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中医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老年患者常用麻醉药物的临床实用方法。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1例危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异丙酚麻醉(对照组1,27例)、咪唑安定麻醉(对照组2,27例)、联合用药麻醉(观察组,27例),对比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药物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前、插管前、插管10min三个时间段的心率及血压变化幅度均明显小于其他两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5±0.7)h;明显低于对照组1的(3.1±1.4)h以及对照组2的(3.1±1.3)h,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药物用量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危重老年患者实行麻醉治疗时,可选用异丙酚与咪唑安定联合麻醉用药方式,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且降低药物应用量,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关键词】危重老年患者;麻醉药物;异丙酚;咪唑安定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116-02
绝大多数的危重老年患者常常同时患有高血压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症,其身体各项器官功能均有所下降,同时机体抵抗能力也较为低下,在进行麻醉治疗时常常会产生出较为严重的刺激性,从而便会对预后效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缩短对危重老年患者的麻醉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的应用量,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81例危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联合麻醉用药治疗后取得了十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81例危重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27例)、对照组2(27例)、观察组(27例)三组,其中对照组1男13例,女14例;年龄55~79(71.8±4.7)岁。对照组2男14例,女13例;年龄56~78(71.5±4.4)岁。观察组男11例,女16例;年龄57~78(72.4±4.9)岁,对比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统计资料,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采取手术前均予以阿托品行肌注,剂量0.5mg;于插管前予以芬太尼行静脉注射,剂量0.2mg。对照组1:对患者采用异丙酚麻醉,采取静脉注射,剂量1.8mg/kg,时间0.5min。对照组2:对患者采用一次性咪唑安定麻醉,剂量0.1mg/kg。观察组:先行给予咪唑安定注射,剂量4mg,而后再注射异丙酚,采取静脉注射,剂量0.8mg/kg,并且予以维库溴氨辅助治疗行静脉注射,剂量6mg。
1.3 观察指标
(1)将三组患者在麻醉前、插管前、插管10min三个时间段的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对比;(2)对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麻醉药物应用量进行观察并记录,并对比其组间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取(%)表示,以χ2或t进行组间对比验证;对比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血压与心率变化情况
观察组患者其麻醉前、插管前、插管10min三个时间段的心率及血压变化幅度均明显小于其他两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下表1。
2.2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及用药剂量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1及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2.404,P<0.05;t=2.268,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1在异丙酚用量方面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15.315,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2在咪唑安定用量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6.275,P<0.05)。详见下表2。
注:△与对照组1相比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相比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针对老年患者群体在实施手术麻醉前必须要明确了解患者的实际病症状况,其中就包括了所采取的手术方法、操作位置、麻醉条件及患者个人意愿等。当前临床上还不具备专门针对老年患者群体的特异性麻醉药物及方法,因此对于临床医师而言在对老年患者实施麻醉时应当采用效果明确、安全可靠的麻醉药物。通常来说,临床上针对危重老年患者实行手术治疗前均应采取全麻诱导插管操作,然而鉴于患者实际病症状况较为危急,且老年患者自身各器官功能及机体抵抗力较差,较易诱发心率及血压不稳,因此便会导致手术过程受到不利影响[2]。
临床上在对危重老年患者实行手术麻醉时,所常用的麻醉药物为异丙酚与咪唑安定这两种,然而这两种药物各自单独使用之时,常会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心血管异常反应,从而影响手术进程。在本次研究中表明,采取联合麻醉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麻醉前、插管前、插管10min三个时间段的心率及血压变化幅度均明显小于其他两组的变化幅度,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2.5±0.7)h,明显短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同时对于这两种药物的应用量也显著少于单独麻醉的两组,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缩短手术时间以及降低麻醉药物的应用量,不但能够大大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还可为患者节省出一笔不小的医疗费用支出[3]。因而对危重老年患者在手术前采取异丙酚与咪唑安定联合应用麻醉,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来确定出最佳的手术方案,以期达到对用药量及药效时间的精确控制,并且在插管后给予患者安氟醚和异氟醚吸入还可起到一定的促进效果,并增加卡肌宁以保障麻醉效果更加长久[4]。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对危重老年患者实行麻醉治疗时,可选用异丙酚与咪唑安定联合麻醉用药方式,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且降低药物应用量,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冬梅.危重老年患者麻醉的临床治疗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3(11):2428-2429.
[2]赵卫兵,陈菲,彭方亮等.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13):1847-1848.
[3]赵卫兵,杨小春.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33(21):2533-2534.
[4]张文华,赵亮.两种麻醉方案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7):749-752.
论文作者:邓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患者论文; 危重论文; 老年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咪唑论文; 药物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