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健身操体育文化发展现状的探析
□ 甘存林(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 西宁 810007)
摘要 :本文运用民族学和体育人类学理论对青海民族健身操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青海民族健身操的构成元素及其文化魅力所在。民族健身操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近年来在青海民委、省体育局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决定将民族传统舞蹈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结合的新思路,通过民族学的指引下分析青海民族健身操如何发展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特色。为青海民族健身操的发展提供有效对策。
关键词 :青海 民族健身操 体育文化 发展 现状
1、青海民族健身操的构成
在第六届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民族健身操项目的调查发现,青海民族健身操融入了很多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例如青藏高原地区独特鲜艳民族服饰、古典的民族舞蹈元素、天然的民族音乐等。此外,加上西方健美操优美华丽的动作相结合,形成了健身效果好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新兴的健身方式。青海民族健身操。青海民族健身操的音乐大多来源于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音乐元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音乐能够体现出青藏高原儿女在三江源的孕育下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能够体现出青藏高儿女对大自然的热爱、热爱高原生活,热爱体育文化的具体体现。青海民族健身操不仅在音乐元素、舞蹈元素中蕴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它当中还蕴含着青海境内各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方式和平时的生产劳动。青海民族健身操的民族传统体育元素通过集体劳动、集体庆祝的一些活动演变而来。这种传统舞蹈通过长时间的进化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慢慢形成今天的民族健身操。在表演、竞技比赛中不难看出青海民族健身操跟其他地方的健美操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音乐、动作、服饰等它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象征。青海民族健身操是青海民族文化的真实写照,青海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青海民族健身操的产生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成为全民健身下一种新兴的健身方式。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的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中,青海民族健身操通过鲜艳的服饰将青海民族体育文化演绎在竞技舞台上。藏族舞蹈作为青海民族健身操的主体,与其他省份的健身操有着本质的区别。
2、青海民族健身操的发展
2.1、青海民族健身操精彩的瞬间
在2015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青海代表队在竞技健身操舞台上为全国人民展现了他们精彩的瞬间。民族健身操项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特别是本次比赛前八的队伍北京市代表队、内蒙古代表队、云南代表队、新疆维吾尔族代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队、西藏代表队、湖北代表队、青海代表队在决赛舞台展现的具有民族舞蹈文化的健身操,各个代表队的身影中传递出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青海民族健身操在全国竞技比赛中首次闯入前八,2017年11月参加CSARA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健身活力大赛、参加全国民族健身操邀请赛及省内的各种比赛获得优异成绩。他们将青海民族健身操带上全国舞台也将青海民族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取其精华。
2.2、在青海高校校园文化中兴起民族健身操
在青海地区,民族健身操逐渐慢慢的走进校园文化,民族健身操深受更多学生的喜爱。民族健身操逐渐成为广大学生公休体育的热门课程,广大学生从民族文化、课余文化生活及比赛当中更深层的了解到更多关于民族健身操的知识。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民族健身操,更能增强同学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在增进友谊和团结,丰富学生课间活动的同时传承了青海民族文化。
符合临近水源,遗址点分布较为密集且出土实物文本较多较全,代表性较强,可以作为昂昂溪文化突出代表的是五福及滕家岗等处遗址。
3、民族健身操价值分析
3.1、健身价值
在训练期间,能带动学习者的各个身体部位进行活动,进而能提高人体的血液循环和心血管功能,改善呼吸系统,促进心肺功能的发展。此外,在民族健身操学习过程中,在音乐的强烈节奏背景下,学习者优美的动作与之协调,一方面使得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促进人体形态的正常发育,能够获健美形体、轻松身心、缓解压力等效果。另一方面全面发展五大素质,提高技能水平和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3.2、审美价值
青海民族健身操是结合各民族文化向大众视角迈进,通过体育人类学分析阻碍青海民族健身操发展因素有以下几点;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世代居住在这块雄奇而神秘的土地上的汉、藏、土、回、蒙古、撒拉等民族在融汇、交流、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2017年第六届青海省少数民族运动会中不难看出民族健身操项目中只有藏族、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其他民族的舞蹈元素少之又少。“全民健身背景下”国家对个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视,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势在必行。2015年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首次将民族健身操正式列为比赛竞技项目。丰富的民族文化,独特而完善的竞赛规则。民族健身操在全国各地成为一种新兴的民族体育项目,它不仅能让人身体得到锻炼而且能传承和发扬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健身操的刚刚出于萌芽状态,在全民健身背景下通过各民族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进行挖掘整理各民族传统舞蹈文化项目将这种民族文化元素纳入青海民族健身操系列当中,有利于形成较为完整的民族健身操理论。
3.3、文化传承方面价值
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民族健身操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备成熟的理论体系,青海地区民族健身操虽然走进了高校文化,在各大舞台上展现民族健身操的魅力,但对青海地区对青海民族健身操的研究少之又少。
(1)全民健身与民族健身操有机结合。新时代下,将我国体育事业上升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战略,为了更好地落实全民健身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在国家层面大部分体育项目被认可,但有些地方对民族体育运动项目还无法达到当地的群众需求。为了能将在全民健身背景下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的好习惯,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开展当地人民能接受的一种民族体育项目。让各族人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全民健身当中,最终达到全民健身的最终目的全民健康。民族健身操作为民族地区一种新兴的健身方式,通过优美的音乐和轻盈的动作跟健身操结合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4、阻碍青海民族健身操发展的因素
在学习民族健身操过程中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同时还能还获得美的感受,使得自己在审美价值和艺术修养中得以提高。从审美的层面说,民族健身操能够将人体的美的通过舞蹈展示给观众。民族健身操的动作通俗易学、简单优美,不管是音乐还是动作、服饰都具备明显的民族特征,进而使观众得美的体验。
4.1、民族健身操尚未形成独立的一门文化研究体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生产生活知识的结晶。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意志、追求与情感,对维护和加强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起重要意义。民族健身操从表现形式与动作结构方面对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民族生活进行了提炼,象征着各民族生后的民族文化内涵。它从音乐、动作、服饰等方面充分的反映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深刻反映。同时给民族健身操增添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性和观赏性。
4.2、民族健身操参与度小
平台水力旋流器出口取水样,敞口观察水样变化,如图1所示。新取水样相对清澈透明(表面存在少许浮油),但很快水样开始变黑,经过长时间静置后水样黑色消失,底部伴随有大量黄白色沉淀生成。将水样过滤烘干后,化验分析黄色残留物为单质S(见图2)。
4.3、民族健身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缺乏教学经验
虽然高校体育教师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是教师的教学方向大多偏向于篮球、足球、排球、田径、体操、武术、健美操等学科。教学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师人数少之又少。何况是新兴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民族健身操的专业教师。在青海以至于全国高校受到西方体育和现代体育的影响,体育教师主演教学方向集中于现代体育。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处于低迷状态。虽然各个学校新增的体育教师人数增多,单大多是武术教学,如太极,跆拳道,等。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如何首先就要看该校师资力量,是否具备好的师资队伍,还具备相应的的教学实践能力。
4.4、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新媒体本身具有很多新奇的特点, 这对充满好奇心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当代大学生因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很难对新媒体信息做出准确判断,一些过于西化、过于功利、过于庸俗的价值观逐渐渗透给大学生,这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对于一些自制力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很容易误入歧途,陷入价值选择混乱、文化取向紊乱、心理机制错乱的危局,进而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并最终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5、体育人类学视野下青海民族健身操发展建议
与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相比,N08367的Ni、Mo含量都有显著的提高,其合金含量超过50%。因此,N08367比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和更优良的塑性。
(2)加快民族健身操理论体系的建设完善,不断地完善少数民族文化,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大力构建以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为主的符合社会发展、全民健身的新兴健身方式;
在全国各地大多数群众认为健美操跟民族健身操是一个项目。了解健美操要远远超过民族健身操的了解。青海也是如此。民族健身操要想发展要与健美操相互融合发展、相辅相成。在青海的三所高校少数民族同学参与相对汉族同学较少。学生和广大少数民族大众来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大力推动民族健身操的发展。
三是过程任务和结果任务相结合。培训关注学员行为改变,基于两条课程主线为学员设计“教学设计”和“反思报告撰写”等培训任务,这些任务贯穿于每次培训,学员每次都要完成相应的任务,课程结束时形成最终的成果。同时,培训注重学员的过程性参与,有机整合过程任务和结果任务。
(3)提供更宽广的展示平台通过比赛推动民族健身操的发展。在各种赛事中展现出青海民族健身操的精彩瞬间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在奥林匹克精神和“全民健身”的引导下将青海民族健身操融入到全国舞台再次展现。挖掘青海传统习俗,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精神;
(4)促使青海民族健身操走向大众健身的舞台,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文化,青海民族健身操站的更高、更远离不开大众的力量,健美操跟民族健身操有机的结合才能将民族文化带向世界;
(5)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当今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当地的经济。建立健全民族健身操的发展体系,政府作为主要的经济投入来源,加强管理和引导能力,给落后地区的民族体育文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当地政府加大对基层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6)转变思想意识,提高当地民众的积极性。民族健身操是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结晶,所以调动当地民间人士的积极性也属于传承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壮大民族健身操队伍,开设一些相关的民族健身操培训班,裁判员的培训等。提高理论水平,普及民族健身操相关知识。
6、结语
青海地区是一个土族、藏族、回族,撒拉族等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首先,搜集整理各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并且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其次,跟各民族加强沟通和交流,积极参与省政府、县政府举办的民族文化系列活动。民族健身操一方面保存着本民族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不同程度的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兼容汉、藏、回、蒙古族等民族文化,融入到其中来,呈现出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融合发展的多元化民族特色。通过深入基层的实践行动,创造出各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健身操作品,以适应现代社会健康生活的高标准、高追求。
参考文献:
[1]许爱梅.民族健身操的价值及运用前景[J].体育学刊,2007,(1).
[2]王燕梅民族健身操教学中的民族元素的探索[J].体育·美育,2014,(02).
[3]程香.丽江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12.
[4]孙翠琪,詹淑芳.论少数民族健身操的文化特性及其多元价值[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5]齐宝龙.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现状研究[J].运动,2013(14).
[6]赵旭.鄂温克民族健身操文化内涵及价值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5).
[7]赵嘉磊.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对民族健身操认识的调查与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
[8]黄梅,徐坜坪,刘朝猛.民族健身操引入广西高校体育专业的可行性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3,(04).
中图分类号 :G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902-(2019)-01-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