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背景下,煤化工企业要想促进发展,稳定于社会中,首先就需要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在实际发展中对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因此,本文主要概括煤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意义,分析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提出一点意见。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思考;策略探究
引言
煤化工企业主要是以煤为主要生产原料,经过化学方式加工,让煤转变为液体、气体、固态燃料以及化工品等,主要工艺技术是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电石乙炔加工等等。[1]对于煤化工企业来说,其工作性质自身就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需要加强对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保证煤化工企业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也是保证企业能够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一、煤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意义
加强对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够保证生产过程的技术安全、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企业发展的稳定,在进行安全管理时,必须关注生产技术、安全教育以及安全管理三个方面,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在实施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将生产质量为主要标准,和开展安全管理的主要核心,并将科学技术作为安全管理的实施原则。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为工作人员、应用技术和设施、工作环境等。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安全意识能够利用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进行培养。[2]应用技术可以选择先进、智能化的技术,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应用设施能够提高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安全管理的实现。工作环境同样也能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实现,这样将安全管理贯彻到煤化工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能够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的效果,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落实安全管理职责
限制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实施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落实安全管理职责,导致安全管理具有形式化,没有实质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没有管理意识。第二,工作人员工作放松,没有安全意识。第三,采购人员采购不合理,没有按照需求以及规章制度进行采购,采用的设备或材料质量较低,没有质量安全意识。从此可以看出,煤化工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都有没有落实安全管理职责问题的发生,这对安全管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培养每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统一安全管理模式。
(二)管理方式不恰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也有明显的提升,其中煤化工企业的发展规模和数据呈增长趋势。然而煤化工企业内部却没有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方式较为落后,无法将安全管理的价值充分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煤化工企业中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欠缺,无法在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方式,导致安全管理的作用不大,无法满足企业安全管理的需求,尽管有一些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但是却无法正确使用管理方式,安全管理的效用也无法提升。[3]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很多煤化工企业配备了性能较高,具有先进技术的设备和工具,但是却没有对这些设备和工具进行有效管理的措施,导致在实际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影响生产安全。第三,很多煤化工企业长期以来只使用一个安全管理规范制度,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制度内容进行完善和修改,对管理人员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没有指导作用。
(三)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现阶段,很多煤化工企业中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安全管理的质量,导致工作过程中出现各种安全性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管理人员只将每日的工作内容和目标下发至每位工作人员中,并没有思考自身工作价值,这样一来,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应对上级部门检查而设置的一个制度,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另外,还有一些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生产过程中安全性毫不关心,对于工作设备和材料并没有进行质量检查和管理,导致工作人员使用质量低下的材料时很容易发生事故,而且管理人员对于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对企业安全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实现有效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落实安全管理职责,提高安全意识
煤化工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生命第一的原则,坚持不安全不生产,从思想上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管理职责,这需要对企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工艺技术选择、工作流程安全,明确每位员工的工作性质、内容及职责,针对技术较差,安全意识较差的员工要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同时,还要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安全技术知识,根据工作内容进行分配之后,落实安全培训内容的同时,还能让员工主动学习,增强自身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在学习安全知识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全体成员一同进行学习,将理论知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安全教育质量,进而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有安全意识。[4]
(二)选择正确的管理方式,明确安全管理制度
煤化工企业要想实现高效的安全管理,就需要选择正确的管理方式,明确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方式主要是安全风险管理、事故隐患管理等,针对煤化工企业的特殊性,管理人员要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采用直接判断、工作危害分析、预危险分析、安全检查分析、可操作行分析以及作业条件分析等方式,全方面的分析生产技术、设备材料、作业环境、工作人员行为以及安全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根据风险等级,对管理中发现的风险进行分类,落实具体职责,包括企业、车间、班组、岗位等,同时,还要对重大危险源以及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进行控制,利用隔离危险源的方式,使用新技术手段,加强监控管理,避免出现各种生产风险。针对煤化工企业中出现任何违反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可能会出现事故隐患,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建立互联网安全管理系统,将每次检查结果通过系统进行展示,并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除此之外,针对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内容进行完善,包括生产部门的安全制度、设施设备的安全制度、工作人员的安全制度等等,这样能够全面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5]
(三)开展实践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能力
为了避免煤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应急能力培训,提高其应急能力、自救能力和救援能力。可以采用突发事件演练,让员工在实际操作中树立安全意识,进而提升应急能力,同时在演练过程中还要配置一些医疗急救设备,检查员工的救援能力,这样能够让员工掌握一些基础的治学、包扎、心脏复苏书等知识和技能,保证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总结
总之,对于煤化工企业来说,需要落实安全管理职责,提高安全意识,选择正确的管理方式,明确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实践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能力,以此落实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帅.煤化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防控措施[J].化工管理,2019(27):72-73.
[2]晋文娟.浅谈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与思考[J].当代化工研究,2019(08):35-36.
[3]金海峰.标准化作业在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的运用探析[J].化工管理,2019(24):58-59.
[4]牛梦彪.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1):9.
[5]马洪光.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02):99-100.
论文作者:叶群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煤化工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