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境论文,教学设计论文,认知论文,英语语法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它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理解、钻研学习内容(张辉蓉、朱德全,2007)。语法教学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语法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牢固、灵活地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如何打造高效率的语法教学课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交流、沟通?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笔者依据情境认知理论原理,结合语法教学设计实例,谈谈如何将语法教学情境化。
二、情境认知理论及其在初中语法教学中的意义
情境认知(Situated Cognition)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Brown等(1989)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它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与情境紧密相关,所学知识在情境中得以运用和发展(转引自莫琼,等,2009)。情境学习观点重视知识的情境性,重视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习者在情境中成为知识意义建构的贡献者。情境认知理论已经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和促进知识向真实的生活情境转化的学习理论(高文,1997)。因此,需要教学设计者在教学中开发、设计综合的教学环境,如设计适当的情境,以利于学生在背景或模拟背景中通过活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于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些教师在教学上只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语法知识的教学,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拓展。Leech和Svartvik(1987)指出,为了恰当地使用一种语言,我们当然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及其含义。这充分说明了语法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语法作为语言知识,它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一样都是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语法知识是发展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也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在教学中所利用的具体场所、环境和氛围等皆可称为教学情境。这种情境可以作为一种师生关系互动的载体,凭借它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如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等问题(韩玲玲、张康风,2004)。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把语法知识与语言情境,尤其是课堂真实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语法知识就会真切可感而不再抽象空泛,学生不仅在情境中轻松地掌握了语法,同时还进行了语言实践(卢梓忠、何姣,2006)。因此,情境学习更重视在真实互动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习者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地与教师协商、沟通。
三、情境认知理论在初中语法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语法教学过程中强调语法的功能,而不是语法的形式;强调在语言实践之中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而不是仅仅记忆语法知识。卢梭(Rousseau,1757/1983)强调,教师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以行为准绳,而是帮助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传统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建构主义下情境认知理论倡导将教学变成助学和帮学。现代教学应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作为新时期的英语教师,我们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深入理解新课标,在语法教学上要大胆创新,打破传统语法教学模式,从语法讲解,死记硬背和机械操练中解脱出来,还学生一个生动精彩的语法课堂。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
(一)寓教学于情境,语境中学语法
情境认知(Situated Cognition)理论认为,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发生于真实情境中、不断利用知识的行动中(莫琼,等,2007)。教学情境的创设本身不是英语教学的目的,只是英语教学的一种策略和手段,是高效地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一种途径。因此,教学情境必须要真实有效,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应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情境学习的资源,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新课标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因此,在组织语法教学时,应避免教师“一言堂”,单一反复地讲解语法含义或让学生机械操练大量习题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笔者常将情境教学理论运用于语法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感知、理解并运用语法知识。
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 5 Grammar的教学目标为掌握used to/be used to用法。
步骤一 导入
笔者向学生展示两张自己的生活照,一张是骑自行车的照片,另一张是步行的照片。借助照片与学生进行对话互动。
T:It's a fine day today,isn't it?
S:Yes.
T:Can you guess how I go to work these days?
S1:Do you go to work on foot these days?
T:Yes,you are right.Do you know how I went to work in the past?
S2:You went to work by bike in the past,right?
T:Yes.I used to go to work by bike.But now,I am used to going to work on foot.
【设计说明】利用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新知识;通过猜测含义、归纳用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对话,理解对话所表达的内容,根据对话猜测两个短语的含义,并初步了解两个短语的用法use to do/be used to doing.
步骤二 呈现
1.通过对Reading的学习,学生认识了一位ORBIS医生志愿者Dr.Ma。教师以表格的形式向学生展示Dr.Ma过去和现在的生活对比,请学生们用英语描述Dr.Ma生活上的变化,并进行课堂展示。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并展示如下:
S1:Dr.Ma used to work in Beijing.He is used to working on the ORBIS plane.
S2:Dr.Ma used to live in a big flat.He is used to living in a smaller flat.
S3:Dr.Ma used to operate on two or three patients a day.He is used to treating a lot of patients every day for their eye problems.
【设计说明】本环节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创设语境,能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畏难情绪,通过学生对Dr.Ma工作和生活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中操练语法,更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2.向学生展示一段我市发展变化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找出视频中城市的变化,并用used to/be used to进行描述。
给各组充分的时间(本班共6个英语小组)展示本组的合作成果,并在学生展示的同时给予适当的点评,这个练习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益处,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之情。
如Group 5学生汇报如下:
Our city used to be a quiet place.People used to live in small houses.Now,people are used to living in tall buildings.People used to go to town by bike or on foot.Now,people are used to going to town by taxi,bus or underground.These changes bring us lots of advantages.I love our city.
【设计说明】通过视频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运用语法。
步骤三 写作
让学生尝试使用当天所学语法简短介绍自己进入初中以来的变化,并选三名学生进行全班发言。
S1:I used to be lazy.I used to get up late.I used to spend my pocket money playing computer games.But now,I have changed a lot.I am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 every day.I never play computer games any more.I am used to saving money to help people in need.I want to be a volunteer doctor when I grow up.
【设计说明】学习语法知识是为了让学生能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英语,将语法和写作相结合,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从实例归纳总结,关注语法生成
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体现在语法教学中,就是从具体的言语实践中感受语言规律,总结语言规律,再运用语言规律的过程。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参与的过程,从周边渐至核心的历程(韩玲玲、张康风,2004)。教学必须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即遵循先感性再理性、从周边渐至核心的过程。归纳总结法,不是简单地罗列语法规则,而是从语言学习材料入手,采取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笔者选择一些结合语法内容的语篇供学生学习,在学生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出语法规则,再布置适当练习进行巩固。
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5 Grammar的教学目标为掌握并能使用过去完成时。利用本单元Reading “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这篇材料,将其改写为以下短文并将其展示给学生:
Audrey Hepburn was one of Hollywood's all-time greatest actresses.She began taking ballet lessons at a very young age.She had put most of her effort into ballet training before she entered the film industry.She had also been a model before she became a Hollywood superstar.Later,she acted in many films and won many awards.She had won an Oscar for Best Actress when she won Tony Award for playing Ondine.She earned four more Oscar nominations.She was really a great actress.
教师要求学生在理解这篇短文的基础上找出含有过去完成时的句子,并将含有过去完成时的句子抄写在黑板上作为例句,让学生仔细观察例句。
She had put most of her effort into ballet training before she entered the film industry.
She had also been a model before she became a Hollywood superstar.
She had won an Oscar for Best Actress when she won Tony Award for playing Ondine.
引导学生总结出过去完成时的结构特点、含义和用法:
1.过去完成时的结构:had+动词的过去分词。
2.过去完成时的含义:表示过去某一时间或动作以前已经发生或完成了的动作。
3.过去完成时的用法:过去完成时将时间推移到过去某一时间之前,即所谓的“过去的过去”。常与when,before等引导的从句连用,或通过上下文表示。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来这些语法规律。这使得他们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这种方法不仅做到了精讲,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思考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合理安排任务,明确目标学语法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要通过群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来完成。知识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群体才能得以实现,通过同伴间的互动,获取到真实情境中产生的知识(卢梓忠、何姣,2006)。任务型教学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在“做”中学,在“用”中学。这种教学法运用到语法教学中,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思索达到掌握、运用语法知识的目的,有助于培养语言的综合能力。任务型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5 Grammar的教学目标为了解现在进行时的构成,能根据具体情境使用现在进行时谈论正在发生的事情。
任务一 要求学生配合笔者完成活动What am I doing?
笔者运用肢体语言做出不同动作,要求学生猜猜What am I doing?
T:What am I doing?
S:You are laughing.
T:What am I doing?
S:You are cleaning the desk.
T:What am I doing?
S:You are taking photos.
【设计说明】通过这个简单的任务,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学习语法的紧张感。让学生认识到语法知识并不是孤立的知识,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还让学生对现在进行时的结构、含义和用法有了初步的理解。
任务二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观察上一任务中出现的相关句型,总结现在进行时的基本构成、含义及用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现在进行时的基本构成形式为be+Ving(动词现在分词)。它表示现在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用来描述正在发生的动作,常和now连用。
在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笔者再加以补充。
【设计说明】通过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帮助他们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任务三 提供几组图片,要求学生每两人一组根据图片上的情境自编对话,尽量使用多种人称(I/we/you/she/he/it/they),在课堂上展示任务图片(图片场景设在操场上)。
S1:Look,what are the girls doing?
S2:They are dancing.
S1:Yes.The first girl is smiling happily.
S2:What is the boy doing?
S1:He is chatting with his teacher.
S2: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S1:Maybe they are talking about maths problems.The boy is showing a maths book to the teacher.
【设计说明】学习语法的目的是要能将所习得的语言知识灵活运用,通过自编对话,活用已学知识,加深记忆。
任务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笔者认为,关注合作就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就是关注真实,关注真实就是关注情境,关注情境就是关注教学的有效性。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与行是交互的——知识是情境化的,通过活动不断向前发展,参与实践促进学习和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感悟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语法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本班学生的认知能力等实际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积极创设真实有效的活动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语言输入,避免脱离实际语言环境的机械操练,将语法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语法学习效率。语法教学不再是简单的语言知识传授,而是在活的语言中进行。学生在具体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英语语法,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参加热情,更有效地培养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目的。
标签:认知理论论文; 初中英语语法论文; 英语论文; 过去完成时论文; 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情境学习理论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