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人普通话中方言特征研究-以人身分析为视角论文

榆次人普通话中方言特征研究
——以人身分析为视角

常乐

(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晋中学院,山西 榆次 030600)

摘 要: 目的 了解榆次人使用普通话时所表现出的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方言特征,从而判断言语人是否为榆次人。方法 通过田野调查法将榆次方言与普通话及周边地区方言进行对比;运用语音学、语言学原理观察并分析榆次人使用普通话时所体现的方言特征。结果 从语音方面的言语特征能够较容易判断出普通话等级低的榆次人,而对于普通话等级高的榆次人则更应重视词汇语法的言语特征。结论运用6个以上语音方面、7个以上词汇语法方面的榆次方言言语特征能够准确判断出普通话水平三级使用者为榆次人;运用3个以上语音方面、3个以上词汇语法方面的榆次方言言语特征,能判断出普通话二级使用者为榆次人。

关键词: 榆次方言;普通话;言语人身分析

言语资料的方言特征在许多案件的侦查与司法鉴定中具有重要作用[1-3]。刑事侦查中常常需要受过方言学理论训练的刑事技术人员或方言学者运用方言学知识分析、辨别各类案件言语资料,从而锁定案件言语材料中言语人的性别、年龄、所在地域等,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4]。如美国语音学家Peter Ladefoged[5]以及社会语言学家William Labov[6]等曾以“专家证人”(Expert witness)的身份来分析、鉴定案件中的言语材料。我国侦查语言学是在21世纪50年代出现的案件语言识别的基础上形成的,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邱大任等语言工作者陆续走上公安战线,他们自觉地应用语言学(特别是方言学)知识分析各类案件的言语。最初,对于案件语言的研究是从识别案件语言中的方言词开始的,在侦查实践中,侦查人员重点利用方音、方言词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分析画像,或求得语言学家的帮助,以此确定侦查范围和方向,协助侦查部门成功地侦破了一大批大案要案。到20世纪80、90年代,学者们加强了对侦查语言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并发表诸多理论著作[7-8],具代表性的有《怎样分析案件语音》《语言侦破漫话》《案件语言识别》《动态分析——声纹鉴定的根本方法》《侦查语言学》,此间侦查语言学有了认定的功能,使案件语言识别体系更加完善。当今,由于普通话教育、电视等媒体的普及以及人口的流动等原因,言语人多是能根据交际情境进行语码转换的“双语人”[9],他们既会说普通话,也会说地方方言,并且其普通话水平越来越高,甚至有些犯罪人或当事人为了隐瞒实情,故意伪装语音面貌,这些情况都加大了言语识别与鉴定的难度,对言语识别与鉴定提出了挑战。因此,充分了解地域性言语特征尤为必要,这样便能通过当地人所说普通话中所带的方言口音或方言特征词分析嫌疑人身份,为侦查破案提供可靠方向与范围[10-11]

榆次为晋中市政治、经济、交通的中心,位于山西中部的太原盆地,东与寿阳、和顺交界,西同清徐毗邻,南与太谷县接壤,西北与太原相连。素有“太原南大门”“省城门户”之称。榆次区辖十个乡镇,九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近100万人,是晋中市城市化与市民人口比率最高的地区。虽然榆次区地域并不算大,但处于全市乃至山西省城的交通要道,与太原武宿机场、太原高铁站、火车站以及各方向高速口所处距离短,交通方便。榆次常住人口与来往人口密集,是司法机关重点关注地区,也是语音人身分析需要重点研究的地区之一。

2.2.2 录制视频PPT的制作 视频录制时一般要辅助课件PPT。对于反转课堂PPT的制作要求内容清晰,与讲授内容相符。因为考虑到线上学习的灵活机动性,以及手机线上学习的软件要求问题。所以课件制作无需十分复杂,但要文字表述清楚简洁,内容规划调理清楚,可以穿插图片、表格等。使得课件可以在微课录制时辅助讲授展示。也可分享到教学平台让学习者单独下载,便于查阅和学习。

作为方言研究的重镇,山西方言研究成果丰厚。20世纪80年代末期侯精一等[12]的《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展现了榆次方言音系及词汇语法的大体面貌。2014年,张瑾瑜[13]在硕士学位论文中也对榆次方言入声的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这些山西方言研究的思路及方法多是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调查研究的成果并未与实际运用结合,调查资料潜在的应用价值也未得到很好的发挥。当然,也有方言学者已意识到要将方言材料与司法鉴定结合,为侦破案件服务。例如,2015年,杨俊杰[14]博士学位论文使用实验语音学方法来研究如何在山西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进行司法话者识别,得出诸多有用的结论;2017年,张洁[15]讨论并明确了韩国人使用汉语时的语音特点与汉语方言语音的区分程度。目前,还尚未有人从言语识别与鉴定角度对榆次方言特征进行研究,因此,在调查语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榆次人所说普通话中的方言特征有助于填补山西方言司法诉讼领域的研究空白,为侦查破案和司法鉴定实践服务。

1 榆次方言的特征概述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方言特征应从方言整体结构上去考察,应是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多种特点的有机结合,榆次方言属于晋语並州片太原小片[16],榆次方言与其他方言区、方言片之间会有差异特征,也会有共同特征,方言学学科的研究成果一再证明,方言特征的分布总是纷繁交错的,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两条“同言线”,因此,展现该地方言特征的分布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榆次方言的方言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6 阴平与阳平

1.1 榆次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1.1.1 榆次方言音系

第一,榆次方言系中声母共21个。

第四,榆次方言系中的连读变调。榆次方言连读变调非常简单,在非叠字两字组格式中,阳入在上声前,前字由原调 Ɂ53 变为 Ɂ11,如,十五[səɁ53-11vu53]、石板[səɁ53-1153],其余非叠字两字组均不变调。

1.1.2 榆次方言音系说明

实测泵排量和工具压降之间的关系如图6所示。工具的压降和泵排量之间成类似二次曲线的关系,其压降随着泵排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在榆次方言系中[v]摩擦较小与半元音[ɔ]相近;[z] 舌尖前浊擦音, 发音部位与 [ts]、[tsh]、[s]相同;[ŋ]是舌根浊鼻音,实际发音比较轻;[ɒ]是舌面后低圆唇元音,实际发音略靠前;[ɯ]是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实际发音介于[ɯ]和[ɣ]之间;平声不分阴阳,一律读平调;中古清上、次浊上读上声,调值为53。浊上归去声;去声因人而异,有的读为降调42;入声分阴阳。清入,次浊入为阴入,全浊入为阳入,均为短促调。阴入与平声调型、调值相同,阳入与上声调型、调值相同。

1.2 语音特点

平声不分阴阳,入声分阴阳(表1~2)。

表1 榆次方言与普通话及邻近县市方言声调

表2 榆次方言与普通话及邻近县市方言连读变调对比

北京话零声母合口呼字读作[v],古影母字今开口呼多读[ŋ](表 3)。

榆次方言只有[ts]类,无[tʂ]类。 榆次方言中塞音[s][ʂ],塞擦音[ts][tʂ],[tsh][tʂh]不分,这类读音均无舌尖上翘的情况,发音时,共同特点是舌尖轻轻抵住下齿背,声带不振动(表4)。

榆次方言深臻曾梗通五摄的舒声字的鼻音韵尾今合流,主要元音鼻化(表5)。

表3 榆次方言与普通话及邻近县市方言零声母对比

表4 榆次方言与普通话及邻近县市方言塞音、塞擦音发音方法对比

表5 榆次方言与普通话及邻近县市方言前后鼻音对比

1.3 词汇语法特点

2.1.1 塞音声母[p] [ph] [t] [th] [k] [kh

2 榆次人使用普通话的方言特点

方言口音以及词汇语法结构特点的表现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的状态,这种自然状态是自小培养训练习得而来的,往往无法强求改变。即使言语人在使用普通话时,方言特征也会不自觉的表现出来,因此,在刑事侦查与司法鉴定视角下研究榆次方言,不仅应当明确榆次方言的特征,还应当进一步明确榆次人所说普通话中的方言特征。榆次人使用普通话的显著语音特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

2.1 榆次人使用普通话的语音特点

方言词汇和语法的分歧往往小于语音的分歧,方言间词汇语法特点的同言线不一定与语音同言线吻合,其分布地域常常大于根据语音特征划分的方言区。下面列举10项较具可比性的榆次方言词汇语法特点:人称代词:自称用“偶(我)”“自家”“各人”,他称用“人家”;儿子叫“小子”,不叫“小儿”,姑娘叫“妮子”,其中“妮”为入声为[niəɁ53],小孩子叫“娃娃”“小鬼”;将固体、气体咽入腹中用“吃”,咽入液体用“喝”;结果补语“动词+见”,加在感官动词后,表示“听到、看到、感觉到”等。如“闻见”“咬见”“觉见”“寻见”;结果补语“动词+住”表示“牢固、稳当、停止”等。 如“考住”“停住”“逮住”;结果补语“动词+起”表完成。 如“写起”“做起”“盖起”“垒起”;趋向补语“动词+开”或“动词+转”,表示物体移动。如“搬开/转”“拉开/转”“起开/转”;表否定用“不是”,表未然用“没啦”“不要”;表示处置用介词“把”,表示被动用介词“叫”;表示程度比较高在谓词前加副词“可”,读音为入声[khəɁ11],“可”读作舒声[khɯ53]时,表程度减轻。

网络采集的招聘信息由于存在大比例的缺失数据,可能导致外籍人才需求被低估。所以有必要进行更详细的企业问卷调查。

榆次人类塞音声母与普通话比较接近,但发音习惯仍有所不同,发音时带有舌根擦音[x],送气塞音[ph][th][kh]带有舌根擦音[x]的现象更为明显,如“怕”“他”“咖”等,送气塞音后面紧随一个舌根擦音[x]。

2.1.2 鼻音声母[ŋ]

她总是彬彬有礼,说话轻声细语,我却是个大老粗;她总是气质优雅,而我刚从武行变成明星,终于可以享受大把花钱的奢侈生活,恨不得买一堆金链子挂在身上;她喜欢一个人出门,享受私人空间,但我总是爱热闹,喜欢那种有一群人跟随的感觉,觉得自己像个老大,走到哪都有人毕恭毕敬地帮我拿衣服、拉椅子。

“一定、一定,魏书记的指示我切实执行,部里布置的任务也要完成。陵矿从破产到现在,在您的领导下变化是巨大的,特别是民生方面,繁荣兴旺,魏书记,喂,喂喂…..”那边电话挂了。

2.1.3 舌尖前塞音、塞擦音[th][s]与舌尖后塞音、塞擦音[tʂ][tʂh][ʂ]

舌尖前塞音、塞擦音与舌尖后塞音、塞擦音俗称平舌,翘舌。榆次方言音系中没有舌尖后塞音、塞擦音[tʂ][tʂh][ʂ],即没有翘舌,在表达过程中分辨[ts][s][tsh]与[tʂ][tʂh][ʂ]较为困难,这一现象在老年人与榆次郊区尤为明显,青年人受普通话影响 , 在 表 达 中 出 现 [tʂ][tʂh][ʂ],但 [ts][tsh] [s]与[tʂ][tʂh][ʂ]经常混淆。 如“走”读作[tʂɯ]、“早”读作[tʂɔu]、“手”读作[sɯ]等。

2.1.4 零声母与[v]

榆次人在说普通话零声母合口呼字时,唇形并未拢圆,上唇下齿轻轻摩擦,发[v]音,如:“无”“娃”“窝”“外”“微”“碗”“文”“王”“嗡” 等系列单字在榆次人的普通话中常常表现出声母[v]。

2.2.2 詈词

榆次方言平声不分阴阳,只有平声,并且属于低平调。榆次人使用普通话时,阴平的调值偏低,很难辨别阴平与阳平,通常在“阴平+阴平”或“阳平+阳平”这类语流音变中,阴平、阳平常常混淆,难以区分,如,“飞机”常读作“肥机”或“飞急”,“天津”常读作“甜津”,“开门”常读作“开闷”,“皮鞋”常读作“批歇”等。

1100例患者中,605例男,495例女;年龄最大为76岁,最小为56岁,年龄均值为(62.3±5.9)岁;979例在婚,121例离异或丧偶;88例在职,1012例退休;132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968例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榆次方言中,除央元音为[a]的带鼻音韵尾区分前鼻韵尾与后鼻韵尾,其余带鼻音韵母不区分前、后鼻韵尾,如,“跟”与“更”,“新”与“星”同音、“寻”与“雄”,“运”与“用”同音,榆次郊区这类读音主要元音鼻化,城区则读多为[-ŋ]尾。央元音为[a]的前鼻音韵母[ian]读作[ie],如“天”“店”“建”等。

2.2 榆次人使用普通话的词汇语法特点

如果说语音特征最容易暴露言语人地域身份,那么言语人在交际中运用的词汇及句子结构则是侦查中最稳定的线索,地方言语人在使用普通话时常常将具有地方特色的词汇及语法结构折合成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的方言特征便隐藏在了普通话语音之下,如,普通话在表达祈使句时通常句尾语气词用“吧”,“走吧”“把窗户关上吧”,榆次普通话句尾语气词则习惯用“哇”“走哇”“起哇”等。榆次人使用普通话时显著的词汇语法特征可见于以下7方面。

伴随企业的发展,在企业集团战略性成本管理创设中,应该将成本企划作为企业集团的重点,按照企业经营领域以及产品方向定位,进行产品成本管理方案的设计,提升企业运行的价值性。在企业成本企划的过程中,其作为一种现代性的成本管理方案,可以对企业新产品的发展进行规划,结合战略性的发展目标,进行成本管理制度的创新,为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的确定提供支持。而且,在企业成本企划中,相关人员应该结合预期销售的内容,确定期望利润,明确目标的成本,并根据这些内容进行产品工艺流程、流通加工以及包装成本等问题的确定,展现企业集团成本企划工作的价值性[3]。

2.2.1 日常高频用词

正儿/正日(今天)、早起/早升(早晨)、晌午(中午)、黑张来(黑夜)、一晌晌(一会儿)、这朝份(这会儿)、兀朝份/兀会儿(那会儿)、起吧/起哇(起床)、摆衣裳(洗衣服)、采面(和面)、调油墩墩(摊软面油饼)、煮窝窝(玉米面的一种食法)、踢尖(面食的一种食法)、坐锅儿(开始做饭)、煞割(扫尾)、捏(捡)、荷(拿)、剪指甲(铰)、瞭(看望)、擩(伸)、耍(玩)、没待头(无趣)。

2.1.5 前鼻韵尾[n]与后鼻韵尾[ŋ]

在日常言语表达中难以回避詈词[17],人们遇到不愉快的情形时更习惯用方言中的“骂人话”表达愤怒或不快,因此,充分了解这类日常表达方式,有助于缩小言语资料的判定范围,可为侦破案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榆次口语中常出现的詈词有:“不起三”“搅茅棍”“妨主鬼”“妨主货”“馋屄嘴”“不入眼货”“圪料鬼”“吊客生”“气门星”“绿壳”“不惜吃”。

2.2.3 表达程度的方式

程度范畴的表达是言语交际中最基本的表达需要,榆次表达程度高多用“可”代替“很”“非常”,即使在普通话中也是如此。榆次人在使用普通话时,常在形容词后加“得不行行”或“来地的”来表示程度的加深,多表示人们对状态的不满。如,“人多得不行行/来地的”“天热得不行行/来地的”“麻烦得不行行/来地的”“累得不行行/来地的”,其中形容词后加“不行行”所表现的情景较客观,而形容词后加“来地的”所表现的场景较主观。

2.2.4 动语+个/块+宾语

在表达已然事件时,动语与宾语之间加“个”或“块”,如:洗唠个/块澡(洗澡)、来唠/块人(来客人了)、打唠个/块嚏喷(打喷嚏)、接唠个/块电话(接电话)、吃唠个火锅(吃火锅)。

2.2.5 常用量词

什么量词能与什么名词组合,在普通话和方言里各自有各自的习惯,榆次人常将榆次方言量词与名词的惯用搭配不自觉地用在普通话中,如“这块(个)人”“一块(个)人”“一圪都子(瓣儿)蒜”“一圪截子(小段儿)绳绳/路儿”“一圪卷子(卷)纸”“一圪瘩(块)馍馍”“一卜滩(滩)水”;“这”+“些些”常常修饰名词,泛指一定的量,如“这些些人”“这些些瓜子”“这些些年轻人”等,也常用在回答中,如,甲:“你买了几斤苹果?”乙:“喏,买了这些些”。

榆次人在发鼻音声母[ŋ]时,分别带有同部位的塞音声母[ɡ],如“妈”“南”“暗”等,尤其[ŋ]与零声母的区分是榆次人掌握普通话的难点,如“爱”“安”“昂”“熬”“藕”等这一系列单字的语音,榆次普通话中常表现出鼻音声母[ŋ]。

2.2.6 常用副词

针对该洞段围岩断层塌洞、松散堆积体与节理裂隙灌浆量大、扩散范围广、难以控制,以及断层泥化物质和高岭土化蚀变带浆液又难以浸入,且高压下结构面易劈裂及高水头等难题,采用首先深孔高压水泥灌浆,最后在水泥灌浆的基础上再进行水泥化学复合灌浆的加强处理措施。

2018年11月25日,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海拔高寒地区金属矿山开采安全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彭苏萍院士、王国法院士、吕敬民教授级高工等项目咨询专家组、科技部社发司、21世纪中心、应急管理部科信司和安全生产基础司、项目牵头承担单位以及项目骨干等11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副词是一个封闭的词类,数量相对少,但出现频率很高,普通话与方言各有各自的副词系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在使用普通话时常常不自觉地用到方言中的副词,榆次人常在普通话中用到的副词有:表程度的“可”“愣”“死”;表范围的“光”“提另”“单另”;表情状的“细细地”“浅麻乎”“且不得”“猛不提防”;表时间、频率的“动不动”“直请”“肯”;表语气的“怨不得”“保不住”。

2.2.7 榆次人使用普通话中的语气词及助词

Spark作为整个系统最上层部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包括了对数据预处理、特征转换与特征提取、行为分类模型训练和最终的结果预测。其中数据预处理会通过相似度判别过滤失真数据,接着根据行为表示的定义方法对关节点数据进行特征转换与特征提取并写入到RDD中。在以上基础上,利用行为分类器对数据进行训练。当需要对未知行为进行预测时,从HDFS中提取已有持久化的分类器模型完成行为数据的最终分类并将结果持久化到HDFS中。

语气词的使用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榆次普通话中“嘞”与“了”的使用常常混淆,如:“树叶黄嘞(了)”“不要说嘞(别说话了)”;有时“嘞”出现在疑问句中,如:“天晴嘞?”,“嘞”的拖音较长、较曲折。年轻人常用语气词“哇”,如“天晴嘞哇?(天晴了吧?)”,“可能是他的哇。(可能是他的吧。)”“开开窗户哇。(打开窗户吧。)”“你是二小子哇?(你是二儿子吧?)”;郊区常用语气词“吧”,“吧”的舌位低开口度后,接近于[ɒ]。榆次方言的动态助词有“着”,读音为[tə11];“了”读音为[lɔu53],在口语中出现频率颇高,是榆次人使用普通话的重要言语特征。

3 实验分析

3.1 发音人

随机选择了10名榆次人进行分析,所有发音人无任何影响发音的生理或病理因素。

Z公司孵化器业务发展历程可归纳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04年至2013年的起步阶段;第二个阶段为2014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3.2 声样

10名实验对象分别讲述了榆次民间故事《修文与演武的传说》《孔夫子过榆次》。

注射室是各个医院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中人流量相对较大的一个窗口[1]。注射室护士每天需接待不同疾病类型患者,日常护理工作中接触的最多的就是配药及注射时所使用的针头,一旦发生针刺伤则会导致受污染体液、血液通过血源接种到护理人员体内,如破伤风杆菌、乙型肝炎病毒等,均可通过该方式对注射室护士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2]。为有效避免发生针刺伤等意外情况,本研究分析注射室护士发生针刺伤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护策略,现作以下报告:

视域整合度表示剔除拓扑学意义上的影响因素之后,从全系统任意位置能够看到某一元素所需转折的数值,整合度数值越高,颜色越深,越容易吸引空间中人的注视.其衡量了所研究空间吸引到达交通的潜力,显示出此空间对于其他空间在视线方面聚集或离散的程度.具体来说,在视域分析中,整合度越高(分析图颜色越深)表示在整体空间中的任意位置经过较少的转折点就可以看到此区域,从而区域内的视线聚集性越高;而颜色越浅,区域内的视线聚集性越低.

话题讲述:从个人经历、当地情况、风俗习惯、工作情况、业余爱好、家庭情况等选题中选择任意一个话题讲述5~8 min。

3.3 分析方法及过程

根据某人所使用普通话的情况来判断其是否为榆次人,需要明晰带有榆次方言特征的普通话的特点。普通话级别[18]共分为三级、六等,由于级与级之间的差异大于等与等之间的差异,因此,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通过级之间的差异来辨别。10名发音人中有5人符合普通话二级最低标准,5人符合普通话三级标准。分析过程主要有两大步骤:首先,运用听辨调查法,在话语过程中,分析每一位实验言语人普通话中所带有的榆次方言特征;第二,从调查对象所说话语中提炼出榆次人使用普通话时出现频率较高的榆次方言特征。

3.4 分析结果

归纳分析每一位实验言语人使用普通话进行话语交流时所带有的榆次方言特征,得到表6;归纳普通话三级与二级榆次人在使用普通话时所出现的频率较高的榆次方言特征,得到表7~8。从表7~8可以发现,普通话等级较低(如普通话水平三级)的榆次人语音偏误较多,在语码转换过程中几乎直接将榆次方言词汇、语法结构运用于普通话中,因此特征比较丰富;普通话等级较高的榆次人,语音方面的偏误较少,因此这类言语人的方言特征需更多地从词汇语法方面来洞察。

表6 实验言语人榆次普通话使用情况

表7 普通话三级言语人普通话中榆次方言特征情况

表8 普通话达二级言语人普通话中榆次方言特征情况

4 结论

充分了解某一地域方言特点,把握该地人言语交际中所表露的方言特征,以口头或书面材料为重要依据,能够在司法实践中帮助侦查人员寻找到案件侦查线索或突破口,即使被测者故意伪装自己言语材料的语音特征,如用普通话或其他方言的语音形式进行交流,侦查人员仍能利用方言整体结构的关联性与制约性,通过词汇、语法特征发现嫌疑人在言语交际中的漏洞,从而判定嫌疑人的真实身份[19]。本文所列举的榆次人使用普通话时所体现出的方言特征,是通过大量的话语表述分析而得,希望可为司法诉讼领域提供一丝的言语线索。

参考文献:

[1]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62-295.

[2]王虹.刑事司法领域中的语言学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11(4):167-169.

[3]邱大任.语言分析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J].刑事技术,1980(5):27-32.

[4] 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67-77.

[5]余英士.语音学家彼得·拉第福吉德[J].国外语言学,1983(1):58-62.

[6]丁信善.论拉波夫的社会语言学观及其方法[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2):1-9.

[7]公安政治部.言语识别与鉴定[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3-103.

[8]王利英、岳俊发.声纹特征中的谐波线性形态特征[J].警察技术,1998(4):192-194.

[9]任振翔.榆次市民语码转换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15(6):7-72.

[10]殷相印.谈方言词汇的差异与刑事侦查[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6):28-31.

[11]殷相印.谈刑事侦查中方言特征词的鉴别[J].毕节学院学报,2006(5):50-52.

[12]侯精一,温端政.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95-262.

[13]张瑾瑜.榆次方言入声变异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35-66.

[12]杨俊杰.山西方言与普通话进行司法话者识别可用特征音段研究[D].山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15]张洁.韩国人使用汉语的语音特点及分析时的注意事项[J].中国司法鉴定,2017(3):56-60.

[16] 侯精一.现代晋语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6-78.

[17] 乔全生.山西方言的几个詈词后缀[J].方言,1996(2):130-136.

[18]山西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中心、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11.

[19]刘潮杰,张靖.言语识别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J].广东公安科技,2006(1):49-52.

The Study of Dialect Characteristics of Mandarin Spoken by the People of Yuci—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eech Personal Analysis

CHANG Le
(Institute of language science,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China;JIN ZHong University,Yuci 030600,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dialect characteristics of Mandarin used by people of Yuci in the aspects of pronunciation,vocabulary and grammar.Method By field investigation method,the dialect of Yuci was compared with Mandarin and the dialects of its surrounding areas.Principles of phonetics and linguistics were used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dialect characteristics of Yuci people in their use of Mandarin.Result Yuci people with low Mandarin levels were easier to determine from speech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spect of phonetics,but for Yuci people with high Mandarin levels,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peech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spect of lexical grammar.Conclusion Using more than 6 Yuci dialect speech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spect of phonetics,more than 7 Yuci dialect speech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spect of lexical grammar can accurately determine Mandarin level 3 users as Yuci people;using more than 3 Yuci dialect speech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spect of phonetics,more than three Yuci dialect speech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spect of lexical grammar can determine Mandarin level 2 users as Yuci people.

keywords: Yuci dialect;mandarin;speaker identification by speech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DF793;D918.9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19.05.009

文章编号: 1671-2072-(2019)05-0048-08

收稿日期: 2017-11-15

作者简介: 常乐(1983—),女,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方言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E-mail:13083135@qq.com。

(本文编辑:卢启萌)

标签:;  ;  ;  ;  ;  

榆次人普通话中方言特征研究-以人身分析为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