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应该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在教学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生活化的情境。这样做不仅仅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轻松的掌握相关的知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情境;教学
在物理课程中加入一些生活化的内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相应的课堂氛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起来。从这个地方就可以知道,生活化情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传统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局限性
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太多的关注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太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心理就是认为物理知识太过于抽象,而且学习的过程也很枯燥没有什么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情况就很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阻碍学生才能的发挥,使学生无法看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而无法构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就需要把生活化的情境加入到初中物理的教学活动里面来。
二、生活化情境在教学中实践的具体方法
(一)使用生活化的故事
初中生对于新奇的事物往往很感兴趣,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而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展开相应的想象。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更好的利用初中生这样的特点,把一些生活化的,趣味化的故事加入到课堂中来,引起学生的探究性思考,想一想故事里面蕴含的相关的物理现象,从而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学习“液体沸腾”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加入一些生活化的故事,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在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的时候,学生往往对液体到达一定沸点才可以沸腾的知识点很敏感,不过又很容易忽略维持沸腾需要继续吸热这个条件,那么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条件,教师就可以加入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小村子里面住着一户人家,就只有爷爷和孙子两个人。一天爷爷要出门做一些事情,就希望调皮的孙子可以看住家,他把孙子带进了厨房,并给了他一个工作:孩子,厨房里面的大锅里面有一个小锅,你把两个锅里面都放满水,保证大锅里面的水不烧干,小锅里面的水只要开了,你就可以出去玩耍了。孙子听完之后很开心,他往灶里面放了很多的柴火,可是一直到爷爷回来,小锅里面的水也没开。
这样一个以生活实践作为背景的小故事,就可以吸引全部学生的兴趣,大家都讨论起来:是不是因为火不够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当大家的好奇心到了一个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同学们说这个故事的答案,也就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大锅的水就会开,然后就会把温度传给小锅,当两个锅的水温都到了沸点之后,因为温度没有差距了,所以就不会进行温度传递了。所以只要大锅里面的水不干,小锅里面的水就不会沸腾。
当答案公布之后,学生们就可以真正的理解液体沸腾的两个必备条件,而这样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也会让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所以加入故事化的故事进行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行相应的探究,增强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性,它的效果也要远远的大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活动。
(二)使用生活化的体验
曾有教育学家说过:只有让学生进行亲身的体验,他们才可以更好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构建多元化的生活情境,并用这个作为教学活动的导入点,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体验过程中,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部分的时候,就可以加入相应的教学设计。在这一部分。教师需要给学生介绍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大小以及影响因素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内容往往都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很多的学生无法理解摩擦力的存在。为了能够更好的让他们感受到摩擦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并且与很多物质本身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教师就可以设置相关的体验情境。
首先教师可以让所有的同学都把手摊开,手掌朝向下面。在周围的空气里面进行相应的摆动,同时还要求他们使用这样的姿势,在课桌上面进行相应的摆动。之后教师就可以问学生们:这两次的摆动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哪次的摆动更加的顺利呢?这说明了什么?因为有了亲身的体验,学生们往往更容易得到相应的结论:第一次的摆动会更加的容易,第二次的难度就会比较大,因为它的阻力更强。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给学生说一下摩擦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空气和桌面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介质,我们用手来回的摆动,就可以感受到一定的阻力,而显然桌子和手产生的摩擦力更大。所以我们很容易就感受到手来回摆动时候受到的阻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逐渐的向学生讲解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如何在生活中使用摩擦力的知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会高起来了。
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加入一些生活化的体验,往往可以当成很好的教学材料。教师在课堂上面需要设计一些生活化的小实验,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存在,它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出现纯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的导入方式,也会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的流畅,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使用生活化的实践
构建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只是停留在课堂的学习中,还要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里面。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在实际的生活里面,从而做到学以致用,让物理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要让学生积极的进行实践,这样才可以的激发他们的智慧,教师需要把实践活动的开展作为一个教学的切入点,用实践活动开展生活化的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类的作业设计。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上面的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物理实践操作类的作业,像在学习“声现象”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布置实践作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做一个可以发声的器件。在学习“电路探究”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布置相应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利用电池,导线,开关等物品做一个简单的手电筒。在学习“光的折射”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生活化的实践作业主题定为做一个简单的望远镜。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小组合作,个人探究等不同的教学方式,实时的指导学生,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自己完成相应的实践作业。
将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进行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而自己动手做一个小的作品,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喜欢学习物理知识,感受运用物理知识所带来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另外把物理实践带入到学生的日常作业中来,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优化初中物理作业的内容,从而避免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纯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物理制作所带给自己的快乐,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让物理走进人们的生活,构建相应的生活化情境,才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物理教师应该不断的进行创新,大胆的尝试相关的改革活动,把更多的生活化的情境加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袁新华.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等教育,2017(10).
[2]常同起.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J].中等教育,2018(2).
[3]王鸿飞.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细腻化处理方法[J].中等教育,2013(7).
[4]陈伟.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中等教育,2018(6).
作者简介:郑元平(1990.02-),男,海南省屯昌县人,大学本科,中学二级物理教师。
论文作者:郑元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物理论文; 学生论文; 生活化论文; 教师论文; 就可以论文; 情境论文; 摩擦力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