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网的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

基于校园网的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

宋蓬勃[1]2000年在《基于校园网的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并且相互连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Internet。“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工程,经国家计委批准,已于1994年正式启动,开始了中国高校校园网建设的新阶段。目前CERNET已与国内几百所高校连接,并与国际计算机网络Internet相连。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高校校园网络,发挥其巨大功能来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是一项细致性、准确度要求很高、但又非常烦琐的工作,实现管理工作的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化、网络化是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教务管理仍处在单机管理和手工管理相结合的状态,管理信息的发布多为书面材料,这样不但花费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查询也不方便。因此,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开发了这套基于高校校园网网络环境的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可以使各项管理工作快速、方便、准确、安全的得以实现,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功能,更好的促进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基于校园网的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的原理、整体方案和具体实现方法。对几种网络计算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该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作了详细的论述,重点论述了客户端应用程序和Web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实现方法。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包括:校园网的简介、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计算模式,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的整体方案、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开发工具的选择和各自的特点,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简介,后台数据库的制定和各功能模块的实现,ASP等Web数据库实现技术的比较,网上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的实现,以及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的试运行情况。

孟东霞[2]2003年在《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教务管理是高校教育信息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及关键,教务管理从传统的人工操作到信息管理自动化、网络化是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我校教务管理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模型设计,并采用人工智能理论中专家系统的设计思想,对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学籍管理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实现,讨论了基于产生式表示的知识在关系数据库中的表示与实现,设计了基于学籍管理知识库上的自动推理程序,使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具有智能的特点。 本系统采用Client/Server模式与Brower/Server模式相结合的开发方案,以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IIS作为主服务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采用Visual Basic 6.0和FrontPage作为开发工具。

杨有玉[3]2007年在《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教务管理是所有学校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又相当复杂的一项工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型的过度,在校学生人数出现了急剧增长,带来各.种管理业务工作量大量增加,特别是教务管理业务数据量剧增,国家教育部对高校教学过程评估,使各高校对教学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更加重视,教学过程的资料收集和管理比以前更加细致,这些变化使手工进行教务管理力不从心,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目前高校教务管理的需要。为了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使教务人员从繁杂的任务中解脱出来,本系统的开发就是为适应这些变化,提高教务管理效率为某高校开发的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综合管理系统。本文围绕我院教务综合管理系统的项目实施,根据开发过程,重点阐述了软件项目开发的流程,从业务流程、功能描述、数据流、数据字典四方面对系统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从数据库逻辑模型、软件结构、模块加工说明、界面设计四方面对系统进行了详尽的设计。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对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展望。

宋志邦[4]2017年在《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交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己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强大动力。利用网络技术提升高校教务管理水平,打造双一流大学,为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具有深远意义。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大众性教育模式,高校的扩招让在校生人数出现了剧增,因而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加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特别是教务管理工作,随着数据量的剧增如何高效利用好有限的教学资源,提高管理人员效率,做到规范化的信息管理、科学化的业务办理以及数据信息的便捷查询,己成为现代化教务管理水平的提高的核心要点。本文基于我院教务综合管理系统的项目实施,全程参与系统的开发。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对教务管理系统进行了交互研究,通过对用户群特点描述、功能描述、需求描述等方面探究教务管理系统对于用户的使用需求。将这些用户需求与系统开发想结合,设计开发出满足用户体验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本课题研究包含以下方面:1.概述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发展历程,总结我校教务管理系统中存在的设计缺陷。2.采用用户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的调研方式对用户群体进行抽样调查,从而对用户群进行精准定位。3.对用户体验进行了概述,总结了国内外用户体验的发展历程。探究了用户体验的需求并分析了影响用户体验的各个因素。通过前期的调研结果建立用户体验模型,分析研究了用户体验行为模式并总结体验评估。4.分析高校教务管理的流程模式,总结教务管理中的用户需求要点,建立系统功能模型。5.为了解决我校教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结合对使用人群的分析,提出了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6.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我校机电学院教务管理,开发了一款具备机电学院特色的教务管理系统。

李世晨[5]2006年在《基于B/S结构的高校学分制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教务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管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为了适应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充分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成为可能,满足教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自动化的需要,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本文联系笔者工作实际,叙述采用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下,采用B/S结构技术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研究中重点对学分制条件下教学计划、学生学籍、开课计划、排课算法及策略、网上选课、学生成绩、考务、教学考评等教务环节进行了系统分析、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库建模设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系统安全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竞争的优化排课策略,还研究了在WEB环境下如何扩展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集群计算方案。

张兆基[6]2012年在《基于校园网的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进入我国的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传统的手工式教务管理和简单的计算机辅助办公已经无法满足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同时,教务管理信息化是教务工作进行系统化、工程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高校正在进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在快速实施,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和教职工人数不断增多,教学资源日益紧张,随之教务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建立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子系统——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本系统是针对于西藏民族学院的教务管理部门而开发的,目的是开发一套完整的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以适应该校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背景下、网络化普及的形势下教务管理工作的需要;以完善教务管理模式、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教务管理工作的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和安全化,为该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的开发标准、开发平台以及采用的关键技术,其次着重对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全面地分析,最后对各模块功能进行了详尽的设计,并给出了部分模块的实现,也实现了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系统运行一年多来,性能稳定、效果良好。本系统应用于Windows系列平台,采用了C/S和B/S相混合的开发模式,B/S模式通过Visual Studio.Net平台实现,C/S模式使用开发工具PowerBuilder实现。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使用32位的Windows Server2003,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5。

冯中平[7]2010年在《基于混合结构的高职教务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处于关键位置的高职教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讨论了高职教育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目的和意义。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个性要求,在分析高职教务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及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教务管理结构模型、教务管理业务关系模型和用例分析模型。本文对比分析了C/S和B/S结构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教务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和设计方案,该模式发挥了B/S与C/S体系结构的优势,弥补了二者不足。本文以某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管理为背景,根据教务管理系统设计目标,重点对高职教务管理业务中的教学计划管理、智能排课、考务管理的需求与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系统安全模型。对高职教务管理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安全设计,并根据高职教务管理教学计划安排中的课程冲突问题,设计了一种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算法。本文以C/S模式实现高职教务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功能,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智能排课、考试管理等系统;以B/S模式实现高职教务管理系统的WEB端,包括教师、学生、部门、访客等四种身份对系统的信息查询和数据输入、修改等功能。实践表明,采用混合结构的高职教务管理系统具有较好的功能与性能。该系统应用于某职业技术学院效果显著,达到了既能满足教务管理用户集中使用、数据处理量大的要求,又能满足教师、学生、管理人员远距离信息查询、数据输入的要求,较好的适应了高职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林思思[8]2016年在《收纳设计视角下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信息架构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教务管理系统是高校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事务管理、提升教学服务质量的重要平台。目前该系统功能局限于基本事务的管理,在教学服务、信息沟通等方面的拓展仍不完善。笔者结合建筑学、认知心理学和软件工程角度分析,发现问题根源是前期系统信息架构规划过于局限,未能匹配使用者需求与系统目标间的关系。此前系统开发过程对用户体验缺乏关注,已有文献侧重技术创新。构建系统需考虑使用场景、用户和信息内容三者相互协调,信息分类、内容组织逻辑以符合用户体验为基础。我国高等教育要从过去"追求成绩和统一"向"追求质量和个性"过渡,设计科对信息管理大多关注外在"呈现",缺少向内对信息"分类组织"的探究,交互手段比较落后,以上问题均需要一个新的思路来解决。本文设计出理想的教务管理系统,以及设计该系统时需要的智慧、技巧和背后的深意。改变设计教务管理系统的观念,就要重新认识"用户行为"对系统架构的影响,收纳设计旨在强调匹配"个人习惯"与"住宅分区",其理念和方法对教务系统重构有重要借鉴价值。研究收纳设计视角下重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其实是是探究如何设计教务管理系统能持续维持使用者良好体验,具体到信息架构层面,则是探究如何组织教务管理系统的信息以便于使用者理解操作。本文首先阐述收纳设计相关概念,并在行为层次维度对居家习惯和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进行匹配,发现收纳与系统的信息架构具有高度的自相似性,理想的收纳效果、合理的信息架构都需要从产品目标出发,在使用情境中分析使用者的行为,思考如何提高操作效率、预防或减少出错;接着深入探究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发展现状,还原系统流程的真实场景,结合易用性调研结果,讲明在收纳设计视角下重构系统信息架构的必要性;然后,比较传统IT的开发模式及"目标导向"设计方法,在使用者需求和教务管理目标的双重导向下创新设计,还原使用情境并递归需求,依据功能操作频率划分优先级,整合完成系统架构设计。最后结合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实证,评估设计效果。

黄波[9]2006年在《基于DCOM的多层分布式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各高校不断地扩招,各高校的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教学资源日益紧张。特别是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发展和学分制的推出,各高校都存在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基于传统架构下设计的教务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务管理的新需求。所以,我们必须研究新的架构和使用新的技术来实现新需求下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本文通过对各高校现代教务管理系统新需求的分析,在比较现有教务管理系统所采用的架构及设计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使用多层分布式架构和DCOM组件技术,提出了基于DCOM的C/S结构和B/S结构相结合的多层分布式混合架构的信息系统模型(M-Disem),给出了提高M-Disem系统运行效率的若干关键技术。并基于该架构设计实现了M-Disem原型系统。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 (1) 提出了基于DCOM的C/S结构和B/S结构相结合的多层分布式混合架构的信息系统模型(M-Disem)。该模型将最常用的业务逻辑和企业对象封装在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中,实现了界面和逻辑的分离,以及业务逻辑和企业对象的重用,使对象服务不再局限于局域网内部,基于该模型下的系统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更高的安全性。 (2) 设计了适用于M-Disem的多线程应用服务器。通过对DCOM所提供的线程模式和执行实例的分析,使用Inprise提供的TThread类别来建立支持多线程的应用服务器,使每个客户端的应用程序都可以共享应用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应用服务器用独立的线程为每一个客户端提供服务,大大提高了多客户端情况下系统的执行速度。 (3) 设计了基于TSimpleObjectBroker的容错机制和负载平衡机制。通过在客户端中引入TSimpleObjectBroker组件来维护一组应用服务器,使客户端可以自动地选择一个执行正常且负载最低的应用服务器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M-Disem系统的鲁棒性,并提高了M-Disem系统的执行效率。 (4) 选择了基于Dispatch Binding的远程调用方式来提高M-Disem客户端程序的执行效率。分析和实验比较表明,在M-Disem中采用该远程调用方式,比传统的Late Binding调用方式具有更快的调用速度,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效率。

杨东风[10]2010年在《基于校园网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日常管理中的核心工作,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其管理模式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与自动化对学校的总体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根据延安大学“学年学分制”实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C/S、B/S模式各自的优缺点,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C/S、B/S混合模式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本文首先给出了教务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模式,对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并采用可视化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对各模块建立了较为完整的UML模型,为系统功能的具体实现提供了清晰的解决方案。其次,对教务管理系统中使用的排课算法进行改进设计,采用遗传算法和贪婪算法共同完成智能排课任务,利用Matlab2009软件对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的有效性;对选课模块中使用的传统抽签算法进行改进设计,采用加权抽签算法来完成选课任务,对选课模块进行负载测试并进一步分析了测试结果,保证选课的合理性、公平性。最后,对教务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从网络、用户、数据、制度四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基于校园网的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D]. 宋蓬勃. 山东师范大学. 2000

[2]. 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D]. 孟东霞. 太原理工大学. 2003

[3]. 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杨有玉. 同济大学. 2007

[4]. 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交互研究[D]. 宋志邦. 西安工程大学. 2017

[5]. 基于B/S结构的高校学分制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李世晨.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6]. 基于校园网的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兆基. 长安大学. 2012

[7]. 基于混合结构的高职教务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 冯中平. 湖南大学. 2010

[8]. 收纳设计视角下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信息架构设计研究[D]. 林思思. 浙江理工大学. 2016

[9]. 基于DCOM的多层分布式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黄波. 江苏大学. 2006

[10]. 基于校园网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D]. 杨东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

标签:;  ;  ;  

基于校园网的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