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P的中国知名高校校训中的隐喻研究论文

基于 MIP的中国知名高校校训中的隐喻研究

诸葛湘君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 校训是学校的文化基因和名片,它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本文以中国332所知名高校的校训为语料,对其中的概念隐喻进行研究,发现校训中有8种隐喻表达类型和4种隐喻表达形式;这些隐喻表达反映了高校校训深受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重视道德教育、强调知行合一、讲究格物致知。校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研究其中的隐喻现象,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文追求。

关键词: 概念隐喻理论;校训;MIP;文化思维模式

校训一词并非中国本土词汇,而是从日本教育文化中借来的。近代以来,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布教,设立在中国的教会大学校训也颇具有西方文化色彩。中国本土最早的校训可追溯至南宋,文人学习方式由私人设立的私塾转变为政府兴办的书院集体上课。南宋朱熹曾在岳麓书院书写“忠孝廉节”,并悬挂于讲堂,成为中国书院的第一个“校训”(宋永忠,姜晓云 2008)。当时的校训起着警示师生的作用,体现时代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校训在《辞海》中的定义为“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该定义反映了中国校训的教育意义。校训是大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智慧结晶,主要体现了大学的历史传统、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韩延明2014)。了解一个学校的校训能很快地知道其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校训可以说是学校的名片。学界对校训的研究多是从教育、文化、翻译的角度进行的,关注校训的文化蕴含和社会作用,较少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揭示校训语言中蕴含的思维方式。

刘可越等[4]指出,垂柳叶中化合物1、4、21能够促进去甲肾上腺素(NE)分解脂肪,抑制小肠吸收脂肪酸,其中化合物4活性最强。Lee等[49]研究发现,化合物70~74可通过下调增强因子结合蛋白/α(C/EBP)mRNA的表达,抑制固醇调节元件几何蛋白1(SREBP1)及其靶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SCD-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表达,显著减少脂质积累,抑制前脂肪细胞3T3-L1分化。

从认知角度分析校训语言,可探讨语言背后隐藏的中国人的文化思维模式。Lakoff & Johnson认为隐喻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人类的语言表达中充斥着隐喻性的用法(Lakoff 1980),人类70%语言中都有隐喻表达,概念隐喻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Lakoff 1993)。这是因为概念隐喻产生的理论前提是人们的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人们的生活经历,譬如身体经验和文化活动都为隐喻的产生提供了基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无意识地使用隐喻,人们通过隐喻认知事物的,它反映的是人们的思维方式(钱建成 2011)。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收集中国332所大学校训,定性分析每所大学的校训,识别其中的概念隐喻表达,进而探析其背后的文化意识形态。就此提出三个问题:中国知名高校校训中的隐喻类型有哪些?校训中隐喻性语言表达有哪些特点?这些隐喻语言表达隐含了什么样的文化思维模式?

一、研究方法

截至2017年5月31日,中国的高等院校共计2 91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 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等学校283所。因为大学排名的标准参考因素众多,如学术研究水平、科研实力、重大课题或项目水平及数量、基础科研项目及其成果、师资队伍、学校硬件设施等等。鉴于上述情况,在现实中评定不太容易实施,且含有个人主观因素。因此以2018年全国大学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为标准,对2 914所大学进行排名。选取录取分数线前12%的高校即332所高校,其中综合类77所,理工类113所,财经类20所,师范类31所,农林类28所,医药类34所,军事类8所,语言类7所,民族类5所,政法类4所,艺术类4所以及体育类1所。

对大学校训中的隐喻识别,采取隐喻识别过程(MIP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方法。该方法是由Gerard Steen和阿姆斯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Amsterdam)的5名研究助理开发的,是系统识别语篇中的隐喻性词语的方法(Pragglejaz Group 2007)。该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阅读整个文本或语篇,理解整个文本或语篇的大意。第二步,确定文本或语篇中的词汇单位。第三步,首先结合文本,识别具体词汇的语境含义。其次,查询词典,了解该词汇在词典上的基本含义。然后,判断该词汇的基本含义与文本或语篇中的含义是否有所区别。最后,确定词汇的语境含义与词汇的字典含义是否相同。第四步,如果不同的话,将该词汇标记为隐喻性的用法。

二、 高校校训中的隐喻分析

5. 高校校训中隐喻性语言的特点

表 1 266所高校校训中的隐喻类型

试验中记载作物各生育期,并观察记载生育期性状长势及变化情况。收获中期测定不同处理果树生长性状,分析增产原因,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1. 高校校训中的旅行隐喻

旅行隐喻是概念隐喻中较多出现的隐喻类型之一,这是因为旅行与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贴合密切。同时人们倾向于用自己易懂、熟悉的事物来认知抽象的概念。在旅行隐喻中,大多数隐喻表达都是围绕“A 是一场旅行”的根隐喻形式展开的,其中A 代表抽象模糊的目标域。人们将根隐喻中始源域的特点遵照“恒定原则”一一对应映射到目标域中,因此从这一根隐喻中衍生出众多派生隐喻。派生隐喻则是根隐喻的外在表现,是围绕根隐喻派生出来的相关隐喻(束定芳 2000)。

服务器端主要用来处理手机端、PC端和Web端的请求,然后根据请求信息对数据库进行查询修改操作,服务器端技术工作主要设计服务线程、地震应急数据信息处理、流处理、地震应急图片处理等功能的实现。

运用最新科学技术也能够很好的控制造价成本。例如,近几年来,减震隔震技术得到了广泛研究,由于这项技术拥有构造简单、造价相对低廉,以及便于维护等优点,已经在国内外得到推广使用。此外,一些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也会有效控制造价成本,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最新科学技术。

表 2校训中的旅行隐喻映射过程

2. 高校校训中的液体隐喻

(7) 地连墙嵌固深度不足。地连续插入比在1∶0.4~1∶0.5之间,加之坑底土体本身自稳性差,监测数据反馈地连墙墙趾向基坑内产生较大位移。

4. 高校校训中的中医隐喻

以上隐喻表达凸显了液体流动的特点,通过其融合和囤积等流动状态来映射大学生活的不同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并非只有水才能与其他液体融合,任何的液体都可以与其他的液体相交融。人们用水流来代替大部分液体流动,体现了人们思维的原型性特征,这是因为水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水为最典型的液体流动,用水流动的特点来对应大学生活中的概念。其次水流动是受到外力作用如拍打和地理位置等影响,这反映了人们思维的范畴化,突出水流动的某些特征,忽视水流的原因和其他水流特点。

郑晓红和王旭东(2012)认为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密切,并深受其影响,故而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必定体现着中医文化思维的影子,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会反映其影响。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世界是由阴阳两级组成的混沌物体,其中包含着金木水火土五行,这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互动会引起变化,中国人据此来预测天气变化和解释人们身体健康情况。用这些具体的、能理解的气象要素来映射疾病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中医认知模式。

由表1可知,校训隐喻类型中占比较高的依次为实物隐喻、拟人隐喻、旅行隐喻和工具隐喻,所占比例分别为76.74% 、6.04%、5.14%和4.83%。四种主要的隐喻表达多为“德才兼备、厚德泽人、止于至善、大道致远、精业济群、博学济世”等集中表达德与学,以及知与行的关系。占比较少的依次为液态隐喻、植物隐喻、中医隐喻和容器隐喻,所占比例为3.63% 、2.11%、 0.91%和0.60%。“厚德载物、养清松正气,法竹梅风骨”这些具体隐喻表达主要阐释品德的重要性,在这四种隐喻表达中运用各种方法将抽象的品德概念进行实体化具体化展示。本文选取旅行隐喻、液态隐喻、实物隐喻以及中医隐喻,通过分析四种隐喻性语言表达来揭示语言背后所反映的人们的文化思维模式。

表 3校训中的液体隐喻映射过程

3. 高校校训中的实物隐喻

实物隐喻在四种隐喻类型中所占比重最高,高达70%以上。证实人们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认知抽象的概念这一做法的普遍性。在实物隐喻中,根隐喻为“抽象概念是具体实物”。其下又可分为两个派生隐喻:(1)“理论是实物”。“求是”“求真”“求实”“创新”“拓新”等词语表达将真理或理论视为具体获得的物品,“求”在汉语词典中的含义为“设法得到”。这里是人们经过努力借助具体的物品概念来认知抽象概念;(2)“品德/知识是物体”。具体表达如“治学”“立德”“博学”“木直中绳”“树木树人”“百炼成钢”“志比昆仑”“学竞江河”。“治”意为从事研究,“治学”即把抽象的学习行为视为具体、可认知的事物,将抽象的概念进行实体化。“立”为做出、定出。“立德”将德视为有边界的、可视化的物体。“百炼成钢”和“志比昆仑”则分别将品德视为具体的事物——钢铁、昆仑山。

实物隐喻反映了中国古人按照“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基本认知顺序,借助自身熟悉的物体认知抽象的概念。这种认知过程验证了“存在大连环(the Great Chain of Being)”文化模式的理论现实性。Lakoff & Turner基于对西方文化的观察提出了存在链隐喻(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Metaphor)(Lakoff &Turner 1989)。存在大连环文化模式认为人类、动物、植物和无生命物体是世界的四个基本等级,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关联,高等级范畴比低等级范畴更复杂,并包含低等级范畴的特征和功能(蓝纯 蔡颖 2013)。无生命物体是位于人类之下的基本等级范畴,可以用低等级范畴来理解复杂的高等级范畴。即用较低层级的概念始源域来理解较高层级的目标域,构成下行存在链“无生命之物是人类的属性”。人们之所以能够以物喻己,一方面是受自己的具身体验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存在大连环”文化模式的影响[9]

表 4校训中的实物隐喻映射过程

校训中的液体隐喻根隐喻表达为“液体物质的流动状态是大学生活状态”。语料中运用四种液体隐喻。“理实交融”将知识和理论比作水流说明两者在实践中要相互结合。这谈及到学习中知与行的问题,也是哲学的基本命题之一。“学汇百川”“海纳厚为”把学习比作细小水流,小河流积少成多注入大江大河,来说明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海纳厚为”“海纳百川”是强调包容,培养优良品质的重要性。“饮水思源”则是谈及水对生命和生活的重要性,基于“水是生命之源”这一隐喻概念来说明人要学会感恩他人和祖国。

多所高校选取中医术语来传递治学理念,这是深受中医文化的影响。中医作为中国的本土医学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主张“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文化。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因而中医术语表达肯定会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校训中的隐喻表达为“品德/学问是气体”,譬如“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大气大为”“养天地之正气”等。这里的“气”取自中医文化中的概念。在中医中,气是人体内在情况的外在表现,因此气是具体可认知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也认为“气”乃是一切物质和能量的统一。朱熹将“理”与“气”相结合,提出“理气”论,认为“气”可解释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陈琳等 2017)。在校训中,气为品德和学识这样抽象概念的外在表现。在中国文化中,讲某人品质正直,会用表达“一身正气”,社会和谐可表达为“良好社会风气”。

校训中运用水流来将抽象事物具体化,这种认知方式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受到生长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中国是大河文明,即黄河流域文明。古人视黄河为“河宗”,称其为母亲河,中国最早的几个朝代都在黄河流域建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就诞生在黄河下游。因而古代思想家善用水来象征人的品质,如老子“上善若水”和孔子“智者乐水”。老子基于对水的思考,提出无为不争、以柔克刚的思想比喻社会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中国诗歌如《诗经》和《楚辞》中也有大量诗篇描写水。

表 5校训中的中医隐喻映射过程

选取332所中国知名高校,其中除去66个校训中没有隐喻的大学。以266所大学校训为研究语料,对语料进行MIP隐喻识别定性分析每所院校的校训。

在收集的332所高校校训中,校训中的隐喻性语言有两点不同于一般隐喻表达。首先校训隐喻语言的来源比较集中于某些古代文化书籍,语言表达的内容比较单一。校训主要是学校制定的,用于教育学生、团结师生和弘扬本校精神风貌,故而校训语言极为精简便于口头传播和为人理解,语言表达虽简但却蕴含积极向上的含义。校训多从中国传统文化书籍中拾取语言表达,因而其深受古典文化的影响,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来自于儒家经典《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东南大学“止于至善”出自于《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及西南大学“含弘光大”语出《周易》第二章《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校训隐喻性语言表达的内容多从德和学两个角度出发,阐释修德修学的关系、意义和方法。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中国人民大学“实事就是”、中央民族大学“知行合一”以及山东大学“学无止境”和四川大学的“海纳百川”。

在所收集的校训语料中,根隐喻为“学习是旅行”,据此展开以下派生隐喻表达。“同舟共济”,突出旅行方式,乘船前往目的地。将师生比作摆渡人和船客,在旅途中会遇到风波,要求师生齐心协力共同渡过困难与波折。“取则行远”和“大道致远”强调在前进过程中,以获取学问和不断创新为学生的任务,在大学四年旅途中修学修德。“继往开来”将大学学习视为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动态过程,行者总结前人经验,来更好地发展自己,同时通过自己的发展来造福于后来者。“止于至善”是旅行的目的地,点明学习最终目标是获取最高境界的品德。旅行隐喻反映了隐喻的系统性,从根隐喻出发衍生出以上相应的隐喻表达,也可见隐喻的普遍性,校训语言中也充斥着隐喻。

其次校训隐喻性语言的表达形式不同于传统隐喻表达式。一般情况下,隐喻通常由始源域、目标域、关系词和喻底组成,其中关系词为“IS”或者“是”主要是连接始源域和目标域的作用;喻底即为始源域和目标域的本质上的相似性表现,也是隐喻能发生的基础(王任华 2019)。隐喻研究多以篇章为载体,并且在篇章中,隐喻的目标域和始源域常以“A IS B”的形式完全出现,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可更好理解语言中的隐喻表达。但校训中的隐喻结构式有四种情况:(1)“A IS B”、(2) “A (IS B)”、(3)“(A IS) B”、(4)“(A IS B)”。第一种“A IS B”隐喻表达式。这类隐喻表达式列出目标域和始源域,没有喻底。具体表达如“不息为体”“志比昆仑”等。第二种“A (IS B)” 隐喻表达式。这类只点出目标域,但未给始源域和喻底。有“厚德载物”“德才兼备”“精业济群”“学汇百川”“德济四海”“文舞相融”等表达。第三种“(A IS)B”隐喻表达式。这类只点出始源域,但未给目标域和喻底。有“同舟共济”“海纳百川”“百炼成钢”等表达。第四种“(A IS B)”隐喻表达式。这类完全省去目标域、始源域和喻底。有“止于至善”“融合”“求是创新”“厚积薄发”等表达。这种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对校训的了解来补全缺失的目标域,进行隐喻意义解读。四种隐喻模式表明校训隐喻语言的特殊性,对于校训语言隐喻的解读不能像传统隐喻一样依赖于文章语境和上下文。校训隐喻更多的是省去喻底,喻底反映的是两域之间的本质相似点,喻底不出现的隐喻表达式会让读者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识别其隐含之义。读者要利用已有的百科知识和相关校训知识来推测隐含的目标域或始源域以及两者的相似处,这一过程需要调动读者更多的认知资源去识解其中的隐喻表达。因此对校训语言中的隐喻识别中隐喻性语言的识别是比一般隐喻更复杂。

三、高校校训中蕴含的文化思维模式

从图1中可以得出,中国高校很重视道德教育,强调学生的自强和奋斗精神。在266所高校中,80所高校强调道德教育,占总数的30%。这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文化以培养个人的完善品质为核心,推崇“君子”文化、讲究为人处世“先义后利”的价值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最为直接反映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该校训来自于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到清华做的演讲。他以《周易·乾卦》中的句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子不断拼搏、勇于担当、品德完善。

图 1 266所高校校训中隐喻语言内涵所占比重

再次,中国高校奉行实用主义。高校校训中用到了“致知”“致用”,可见中国一直重视物体和学问的实用性。这是因为中国的农业文明一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认知。在古代,农业一直是中国的经济命脉,而中国的农业发展一直以小家庭自然经济为主,不是大规模的集约化生产。因此农业发展中重农的中国人每天都在与土地和自然打交道,一直勤劳种地。土壤、天气和水利状况也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这培养了他们的务实精神,正所谓“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校训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语为“求是”“求实”和“求真”。“求是”一词来源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书中曰:“修古好学,实事求是。”乾嘉学派最早提倡实施科学方法,其中之一就是把“实事求是”作为治学的宗旨和基本方法。这反映出中国学者从古至今一直秉持的实用精神。

还有中国高校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校训中的“知行合一”和“理实交融”都可以看到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子。孔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篇》)。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重视个人或事物自身的和谐统一、知与行的统一。儒家认为个体要一直努力地进德修业,不断地实践自己的思想,即知行合一,才能实现身体与心灵的统一,积极地入世并在当世有所作为,自如面对世间的一切得与失(宋永忠,姜晓云 2008)。知行合一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是至善。

强化青年教师技术素养培训 根据问卷调查、访谈与深入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现场观察情况看,针对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培训存在以下问题。

四、结语

通过详细论述旅行隐喻、液体隐喻、中医隐喻和实物隐喻,可以发现四个主要隐喻体现了儒家文化和中医文化的影响。实物隐喻中存在的大连环文化模式为人们以身边具体事物来理解抽象概念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人们能从个体的身体活动和生活经历去理解抽象的概念也反映了具身体验哲学的影响。因而隐喻不仅是一种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概念化的心理操作模式,概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性的(蒋艳春唐红芳2016)。透过这些隐喻性的语言现象,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认知思维机制,即人们的说话和做事方式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隐喻表达主要传递了高校重视道德教育,要求个体自立自强不断奋斗;学习和实践的相统一,两者结合这才是最高的善;高校讲究知识的实用性通过格物而致知,体现强烈的学习目的性。

已有的一些研究往往基于有限的二手材料,“想当然式”地推论可能会出现的效果。对于受众来源、性别构成、文化程度、收入状况、社会地位等基本信息不甚了了,对于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媒介使用评价、媒介使用动机都缺乏了解。[5]传播主体不了解传播客体,主体的目标和实际的效果之间就会出现脱节。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曾指出,“媒介的国际流动普遍反映了需求,必须从接收者需求的角度来理解,不应只考虑到供应者实际或者假定中的动机”。[6]未来的传播研究中,应加大对受众的研究和对效果的评估。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85.

[2] Lakoff, G. & M. Turner.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166~170.

[3] 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C]// A. Ortony.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202-251.

[4] Pragglejaz Group.MIP: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Metaphorically Used Words in Discourse[J].Metaphor and Symbol, 2007, 22(1): 1~39.

[5] 陈琳, 黄云霞, 吴巧凤,等. 基于数据挖掘的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选穴规律分析[J]. 针灸临床杂志, 2017, 33(2):61~65.

[6] 韩延明.校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壤[J]. 中国高教研究, 2014,(9): 6~15.

[7] 蒋艳春, 唐红芳. 政治语篇的概念隐喻研究——以奥巴马2015年国情咨文演讲为例[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1): 135.

[8] 蓝纯,蔡颖. 电视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以海飞丝广告为例[J]. 外语研究, 2013,(5):17~23.

[9] 钱建成. “脸”的跨文化隐喻认知[J]. 扬州大学学报, 2011,(5): 114.

[10]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54~55.

[11] 宋永忠, 姜晓云. 中国大学校训百年:传统和谐理念的传承与发展[J]. 江海学刊, 2008,(4): 204~210.

[12] 王任华. 隐喻认知视角的网络语言暴力[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4): 62~63.

[13] 郑晓红, 王旭东. 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J]. 中医杂志, 2012,(4): 271~273.

中图分类号: G649.1

文献标识码: 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 OSID):

文章编号: 2095-4654( 2019) 05-0068-05

收稿日期: 2019-05-09

责任编辑:熊 瑛

标签:;  ;  ;  ;  ;  

基于MIP的中国知名高校校训中的隐喻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