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道路;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武汉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向内陆过度地带,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性东南季风气候区。具有冬寒夏暖、春湿秋旱、夏季多雨、冬季少雪、四季分明的特征。智慧生态城PPP建设项目是中交联合体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政府在“N+8”模式下共同投资建设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
2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介绍
2.1 主要技术标准
①道路等级:双向四车道城市次干路。②设计速度:40km/h。③视距:停车视距≥40m、会车视距≥80m。④道路最小净宽:小车道宽3.5m,大车道宽3.75m,非机动车道宽3m,人行道宽2m。⑤道路红线宽度:川江池一路、二路、四路为40m;枫林六路为38m。⑥路面类型:沥清混凝土路面。⑦路面设计荷载:BZZ-100。
2.2 使用的要求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所建路面有一定的强度,还要求与路面有很好的黏结性,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才能够保证路面使用的长久性。如果从具体要求来说,首先就是要选取适合的材料,在进行材料选取的时候,要结合所建路面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原材料,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对原材料进行相应的检验,从而保障沥青和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3 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3.1 施工前准备
为了可以更好的完成工程需要在开始之前制定一个工作计划,主要计划内容为施工组织计划、详细的技术交底、操作规程、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指标要求、设计图纸。另外还需要在工程前期计算路段内各点的设计高程,各种记录及表格准备,沥青混合料的实验报告,分配好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对于原材料方面一定要严格管控,避免出现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流入工程中。在原材料准备环节需要制定好料源的选择与定购方案,并需要亲自进行考察,确定购买的原材料质量没有问题。
3.2混合料的拌合及运输
拌合:沥青在工程中是有一个混合配料比的,需要按照要求的比例进行配置,在搅拌工作进行之前需要将搅拌材料准备好[1],在进行搅拌之前一定要确定好搅拌的量,同时还需要注意,搅拌时影响搅拌效果的除了沥青用量之外,温度也会对搅拌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搅拌时能达到最好效果的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样才会使沥青的粘度符合实际工程的需要,最后在搅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将时间掌握好。
通过工程经验的积累就会知道搅拌沥青时一定要注意方法,将材料搅拌均匀是必须的,另外实际温度必须控制在200℃以下,另外为了不影响施工的质量施工时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140℃~150℃之间。运输:将沥青拌合好之后,材料是半固态的,所以在运输时一定要加以小心,一般采用的集装方式为利用密闭式运输车进行密封处理,在运输的时候需要注意对沥青混合料的装载,通常存放沥青混合材料的容量是有限制的,对于这一点运输人员一定要重点了解,混合容量不能超过密闭式运输车的最大容量。
在运输过程中为了可以保证混合料不受影响,要对车速进行一定的控制,在行驶的时候一定要避开崎岖的道路以及地面不平整的道路,防止颠簸导致混合料的储存受到影响;在输送混合料的时候最好选择在晚上行驶,因为这个时间段,没有光照,与白天相比温度比较低,便于混合料的储存;存放混合料的地方一定要对其进行充分打扫,在存放区域内不能摆放杂物,另外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发现在运输过程中使用篷布进行遮盖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光照对混合料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摊铺及接缝处理
路面下层路面采用高程控制的方法诱导两侧增加一根钢丝绳,安装一根双侧钢丝绳,直线段距离10m,曲线段5m,钢丝绳乘以直径为2.5mm,长度为300m以下的钢丝绳,然后用钢丝绳固定,施工时始终检查钢丝绳的张力,以便波浪不会出现在路面层中,在内部,上层以自动控制悬浮参考梁厚度的方法进行铺设。展位法的要点是,中层、上层的标高,为了保证厚度和平整度,必须精确控制底层的标高和平整度。地毯的厚度乘以松木地毯系数与设计厚度、地毯中间任何时候的地毯厚度、坡度,通过检查胎冠,检查地毯混合材料总量和面积之比的平均厚度,当不符合要求时,必须进行调整。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
该摊铺方式的要点是必须精确控制底面层的高程和平整度,以确保中、上面层的高程、厚度和平整度。摊铺厚度为设计厚度乘以松铺系数,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横坡、路拱,并按摊铺的混合料总量与面积之比校验平均厚度,不符合要求随时调整。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摊铺。
如果接缝必须放置在水平接缝处,摊铺机应离开混合物的末端,人工布置混合物的末端,将与混合物厚度相同的方形材料直接放置在混合物旁边,并将方形材料的混合物压平。大约3.0m的长度在角树的相对侧重新填充碎石,高度比正方形树高2至5厘米,混合物被加压。如果你想恢复路面,清除碎石和方形材料,清洁下层,恢复路面。
3.4 压实
轧制压力、回压、终压、25t胶辊、DD130和DD110型双辊钢辊的第一压力共同完成。初始压力应在DD130装载机中稳定两次,并应在高温、过渡、不造成破裂的情况下进行。返回压力为4-5个恢复压力,在25t橡胶辊和DD130振动辊之间交替。最终压力随DD110双钢汽车压力机(不振动)移动。直到达到压实要求并且表面没有明显的环形标记。
①碾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冲洗压路机,检查喷水装置及运转是否正常。
②碾压前由试验员测量温度,确定碾压区位置,并用彩色小旗对初压区、复压区、终压区加以区分(红色旗为初压区、红旗与黄旗间为复压区、黄旗与绿旗间为终压区)。
③碾压时压路机由低处向高处呈梯形碾压。梯形斜线与行车方向成45°夹角。
④初压速度控制在1.5~2.0km/h,复压速度控制在3.5km/h,终压速度控制在4.0km/h。减速停车应有足够长的缓和段。杜绝急刹车和大油门起步,避免出现横轮迹,保证路面平整度,无论是终压还是复压,压路机禁止出现“先振动后行走”,整个碾压过程中压路机必须保持匀速。
⑤碾压过程中,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在未成型的路面上停放施工机械,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碾压完毕,压路机停放于当天碾压区以外且温度低于50℃的路面外侧。有特殊情况出现,需横向碾压时,则横各碾压应在终压前完成,碾压过程中要有专人盯岗。
⑥最终碾压(赶面)必须要由试验员按温度控制,避免终压温度过高而出现纵向轮迹,尤其是在接头处更要严格控制,一般终压段落在温度允许的范围内宜长不宜短,避免造成过多的横向轮迹。
⑦在碾压过程中,试验员及时按规范所规定的频率进行压实厚度取样,并及时与施工员配合,以达到规范要求。尤其是在中午,施工员和试验员必须盯在现场。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工程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施工处理,使用合适的施工处理措施从而有效解决掉工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施工不当造成的问题,并需要加强施工中的质量监控措施,从而在工程施工中将工艺流程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拌合、摊铺、接缝、压实等环节中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从而保证了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确保了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后期道路维修,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韦启伟.浅议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3):246-247.
论文作者:江全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厚度论文; 道路论文; 压路机论文; 混合物论文; 钢丝绳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