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普通话教学实验_普通话论文

小班普通话教学实验_普通话论文

小班普通话教学的实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班论文,普通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各科教学

一、实验目的

我国地域广阔,存在着多种语系,各语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语言的差异使各地人民之间的交流十分困难。因此,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抓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不仅能扩大个体交往范围,增强交往能力,而且对提高各地人民之间的凝聚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鉴于近年来广东地区方言又有抬头之势,部分幼儿园教师仍用方言进行教学,没有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说普通话的环境等情况,我们从小班开始开展了学用普通话的实验,以探索用普通话进行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二、实验对象与时间

本实验的对象是广东省湛江市市委幼儿园小班全体幼儿,共38人。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

三、实验过程和方法

1.前测

实验之前对38名幼儿进行一次测查。内容包括:听老师用普通话讲一个小故事,请幼儿用普通话回答老师的提问或讲出图片内容等等。结果如下:

分类人数百分比

听懂且发音较准 00

听懂但发音欠佳 25.3%

听懂一些常用语 513.1%

完全不会听、讲 31 81.6%

前测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孩子都不会听、讲普通话。提问时,他们直摇头。即使会听、讲的几个幼儿,发音也不够准确,尤其是对声母是g、k、h、zh、ch、sh、的字发音都不准确。

2.实验进行

(1)教师坚持说普通话,给幼儿创造一个听、讲普通话的环境,并寓普通话训练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先是有意识地将讲话的速度放慢,有时说一遍普通话,又说一遍广东话,幼儿理解意思后,再教他们用普通话学说几遍,并及时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字音。

(2)组织专门的语言训练。根据小班幼儿注意容易分散这一特点,我们采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教具与玩具,并寓教于游戏中,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开始,教幼儿说出图片上的具体事物,如“小鸭”、“飞机”等。接着教他们用一句话说出图片的简单情节。如“小鸭在河里游泳”、“飞机在天上飞”等。为了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我们将小卡片放在桌子上,分组请幼儿出来围着桌子,听音乐模仿各种动物走,音乐一停,每个幼儿立即从桌上拿起一张小卡片,一个接一个用普通话讲出卡片内容;或将小卡片分别藏在花丛中、草地上、树底下,让全班幼儿去找,找到后将卡片上的内容讲给老师或小朋友们听。这样既增加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又能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孩子都有练习讲普通话的机会。

(3)在各种活动中注意渗透普通话训练。例如,在户外进行“小猫捉老鼠”的体育游戏时,增加普通话练习的内容。先让扮小猫的幼儿说:“我是小猫,我会捉老鼠。”再从高处跳下去捉老鼠。捉到老鼠后,教幼儿说:“我捉到了一只老鼠。”为了巩固所学句子,我们又将游戏改成“小鸭捉鱼”、“小青蛙捉害虫”、“小蜜蜂采蜜”等,让幼儿反复进行练习。每当组织幼儿外出散步时,我们都要随机对幼儿进行普通话训练。如孩子们发现了蝴蝶,就教他们说“花园里有许多蝴蝶”这句话,并启发幼儿说出不同类型的句子。如“花园里有美丽的蝴蝶”、“蝴蝶在花园里飞来飞去”等。又如组织幼儿观察金鱼时,启发幼儿说“水里的金鱼真好看”、“金鱼在水里吹泡泡”等。我们还将每周的工作重点作为幼儿学说普通话的内容。我们将教育内容分成若干个主题,每个主题都要教幼儿学说一句普通话。如“向雷锋叔叔学习”、“小朋友从小讲礼貌”等。并充分利用每天的晨间谈话、课前和进餐前的时间,让幼儿反复练习。

(4)密切联系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实验期间,我们要求家长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并检查孩子学习普通话的情况。同时,还要求幼儿将老师教的故事、儿歌用普通话讲给父母听,再请父母写在纸上,签上姓名,交给老师,让家长和老师都能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个学期后,我们对全班幼儿逐个进行了复测。内容仍然是听故事、对话、看图说一句话、提问等。结果如下:

分类 人数百分比

听懂且发音较准2976.3%

听懂但发音欠佳7 18.4%

会听一些常用语2 5.3%

完全不会听、讲0 0

复测数据表明,短短一个学期对小班幼儿进行普通话训练,效果是较显著的。有76.3%的幼儿能准确地发出声母g、k、h、zh、ch、sh等。原来有些小朋友一句普通话也听不懂,更不会讲,现在基本能听懂普通话,并会讲一些日常用语。

标签:;  

小班普通话教学实验_普通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