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不过+NP”结构分析论文

“V+不过+NP”结构分析

陈 凌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 以邢福义先生的“大三角”理论为指导,从语表、语里、语值三个方面,对“V+不过+NP”句式进行探究。从语表来看,这一结构在整体上是一个动宾结构,这个结构中的动词以单音节动词为主。“N/NP”的不同会影响“V”的语义特征,从“N”的类型划分,“V”主要分为自主性动词和非自主性动词。从语里来看,“V”与“N”的关系主要有三种:“V”与“N”可以直接搭配;句子补充完整后,“V”与“N”可以搭配;“V”与“N”无法搭配。这主要与“V+不过+NP”中的省略以及V的虚化有关。从语值来看,由于“V+不过+NP”常常发生省略,所以使表达更为简练,有以简驭繁的功能。

关键词: “V+不过+NP”;语里;语表;语值

“V+不过+NP”是当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语法结构。目前对“V+不过+NP”结构的研究较少,沈家煊先生在《说“不过”》一文中,对“不过”的演变类型进行了梳理;王霞的在《转折连词“不过”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一文中,对转折词“不过”进行了细致分析;刘瑞民的《“V+不过+NP”构式》运用构式语法理论与语义分析法,对比较句“V+不过+NP”进行了探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邢福义先生(2016)提出的“大三角”理论为依据,以BCC语料库中“V+不过+NP”中的语料为支撑,对“V+不过+NP”中“V”与“NP”的类型以及“V”与“NP”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进一步探究“V+不过+NP”中的规律及语用价值。

通过对BCC语料库进行检索,笔者在文学类、报刊类、微博类、多领域类语料库中分别收集到了933条、2119条、7307条、7946条语料,总数共18305条。不过,在古汉语和科技类语料库中没有出现这一格式,可能是因为这个结构出现的时间点较晚,而且常常在口语中使用。“V+不过+NP”的使用频次,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V+不过+NP”使用频次

从图1可以看出,“V+不过+NP”结构最早在1946年开始使用,在1958年达到使用顶峰,在2009年使用频率最低。从整体趋势看,“V+不过+NP”的使用频率近几年呈现递减趋势。

作为制表大户,历峰集团一直也尝试研发自产防震器。旗下钟表品牌卡地亚于2008年推出双“Y”字型防震器,装配在卡地亚的部分顶级腕表中;万宝龙和万国表也推出过自产防震器,但曾使用在一些特殊表款中,近年无见其踪。

一、“V+不过+NP”中“V”的构成

从语表上看,“V+不过+NP”是一个动宾结构,“V”和“NP”是可变项,“不过”是不变项。在“V+不过+NP”结构中,“V”和“N”的类型多样,下面首先对“V”这一可变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一)“V”的构成特点

在“V+不过+NP”结构中,“V”的构成很有特点,我们不妨从音节、语义、词性三个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1.以单音节动词为主

从语义角度来看,进入“V+不过+NP”这一结构中的“V”主要有以下特征:可持续性、互对性与竞争性。

表1 “V+不过+NP”中单音节和双音节动词统计

这两个句子并没有发生省略,但是“V”与“N”仍然不能直接组合为“抵爱情”“竞争他们”的动宾结构。这主要与“V+不过+NP”结构的虚化有关,动词“抵”“竞争”进入“V+不过+NP”结构中发生虚化,表示“比不过”的意思。

我们又对文学、报刊、多领域、微博四个语料库中,“V+不过+NP”出现次数最高的短语及其出现次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在这四个语料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都是“喘不过气”这一短语。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V+不过+NP”短语统计

2.以动作行为动词为主

从动词的类型看,“V+不过+NP”以动作行为动词居多。笔者对BCC多领域语料库中“V+不过+NP”的出现频次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前5个短语是:喘不过气(4282次)、回不过神(100次)、飞不过沧海(78次)、抵不过时间(73次)、打不过人家(55次)。从这五个短语中可以发现,“喘”“飞”“抵”“打”都是动作行为动词,只有“回”是趋向动词。在前面也曾提到,“喘不过气”在各个数据库中出现的次数都是最高的。由此可知,“V+不过+NP”结构中的“V”以动作行为动词居多,有时也会使用趋向动词。

3.以及物动词为主

从出现频率最高的五个短语中,可以发现,“喘”“回”“打”都是及物动词,“飞”“抵”是不及物动词。由此可知,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都能进入这一结构。不过,从出现的频次来看,“V”以及物动词居多,其中,“喘”这一动词出现的频率最高。

(二)“V”的语义特征

在“V+不过+NP”结构中,“V”可以是单音节动词,也可以是多音节动词。从使用频率上看,单音节动词占据了绝对优势。具体如表1所示:

1.可持续性

STZ 诱导的小鼠 DR 模型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变化与人的 DR 相似,所以该模型经常被用来研究DR 的发病机制以及进行新型抗 DR 药物的临床前评估。通过研究实验方法和 STZ 局限性可以对原有的实验方法进行改进,找到解决其中问题的方法,提高诱导模型的成功率。

从出现频率最高的五个短语中,可以发现,“喘”“回”“飞”“抵”“打”这些动词都是表示可以持续一段时间的可持续性动词,进入“V+不过+NP”后都体现为经过一段过程。

2.互对性

当“不过”表示比较义时,该结构中的动词具有互对性,所谓互对性就是“互相向对方投射性”。例如:

(1)马太太活着的时候,小夫妻倒有时候闹起来,可是和夫人开仗是另一回事,况且夫人多半打不过老爷!(老舍《二马》)

(2)你初来乍到,斗不过人家。(《人民日报》,1981-04-04)

在例(1)中,“打”的语义既指向宾语“老爷”,也指向主语“夫人”,“打”这个动作是“夫人”与“老爷”同时发出的。在例(2)中,“斗”既指向宾语“人家”,也指向主语“你”,“斗”这个动词也是主语和宾语同时发出的。

本报讯 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合成分厂以深化对标管理为抓手,细化工作流程,优化成本结构,持续强化绩效考核激励作用,扎实推进“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除了可持续性、互对性之外,“V+不过+NP”结构还赋予动词以竞争性。例如:

(3)对,虞姬柔弱如水一女,尚明大义,尽精忠,自刎而死,大清满朝文武,加起来竟抵不过一个女子。(李碧华《霸王别姬》)

从语里关系来看,“V+不过+NP”中“V”与“N”的搭配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V”与“N”可以直接搭配,组成动宾结构;第二种是句子发生省略,将句子补充完整后,“V”与“N”组成动宾结构;第三种情况是,“V”进入“V+不过+NP”后发生虚化,带有“比不过”的意思,“V”与“N”无法组合成动宾结构。

混班游戏中将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年级的幼儿游戏进行组合,能够激发幼儿对游戏、对事物的兴趣,也能够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团体意识,对幼儿身心健康、社交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我们应在混班游戏的准备工作中集思广益,进一步拓展混班游戏类别和方式,促进学校幼教质量、幼儿发展的双赢。

长期以来,对于基层区队的工作开展而言,其中的基层区队负责人员拥有一定的微权力,主要体现为班队长的选拔提升、工资的分配管理以及企业工作岗位的调控管理等不同的方面,由此易于导致以权谋私、设置私人小金库的现象发生,形成不良的风气,同时,相较于从前,当前所采用的方式呈现出较为隐秘、易于形成变化等显著的特征。在本次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内蒙古上海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深入调查和分析发现,由于遭受到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原因方面的限制与影响,导致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配备数量严重不足,再加上所需要监督与管控的范围十分广泛,使得基层区队的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5)好汉不吃眼前亏,我战不过她们。(沈从文《凤子》)

在“V+不过+NP”中,“V”本来的动词意义弱化,表示“比不过”的意思。因此,进入这一结构的动词在语义上都带有竞争的特征。

综上,进入“V+不过+NP”中的动词的语义特征为[+持续,+互对,+竞争性]。

二、“V+不过+NP”中“NP”的分析

在“V+不过+NP”结构中,“N”的特点鲜明,运用灵活。同时,它对“V”的语义产生一定影响,通过“N”可以更好地了解“V”的语义特征。

(一)“N”的构成类型

我们可以将“V+不过+NP”结构中的“N”大致上分为两类,不同类型的名词会对“V”的语义特征产生不同影响。

1.自主性

在“V+不过+NP”结构中,当“N”为人时,动词为自主动词,都是人本身自主发出的动作。例如:

(6)你说一句嘞人能答你十句,我又嘴笨,说不过人家。(王朔《痴人》)

尹军平还表示,随着“三通一达”、顺丰、德邦等的陆续上市,整合大幕实际上已然拉开,而且行业内并购标的也在快速增加,一方面第一代物流企业家已到退休年龄,而很多二代不太愿意接班;另一方面,80、90年代出生的企业家家族观念没那么强,很多企业家创业成功后并不介意通过并购退出。

(7)安姑娘虽极力打扮,但女人可以骗过男人,女人却骗不过女人。(毕淑敏《原始股》)

2.非自主性

在“V+不过+NP”结构中,当“N”为动物、物体或抽象名词时,动词为非自主性动词。例如:

(8)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的勾当,本来全靠的“公平”二字叫大家心悦诚服;都是受不过冤屈,才来这水泊里落草的。(茅盾《石碣》)

(9)你蹦得再高,也蹦不过枪子儿;你跑得再快,难道就快过了枪子儿不成?(莫言《食草家族》)

(二)“N”的使用特点

在“V+不过+NP”结构中,进入“N”的词语以单音节和双音节词语居多。此外,“N”还可以是名词性词组、外来词和儿化音。这说明“N”的种类很丰富,能产性很高。

1.“N”常常带有儿化

(10)小卞颤抖着说:“坏了,焦书记,推子拐不过弯儿,推过了头。”(《人民日报》,1995-02-23)

(11)但老乡们祖祖辈辈都牧放惯了,有的人思想还转不过弯儿来,春节期间最容易松懈,必须加强管理和教育引导工作。(《人民日报》,2002-04-15)

(12)开始都以为她死了丈夫,打击太重,一时缓不过劲儿来。(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从上述例句可以看出,说话人分别把“弯”“劲”儿化成为“弯儿”“劲儿”。“弯”“劲”的韵尾是舌位又高又前的鼻韵母“n”,儿化时舌头上翘,致使韵尾发不成而脱落,而且使得韵腹元音央化。“N”之所以常常发生儿化,大概是因为“V+不过+NP”结构常用来表述负面情况,说话人处在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导致说话的语速加快,产生语流音变,导致儿化。比如例(10),小卞把焦书记的头发剪坏了,非常着急和紧张,所以语速变快,导致儿化。

2.“N”可以是外来词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许多外来词也进入到“V+不过+NP”结构中。例如:

(13)看来我这种EQ还真玩不过HR;老百姓的收入跑不过CPI,也跑不过GDP。(微博,2013-05-02)

(14)NND明知百姓斗不过JC,所以就这么理直气壮,姐我没这闲工夫。(微博,2018-08-19)

可以看出,外来词进入“V+不过+NP”结构中的用法在微博中比较常见,这可能与微博的使用主体以年轻人居多有关,年轻人相对喜欢简洁的表达方式,所以更喜欢使用英文缩略词进行表达。

3.“NP”中的比喻修辞

在“V+不过+NP”结构中,“NP”常常为定中短语并使用比喻修辞。例如:

(15)广东电白县博贺镇海雁渔业大队,原来是个后进队,人们说它是飞不过大海的“短翅雁”。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办机械化,“短翅雁”终于飞过了大海。(《人民日报》,1973-10-13)

(16)最终到底房价升降还是逃不过供求关系这个如来佛的手掌心。(《文汇报》,2002-10-25)

在例(15)中,把“广东电白县博贺镇海雁渔业大队”比喻成“短翅雁”。在例(16)中,把“供求关系”比喻成“如来佛祖的手掌心”。这样的用法就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人加深了理解,同时也让表达显得更加生动。

总之,“V+不过+NP”中的“N”使用灵活,并对“V”的语义特征产生影响,由于“N”的不同,“V”可以分为自主性动词和非自主性动词。“N/NP”的语用现象主要有三种:儿化现象、外来词进入及使用比喻修辞。

三、“V+不过+NP”的语里关系

(一)“V+不过+NP”发生省略

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我们发现,有些情况下“V”与“N”可以搭配,有些情况下两者不能搭配。这主要与“V+不过+NP”结构中的省略有关。例如:

(17)周林微笑了,他说:“当时我经常让人喘不过气来,现在轮到我自己喘不过气来了。”(余华《战栗》)

(18)佩芳看见凤举闹,本是有气,好在他是有个姨太太的人,自己战胜不过姨太太,却也不愿丈夫的爱,为姨太太一人夺去。(张恨水《金粉世家》)

(19)我拐不过弯儿来。(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20)住房住不过人家,请客请不过人家,送礼也送不过人家,坐车也坐不过人家,连身上的衣服也比人家差得远。(张平《抉择》)

(21)听说又有一种说法了,是说她们姐妹俩争一个王主任,妹妹争不过姐姐而疯了,姐姐和王主任通奸时要人家高数额钱,人家不给,一气才咬了舌头的。(贾平凹《废都》)

我们也发现,有的句子无法使用以上方法,将句子补充完整,让“V”与“N”组成动宾结构。例如:

例(17)~例(19)中的“V”与“N”都可以直接搭配,组成动宾结构“喘气”“战胜姨太太”“拐弯儿”。例(20)、例(21)中的“V”与“N”却不能直接组合。这是因为,这两个例句发生了省略。如例(20)可以还原成“住房住不过人家的房子”,例(21)可以还原成“妹妹争王主任争不过姐姐争王主任”。“V+不过+NP”结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为“VOV+不过+NP”结构的,转换后就可以组成“住房子”“争王主任”这样的动宾结构。

(二)“V+不过+NP”结构虚化

布莱希特:在苏维埃曳引机的旁边,古代诗人的声音依旧动人。把不同的酒掺杂在一起,也许是错误;但是新旧的智慧,却能融会得很好。

这完全是一首勇者的赞歌,语言质朴,结构对仗。此外,北方各少数民族天性擅长射猎之术,统一中原后,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受到重视和学习,如《魏书·儒林传序》言到:“太祖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太宗世,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4]表明北魏重视对汉文化传统儒学的吸收借鉴。加之北方民族以畜牧为生,善于骑射,锻炼出文人雄健彪悍、粗犷豪迈的个性,从而具有文武兼备的特质,正体现了民族大融合浪潮中北朝本土文人的生存状态,这种特质又间接影响了北朝乐府诗歌的风貌。

(22)暖暖举拳上前捶了青葱嫂一下嗔道:让你胡说!结了婚,可就把嫂子忘了个一干二净,这年头呀,友情看来是抵不过爱情。(周大新《湖光山色》)

(23)这不是打哈哈,我说的担心不是胡诌,我熟悉他们,我知道咱们竞争不过他们,因为他们有整个国家作靠山。(莱蒙特《福地》)

从表1可以看出,在文学、报刊、微博三个语料库中,虽然也出现了双音节动词,但是以单音节动词居多。同时可以看出,“V+不过+NP”在微博中的语料是最丰富的,这可能是因为微博往往采用比较简洁精炼的方式,对字数要求较少且表达较为口语化,所以这一结构在微博中出现的频率更高。

3.竞争性

(4)猫族的实力毕竟抵不过人类。(夏目漱石《我是猫》)

人类命运共同体昭示的共同体意识,赋予新时代统一战线以共同体愿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照下,新时代统一战线应打造为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2],并最终发展为命运共同体。

四、“V+不过+NP”的语用价值

(一)以简驭繁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V+不过+NP”可以转换成“VOV+不过+NP”,不过,由于“V+不过+NP”这一结构发生了省略,所以更为简洁,也更为常用。例如:

电脑消费主要有有两大特点:一是消费额度偏大,电脑几乎是大学生最昂贵的消费,不仅价格高,而且涉及到电脑宽带网络服务的费用也不小,当电脑出现问题时所需的维修费用也不菲。二是对于实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办公软件以及绘图软件必须依托电脑完成,无论是在情感需要还是在学习需要,大学生消费时最关注的地方依旧是电脑产品的价格和实用性。

(24)现在,我告诉你们几句良言:咱们哪,打不过外国,别钻死牛犄角!(老舍《神拳》)

(25)听说它在最近的赛狗会上跑不过人家,有这回事吗?培琪那可不能这么说。(莎士比亚《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例(24)可以转换成“打人打不过外国人”,例(25)可以转换成“狗跑不过人家跑赛狗会的狗”,但是转换后的句子十分累赘、冗长,没有原句简洁、清楚。我们知道,“省力原则”“经济原则”是言谈的重要原则,在“V+不过+NP”的语境中信息往往是足量的,所以听话人往往不需要背景知识就可以理解话语的隐涵义。因此,使用“V+不过+NP”可以满足语言交际中的省力原则与足量原则,既使句子更为简洁,也使表述更为明了。

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一般采取相应的抗炎、解痉、止咳、平喘治疗都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缓解现存的临床症状,解除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从而使呼吸衰竭得到改善。然而部分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进行支气管扩张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之后,仍然无法环节现如今的临床症状。这样的患者重症哮喘患者往往是因为支气管炎症进行性加重,气道内因慢性炎症出现痰栓,阻塞了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

(二)“V+不过+NP”与“V得过”

“V+不过+NP”的肯定形式是“V得过”,不过,在实际运用中,很少将“V+不过+NP”句式转换成“V得过”。这是因为“V+不过+NP”常常用于表达负面的行动结果,而且这些结果都有违反一般规律或预期的性质。在表述负面情况时,人们习惯使用委婉的表达方式,比如说“不好”比说“差”要委婉,说“没赢”比说“输了”要委婉。“V+不过+NP”符合人们习惯委婉表达的语用需求与礼貌原则。“V得过”虽然是“V+不过+NP”的肯定式,但是“V得过”却带有不肯定、不确定的含义。例如:

(26)既然到了这一步,确实惟有一死相拼……只是,话又说回来,将来的朝政如果没有一个新格局,拼得过鞑子么?拼得过么?(刘斯奋《白门柳》)

二是选择性监管与规避监管。面对日益繁荣的地下民间融资市场,监管者采取的是选择性执法的策略。这看似放宽了监管,很多未经批准的民间融资活动得以进行,实际上是监管者很难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去监管的无奈选择。选择性监管“激励”了民间融资活动的“地下”开展[4]92-101。

(27)觉群露出狡猾的微笑,得意地对秦嵩说:“你怎么骗得过老子?你真狡猾。看你的名字就知道你不是个好东西。四哥早就说过,你是秦桧的秦,严嵩的嵩,两个大奸臣的名字拼拢来的。你不说,你今天休想走。”(巴金《秋》)

例(26)、例(27)中的“拼得过”“骗得过”虽然是肯定式,但都用在疑问句中,表达出了一种不确定性、不肯定性。在表达肯定时,人们通常采用更加坚定的语气,就此而言,“V得过”虽然是“V+不过+NP”的肯定式,但是一般不用于表达肯定、既定的事实。由于“V+不过+NP”在使用上比“V得过”更能满足人们的语用需求,所以“V+不过+NP”的使用频率更高。

相距遥远的两个国家,截然不同的领保案例,但反应在信息传播路径及舆论分化形态上,它们所上演的情节却又如此相似——

本文从语表、语里、语值三个方面,对“V+不过+NP”进行了分析。从语表来看,这一结构在整体上是一个动宾结构,这个结构中的动词以单音节动词为主。“N/NP”的不同会影响“V”的语义特征,从“N”的类型划分,“V”主要分为自主性动词和非自主性动词。从语里来看,“V”与“N”的关系主要有三种:“V”与“N”可以直接搭配;句子补充完整后,“V”与“N”可以搭配;“V”与“N”无法搭配。这主要与“V+不过+NP”中的省略以及V的虚化有关。从语值来看,由于“V+不过+NP”常常发生省略,所以使表达更为简练,有以简驭繁的功能。“V+不过+NP”虽然有肯定形式,但是其肯定形式却很少用,这主要是因为“V+不过+NP”否定形式的委婉功能更能满足人们语用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李美妍.“V+个+N”结构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1).

[4]刘瑞民.“V+不过+NP”构式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4,(2).

[5]沈家煊.说“不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6]王霞.转折连词“不过”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2).

[7]王勇.汉语词汇性“V+NP构式”的认知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6).

[8]王锋慧.“再AA不过+N/NP”与“最/再+X+不过”的考察与对比[J].明日风尚,2017,(8).

[9]栾育青.“S+给+NP1+V+NP2”用成双宾语句的偏误原因实证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3,(3).

[10]曾晓鹰.析“S+V+NP1+NP2”结构——也谈双宾语句[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11]熊学亮,杨子.“V+NP+NP”结构的语用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6).

On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V+Buguo(不过)+NP”

Chen L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

Abstract: On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V+Buguo(不过)+NP” this paper takes “V+Buguo(不过)+NP” as the research object.Based on Mr.Xing Fuyi's “V+Buguo(不过)+NP”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entence pattern of“V+Buguo(不过)+NP”.“V”and “NP” in “V+Buguo(不过)+NP” are re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 and NP is analyzed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usage characteristics and pragmatic value of“V+Buguo(不过)+NP”.

Key words: “V+Buguo(不过)+NP”;in the language;language table;language value

作者简介: 陈凌,女,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标签:;  ;  ;  ;  ;  

“V+不过+NP”结构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