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职业足球与市场经济规律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经济规律论文,足球论文,职业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1998年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大幕早已垂落,此间各界人士表现出对中国足球体制及其改革现状的强烈不满。但舆论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我们的联赛之所以出现种种不正常现象,归根结底在于:中国的职业足球,虽然名为为一项经济活动,却违背了基本的经济规律。可以说,如果不在这个症结问题上查原因、找出路,中国的职业足球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现存问题的。即使想到一些办法渡过眼前的危机,也只能是治标,而无法治本。
1 中国职业足球违背市场经济规律
中国职业足球,同中国经济的其他方面一样,并非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而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而来的。由于各方并不熟悉市场运作的基本规律,加之行政管理体制也没有尽快放权到位,所以,尽管从表面上看,我们似乎建立了一个职业足球的市场体制,但是,这个体制是非常人为化、非常不健全的,存在着许多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事情。下面,我们分析几个主要的方面:
职业足球最为基本的特征是职业球员要在足球市场上找饭吃,球员的身价和他的收入要与他在竞赛中的表现挂钩,要符合市场定价的原则,要符合他在市场上创造的价值。可以说,这是整个职业足球体制的基础。离开了这一点,就根本谈不上价值规律、供求关系的作用,足球市场就会名存实亡。然而,我国职业球员的收入却远未和他们的球场表现挂钩,而是由俱乐部根据其财力来确定。这一方面,除了使各俱乐部在恶性攀比之后都先后感到压力以外,更为严重的是它使球员的职业精神无法有效地建立起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必要的经济约束,所谓的职业精神也是缺乏基础、虚无缥缈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实际上,并不存在着无缘无故的职业精神。对于绝大多数球员来说,他们之所以表现出来一种职业精神,就在于他们遵守职业规则的净收益要大于不遵守职业规则的净收益。试想一下,在一个甲A的板凳队员的收入都超过20 万元的环境下,当一个球员只要是不被清除出球队,球队不降级,他就可以拿到不错的收入时,他要把自己的体育潜能通过艰苦训练逼出来的动机会很强吗?这集中表现为虽然经过5年的职业足球建设, 有关各方投入巨大,但球员水平进步甚微。可以说,我国职业足球的主要问题,是球员收入的形成机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由于球员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赛场表现并不挂钩,所以赛场上本应该有的单一目标就变成了多重目标,出现了互相让球、所谓“谢天、谢地、谢人”的现象。这也就是球迷们所说的“假球”。其实,“假球”不一定只是为了钱。中国人讲义气、讲关系、不伤和气、投挑报李的传统,有时也会表现出比赛的不积极。而这又不是哪一个人可以控制了的。解决“假球”问题的思路可以有两个:其一是找到证据,杀一儆百;其二是设置必要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假球产生的因素。现代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假球问题实际上涉及了不对称信息,球员(做假者)和观众、记者、官员(看假者)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只有球员知道他在比赛中是否尽了力,观众尽管不满意,但从外部却很难拿到可以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调查既难以展开、且事倍功半。这一点,同西方国家试图解决企业家败德问题的情况是类似的。事实上,当年在解决企业家败德问题的时候,正是由于人们懂得了信息不对称的道理,知道从外部区分哪些是企业家的有意行为、哪些是企业家的无意行为是困难的,所以才最后在经理报酬上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这一点,应该给我们以必要的启示。可以说,在职业足球赛场上完全消除假球现象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我们在经济激励的设置上想办法,是可以把假球现象的出现压缩到最低点的。
经济学上有一个规律叫“收益递减法则”,意思是随着努力的增加,收益会增加,但是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每多一分努力,收益增加的幅度却是递减的。这个问题从另外一面来看就是,取得同样的进步,在水平低时和水平高时所付出的努力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体育比赛的资金差距,从低到高应该越来越大。也就是说,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的资金差额,应该是第九名和第十名之间的差额的数倍才可以。我们都知道“应氏杯”围棋赛的资金,第一名是40万,第二名是10万,第三名是5万。为什么?理由就在于从第三名到第二名的努力, 要远小于从第二名到第一名的努力。只有在报酬上承认运动员所付出的努力,运动员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保护。反观我国职业足球联赛,比赛排名并不和运动员的收入有这样的关系。因此,常常是“争三甲”和“保级”的球好看,其它的比赛虽然或有杰作,但尚不能达到球迷的基本要求。
对足球落后国家,要想尽快完成赶超,宏观上的足球规划与管理部门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比方说,我国现今的职业足球改革,实际上是球迷、球员、俱乐部、教练多方非合作博奕的过程。博奕理论告诉我们,博奕可能会陷入僵局的。也就是说,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有可能会固定在那里难以被打破,成为一个单靠局中人不能走出的困境。于是,这就需要外力作用,而这种作用力只有来自中国足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足协要赤膊上阵,而是指足协要着力于改变每个当事人的决策环境,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在这一方面,可以说中国足协的工作是相当不够。需要强调,职业足球体制并不仅仅要有高效运作的俱乐部,更要有好的、起积极作用的宏观管理。
2 职业足球体制的内在机理与中国的特殊性
从世界上职业足球体制运作的比较有效率的国家看,职业足球体制的细胞与核心是俱乐部制度。没有一个规范的俱乐部组织及其相应制度,是不可能有一个健康的足球市场,更不可能有一个高水平职业联赛的。
国外的足球俱乐部尽管组织形式上各有特色,但从总体上看不外乎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依托于一个大型企业的俱乐部。企业之所以要在足球上有投入,除了支持社会公益的目的外,更大程度上是为了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比如广告和宣传方面的需要。另一类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俱乐部。这类俱乐部接受捐助,同时也有自己的产业,力求自负盈亏。应该认识到,无论是上述哪一种体制,足球发达国家的俱乐部都是一个明确的经济主体。搞俱乐部不是为了玩足球、玩足球产业,而是在追求经济目标基础上的一种经济活动。于是,无论是球员转会、还是球员的工资定价,都是在特定的市场定价原则下完成的,所有的操作都是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进行的。应该说,我们改革的长远目标就是要建立这样一种职业足球体制。
我认为,中国的职业足球制度的建设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要用2到3年的时间理顺基本的市场关系,挤压出足球市场中的各种泡沫,使球市各投入要素的定价基本合理,回落到应有的水平。同时,通过深化改革来规范俱乐部的行为,并力求用税收等经济手段建立宏观上调节和管理足球市场的杠杆,通过相应的立法。第二步,通过稳妥的措施,建立起以俱乐部为中心角色的中国职业足球体制,完成体制建设的政府替代过程。
3 改革中国足球甲级联赛体制的一个设想
作为过渡时期的办法,本文提出一个改革中国足球甲级联赛体制以适应改革职业足球体制的设想。设想的核心内容在于,让球员由向俱乐部要收入、变为向赛场找饭吃,同时在报酬设置上承认球员成绩背后的差距。设想的具体思路如下:
联赛之初,俱乐部向中国足协上交当年的联赛参赛费(相当于以往年度球员全部收入的相当部分)。交费之后,俱乐部只负责向球员发放基本工资。各俱乐部的联赛参赛费构成了当年中国同水平职业联赛的球员收入。同时中国足协应建立必要的经济制度防止俱乐部变相向球员发放奖金。
将俱乐部上交的联赛参赛费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为每一场比赛的出场费和奖金:每场比赛的胜方得到奖金和出场费,负方只能得到出场费;另外一部分为赛季末奖金,分别为各名次球队设置数额不同的奖金,并要拉开差距。
应该对各俱乐部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查制度,俱乐部的年度经营报告应该公开。中国足协有权委托信誉较好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俱乐部的财务进行审核,从而防止黑箱作业。
建立球员转会的公开市场,尝试应用经济手段规制球员市场的运行。只有建立了公平、有效、合理的球员转会制度,才能减轻俱乐部作为资方所随的球员压力,为最终开放足球市场创造出一个必要的条件。
中国足协应该加快自身建设,了解现代职业足球市场的运行规律,提高运用符合市场规律的办法来管理职业足球的能力。
收稿日期:199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