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地铁行车安全事故防范论文_何璐川

浅析城市地铁行车安全事故防范论文_何璐川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地铁的出现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都带来了较大便利的同时,也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地铁也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我国地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地铁行车安全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导致地铁行车事故的因素,并提出了防范安全事故的措施。

关键词:地铁;行车安全;事故因素;防范措施

1.导致地铁行车事故的因素

1.1人员因素

1.1.1高峰期客流量大,人潮拥挤

当车站客流量较大时,若站台上没有相应的保护设施,在站台上乘车时乘客就有被挤下轨道的危险。2001年,北京地铁一号线一名女子在站台上乘车时,被挤下站台,导致死亡。1999年某地铁,由于车站人员过多,混乱而拥挤,造成踩踏事故伤亡54人。此类事故通过在站台上装设站台屏蔽可有效避免。

1.1.2不慎落入和故意跳入轨道

地铁运行时,工作人员或乘客由于意外或有意进入轨道区域,均会影响到行车秩序,造成事故。2013年,一男子爬入上海轨道3号线的轨道区域,导致该线路运营延误9分钟。2013年,北京地铁八通线一乘客为寻找卫生间突然跳下站台,工作人员发现后及时将其拉起。乘客故意跳入行车轨道区的原因各式各样,但大部分原因的共同点均为乘客缺乏相关的安全意识及法律常识,对此地铁运营公司可适当增加对公众的安全知识宣传力度。

1.1.3工作人员处理措施不得当

部分地铁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在事故发生时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导致事故的严重化。比如,在前方已经发生列车事故的情况下后方的列车员依然运行着列车没有进行及时停止,又或者在列车出现安全报警之时,列车员没有警醒依然运行着列车。韩国大邱地铁2003年火灾事故,客车司机和综合调度室人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事故发生时司机未及时疏散乘客,而行调人员在事故发生5分钟后,仍然向司机下达发车指令。此次事故中,司机与行车调度人员均不具备岗位所需的业务素养及技能,是造成这次事故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

1.2设备因素

地铁运行时由于车辆设备状态不佳造成的事故也占一定比率,车辆因素、轨道因素、供电因素和信号系统因素均为主要因素。车辆因素是指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机械故障出现安全问题,例如2003年,某地铁三号线闸门自动解锁拖钩故障,停运1个多小时;2002年,某地铁二号线因机械故障车门无法开启,停运半小时。再者就是轨道因素,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列车脱轨等突发状况,2001年,台北地铁淡水线士林站附近轨道发生裂缝,地铁被迫改为人工驾驶,影响了10万乘客的正常出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3年某地铁公主坟站道岔故障造成晚点4列,中途清人折返1列,加开临客1列,加开回空1列,调表13个。列车供电是否稳定也是诱发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2003年某地铁一号线莲花路到苹庄的列车突然停电,被迫停运62分钟。2003年,英国首都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部分地区突然发生重大停电事故,伦敦近2/3地铁停运,大约25万人被困于地铁中。而信号是指引列车正常运行的指示,一旦信号出现异常,将会导致列车排班出现严重的问题。2003年,某地铁一号线信号控制系统突然发生故障,停运8分钟,2003年,某地铁二号线中央控制室自动信号系统发生故障,停运20分钟。

1.3社会灾害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列车属于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爆炸、毒气、火灾等突发事件,会造成群死群伤或重大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1995年日本东京地铁遭受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施放沙林毒气,导致十余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2010年莫斯科地铁于“卢比扬卡”地铁站内一节车箱发生爆炸,造成至少26人死亡,10人受伤。

2.如何防范地铁行车安全事故

2.1加强乘客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

大多数地铁行车安全事故都是一些人为原因造成的,而乘客的素质对于地铁的健康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更应该加强对市民地铁乘车安全意识教育,防止人为因素导致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应加大对乘客在发生地铁安全事故时如何有效自救以及阻止危害的进一步扩大方面的知识宣传。例如,各地铁站应通过车厢内的乘客信息显示系统(含多媒体)不断向乘客进行安全教育宣传或者发放乘车安全宣传手册。同时,对于列车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岗位责任感宣传教育,防止因玩忽职守导致的列车安全事故,严格按照地铁行车准则,遵守规则。

2.2定期对地铁运行等相关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地铁的平稳运行离不开各个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对于地铁各个设备的定期有效检测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例如信号是否正常,列车的阻燃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等方面都应该进行定期及时的有效检测,同时也应该引进先进的设备对列车安全进行有效的预防,把列车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2.3建立自动监视和自动报警系统

为使地铁能够有效健康的持续运行,地铁应建立完备的自动报警系统,有效的监测地铁事故的发生,达到提前预防提前修复的目的。自动报警系统对于保证地铁的健康运营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已经成为地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动报警系统对列车运行的全线进行监测,监管,一旦发生险情能有效的进行报警,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维修处理,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4加强地铁安全检查

由于地铁等相关场所是城市中人流量最密集公共场所之一,常常成为很多恐怖分子等危险性人员危害社会的首选之地。因此,就需要地铁相关工作人员加大对进站乘客的安全检查。利用先进的设备对进站乘客进行安全检查,防止一切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带入地铁中危害社会安全。例如,伦敦地铁在发生恐怖袭击之后就引进了X光安检机以及警犬,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乘客将违禁品带入地铁之中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结束语

地铁作为大城市之中的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安全、准点、快捷、舒适等特点受到了城市市民的青睐。对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城市市民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地铁行车安全需要每个市民的共同维护,只有做到人人讲安全,才能保障列车安全、平稳、可控地运行,建立城市健康的公共交通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圳锐.浅析地铁车站节假日行车组织措施[J].科研,2016(12):00092.

[2]李嘉明.浅谈地铁车站节假日行车组织措施[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08):00012.

[3]杨璐铁路车站行车安全重点问题与处置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8).

[4]田锦.太原铁路局行车事故分析与控制[D].西南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14.

论文作者:何璐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7

标签:;  ;  ;  ;  ;  ;  ;  ;  

浅析城市地铁行车安全事故防范论文_何璐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