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中医院
摘要:骨科临床护理中康复锻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康复锻炼不仅可以加快手术部位的愈合,使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对患者的恢复程度产生影响,同时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分析了康复锻炼在骨科护理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进行康复锻炼的原则和方法,同时提出了提高康复锻炼护理质量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骨科护理;康复锻炼;应用
现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骨科医生们越来越认可康复医学的重要性,这是骨科康复与护理良性发展的开端。对于骨折手术患者来说,进行康复锻炼可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但是康复锻炼护理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部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对于病人的恢复也造成了不利影响。
1 在骨科护理时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患者骨科手术创伤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不同的生活质量,要想更好的恢复,关键是要让患者得到正确的康复锻炼。一般是由护士遵医嘱对病人施以康复锻炼护理。首先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指导,向病人讲解相关的康复锻炼知识,然后根据病人的耐受能力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此时护士是最主要的参与人,所以比较了解病人的康复锻炼情况,按照医嘱指导患者进行各种锻炼活动,让病人尽快的恢复正常功能。只有康复锻炼科学和及时,才能使骨科手术的效果更明显,使病人早日恢复正常,而如果康复锻炼不科学或不及时,会影响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甚至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对以后的生活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也会让病人感觉手术没有成功,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有时候会因为沟通不到位导致纠纷的发生。
2 康复锻炼的护理原则和方法
2.1护理原则
2.1.1前期的康复锻炼
骨科手术后的1-2周,病人手术部位有较严重的肿胀,这个阶段进行康复锻炼,强度不宜太大,以病人的耐受能力为准,让患者劳逸结合。可以先进行一些强度较小的锻炼项目,如锻炼肌肉的等长收缩,可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2.1.2中期康复锻炼
到了康复期,患者伤处局部不再肿胀,骨折处已经比较稳定,可以适当加大关节活动的幅度,但前提是不能对骨折的稳定产生影响,可以让患者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如下肢功能锻炼(cpm)、手脂手腕锻炼(cpm)等,如果锻炼时患者诉身体不适,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应根据病人的耐受能力,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2.1.3晚期康复锻炼
这个时期骨折处愈合情况良好,关节各部位都恢复了正常功能,要通过康复锻炼进行全部肌肉和关节的锻炼,恢复肢体正常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康复锻炼方法
2.2.1被动康复锻炼
被动锻炼指的是患者借助外界力量或辅助仪器做为主导进行运动,一般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要由他人帮助才能进行运动。主要采用的康复锻炼方法有按摩、推拿,CPM,踝关节锻炼仪等,对患者进行操作时运动的力量要适中柔和,尺度要以患者不感觉到痛或者感受到轻微的疼痛为前提。辅助器使用的前提是必须保证使用安全。现在比较方便的辅助器还是比较少的,就像踝关节锻炼仪采用的毕竟较少,一般借助于绳索或者布条,这种方法虽然普遍采用,但是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如果用力过猛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对康复锻炼产生负作用。
2.2.2主动锻炼
主动锻炼指的是患者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进行锻炼,是康复锻炼的主要方法,主要是针对有正常活动能力的患者,如患者可以进行手指手腕、踝部、腿部等关节的锻炼,对于患者的主动锻炼,护理人员要多加鼓励,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通过鼓励可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3如何提高康复锻炼护理质量
3.1医护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体贴关心患者
医护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学习骨科护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并认真进行康复护理项目的演练,通过扎实的理论和过硬的实践操作来为病人服务,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本着对患者负责,对生命负责的高度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首先建立健康的教育机制,通过介绍典型案例来让医护人员热爱本职岗位,对护理更加重视。其次是建立合理科学的奖惩机制,对于优秀的医护人员要给予鼓励奖励,对于工作中表现不好的医护人员要给予惩罚,并责令其改正,奖罚分明。这样医护人员就会更加重视康复锻炼护理,用更贴心的服务来对待病人。
3.2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配合,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护理人员要学习好骨科的基本知识,掌握骨科常见病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方法。如果专业知识不扎实,护理人员就无法胜任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和骨科医生要经常针对病人的康复锻炼进行沟通。护理人员在做好病人康复护理的同时,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多读书,多向骨科医生请教,理论联系实际,多进行护理实践,用更扎实的护理技能来为病人的康复锻炼服务。
3.3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骨科业务培训
骨科护理人员要有较强的专科理论知识。医院可以组织一些有关康复锻炼的培训和讲座,让护理人员集体进行学习,掌握康复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通过业务学习让护理人员体验到护理工作的高尚,以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康复锻炼服务。
4小结
在进行骨科临床护理中,康复锻炼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护理人员要对病人进行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并力求做到人性化护理,提供人文关怀。通过专业的护理以及病人的主动锻炼,可以提高病人康复速度和质量。在进行康复锻炼时,有针对性地根据病人的病情采用健康、直接和有效的护理,医护人员协同作业,通过高效、高质的康复锻炼护理,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心理健康,从而提高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美霞.传统护理方法与三步法功能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12,6,14(9):94-95.
[2]王宁华.常见骨科疾病康复问题的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0(3):163-164.
[3]涂春兰.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床上操队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17(3):15-17.
[4]赵万秋.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与对策[J].昆嘎医学院学报,2010,31(3):151-152.
[5]葛字思.骨科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J].中国实用医药,2008,25(14):202-203.
论文作者:薛丽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患者论文; 骨科论文; 病人论文; 功能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关节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