏陶。教师要用自己真挚的爱,去燃起学生心灵的火花,鼓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用充满爱意的眼光、手势、语言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就能激起学生心中的层层浪花,使学生显的自信和满足。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这种影响,还受到教师平时为人处事方式、态度、习惯的影响。教师具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生活态度,就可以增强对学生的感染,起到春雨润物般的作用。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着手于改革教学模式,不断地转换教学思想,积极地探索初中课堂教学的创新之道,从根本上提高初中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高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新课改后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董洪省 《中华少年》 2017.
[2]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中的策略探讨臧柳成 《考试周刊》 2017.
论文作者:何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法治论文; 道德论文; 情感论文; 认知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2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