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渗透:文言文教学的终极追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言文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中、高考指挥棒的“自觉”导向,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言”“文”脱离、重“言”轻“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值得庆幸的是,这一现象已引起语文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如黄厚江老师提出了“四文(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统一说”;《语文学习》2012年第1期更是以教研组专题教研的形式,探讨了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问题。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追求“文”“言”结合、渗透文化的因子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旨归。但其论述的主要是文化渗透的原因和意义,至于如何进行文化渗透则涉及较少,偶有涉及,也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渗透。
我们知道,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文等古代文学作品,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综合来看,这些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文言文的词汇和语法。这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呈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文言以先秦汉语为基础,有一套相当严格的词汇、语法系统。学习文言文,前提是学习文言词汇和语法。
二是文言文中涉及的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民俗风情等古代文化常识。对这些常识,学生应有所了解,但这不是文言文学习的主要方面。
三是文言文创作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维方式。如庄子的寓言式说理、孟子的排比式论辩等,无不体现出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思维。学习文言文,要学习古人独特的章法考究。
四是文言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古代仁人志士的“志趣”。它集中表现为以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等。学习这些精神,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完善学生的审美人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方面。
朱自清先生说:“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因此,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思。教师要善于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渗透”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真正的文化渗透呢?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渗透”的本义指液体渗透多孔物体,后比喻一种事物逐渐进入到另一种事物里去,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融。运用到文化方面,主要指一种文化在不经意间对另一种文化产生影响和作用。
据此,笔者以为,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应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从目的看,强调不着痕迹。就如檐前的雨水静静滴落,却有滴水穿石之功效。这种渗透,起初只是触及表皮,进而混入血液,最后深入骨髓,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无声”的效果。
学习文言文,诵读既是理解文义的重要方法,也是体验情感的重要途径。有些教师虽然重视诵读,但常常是为读而读,读不能有效地为理解服务,更不能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魅力。文言文阅读,要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如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引导学生揣摩文气、体会神韵。比如经典神话《夸父逐日》,全文仅有37字,余映潮老师巧妙地挖掘其核心价值,细化朗读的形式和层次,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精妙地朗读”这一环节中,第一次朗读抓住“分号和句号”,通过对文中分号和句号的处理,巧妙地分析了神话的结构层次;第二次朗读,侧重情感的把握,读出“雄壮和悲壮”,通过对语调和重音的处理,引导学生逐步体味作品的情感。读到分号处,停顿较短;读到句号处,停顿较长。就在这一“短”一“长”的停顿中,学生读懂了文章的层次,明白了神话的情节。前两个句子用抑调读,后两个句子用扬调读,就在这一“抑”一“扬”的处理中,学生读懂了文章的内容,悟出了文中的情感。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教师的范读精准而富有感情,学生的试读热烈而高昂。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反复诵读中,一个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英雄夸父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体味出文言的妙处,强烈地感受到神话的文化魅力。
实践证明,以朗读为抓手,引导学生读出“文言味”,读出“复杂多变”的情感变化,从而带动对“文”的理解,再落实到对“文气”的体会,这样的课堂显得更有生气;学生面对的也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语言材料,而是一个个鲜活依旧的生命——这样的渗透才能最大化地感受古人的精神智慧。因此,渗透不等于刻意,只有与作品产生了共鸣,学生的思想情感才能得到升华,文言文中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第二,从过程看,强调深入文本。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对文化的渗透,教师要有滴水穿石的耐心,要学会引导学生到“字缝”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因“言”解“文”,以“言”带“文”,将字词与文章的内涵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是文言文教学中渗透文化的重要途径。
比如,陈钟樑老师教学《卖油翁》一文,在分析康公的性格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文章写康肃公只有三句话,请找出来。
(学生默读,圈点勾画。)
生:第一句直问,“汝亦知射乎?”第二句反问,“吾射不亦精乎?”第三句责问,“尔安敢轻吾射?”
师:这里的三个“射”字,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句是射箭,第二句是箭术,第三句是箭法。
师:这三个字,从“射箭”到“箭法”,意思一层进一层。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区分。
(教师示范读,学生表演朗读。要求读出人物的身份、地位,读出康肃公自矜、自夸、自傲的感情。)
陈老师抓住描写康肃公的三句话,引导学生聚焦三个“射”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并注意区分、比较、体验三句话的不同语气(直问、反问、责问)——深入的文本解读,为文言文独特的文化魅力的渗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光潜先生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文言文中有些字词句,看似明白,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教师要学会在这些一望而知的地方,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比如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书下的注释是:“歇:消散”;“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这仅是字面意思,要真正理解,还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所描写的画面情境,否则,其后的“实是欲界之仙都”一句就无法有着落。
古典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时间久了,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也就不远了。因此,渗透不等于速成。凡想速成的渗透,必然得不偿失。
第三,从结果看,强调水乳交融。在教学的关键处适当引入资料进行拓展,或知人论世,或类比延伸,以帮助学生深化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比如,王君老师教学《湖心亭看雪》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张岱的独特个性,感悟明末士大夫的文化情怀,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读完课文,请同学们静静地看,细细地想:50多岁的张岱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回忆20多年前夜游西湖的旧事,并会把什么样的情感注入文字之中呢?
(展示背景图片资料,介绍作者张岱及其代表作《陶庵梦忆》。)
生:我想,张岱一定是忧郁、孤独的。
生:我想,张岱也有逃避的心理,他还活在过去的世界中。
生:我觉得当时张岱还是坚定的。他在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张岱,绝不媚俗失节,一湖寒冰,就是我的志向!
(学生鼓掌。)
师: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所以苍茫天地就成为了他们必然的心灵归宿。同学们,在历代文学作品中,这样的“痴人”和“痴文”很多,你们还能想起来吗?
生:柳宗元的《江雪》。
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生: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生:曹雪芹写《红楼梦》也很像。
(引导学生齐诵《江雪》、《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名句。课件出示: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
师:和张岱同时代有一位文人叫张潮,他曾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所得之浅深耳。”《湖心亭看雪》一定还有更多的滋味,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地去感悟吧。最后,让我们动情朗诵《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全文围绕一个“痴”字,表达了作者对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的痴迷,对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的痴爱,对故国的千般眷恋、万般钟爱的痴心。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之“痴”,领悟古代文人士大夫这种独特的文化心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在学生反复咀嚼文本的基础上,王老师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及时呈现背景资料,即作者张岱和《陶庵梦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年张岱的人生处境和其作品的主要情感,为下面的师生对话铺路搭桥;二是将张岱和其他的“痴人痴文”作类比,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两处拓展自然、适时、恰当,水到渠成。
需要强调的是,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不仅是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有的目标定位,更是文言文教学的终极追求。但这一目标的实现,绝不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天马行空式的分析上,而应静下心来,深入文本的字里行间,捕捉词句中传递的文化脉络,琢磨人物事件,体察情感思绪,最终实现与先贤的交流、碰撞。而这一切,必然源自对文章的深度解读。文化与文言、文章、文学三个层面,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浑然形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最终实现对文化的真正渗透。