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价值分析论文_旷园园

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湖南衡阳 421900

【摘 要】目的:研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运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集的子宫内膜息肉病例中选取52例充当试验对象,患者均经宫腔镜检查确诊,择期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息肉术治疗,回顾和总结其手术治疗情况。结果:52例患者的手术均得到顺利实施,平均用时(17.28±3.07)min,术中出血(30.48±7.31)mL。围术期间均未引发感染、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术后8个月随访调查,月经量增加、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中,症状得到控制者各占87.5%(14/16)和100%(13/13),17例不孕,经宫腔镜治疗后成功妊娠者占88.2%(15/17),随访期间均未见患者病情复发。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安全、切除彻底,并且可有效避免术后复发,值得加强推广。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临床价值

子宫内膜息肉(EMP)是导致子宫不明原因出血、宫腔占位性病变的一个要因,其主要在女性育龄期与围绝经期发病,可给患者带来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经量改变甚至不孕等一系列问题,对患者的生活与家庭均有很大影响。目前临床对EMP的诊断方法很多,常见的有B超、刮宫等,但该类检查方法均存在诸多不足[1]。近年随着宫腔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渐广泛,EMP的诊治水平也有明显提高。本文在宫腔镜下对52例EMP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和分析,试验效果满意,现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EMP资料的来源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均在我院妇科接受宫腔镜检查证实病情,择期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年龄最高者57岁,最低者28岁,中位年龄(43.2±5.8)岁;包括育龄期女性22例,围绝经期女性30例;其中有16例月经量异常,有13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有17例不孕,有3例绝经后白带异常,绝经后无症状与阴道异常排液者各有2例和1例。入组标准:①经宫腔镜、病理组织等检查确诊,②具有手术指征,③已在研究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术前3个月有激素治疗史,②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③伴其他宫腔疾病,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④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操作步骤:①术前常规禁饮禁食,消毒及铺巾后,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宫颈及阴道壁,钳夹子宫颈后唇,经2%利多卡因局麻后,对患者的宫腔深度与方向进行探查,利用扩宫器行宫颈扩张;②将宫腔镜送入,生理盐水冲洗宫腔,5%葡萄糖液使膨宫压力维持在100mmHg,定位息肉的位置,同时对其体积、数目及根蒂组织进行观察;③宫腔镜下将息肉仔细摘除,同时对全腔进行搔刮,取弥漫性小息肉送检;④对有蒂息肉且体积偏大者,可在宫颈保持扩张的情况下直接摘除息肉,再给予全腔搔刮并取样送检;若息肉体积较小,且属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经刮宫处理时需注意对宫底、宫角等位置的搔刮,以确保清除彻底;若患者有典型的出血表现,且经上述处理仍难以根除,此时则需给予子宫切除[2]。

术后处理:术后按常规手术标准,给予患者3d抗感染治疗,密切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告知其定期复诊等。同时给予患者8个月的门诊随访,了解其月经、阴道流血的恢复情况与复发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计数与计量资料利用SPSS17.0软件(X2和t)检验和分析,组间采取百分率(%)和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若P<0.05,则说明统计学成立。

2 结果

52例患者的手术均得到顺利实施,手术成功率100%。其操作时间最长者51min,最短者10min,平均用时(17.28±3.07)min;术中出血最大者52mL,最小者14mL,平均出血(30.48±7.31)mL。52例患者围术期间均未引发感染、子宫穿孔或宫腔粘连等并发症。

术后8个月随访调查,16例月经量增加者与13例阴道不规则出血者中,症状得到控制者各占87.5%(14/16)和100%(13/13),17例不孕,经宫腔镜治疗后成功妊娠者占88.2%(15/17),余者6例阴道异常排液、绝经后白带异常或无症状者,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随访期间均未见患者病情复发。

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的月经期显著缩短,月经量评分显著改善,且数据经分析,统计学成立(P<0.05)。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EMP是目前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其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从现有统计来看,该病的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上女性。根据病理分型,EMP可分成4种类型,包括增生型EMP、萎缩型EMP、腺瘤型EMP及功能型EMP。镜下检查可见宫颈内膜基底层呈局限增生性病变,偶有组织呈间质纤维化表现[2]。目前医学界与学术界对其病因机理尚不清楚,但近年有学者指出,绝经前后EMP的致病机制有一个共同点,即细胞凋亡锐减[3]。其在临床上主要有月经异常、阴道不规则出血与不孕等表现,可单发亦可多发,单发时患者一般无明显表现,而需在诊断刮宫或实施子宫切除术后方可能证实。

以往临床对该病的治疗常采用药物治疗,但疗效并非特别理想,对于病情程度较重者,往往还需行全子宫切除[3]。宫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无疑解决了这一问题。其是目前唯一一种诊断与治疗相结合,而又可直接探查宫腔的技术。目前临床常采用宫腔镜定位后摘除息肉术、宫腔镜直视下息肉切除术两种术式治疗EMP。本研究中,我院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及生育意愿,给予相应的宫腔镜手术治疗。由于绝经后女性易发生无典型表现的EMP,因此一经检出,宜在短时间内实施治疗。针对无生育意愿的EMP患者,在行宫腔镜手术切除息肉时,还应将内膜一并切除,以尽可能避免病情复发;针对有生育意愿的育龄期女性,可考虑给予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治疗,同时给予孕激素类药物服用[3]。

宫腔镜技术治疗EMP,不但有操作简便、微创及疼痛轻等优点,对于患者术后恢复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手术可在直视下对息肉及其根蒂组织进行完整切除,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息肉的术后复发率[4]。除此之外,相关临床实践指出,在宫腔镜辅助下实施手术治疗,还有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因此非常适合作为EMP的诊治金标准[2,6]。

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52例实施该手术治疗的EMP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发现,52例患者的手术均得到顺利实施,手术成功率100%,患者围术期间均未引发感染、子宫穿孔或宫腔粘连等并发症。而且术后8个月随访,发现患者的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量异常增加等症状均得到了很好的恢复,不孕患者妊娠成功率达88.2%,随访期间也未见患者病情复发,与上述资料结果基本相符[1,5-6]。

综上说明,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安全、切除彻底,并且可有效避免术后复发,值得加强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张洁,王秀艳.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108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3):339-341.

[2]丘峻朝,姜翙,陈萍.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2,18(6):818-819.

[3]魏勇.宫腔镜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2年随访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69-70.

[4]王春蕾,唐龙英,曹蕾.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65例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4):677-679.

[5]高嘉.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1):180-181.

[6]宋军玲.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60例疗效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5):81-82.

论文作者:旷园园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价值分析论文_旷园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