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束移位预构带软骨的复合组织瓣的实验研究

血管束移位预构带软骨的复合组织瓣的实验研究

马显杰[1]2000年在《血管束移位预构带软骨的复合组织瓣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轴型皮瓣转移修复组织、器官的缺损有诸多优点,但因其供区不足、遗留功能障碍等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且由于轴型皮瓣包含皮下脂肪、深筋膜等组织故较厚而不便用于面、颈和手部。为克服上述不足,而应用血管束移位预构轴型皮瓣可满足临床需要,它可提供令人满意的组织块而不必考虑血管来源,可选择供区且对供区的损伤减到最小程度,它可按需构制皮瓣,形成的皮瓣色泽、质地佳,易于塑形,尤其为复杂性难治性缺损提供一个新的方法。关于预构皮瓣成活机理有诸多研究报告,各家说法不一,而预构带软骨的复合组织瓣成活的机理未见报道,故在兔下腹部建立预构复合组织瓣模型,探讨预构带软骨的复合组织瓣成活的机理。实验采用雄性日本大耳白兔55只,分成A、B、C、D四组,将血管柬移植预构复合组织瓣分别于术后7天、10天、14天、21天、28天A组20只,行70%中华墨汁低分子右旋糖酐液灌注,活体观察皮瓣的染色范围;B组10只,行乳胶硫酸钡铅丹造影,C组5只行ECT照像检查复合组织瓣血流变化情况:D组20只,形成仅以预构之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观察其成活面积。结果显示:A组:皮瓣活体染色7天时仅见血管束染色,2周时血管束沿途染色,并向远端扩展呈不规则分布,3周时是皮瓣染色成片状,4周时皮瓣全部染色。B组:造影显示血管生成情况,7天时仅见移植之血管显影,10天时可见血管束有

张大学[2]2009年在《预构带神经血管复合组织瓣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肢体的严重损伤所致的复合组织缺损是临床经常碰到的情况,修复十分困难,可能导致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甚至不得不截肢,按临床需要构建一个与缺损组织相类似的复合组织以修复此类复合组织缺损是须解决的课题。预构皮瓣及预构复合组织瓣作为外科领域中一个新技术,经多年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已发展成为对这类损伤进行修复的可选择的方法。本课题的意图是设计预构复合组织瓣动物模型,并探讨影响其血管新生及皮瓣存活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修复肢体组织缺损提供一个较好的修复方法。材料和方法:实验用wistar大鼠,共4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制成以股动静脉股神经缝匠肌及周围深筋膜组织为蒂的腹部复合组织瓣,实验组组织瓣下置入b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胶(含bFGF 10μg),对照组组织瓣下置入裸生物蛋白胶。2周后形成以植入血管为蒂的岛状复合组织瓣,原位缝合。术后1周观察如下指标:1.组织瓣成活观察:观察组织瓣成活情况并测量组织瓣成活范围,用透明纸描绘出成活区域(用50格纸)计算成活面积及成活率。2.龙胆紫灌注,肉眼及显微镜镜下观察组织瓣的着色情况。3.组织学检查:常规HE染色,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结果:1、所有大鼠术后均成活,无严重感染或死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一例植入血管和组织瓣脱落,其余均预构成功。2、预构组织瓣成活率比较,血管束植入术后2周,将组织瓣掀起,仅留血管束与组织瓣相连。再将组织瓣原位缝合,1周后观察,两组组织瓣成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bFGF可有效提高组织瓣的存活率。3、龙胆紫灌注,岛状瓣形成后第2周,股动脉插管行组织瓣龙胆紫灌注,灌注模型见:预构组织瓣内靠近血管束的小动脉和血管束周围的细小血管网迅速着色,自血管束远中段即近植入区域段发出的细小动脉首先着色,其所属细小分支和毛细血管网着色成片,所掀起的预构组织瓣范围中血管分布形态呈以血管束为轴、远中段分支较丰富的树形。4、组织学观察,见实验组血管数量较多,微血管密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本实验证实了预构带血管神经的复合组织瓣的可行性,而且证明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技术可加快血管生长速度,有效改善组织瓣的血供和成活率,从而为修复肢体复合组织缺损提供一个较好的修复方法。

王海涛[3]2006年在《预构扩张皮瓣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研究预构扩张皮瓣的成活及其机制、微循环灌注量动态变化、超微结构改变。 方法 选取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2只。A组为预构扩张组,B组为扩张器衬垫预构组,C组为预构组。戊巴比妥钠液耳缘静脉麻醉后,在无菌条件下游离兔股动、静脉血管筋膜束约5cm,结扎并切断血管束侧支及远端,反叠经皮下隧道植入并固定于同侧下腹部。C组缝合软组织及皮肤;A组、B组均在下腹部肉膜下潜行分离一大小为5cm×6cm的腔隙,分别置入50ml矩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A组7天后开始注水。定期对三组皮瓣进行微循环检测,并取样进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及其受体、光镜及超微结构的检测与观察。第52天扩张完成后,形成仅以预构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观察记录成活面积。 结果 结果显示:A、B、C3组术后微循环灌注量均较正常皮肤降低,术后第3d开始增高,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A组增加幅度大于B、C组(P<0.05),且术后第52天达到最高值;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皮瓣成活面积占原始皮瓣面积的百分比明显大于B、C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C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观察3组术后

刘新海[4]2008年在《血管植入预构皮瓣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预构皮瓣形成过程中植入血管的形态学转归过程及皮瓣的总体血运变化趋势,确定预构皮瓣的成熟时间,推测预构皮瓣的形成机理。临床上,研究应用颞浅血管植入颈部预构扩张皮瓣形成预构颈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方法的可行性,具体操作方法及手术效果评价。方法在实验方面分两部分,首先采用泛影葡胺血管造影X线摄影方法,动态观察植入血管转移后的形态学演变过程;另外应用组织学检查和体视学方法,动态观察预构皮瓣形成过程中皮瓣总体血运的变化趋势。临床方面应用颞浅血管束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颈部皮瓣下同时植入扩张器,经过预构皮瓣血运重建及皮肤扩张形成岛状扩张皮瓣修复大面积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对临床上完成的18例病例采用回顾性研究。结果1.血管造影结果显示血管植入皮瓣后呈树状生长,血管化现象发生于植入血管束的远端,近端及主干无血管化现象发生。2.植入血管形态学演变在前3周较明显,3周以后变化不再明显。3.预构皮瓣形成过程中皮瓣血运经历由先减少到逐渐增加直至恢复原皮瓣血运的一个过程。4.临床上,完成18例预构颈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缺损手术,其中早期有1例出现皮瓣挛缩,下睑外翻,1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其余16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总结经验,形成完善的手术方式。结论1.血管再生现象只发生于植入血管束的远端,近端及主干无再血管化现象发生。2.预构皮瓣成熟时间为血管植入术后3周。3.预构皮瓣总体血运由先减少后增加直至恢复原皮瓣血运大小提示预构皮瓣形成机制是由原皮瓣供血血管网被破坏,血流量减少,机体为维持内环境稳态,由植入血管作为优势血管形成新生血管网逐渐代替原皮瓣供血系统直至供需平衡的一个过程。4.临床应用18例验证预构方法可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并总结归纳出手术相关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具体手术操作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 血管束移位预构带软骨的复合组织瓣的实验研究[D]. 马显杰. 第四军医大学. 2000

[2]. 预构带神经血管复合组织瓣的实验研究[D]. 张大学. 山东大学. 2009

[3]. 预构扩张皮瓣的实验研究[D]. 王海涛. 山东大学. 2006

[4]. 血管植入预构皮瓣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D]. 刘新海.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

标签:;  ;  ;  

血管束移位预构带软骨的复合组织瓣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