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高考新方案,科学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生自主论文,新方案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16518/j.cnki.emae.2016.04.013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于2012年秋季在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面实施。其最大的亮点是强调选择性,即倡导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在三个选择权中,学生的课程选择权是核心,教师的课程开发权是前提,学校的课程设置权是保障。2014年9月19日,《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公布实施,进一步在考试招生模式、考试科目、考试次数上让学生享有较大选择权。 自2014年9月以来,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华二中)高一年级在开齐开好必修课程和必需的选修课程的同时,围绕着“7选3”,结合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在学生学考科目选择与指导、合理准备第一次学业水平考试等方面做了积极、大胆的实践与探索,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私人定制”式的教育。 一、影响学生作出科学选择的主要因素 应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首要问题是学生选择哪几门学科作为学考科目、哪几门学科作为选考科目。学生的选择能力差异性很大,少部分学生能很快做出合理选择,然而,大多数学生在面对选择时,犹豫不决。影响学生选择的因素很多,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学校、教师和家长需要帮助学生权衡各种因素,实现理想选择。 1.客观因素 (1)发展期的不确定性。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期的关键阶段,也是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学生发展的可塑性,决定了其行为的不确定性;学生个性的丰富性,决定了其表现的多样性,无论是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还是对自己今后的人生发展,都具有鲜明的不确定性。 (2)“应试教育”的唯分数论。一位高一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几乎都是分数决定他的方向,教师、家长评判个体能力的标准也几乎是分数的高低。唯分数论导致我们的学生缺乏了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把“能考好”与“能学好”、“能做好”画上等号。 (3)职业体验缺失。中学生对职业的体验几乎为零,不知道某个职业是干什么的、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这导致中学生对未来的定位模糊。所以,很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才发现所学的专业不适合自己,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减弱了学习追求,出现了学的不是自己理想的专业、以后从事的不是自己想要的职业的状况。 2.主观因素 (1)学生初中的学科学习基础。学生最开始就要进行课程及其学习层次的选择,这一选择与他们初中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相关联。学生学习基础好的往往是他们兴趣强的学科,可以将其确定为选考科目,并选择高的学习层次。对于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科,学生可以选择较低层次的学习,并将其选作学考科目。 (2)学生对个人未来方向的定位。学生选择的第二项是分析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如未来“我”想学什么专业、想从事何种职业。学生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自己发展相关的优势学科强化学习,甚至将其作为选考科目。 (3)学生对大学专业的了解程度。在选考科目的选择上,学生还需要了解大学专业与职业的关联度,但国内大学专业设置、专业课程的不明确性,不利于学生进行选择。 3.选择的理想模型 综合影响学生选择的各种因素,学生选择选考科目的“模型”很多。 (1)从组合类别来看,选考3门有传统大类(大文、大理)、文科倾向类(两文一理、两文加技术)、理科倾向类(两理一文、两理加技术)和混搭类(一文一理加技术)。大多数学生适合选择两文一理或两理一文。 (2)从决定选择的理由来看,学生选择选考科目的第一依据是学习兴趣,第二依据是学科学习优势,再是准备在大学学习的专业和今后拟从事的职业。选择的最理想模型当然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科优势和大学拟报考的专业以及今后拟从事的职业形成“四点一线”。 看看学生的心声:“我在初中时科学成绩较好,对物理、化学较有兴趣,而且在大学选择专业时学习物理、化学会拥有更多的选择。但生物学科我并不擅长,就没有选择。政治、历史要背的太多,担心跟不上,所以我在技术和地理之间徘徊,又担心选技术的人太少,难考,才选择了地理。在高考改革之后,选择变多,要求也更高了。” 二、学生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如何得以实现 学校办学是为了帮助学生自主发展,其前提是保证学生的选择权,保证学生拥有自主的选择空间。 根据浙江省的政策,新高考不再是大文、大理的捆绑模式,而是学生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和技术这7门学科中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计入高考总分,实现了初等教育由均衡教育向“扬长教育”的飞跃。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由被动变成了主动,是自己结合自身特长、今后学习方向和职业倾向的选择。用学生自己的话说:“作为新高考第一批参与者,文理不分科的政策使我们在选择课程上有最大化的灵活性,选课的灵活性增强后,更有利于我们在高考中取得稳定的成绩,减少短板效应的发生率。” 1.课程开发使学生的选择权有了保障 在新高考模式下,学生有专业分类和水平分层的选择。专业分类的选择是学生选择国内高考、“三位一体”考试、国外高考、直接出国学习等不同的升学渠道,以及“7选3”的选考;水平分层则要求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层次。如参加国内普通高考的学生,他在选择了3门选考科目后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层课程,语文、数学、英语3门必考科目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层次;学考科目以通过学业水平考试为基点,可以选择较低一点的层次;3门选考科目为了今后的发展,可以选择较高层次的学习,甚至可以选修部分大学先修课程。 针对这样的选择,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的课程群以满足学生选择和发展的需要。经过3年的课程建设,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已经实现了相对完善的课程群建设。语、数、外学科我们开发了A、B、C3层校本课程群,基于“7选3”开发了学考和选考课程。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我们还建设了青海民族办学课程群、浙师大直升班课程群、国际部课程群等,为实现学生课程选择权提供保障。 2.课程设置使学生的选择权成为可能 学校要合理统筹三年课程,注重教学时间安排的学科之间、年级之间的均衡性和学科教学安排的持续性,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自主选择。 统筹3年课程。一是计算各门各类学科3年课程需要的教学时间,如选考科目需要多少时间,学考科目需要多少时间。二是计算3年总的教学时长,以及每个学程的教学时长和有效教学时间。三是统筹安排跨年级课程,打破原先以学年为单位的课程设置,根据一年两次的学考、高考选考以及高考必考等时间节点,系统规划,设置学程(或学段),将所需教学时间合理地分解到每个学程中。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学科(或课程)需要的教学时间,有计划、均衡地安排在相对连续的学程中,让学生的选择有了实现的可能。 3.选课走班教学使学生的选择权得以落实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对学习也带来了不同的需求,选课走班教学使得这样的选择“落地开花”。 前期,我们采用“同科并开、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根据学科学习基础和未来发展的差异选择不同的学习层次。对于学习基础差、今后不作为选考科目和发展方向的学科,学生可以选择较低层次的学习班;对于学科兴趣浓厚、学习基础好、今后作为选考科目甚至是个人未来职业方向的学科,学生可以选择高一点层次的学习。后期,我们采用“专业分类、水平分层、全科全员、选课走班”的教学模式,满足了不同选择组合的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都能先依据自己的选考、学考科目选择不同的类别,再依据学科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学习层次。 三、培育学生的选择能力 随着学习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不断增强,学生的选择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学校、教师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培育、提升学生的选择能力,从政策理解、课程选择、数据支撑、个性化指导、模拟职业体验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 1.政策解读选择 学校应深度理解“选择性教育”理念,并通过召开全校教师大会、家长会、学生大会,利用板报橱窗、校园媒体等,解读《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明确新高考改革的重点,以及“四选择”,即:考生升入高校的通道有了选择;考生参加考试的次数有了更多的选择;考生对自己考试成绩的使用也有了选择;考生报考高校专业的选择权得到了更充分的尊重。 2.课程落实选择 在推进学生选择的过程中,课程成为学生选择的重要依据。学生需要接触课程、理解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对自身的课程学习能力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教师也需要在学生学科学习的基础上甄别学生的选择是否合理,从而给予科学的指导。为了使学生在全面了解自我、了解学科、理解知识的基础上,作出选考和学考科目的科学判断,学校首先就需要对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 高一阶段,我们进行了多次有针对性的调整。第一次调整是第一学程结束时,增加了生物与通用技术体验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接触生物与通用技术课程,为学生选择做准备;第二次调整是第三学程结束,让选定的学科选考与学考分流,组建新的选考教学班与学考教学班,目的是使明确了选择的学生可以学习不同要求的内容,特别是学考科目,可以适当降低教学要求。第三次调整是高考结束后,由于师资得到充实(高三老师),高二学生基本完成“7选3”选择,我们适当增加了学考科目的教学时间,减少选考科目的教学时间,目的是使完成高一学业的学生能合理选择部分课程在10月底参加第一次学考。 3.数据支撑选择 原有考试的功能更多注重对学生强化重点知识的训练和学习效果的检验,但这些对于学生在分层分类的选择上没有更多的意义。对此,学校就需要重新定义考试功能,研究新的考试模式和数据采集办法,进而达到对学生的选择提供预判的目的。为此,我们先后采用了多种考试模式,譬如“一卷三考、分层测试”模式、3+3选考模式、全科同考模式、全科分考模式。同时,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语数外使用原始分,“7选3”的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学考科目采用等级制。由此,考试从原先的强化训练、检查结果的功能向甄别与诊断的功能转变,为学生合理选择选考科目提供数据支持。 4.导师指导选择 学校组建了一个由本校教师与浙江师范大学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队,每位导师负责4~12名学生,为学生的选课提供课程选择、思想、行为、学业、生活、心理、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成长指导。2014级学生是新高考的第一届。我们的导师团队,就开始实行个别指导,分析个体情况,逐步帮助学生确定选择及掌握学考、选考的要求与学习方法,真正实现了“个性定制”。 5.模拟体验选择 对大学专业进行深度了解、模拟职业体验,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更加明晰。我们开设了大学部分学院、专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的特征、中学课程与大学专业的接轨、专业的就业方向等;还进行了模拟职业体验活动,举办了生涯微电影大赛,引导学生发现和挖掘身边的各类职业,了解和体验职业。在记录职业的过程中,参与和体验职业的真实感受,都使学生增强了与社会关联的适切度,了解了与职业有关的专业和高中各学科的关系。同时,我们还将优秀的微视频放在学校网站供其他学生模拟体验,实现体验职业类资源共享。 6.科学分析选择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利用北森公司的软件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学生个人特质、性格、兴趣、特长等,让学生清楚自己的特质、兴趣和职业倾向,进而判断自己今后的职业方向。同时,持续推进的问卷调查也让学生不断审视自己的学业、大学的专业和今后的职业。针对学生对“7选3”考虑少、难决定的现象,在2014年7月~2015年6月,我们设计并进行了近十次问卷调查,推动学生客观分析自己,不断做出调整,直至最终确定选择。 四、问题及反思 在一年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围绕着学生的选择,特别是“7选3”,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做进一步思考和论证。一是学生的课程选择与考试的时间选择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考试时间节点与课程设置如何匹配;二是一年的学习与三年的课程统筹存在的矛盾,主要是如何避免高一学业负担过重、课程安排紧张,而高三相对比较宽松的问题;三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功能和定位与学生所选课程的学习要求相匹配的问题。 改革仍在继续,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学校还需注重顶层设计,进行整体规划,重新构建育人平台,加强导师引导,拓宽学生体验渠道,并有效利用技术手段,搭建大数据平台,只有这样,才能科学高效地破解学生难选择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应不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升开发课程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转型、转变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标签:高考论文; 学考论文; 科学论文; 课程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